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開採用原材料
你問的哪些廠,石油開采工序非常之多,難以想像____________
比如勘探工序,需要電線電纜,車輛配件,柴油
鑽井工序:用到柴油、汽油、煤炭,鋼材等,
井下作業工序:硫酸、鹽酸,鋼材、柴油
油建:管材、柴油。
總的來說吧,石油開採用的材料多達上萬種,不外乎就是柴油、汽油、鋼材、管材、動力設備幾個大類。
② 石油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氫,其餘為硫、氮、氧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
(2)再生石油用什麼材料最好擴展閱讀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
我國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
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③ 石油再生資源都有哪些車間組成
石油再生資源在進行加工和生產時,通常涉及以下幾個主要的車間:
1. 原料處理車間:該車間主要負責對從廢棄物或廢舊油品中回收的原始原料進行初步的分離、清潔和處理,以便後續車間進行進一步加工。
2. 裂解車間:該車間主要負責使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等方法將原始原料裂解成較小的分子,生成輕質石油產品如汽油和液化石油氣等。
3. 加氫車間:該車間主要負責使用氫氣進行催化反應,使得石油產品變成較高的粘度和較高的燃燒價值,提高其質量和穩定性。
4. 加氧車間:該車間主要負責使用氧氣進行拿胡氧化反應,從而生產出較高級別的化學品和化工原料,如醋酸、甲醇等。
5. 精製首碧車間:該車間是最後一個加工步驟,通過多個工藝過程對已經加工好的產品進行精細加工和改良,以達到最終的產品規格和質量標准。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石油再生資源加工車間組成,具體車間數量和配置洗衣廠的規模消芹攔和加工需求而定。
④ 石油枯竭後,拿什麼生產塑料
如果有一卜蠢天石油資源耗盡,高分子產業怎麼辦?很多小夥伴可能並不清楚高分子產業與石油產業有什麼聯系。其實很好理解,所有高分子材料都是來自於相應的單體,比如聚乙烯的單體是乙烯,乙烯怎麼來的?石油的裂解。再比如PET(絕大多數礦泉水瓶的成分),單體之一是對苯二甲酸衍生物,前體是對二甲苯(這個東西就是被廣大無知群眾妖魔化的PX),對二甲苯怎麼來的?也是從石油里煉出來的。所以說,高分子工業是建立在石油工業之上的。如果沒有了石油,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整個高分子工業,甚至整個現代文明生活必將受到極大影響。
怎麼辦?科學家與工程師們都愁壞了。真要有那麼一天,大家都沒工作了,估計窮的都要吃樹皮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雖然石油枯竭那一天還還很遙遠,但乎弊野是有識之士還是想出了一些辦法,答案就在「樹皮」,這一類可再生資源。什麼意思呢?以往聚合物材料的單體最原始原料不都是來自於石油嗎,那就想想辦法看看其他地方能不能找到這些初始的原料呢。找來找去就發現,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就可以制備很多初始的化工原料啊,這么多年來這些植物一歲一枯榮的真是白白浪費掉了,不過好在它們可以春風吹又生;順手科學家們又看了看植物體內還有啥好東西呢?這一找不要緊,發現植物裡面還有通過石油工業無法規模生產的單體或聚合物。這里我們要注意到,人們只需要解決一些上游原料的來源,許多下游化學品來源問題變迎刃而解,進而衍生出更加多樣的聚合物種類。如下圖。
其他類似的多糖類聚合物,比如甲殼素(就是蝦類、甲殼蟲類身上硬殼的主要成分)、殼聚糖(脫乙醯基的甲殼素)、澱粉類,以及木質素、木質素纖維,都是化學家們的重點研究對象,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
好了,說了這么多好聽的,也要潑點冷水了。可再生資源聚合物雖然前景廣闊,但是要想全面實現產業化阻礙也不小。
最實際的問題,就是生產成本問題。雖然企業家們天天被變來變去的石油原料化學品價格搞得焦頭爛額,但是平均起來還是比全新路線的可再生聚合物明顯便宜。就如同前面所說,在還沒有火燒眉毛的時代,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其實並不願意去改變生產工藝,今朝有酒今朝醉嘛。另一方面,生產成本的提高也就意味著終端產品價格的提高,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綠色產業發展而買這筆賬。
其次,那些新型結構的高分子材料,它們的性能跟現有的產品是否有足夠的可比性?尤其是很多生物基原料中氧元素的含量是比較高的,與傳統的聚乙烯、聚丙烯類全碳鏈聚合物相比更加易燃、熱穩定性和水解穩定性也更差。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再次,從上面所述的也可以看出來,生物基的方法很多是要使用糧食的。這個問題就比較嚴峻了,全世界還有那麼多人食不果腹,尤其是非洲弟兄們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又要把糧食分去一部分來用於化工生產,你讓非洲兄弟怎麼想?何況本來世界上用於生產糧食的耕地就少的可憐。因此,盡可能少地佔用耕地,盡可能不使用糧食作物作為原料來源都是要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Gallezot, P., Conversion ofbiomass to selected chemical procts. Chem. Soc. Rev. 2012, 41(4), 1538-1558.
