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高加索聯邦區
(一)地質與地理概況
北高加索聯邦區位於俄羅斯西南部北高加索地區,包括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北奧塞梯共和國、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車臣共和國7個主體。北高加索聯邦區總面積17.1×104km2,佔俄羅斯面積的近1%,總人口約954萬。北高加索聯邦區中心設於皮亞季戈爾斯克,地理位置見圖5-18,各主體的情況介紹見表5-11。
圖5-18 北高加索聯邦區地理簡圖
(二)資源現狀與分布
在俄羅斯大多數聯邦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礦物原料綜合體都起著決定性作用,構成了向新型市場經濟轉型的工業基礎。但是,北高加索聯邦區則全然不同。它的礦產品產量不大。比如,2008年該聯邦區各類礦產的貨幣開采量為148 億盧布,佔俄羅斯總開采量的0.3%。從北高加索聯邦區各類產品的產值結構來看,農產品佔42.9%,其次是加工業產品(38.1%),采礦業產值只佔3.4%。
表5-11 北高加索聯邦區主要構成
從區域總產值的結構來看,貿易、運輸、農業和民用工程是北高加索聯邦區的主要產業部門。2008年,北高加索聯邦區的人均工業產值是最低的,比全俄羅斯的人均平均值低3/4,比烏拉爾聯邦區低7/8。北高加索聯邦區的人均貨幣礦產開采量只有1600盧布,而全俄羅斯的平均值是3.6萬盧布。產品產量與固定投資額密切相關。
北高加索聯邦區的人均固定投資額只有2.6萬盧布,比俄羅斯平均的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6.2萬盧布)低58%,比烏拉爾聯邦區(11.9萬盧布)低78%。
從資源分布上看,北高加索聯邦區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5個聯邦區,主要有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見圖5-19。
以下介紹北高加索聯邦區5個主體的主要資源情況,另外兩個主體資源量較少、未作介紹。
1.達吉斯坦共和國
在達吉斯坦境內,現已發現52個油氣田,陸地石油和凝析油儲量1490×104t,天然氣1121×108m3;大陸架石油和凝析油儲量810×104t,天然氣172×108m3。大陸和大陸架的油、氣預測資源量分別為1.443×108t和3.311×108t、2800×108m3和5228×108m3。從陸上油氣田投產至今的累計開采量為:石油和凝析油4430×104t標准燃料,天然氣384×108m3。
最近10年來,通過地震勘探發現了一系列潛在含油氣構造,其預測資源量在2.5×108t標准燃料以上。
據1993年專家評估,達吉斯坦共和國大陸架的油氣初始潛在資源量為8.8×108t標准燃料,其中,石油和凝析油為3.4×108t,天然氣為5400×108m3。
煤田和煤礦點分布在蘇拉克河到庫拉赫-恰伊河大約6000km2的狹長地帶。最有遠景的煤礦點位於達吉斯坦南部的奇拉赫恰伊河、魯巴斯恰伊河流域,其預測資源量超過4400×104t,其中包括奇拉赫恰伊煤礦床和魯巴斯恰伊煤礦床的儲量(A+B+C1級儲量26.8×104t,C2級儲量259×104t)。
位於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的阿爾卑斯成礦帶面積約為8000km2,從中劃出了一系列潛在的有色金屬礦田,其中最有名的是克孜勒-傑列礦田。在該礦田內,現已詳細探明了一個黃鐵礦型銅礦床,其B+C1級銅儲量為103×104t,C2級儲量近13×104t;鋅的C1+C2級儲量為8.44×104t。
圖5-19 北高加索聯邦區礦物原料綜合體及基礎設施
目前,正在達吉斯坦的東南部集中開展地勘工作,那裡的庫魯什-馬扎多金屬礦結很有前景。
調查表明,達吉斯坦的金、銀總儲量分別為9.1t和283t,預測資源量分別為613t和2562t。
2.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特爾內奧茲鎢鉬礦床是特大型礦床,其鎢、鉬的儲量分別佔俄羅斯總儲量的50%以上和15%。到2011年1月1日為止,剩餘的A+B+C1級儲量為3.177×108t商品礦石,含WO3為50.8×104t,MoO為13×104t;C2級礦石儲量4470×104t,含 WO3為6.1×104t,MoO為1.3×104t。
1940~2001年,特爾內奧茲礦床總共采出和加工了1.816×108t商品礦石,回收了32.63×104tWO3、7.94×104tMoO,順便還回收利用了10632t銅、3257t鉍、23t金和98t銀。
