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碳一到碳四烴類的混合氣。可含有氫氣和碳五以上的烴,也可含有硫化物等雜質。
天然氣和油田氣是氣烴的巨大來源。天然氣和油田氣主要由低分子烷烴所組成(主要成分為甲烷),還有微量的環烷烴。某些天然氣還會含有極微量的芳香烴。除此之外,天然氣中還含有氫氣、硫化氫、硫醇、二氧化碳和氦、氖等惰性氣體。
發展前景
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液化石油氣作為一種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化工生產方面,液化石油氣經過分離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可用於生產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生產醫葯、炸葯、染料等產品。
用液化石油氣作燃料,由於其熱值高、無煙塵、無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廣泛地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此外,液化石油氣還用於切割金屬,用於農產品的烘烤和工業窯爐的焙燒等。
中國的液化石油氣產業整體來說是健康的,對進口氣的依賴程度在逐步下降。中國未來若干年液化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前景看好,而液化石油氣將是中國長期短缺的能源產品。
由於石油資源的制約,同期國內液化石油氣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這一消費需求,因此國內液化石油氣的缺口日益擴大,LPG將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貳』 石油氣的主要成分 石油氣主要物理性質是什麼
1、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氣是從石油的開采、裂解、煉制等生產過程中得到的副產品。液化石油氣是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時還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氫(H2S)等成分。從不同生產過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氣,其組成有所差異。
2、在常壓條件下,液化石油氣C3、C4成分的沸點都低於常溫,容易汽化為氣體,由於C5以上成分的沸點較高,在C3、C4等汽化之後蘆御仍以液態殘留在容器之中,因攔差此稱為殘液。我國民用液化石油氣殘液含量較高。
3、主要物理性質:相對密度:液化石油氣是混合物,其相對密度隨組成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認為,液化石油氣氣體的相對密度為空氣相對密度的1.2~2.0倍;液態相對密度大約0.51。
4、液態體積膨脹系數:液態液化石油氣的體積膨脹系數大約是同溫度下水的體積膨脹系數的10-16倍。因此,在給容器充裝液化石油氣時,液相不得充滿,而要留一定的空隙,以供受熱體積膨脹時佔用。
5、溶解度: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氣的含水率。其特點是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由於液化石油氣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在儲罐、鋼瓶等液化石油氣容器的底部經常沉積著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6、濃度爆炸極限、最小點火能量、燃燒熱值:液化石油氣是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濃度爆炸極限、最小點火能量及燃燒熱值隨組分的變化而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一般認為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體積濃度爆炸極限約為1.5%~9.5%,最小點火能量低於0.3毫焦耳,燃燒熱值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7、電阻率:液化石油氣的電阻率約為1011~1014歐*厘米。據測簡嘩皮定,液化石油氣從容器、設備、管道中噴出時產生的靜電位可達9000伏。
『叄』 石油的成分是什麼
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石油主要是碳氫化合物。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肆』 石油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碳、氫是主要的組成元素。碳一般佔83%~87%,氫佔11%~14%,原子比介於5.7~8.5之間。其他元素,如氧、氮、硫元素約佔1%,很少達到2%~3%。還有磷、釩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這些元素或以游離狀或組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重的組分中。
自然界中,碳氫化合物種類繁多,已知的有數百種。但構成石油的碳氫化合物,從其對石油性質的影響和存在的廣泛性來看,烷烴、環烷烴、芳香烴這三大系列的結構最為重要,也最為普遍。從溶有天然氣的石油平均成分看,大體上烷烴佔53%,環烷烴佔31%,芳香烴佔16%。
烷烴分子通式為CnH2n+2,是由碳原子以單鍵鏈狀與氫原子結合構成的一類飽和、穩定的烴類化合物。沒有支鏈的稱為正構烷烴,按其碳原子數的增加分別定名為甲烷、乙烷……癸烷等;碳原子數超過十的即用數字直接表示,如十一烷、十二烷……二十烷等。有支鏈者,為異構烷烴。
環烷烴是碳原子以單鍵呈環狀相連並與四周的氫原子結合構成。只含有一個環的環烷烴,通式是CnH2n。與烷烴相比,氫原子數目減少。但仍是一種飽和、穩定的化合物。環己烷和環戊烷是石油中最主要的環烷烴。環烷烴與烷烴在化學性質上比較接近,但構成的石油反映出的物理性質則有所差異。環烷烴比例大的石油比烷烴比例大的石油往往密度大、熔點和沸點高。
芳香烴分子通式為CnH2n-6(n≥6),碳原子以單鍵和雙鍵呈環狀與氫原子結合。主要特點是分子中至少有一個苯環,苯(C6H6)是最簡單和典型的代表。這類烴多具有芳香氣味。在石油中,常集中於重餾分內。
烷烴、環烷烴都屬於比較穩定的飽和烴類,芳香烴屬不飽和烴。但在鏈狀烷烴的化合物中,有不飽和烴類化合物存在。這類化合物的碳原子呈鏈狀以雙鍵相連與氫原子結合,缺少兩個氫原子的稱為烯烴,分子通式為CnH2n,例如乙烯(C2H4)。碳原子間仍呈鏈狀排列但以三鍵相連的結構,稱為炔烴,其分子通式為CnH2n-2,如乙炔(C2H2)。這類不飽和烴在化學性質上比較不穩定。當較純時,點火燃燒尚顯平靜,而一旦混有空氣,就易發生猛烈爆炸。
『伍』 石油氣的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氣是在煉油廠內,由天然氣或者石油進行加壓降溫液化所得到的一種無色揮發性液體。它極易自燃,當其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了一定的濃度范圍後,它遇到御褲灶明火就能爆炸。
經由煉油廠所得到純弊的液化石油氣主要組成成分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種或者兩種,而且其還摻雜著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雜質。
如果要對液化石油氣進行進一步的純化,可以使用醇鎮扮胺吸收塔將其中的氧硫化碳進行吸收脫除,最後再用鹼洗去多餘的硫化物。