2. Byrne, C. M.; Allen, S. D.;Lobkovsky, E. B.; Coates, G. W.,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Limonene Oxideand Carbon Dioxide. J. Am. Chem. Soc. 2004, 126 (37),11404-11405.
3. Kember,M. R.; Williams, C. K., Efficient Magnesium Catalysts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of Epoxides and CO2; Using Water to Synthesize Polycarbonate Polyols. J. Am.Chem. Soc. 2012, 134 (38), 15676-15679.
4. Lu,X.-B.; Ren, W.-M.; Wu, G.-P., CO2 Copolymers from Epoxides: Catalyst Activity,Proct Selectivity, and Stereochemistry Control. Acc. Chem. Res. 2012,45 (10), 1721-1735.
5. Gandini,A.; Lacerda, T. M., From monomers to polymer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Recentadvance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15, 48, 1-39.
6. Rockstrom, J.; Steffen, W.;Noone, K.; Persson, A.; Chapin, F. S.; Lambin, E. F.; Lenton, T. M.; Scheffer,M.; Folke, C.; Schellnhuber, H. J.; Nykvist, B.; de Wit, C. A.; Hughes, T.; vander Leeuw, S.; Rodhe, H.; Sorlin, S.; Snyder, P. K.; Costanza, R.; Svedin, U.;Falkenmark, M.; Karlberg, L.; Corell, R. W.; Fabry, V. J.; Hansen, J.; Walker,B.; Liverman, D.; Richardson, K.; Crutzen, P.; Foley, J. A., A safe operatingspace for humanity. Nature 2009, 461 (7263), 472-475.
7. Chung, W. J.; Griebel, J. J.;Kim, E. T.; Yoon, H.; Simmonds, A. G.; Ji, H. J.; Dirlam, P. T.; Glass, R. S.;Wie, J. J.; Nguyen, N. A.; Guralnick, B. W.; Park, J.; Somogyi?rpád; Theato,P.; Mackay, M. E.; Sung, Y.-E.; Char, K.; Pyun, J., The use of elemental sulfuras an alternative feedstock for polymeric materials. Nat. Chem. 2013,5 (6), 518-524.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高分子文獻速遞」,作者娃哈哈。轉載請與該公眾號聯系。
⑤ 石油為什麼是不可再生能源它真的不會再次形成嗎
大地是人類生存了幾百萬年的好花園,在這顆美麗的生命星體上,除了聰慧而死人之外,還有數以百萬計的其它微生物。它們與人類共同組成了地球這個繁雜的生態系統,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獲得資源。
當然,對動物來說,它們的規定是很簡單的,只要能得到它們所吃的食物資源就可以了。但就人類而言,飽足只是基本的需求,人類還肩負著探索這個世界、探索宇宙奧秘的重任。要想解開天地萬物的奧秘,宇宙的奧秘,必須要運用強悍的高新技術,而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趨勢當然離不開眾多資源的運用。
將來,大家會出現更強勁的能源發生,例如可控核聚變能源,反物質能源等。就拿可控核聚變而言吧,它必須的然料到處都是,並且是一種徹底清理的能源,不容易造成一切的空氣污染。更關鍵的是核反應的動能遠遠地超過化石能源。假如化石能源的動能是一根火柴,而核反應的動能便是一場森林火災,二者徹底是天差之別。一旦人類把握了可控核聚變,化石能源便會撤出歷史的舞台,那個時候即便石油能源用不完,大家也會舍棄它不會再應用。
人類的迅速發展趨勢離不了能源,僅有能源的持續升級升級,人類文明行為才可以邁入更為光輝的將來,而石油等化石能源僅僅人類高新科技前行路面上的奠基石。
⑥ 石油可以再生嗎
石油的生成很復雜,需要幾十萬年地球的演變,石油不可以再生,但可以有替代品。
⑦ 石油資源耗盡之後,人類該用什麼材料來代替塑料
首先做一種悲觀的可能,石油作為能源和很多化工產業的原料如果大幅減少同時沒有替代品。
最先出現的一定是全球經濟危機。首先石油緊缺,產出國一定會更加減產提高價格,全球整個相關石油產業一定價格高企,然後需求國尤其國際貨幣擁有者如美帝一定會開足馬力印錢不然國內經濟就會瞬間垮掉。
而印錢的結果就是把危機蔓延開全球人民為石油價格買單。
然後就是美元信用崩潰,再然後就是其他國際貨幣信用崩潰,最後現代金融體系就全面崩潰了,回到貴金屬貨幣時代。
而整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大面積飢荒、資源爭奪戰爭、瘟疫,全球人口銳減,科技倒退、文明倒退,然後逐漸走向另一種不需要石油的原始平衡。
再看一種樂觀的可能,科技發展速度解決了能源問題,清潔能源太陽能替代了石油,其他化工產品有生物高分子材料替代,而生物克隆和無土培育替代了傳統農業。
那麼在石油不斷被取代的過程中科技和經濟進一步發展,產業進一步豐富,全球飢荒問題也得到解決,人類文明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其實很多能源被替代的過程都是這樣的,比如以前用鯨魚油照明,同樣有人問如果鯨魚滅絕了我們怎麼辦。
總結一句話,從人類的整個系統來說,辦法總比問題多,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
最後再插一個我覺得有意思的小問題,太陽能算不算清潔能源?太陽能不會有污染嗎?
