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澳洲石油是什麼油種
擴展閱讀
後台啟動工具哪個好用 2025-07-02 08:16:59
價格增加50怎麼算 2025-07-02 08:14:12

澳洲石油是什麼油種

發布時間: 2023-04-22 21:15:13

1. 澳洲海域有石油嗎

孕育著澳大利亞等大洋洲各國的澳洲海域,其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家喻戶曉,是每一個旅遊者嚮往的世外桃源,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們流連忘返。然而,掩藏於美麗外表之下的還有那豐富的資源儲備,特別是油氣資源極其豐富。

一、地理位置

大陸海岸線長約19000千米。全洲除少數山地海拔超過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勢低緩。一般分為大陸和島嶼兩部分:澳大利亞大陸西部高原,海拔200~500米,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脈;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的最低點;東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山地東坡較陡,西坡緩斜。新幾內亞島、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是大陸島,島上平原狹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幾內亞島上的查亞峰海拔5030米,是大洋洲的最高點。美拉尼西亞的島嶼多屬大陸型,系大陸邊緣弧狀山脈的延續部分,各列島弧之間有深海盆和深海溝,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絕大部分島嶼屬珊瑚礁型,面積小,地勢低平,不少島嶼有由珊瑚礁環繞形成的礁湖,成為天然的船隻停泊地和水上飛機場。此外還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噴發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型島嶼,如夏威夷群島、帛琉群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等,地形特點是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

二、油氣情況

澳大利亞擁有廣闊的沉積盆地,沿海大陸架面積超過陸地面積兩倍以上,水下油氣資源儲量前景可觀。多年來,澳大利亞沿海大陸架陸續不斷地發現新的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巴斯海峽、西北大陸架和帝汶海一帶(圖13-6)。

圖13-6澳洲海域油氣區分布示意圖

澳大利亞的陸海沉積岩面積共630萬平方千米,有沉積盆地48個,其中20個盆地部分或全部位於海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西北大陸架和大陸中部的一些盆地新發現了油氣田,特別是西北大陸架,已成為澳大利亞油氣的主要產區之一。

西北大陸架屬於卡納爾文盆地的向海延伸部分,由埃克斯蒂斯次盆、巴羅次盆、丹皮爾次盆、皮達姆拉陸架、普來斯頓陸架等構造單元組成。西北大陸架已發現油田、氣田和油氣田18個。

西北大陸架鄰近的高庚地區天然氣儲藏尤其可觀。高庚天然氣田是澳大利亞尚未開發的最大的天然氣田,儲量高達0.36萬億立方米,其能源價值相當於一個儲量為數十億桶的大油田。斯科特礁(Scott)/Brecknock氣田、Bayu-Undan、Sunrise-Troubadour、Scarborough以及Jansz氣田等地蘊藏的天然氣儲量也很豐富。

澳大利亞2007年底已探明石油儲量約42億桶,佔世界總量的0.30%。石油產量約238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0.6%。澳大利亞天然氣2007年底已探明儲量為2.51萬億立方米,在全球天然氣儲量中,澳洲排在第12位。

澳大利亞豐富的能源資源中大部分蘊藏在西澳大利亞州(簡稱西澳州)西北部的海域。西澳州是全球礦物和能源的供應方,2006—2007財年礦業產值估計達534億澳元,佔全國的50%以上。石油天然氣是西澳州最大的礦產,產值達164億澳元,2006—2007年度,西澳州的生產總值估計達到1278億澳元,佔全國經濟的12.8%。各州中西澳州的人均產值增長最強勁,達到4.1%。

2004年西澳州原油生產達到7680萬桶,凝析油(海上天然氣田的副產品)產量為3700萬桶。2004年,西澳州共有42個油田產油,最大的油田為Wanaea,年產2310萬桶,該油田產量佔西澳州原油產量的31%,除原油外,西澳州有27個氣田生產凝析油,其中Goodwyn氣田是最大的凝析油田,2004年生產1190萬桶凝析油,佔西澳州凝析油總產量的32%,Echo-Yodel氣田是西澳州第二大凝析油氣田,2004年生產1060萬桶凝析油,佔西澳州凝析油總產量的28%,Perseus-Athena氣田是西澳州第三大凝析油氣田,2004年產凝析油880萬桶,佔西澳州凝析油總產量的23%。