特爾內奧茲鎢鉬聯合企業曾經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最大的采礦加工企業,蘇聯時期曾一度輝煌,有員工近萬人,現在不到500人。這幾乎成了該共和國礦業的一個縮影。
近10~15年來,使用聯邦預算資金開展了大量地勘工作,但發現和評價的岩金和石油儲量並不多。
截至2011年1月1日,計入國家礦產儲量平衡表的A+B+C1級石油地質儲量為1329×104t,其中已採收632×104t,經初步評價的C2級儲量為12×104t(已採收7.2×104t)。
在捷列克-裏海前緣坳陷的西部,共發現5個油田,目前只有阿赫洛夫油田在開采,石油的年開采量不到5000t。
該共和國A+B+C1級溶解氣的儲量為15×108m3,C2級為500×104m3。游離氣和氣頂氣儲量未計入國家儲量平衡表。
3.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境內已探明7個黃鐵礦型銅礦床,其中幾個較小的礦床已經采空。又大又富的烏魯普礦床於1968年投產,其A+B+C1級原始評價儲量為:銅66.65×104t,鋅32.25×104t,金88.6t,銀1399t。近年來,商品礦石開采量穩定在(32~35)×104t左右(銅6300~6800t)。
烏魯普采選聯合企業的尾礦場就是人工礦床。初期堆積的1100×104t尾礦中平均含有銅0.35%、鋅0.61%、金0.62 g/t、銀8.23 g/t。
在阿克紹特河上游地區探明了克季-季別爾達鎢礦床,其A+B+C1級氧化鎢儲量為8.9×104t,礦石是單一組分的白鎢礦貧礦石,WO3的平均含量為0.366%。在高山條件下可以平硐開采。2011年末,拍賣了礦床開采權。
20世紀30~40年代,在大拉巴河、烏魯普河、基亞法爾河等流域曾進行手工淘金,沒發現過岩金產地。2007年發放了北高加索地區第一個岩金礦點(列斯諾耶礦點)開采許可證。研究表明,其P1+P2級預測資源量估計有20t。
4.車臣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歐洲部分同外高加索的重要交通走廊,北高加索鐵路和M-29號聯邦國道(羅斯托夫—巴庫)穿過全境。
車臣共和國的主要資源支柱產業為油氣工業。其油氣初始總資源量達到了4.75×108t,天然氣總資源量達到了2.26×1012m3,見表5-12。
截至2011年1月1日,已為21個油田發放了礦權許可證,有17個油田正在開采,2個油田尚未投產,1個油田因完全充水而停止開采,1個油田准備投產。
近15年來,地勘工作量驟減,仍在開采原有的表內儲量,因此,可採油儲量減少了一半左右,預測資源量和經初步評價的儲量沒有變化。因此,當務之急是恢復境內的油氣地勘工作。
勘探發現和開采中小型油田,在經濟上比較有利,因為氣候條件好,經濟開發程度較高,石油質量好,因此,應重點恢復卡拉甘-喬克拉克地層的油氣地勘工作。
表5-12 車臣共和國油氣初始總資源量的構成情況
① 包括凝析油20×104t;②游離氣+氣頂氣溶解氣。 (據И..Ямалханов,2012)
近年來,在彼得羅巴甫洛夫卡凹陷發現了3個油田。統計表明,不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其總資源量都比總儲量多出2倍以上。
目前,車臣共和國的油、氣開采量分別為每年100×104t和4×108m3(游離氣和溶解氣),按照這樣的開采水平,其石油的儲量保障年限為14~15年,天然氣為100年左右。
總之,初始資源量的探明程度:石油已達 72.2%,游離氣為 5.2%,凝析油為15.3%。探明儲量的采空率:石油為92.6%,游離氣為32.7%,凝析油為72.8%。
據格羅茲尼石油學院2009年的資料,車臣共和國境內已劃出10個油氣地勘對象。2008年通過地勘工作,在喬克拉克地層中劃出15個遠景構造和地段。2007年在上白堊統劃出7個構造,其P1級可采遠景資源量為1700餘萬噸石油。
在車臣共和國已發現2個鍶礦床(尚未計入國家礦產儲量平衡表),氧化鍶含量都很高(22%~26%),其C2級鍶儲量超過18×104t,預測資源量超過36×104t。胡蘭多伊銻礦點的平均銻含量高達12%,儲量192t。還發現了秋阿洛伊銅多金屬礦點。所有這些礦床和礦點均位於南部高山區。
達吉斯坦和車臣共和國現有的天青石儲量和資源量,不論是從質量還是從數量上看都很可貴,足以滿足俄羅斯今後數十年的鍶原料需求,可能還可供應出口。