我覺得不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溫度保持靠的是白天太陽光輻射被地面沒有轉化成其他能量晚上地面還有熱輻射,熱輻射在空氣中散射,這樣晝夜溫差才不至於太大。
如果大面積做太陽能,而太陽能轉化能量效率很高,導致地面輻射量大幅減少,晝夜溫差首先改變,然後全球氣候改變,再然後很多物種就無法生存了。
⑧ 再生能源石油植物有哪些
隨著能源消耗量的哪歷不斷增加,有限的常規化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日趨緊缺,然而,正當人們對能源的前景感到暗淡和憂慮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新的再生能源,即石油植物。
所謂石油植物,指那些可以直接生產工業用燃料油,或經發酵加工喚緩兆可生產燃料油的植物的總稱。例如,現已發現的大量可直接生產燃料油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大戟科,如綠玉樹、三角戟、續隨子等。這些石油植物能生產低分子量氫化合物,加工後可合成汽油或柴油的代用品。
據專家研究,有些樹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將碳氫化合物儲存在體內,形成類似石油的烷烴類物質。如巴西的苦配巴樹,樹液只要稍做加工,便可當做柴油使用。如前所述,目前全世界植物生物質能源每年生長量相當600億噸至800億噸石油,為目前世界開采量的20倍至27倍,可見潛力之大。目前,英、美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和租家用木材加工出石油已達到實用階段。英國一家公司採用液化技術,用100千克木材生產了24千克石油,同時還生產出16千克瀝青和15千克蒸氣。美國俄勒岡州一家以木片為原料的工廠,100千克木片可製取30千克石油。
石油植物
⑨ 什麼是用石油做原料的5種
太多啦。石油是一種碳氫化合物,當石油處於不同的溫度下,會分解成不同的物質。煤油、汽油、柴油等常見的燃料就是石油的「子孫」。石油在提煉的時候是在蒸餾塔里進行分餾的。
石油氣:石油氣就是液化石油氣瓶中裝的氣體,是一種很好的燃料,熱值比煤氣高,而且容易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在20攝氏度時形成。
汽油:用途極廣的燃料,還是製作塑料和多種化學品的原料。石油在20至170攝氏度時形成。
煤油:以前煤油只能用作點燈,現在噴氣式飛機的燃料就是它,還可以製作油漆。石油在160至250攝氏度時形成。
柴油:用作拖拉機、輪船、發電機等高功率的發動機上。石油在250至350攝氏度時形成。
重油和殘余物:石油在350攝氏度時形成。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都是從蒸餾塔的塔頂出去的,只有重油是留在塔底,比重很重,所以稱為重油。別看重油很難點著,但是可以用作發電燃料,以及提煉機器必不可少的潤滑油。石油的殘余物中,有瀝青、石蠟,瀝青是鋪路的好材料,石蠟用於製作蠟燭。
當石油提煉成這些東西後,就可以進行進一步加工,成為塑料、除蟲劑、農葯、葯品、炸葯等化學品。所以說,石油能夠提煉許多東西,不僅是燃料,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擁有油田。
⑩ 依靠於現有的技術,能否生產出石油
依靠現有的技術,是無法生產出來石油的。
石油的存在,主要目的是能源問題,與其去探索石油的生產,還不如探索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或者通過分解石油中的具體成分,去尋找含有同類成分的物質加以利用,或尋找替代能源等。從目前的情況看,第三種可能性已經在逐步實現中,比如新能源汽車代替汽油汽車,就可以表明人類對於石油探索方面的態度了。在未來,新能源的開發和探索,以及自然能源的利用帶來的價值將會遠遠超出石油生產帶來的價值,或許未來人類對自然的認知加深,以及科技進一步發展,石油會被生產出來,但是那個時候,或許人類不一定看得上石油這種開發難度大,利用起來復雜的礦產資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