西澳州天然氣儲量佔全澳洲80%左右,其餘20%蘊藏在北領地上方海域以及澳洲東南角海域、澳洲東部內陸(蘊藏少許)。西澳州天然氣資源分布在西北部海上的幾個區域,主要有Carnarvon盆地(包括西北大陸架和高庚氣田,該區域天然氣儲量在84萬億立方英尺)、Browes盆地(包括Scott Reef和Brecknock及Brecknock South氣田,天然氣儲量為26.5萬億立方英尺),以及在北領地上方的帝汶海Bonaparte盆地(包括Bayu Undan和Sunrise等氣田,此處天然氣儲量為21.6萬億立方英尺,其中西澳州擁有2.34萬億立方英尺,北領地擁有19.26萬億立方英尺)。

三、發展歷史

1964年後,澳大利亞才把石油勘探重點轉入東南部巴斯海峽,從此開始了澳大利亞海洋石油的發展,同時澳大利亞石油工業也開始了比較快的發展。幾年內相繼發現了吉特奇爾帕氣田、巴羅島油田、吉爾莫爾氣田、梅林尼油氣田、巴拉庫塔油氣田、王魚油田以及西北大陸架的北蘭金和斯科特礁凝析氣田。90年代澳大利亞已形成了包括西北大陸架、帝汶海、吉普斯蘭盆地和中部盆地在內的四個重要探區。並將重點放在了西北大陸架、帝汶海等海洋區域,並有了許多重大的發現。在1990—1994年,36口野貓井有重要油氣發現。但澳大利亞的勘探成本很高,陸地上每口井的費用為200萬澳元,而海上的費用為陸地的5倍,高達1000萬澳元。

現介紹歷史上幾個重要的海洋工程項目。

1.西北大陸架

1985年西北大陸架項目液化天然氣第一期建設工程開始建造。該項目由六家公司合資組成,它們是:Woodside、BP、BHP Billiton、MIMI(三菱和三井公司)、殼牌、雪佛龍,其中Woodside 公司負責項目的操作,該公司34%的股份由殼牌擁有。六家股東為LNG的銷售成立了North West Shelf Australia LNG Pty.Ltd.(簡稱NWSALNG,原名為ALNG,後為與高庚項目區別,2003年改名為NWSALNG)。截至目前,項目共投資121億澳元,目前在Burrup半島上的液化天然氣生產線有四條生產線,1989年,第一和第二條組液化天然氣生產線開始投產,首批液化天然氣開始輸往日本。西北大陸架每天生產原油11萬桶,凝析油11.5萬桶,液化石油氣(LPG)2500噸。西北大陸架已經連續運送1700多艘船液化天然氣,約1億多噸液化天然氣。現共有9艘不同國籍的船負責運輸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LNG,每艘船的運輸能力為12.5萬立方米。進入21世紀後,NWSALNG又向韓國大宇造船公司訂購了3艘運輸LNG船,其中一艘在2004年4月交貨,運輸能力為13.75萬立方米;另外兩艘2006年交貨,運輸能力為每艘14萬~14.7萬立方米,每條船價格約為1.7億美元左右。

據測算西北大陸架項目全部費用將共需160億澳元。耗資25億澳元的第四條液化天然氣生產線已經在2004年7月完工,2004年9月該線開始生產並出口LNG,2005年該生產線已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4條生產線共年產液化天然氣1170萬噸,第五條生產線在2008年年底投入生產,生產能力為420萬噸/年。

從1996年起,澳方就與中國有關方面開始接觸,商談向中國推銷西北大陸架所產LNG一事。2001年11月8日廣東LNG招標工作正式開始,2002年8月8日,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牽頭,廣東和香港用戶參與的液化天然氣招標委員會宣布了開標結果,澳大利亞最終從三名投標者中勝出,拿到了當時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單一出口訂單,合同總金額250億澳元,年供氣330萬噸,供氣期為25年。