5.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石油、天然氣、凝析油、鈦鋯砂礦、鈾礦石等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具聯邦意義的重要礦產。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礦產豐富,據評估(按2006年價格計算),其價值高達7155億盧布,在北高加索聯邦區的各主體當中,僅次於達吉斯坦共和國,居該聯邦區第二位,其鈦、鋯、礦泉水資源量居該聯邦區首位(表5-13)。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是俄羅斯最老的油氣開采區之一,共發現了66個油氣田,其油氣儲量和資源量見表5-13。1953年首次獲得工業油流,1946年首次獲得工業天然氣流。到目前為止,主要油氣田或者已經采空,或者已處於晚期開采階段。
俄羅斯石油公司和克拉斯諾達爾天然氣工業開采公司,實際上掌握了區內大部分油氣儲量。
該邊疆區的石油年產量在100×104t左右。探明石油儲量的采空程度達76%。這里的石油多為輕質(<0.87g/cm3)和少硫(<0.5%)的石油。
表5-13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油氣初始總資源量
(據И.А.Ямалханов,2012)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每年大約采出3×108m3游離氣,探明天然氣儲量的采空率為86.2%。從游離氣儲量來看,所有天然氣田都是小型天然氣田。
塔赫塔-庫庫利塔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兩個最大的天然氣田,其初始總儲量分別為324.2×108m3和528.4×108m3,這兩個氣田的A+B+C1級游離氣剩餘總儲量為308.4×108m3,占該邊疆區探明儲量的65.8%、開采量的48.6%。
通過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內發現了45個油氣構造和地段,其C3級石油遠景資源量為959×104t,C3級游離氣遠景資源量為87×108m3(截至2011年1月1日)。
現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所有主要油氣田均已進入末期開采階段,油氣開采量呈現穩定下降趨勢。剩餘儲量多集中在難以採收的低滲透儲集層中,平均充水率達88%。在這種情況下,開采邊遠地區的小型油氣田具有特殊意義。
鈦鋯砂礦是該邊疆區的重要金屬礦產。斯塔夫羅波爾砂礦區是北高加索鈦鋯砂礦省的一部分,砂礦區分為5個礦田和38個鈦鋯砂礦點。鈦鋯砂礦區總面積1.8×104km2,現已查明的砂礦點總面積為1612km2,其中,中上薩爾馬特階(上中新統下部)層狀砂礦面積最大,佔地面積達1514km2。別什帕吉爾、「左岸」、塔什拉3個砂礦區面積最大,研究程度也最高,其鈦鉭砂的總資源量估計超過10×108m3。
目前准備進行工業開發的只有別什帕吉爾鈦鋯砂礦床,2006年經國家儲量委員會批準的各級TiO2儲量和資源量分別為:B+C1級為62.84×104t,C2級為238.67×104t,P1級為345.7×104t;ZrO2:B+C1級為19.16×104t,C2級為64.61×104t,P1級為98.8×104t。
截至2011年1月,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現有1個砂礦床、2個經濟評價的砂礦地段、10個產有預測資源量的砂礦地段,其各級儲量和資源量為:TiO2,B+C1+C2級456×104t,P1+P2+P3級6052×104t;ZrO2,B+C1+C2級122.1×104t,P1+P2+P3級1153.2×104t。
(三)地質勘探工作
北高加索聯邦區地質研究程度不低於南方聯邦區、中央聯邦區和伏爾加沿岸聯邦區,而且還明顯高於北部的和東部各聯邦區,但從現代經濟需求角度看,地質研究程度還不夠高。
根據俄羅斯地下資源利用署和全俄地質勘探研究所調查資料,截至2006年,北高加索聯邦區的礦產資源潛力估計為2.63萬億盧布。從每平方千米的礦產資源潛力來看,北高加索聯邦區僅次於烏拉爾聯邦區(2134.7萬盧布),雄居俄羅斯第二位,比俄羅斯國土每平方千米地下資源的平均價值(1049.1萬盧布)高出1倍。
近年來,北高加索聯邦區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政治軍事環境持續緊張,無疑抑制了對各經濟部門的投資。
對北高加索聯邦區岩金的評價發生了很大變化,根據新的普查、預測、勘探和開采工藝,金的預測資源量增加了1000t。
在北高加索聯邦區發現了數百個小型有色金屬和其他金屬礦床與礦點,採用現代技術可明顯擴大俄羅斯一些緊缺金屬礦種的表內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