在從澳洲西北大陸架購買LNG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3.48億美元收購了澳西北大陸架項目5.3%股份(只包括天然氣和連帶的石油,不包括西北大陸架基礎設施擁有權)以及為供應我國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而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國LNG)股份的25%。2006年4月下旬,第一船LNG將從西澳州運往廣東深圳,這標志著長達25年的供氣合同正式開始生效。2006年西北大陸架生產的73% LNG將出口到日本,25%出口到中國,2%出口到韓國。

2.高庚

高庚(Gorgon)項目是繼西北大陸架後澳洲發現的又一儲量巨大的天然氣田,根據分析,該氣田已探明儲量為12.9萬億立方英尺,總儲量預計為40萬億立方英尺,佔西澳州天然氣儲量35%左右;佔澳洲天然氣儲量25%。該氣田面積達280平方千米,是澳洲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天然氣田。高庚氣田發現於1980年,評估工作於1998年完成,預計在2008年開始產氣。該氣田由三家公司共同投資,其中雪佛龍德士古(澳)公司股份佔50%,是項目的作業者,殼牌(澳)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澳)公司各佔25%股份,該項目總共投資已達60多億澳元。據測算,加上巴若島的天然氣液化加工生產線等投資該項目總共耗資達110億元。

2003年9月8日,西澳州政府宣布批准將距西澳州西北部皮爾巴拉地區海岸70千米海上的巴若島(Barrow Island)上部分土地作為給澳洲高庚天然氣田加工廠使用,西澳州政府批准給高庚天然氣田使用的巴若島土地共300公頃,高庚項目包括將建造一條70千米長的海底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巴若島上的天然氣液化工廠,先建造一座年產5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工廠,然後再建第二座年產5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工廠。首座工廠於2005年中期開始建造,第一批液化天然氣於2010年開始供應市場。

3.Bayu-Undan天然氣田

Bayu-Undan天然氣田液化天然氣項目天然氣加工廠是位於帝汶海的首個能源開發項目,它被帝汶海油氣田授權的權威管理機構——澳洲和東帝汶聯合成立的管理委員會批准由美國能源巨頭康菲公司負責承建,項目包括在已發現的帝汶海上五個油氣田之一的Bayu-Undan天然氣田與澳洲大陸西北領地首府達爾文之間建造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另外在達爾文建造一液化天然氣加工廠。Bayu-Undan天然氣田位於達爾文西北方向約500千米,在澳洲與東帝汶之間,位於水下80米深。根據批準的協議規定,天然氣田90%的使用費歸東帝汶,預計在20年裡該天然氣田的使用費總共為60億澳元。

澳洲最大的天然氣生產者之一的Santos公司擁有該項目12%股份,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全球排位第六的能源巨頭康菲公司擁有項目64%股份,日本Inpex集團和澳洲的阿吉普公司各擁有12%的股份。2006年2月初日本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到達達爾文港,該船裝運著12.5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啟程前往日本。液化天然氣加工廠向日本的兩家用戶每年供應3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年限至少為17年。根據勘探,Bayu-Undan油氣田的天然氣儲量是3.4萬億立方英尺,液化石油氣儲量為4億桶。該項目據預計可開采25年,總收入將達300億澳元。建在達爾文的液化天然氣加工廠是澳洲第二個液化天然氣加工廠,第一個是西北大陸架液化天然氣加工廠。

4.Browse項目

Browse盆地包括Scott Reef和Brecknock及Brecknock South氣田,天然氣儲量共為26.5萬億立方英尺,凝析油儲量3.11億桶,澳洲公司占股份58%,其中Woodside公司占股份50%,歐美跨國公司占部分股份。該項目將是澳洲第三個液化天然氣中心,該項目計劃建造一個年產700萬噸LNG的生產線。

除上述項目外,還有一些在西澳州西北部海上的天然氣項目正在規劃中,如BHP Billiton公司的皮爾巴拉液化天然氣項目,預計總投資為50億澳元,此氣田距陸地270千米。計劃開發的項目天然氣儲量約為8萬億立方英尺,項目計劃在2009年開始運作,屆時年產LNG 500萬~600萬噸。

PlutoLNG項目是Woodside公司2005年4月發現,該項目位於西澳北部Karratha西北190千米,預計該處天然氣儲量為2.5萬億立方英尺,計劃建造的LNG工廠生產年能力為500萬~700萬噸。

Sunrise氣田,該項目位於北領地上方的帝汶海Bonaparte盆地,距達爾文西北450千米,距東帝汶80千米,據估計Sunrise氣田可開採的天然氣為7.68萬億立方英尺,2.99億桶凝析油。

澳大利亞探明石油儲量,從1997年的4億桶,猛增至目前的42億桶。2000年原油日產量達歷史較高水準,為81.1萬桶(其中72萬桶為原油)。但隨著石油消費的增加和石油產量的下跌,澳大利亞的石油凈進口量一直在增加。至2005年1月1日,澳大利亞擁有已證實的石油儲備為15億桶,這些儲備的大部分位於澳大利亞南部的巴斯海峽以及澳大利亞西部的海上Carnarvon盆地。自1980年以來,澳大利亞石油日產量已逐漸增加,於2000年達到峰值80.5萬桶。2003年澳大利亞石油日產量戲劇性地下跌至63.0522萬桶。2005年澳石油日產量估計為55.3331萬桶。澳大利亞石油產量下跌的原因很多,第一,產油盆地如Cooper-Eromanga和Gippsland已經歷自然減產;第二,盡管產油盆地如Carnarvon和Bonaparte最近幾年石油產量上升,但其增量已被澳大利亞國內穩定增長的消費所抵消;第三,澳大利亞稅收體制使得國內生產商對於投資石油生產失去吸引力。

2005年,澳大利亞石油日消費量為91.8萬桶,導致凈進口約36.4萬桶,與此相對比,2000年凈石油進口平均僅為5.4萬桶/天。2007年底石油日產量已降低為56.1萬桶。而日消費量卻達到了93.5萬桶。澳大利亞政府石油進口依賴度至2010年增至50%。澳大利亞進口原油大多數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越南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雖然澳大利亞將繼續是一個石油和凝析油的凈進口國,但該國石油和凝析油日出口量在2008—2009年度增加14%,達到17062桶;並在2009—2010年度增加7%,達到18247桶。

2. 石油,礦物油和汽油三者有什麼區別嗎

石油:石油又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礦物油:通過物理蒸餾方法從石油中提煉出的基礎油,礦物油主要是含有碳原子數比較少的烴類物質,多的有幾十個碳原子,多數是不飽和烴,即含有碳碳雙鍵或是叄鍵的烴。
汽油:由石油分餾或重質餾分裂化製得,外觀為透明液體,主要成分為c4~c12脂肪烴和環烴類,並含少量芳香烴和硫化物。

3. 為什麼澳大利亞缺石油

首先,澳大利亞的油脂氣資源結構為「富氣貧油」。由於澳大利亞大陸地質年代古老,礦藏富集帶分布廣闊,地質條件易於開發,煤炭及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儲備非常豐富;然後澳洲石油資源卻十分有限,並且鑒於勘探難度大和成本高等因素,該國40多個陸上和近海盆地仍然處於大部分或全部未被開發的階段。

4. 石油是什麼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5. 澳大利亞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澳大利亞探明石油儲量,從1997年的4億桶猛增至2009年的42億桶。2000年原油產量達歷史較高水準,為3530萬噸。但隨著石油消費的增加和石油產量的下跌,2005年產量為2300萬噸,下降幅度達到34%。澳大利亞的石油凈進口量一直在增加。至2005年1月1日,澳大利亞已證實的石油儲備為15億桶,這些儲備的大部分位於澳大利亞南部的巴斯海峽以及澳大利亞西部的海上Carnarvon盆地。澳大利亞石油產量下跌的原因很多,第一,產油盆地如Cooper-Eromanga和Gippsland已經歷自然減產;第二,盡管產油盆地如Carnarvon盆地和Bonaparte盆地最近幾年石油產量上升,但其增量已被澳大利亞國內穩定增長的消費所抵消;第三,澳大利亞稅收體制使得國內生產商對於投資石油生產失去吸引力。
2005年,澳大利亞石油日消費量為91.8萬桶,導致日凈進口約36.4萬桶,與此相對比,2000年日凈石油進口平均僅為5.4萬桶。2007年底石油日產量已降低為56.1萬桶,而日消費量卻達到了93.5萬桶。澳大利亞石油進口依賴度至2010年增至50%。澳大利亞進口原油大多數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越南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不過在位於澳大利亞西部以外海域的Vincent和Angel油田的新項目推動下,澳大利亞的原油日產量在2008—2009年度從2007年的44.919萬桶增加到48.300萬桶,但是,2009年及以後,澳大利亞的石油產量將以適中速度下降,其原因是由於一些成熟油田不斷下降的產量抵消了新的產能預期。
雖然澳大利亞將繼續是一個石油和凝析油的凈進口國,但該國石油和凝析油日出口量在2008—2009年度增加14%,達到17062桶;並在2009—2010年度增加7%,達到18247桶。
其海洋石油發展史在第十三章第六節中已有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6. 石油是什麼樣的油

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可稱為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的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都是從石油中提煉或合成出來的。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有四分之三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

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是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有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如大慶原油)。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與化工。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固體石蠟及瀝青等產品;石油化工產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溶劑等。

7. 外國澳大利亞石油公司一年賺多少億美元

外國澳大利亞石油公司一年賺228.102億美元。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加德士澳大利亞年營業額:228.102億美元,這是一家石油企業,其產品主要包括潤滑油、機油、齒輪油等。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8. 西澳大利亞發現大規模原油資源 原油儲量約1.71億桶

西澳大利亞發現了大規模石油虛基資源,約1.71億桶原油的規模,是本世紀以來澳大利亞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原油資源。

「如此規模的油田並不常見,上次這么大的(油田)被發現是在西北碰羨大陸架,大約是三十年前。」Carnarvon公司CEO、執行董事Adrian Cook在聲明中稱。

上周,Quadrant Energy和Carnarvon Petroleum共同宣布了這一驚人發現。在西澳大利亞沿岸鳳凰城鑽井時,通過第一口井Dorado發現了這一石油資源。

Carnarvon在本周一的聲明中確認了Dorado的儲量預期。聲明顯示,在最佳估算量方案(2C)下,Dorado蘊含1.71億桶原油,1600萬桶凝析油,552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在高估算量方案(3C)下,整體儲備高達5.56億桶。

澳大利亞西部上次發現超過5000萬桶的石油資源,是在2003年。發現1億桶差吵謹的石油資源還要追溯到1996年。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稱,Dorado鑽井的發現「改變了游戲規則」,「我們期待該區勘探能夠帶來『報復性』的回報。」

Carnarvon公司執董Adrian Cook還提到,在發現了如此大型的石油資源後,在周邊地區發現其他資源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希望能向市場提供更多關於Dorado已證實的前景細節。」

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認為,關於Dorado可能的回報,接下來要看其蘊含的原油的質量。常規質量的原油是最好的一種情況,盈利能力最強,而如果資源是大量伴生氣的凝析油,公司可能需要更多的採掘處理成本,油品回報相對更低一些。

9. 原油是指什麼油

原油指的是未經加工處理的石油,是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殲則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原滾族油,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

原油


原油中碳和氫兩種元素,分別佔83~87%和11~14%,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

原油經煉制加工可以獲得各種燃料油、溶劑油、潤滑油、潤滑脂、石 蠟、瀝青以及液化氣大改弊、芳烴等產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產品。

原油的性質包含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個方面,物理性質包括顏色、密度、粘度、凝固點、溶解性、發熱量、熒光性、旋光性等,化學性質包括化學組成、組分組成和雜質含量等。

10. 澳大利亞的石油儲量豐富嗎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儲量3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2\3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