『陸』 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簡單講:天然氣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另有少量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還會含有一些雜物,如硫化氫、二氧化碳、氮和水氣等。而石油液體是個更為復雜的混合物。其中含有成百上千種更大分子的烴類物質,戊(5個碳)、己(6個碳)、庚(7個碳)、辛(8個碳)。。。一直到20多個碳的不同結構烴類物質(烷烴、芳烴和烯烴)都有,也含有一些含硫、含氮等雜物。『柒』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主要成分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7)空氣中的石油成分是什麼擴展閱讀
隨著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雙重夾擊,人類的資源被大大地利用開發,為了能夠實現人類的最大慾望,自然界的資源正在逐漸的被侵蝕。人類已經預先使用了提供給子孫後代的資源,那麼其中最大的代價就是未來人類子孫後代可能面臨資源短缺的情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石油的使用。
科學家經過了長期的努力後發現,二氧化碳可以轉變成石油,這種石油不是像天然石油那樣是經歷幾千年的風雨形成的,而是在實驗室中就可以形成。這個過程主要就是將二氧化碳經過催化、氫化,將二氧化碳轉變成高烷基石油。
『捌』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8)空氣中的石油成分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
1、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
2、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3、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
4、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
7、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玖』 煤。石油。天然氣的成分是啥
天然氣 天然氣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烷烴,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還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氮和水氣,以及微量的惰性氣體,如氦和氬等。在標准狀況下,甲烷至丁烷以氣體狀態存在,戊烷以上為液體。
煤炭是一種可以用作燃料或工業原料的礦物。它是古代植物經過生物化學作用和地質作用而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質,由碳、氫、氧、氮等元素組成的黑色固體礦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
『拾』 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一、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氣是從石油的開采、裂解、煉制等生產過程中得到的副產品。液化石油氣是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時還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氫(H2S)等成分。從不同生產過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氣,其組成有所差異。
在常壓條件下,液化石油氣C3、C4成分的沸點都低於常溫,容易汽化為氣體,由於C5以上成分的沸點較高,在C3、C4等汽化之後仍以液態殘留在容器之中,因此稱為殘液。我國民用液化石油氣殘液含量較高。
二、主要物理性質
1.相對密度
液化石油氣是混合物,其相對密度隨組成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認為,液化石油氣氣體的相對密度為空氣相對密度的1.2~2.0倍;液態相對密度大約0.51。
2.液態體積膨脹系數
液態液化石油氣的體積膨脹系數大約是同溫度下水的體積膨脹系數的10-16倍。因此,在給容器充裝液化石油氣時,液相不得充滿,而要留一定的空隙,以供受熱體積膨脹時佔用。
3.溶解度
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氣的含水率。其特點是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由於液化石油氣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在儲罐、鋼瓶等液化石油氣容器的底部經常沉積著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4.濃度爆炸極限、最小點火能量、燃燒熱值
液化石油氣是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濃度爆炸極限、最小點火能量及燃燒熱值隨組分的變化而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一般認為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體積濃度爆炸極限約為1.5%~9.5%,最小點火能量低於0.3毫焦耳,燃燒熱值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5.電阻率
液化石油氣的電阻率約為1011~1014歐*厘米。據測定,液化石油氣從容器、設備、管道中噴出時產生的靜電位可達9000伏。
三、液化石油氣的火災危險性
1.易爆炸
液體石油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比例(或濃度)時,遇火源即能引起著火爆炸。這個遇火源能夠發生爆炸(著火)的濃度范圍,叫做爆炸(著火)濃度極限(簡稱爆炸極限),通常用體積百分比(%)來表示。液化石油氣的爆炸極限約1.5%~9.5%。這就是說,當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1.5%~9.5%這個范圍時,混合氣體 遇火源就能著火爆炸;當液化石油在空氣中的濃度低於1.5%時,因可燃氣體不足,混合氣體不燃燒、不爆炸,1.5%叫做液化石油氣的爆炸下限;當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高於9.5%時,因氧氣不足,混合氣體也不燃燒、不爆炸,9.5%叫做液化石油氣的爆炸上限。
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處於爆炸下限或爆炸上限時,混合氣體遇火源一般只是發生爆燃。爆燃所產生的壓力一般不會超過405千帕(4個大氣壓)。但當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爆炸下限,特別是達到反應當量濃度(約為4.0%),則發生威力最大的爆炸。爆炸時所產生的壓力可達709千帕(7個大氣壓),爆炸後壓力還會不斷激增,並伴有震耳的聲響。
因為液化石油氣的爆炸下限低,只要泄漏出少量的氣體,就會很快在一定的范圍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所以說液化石油氣極易燃。
2.易燃燒
液化石油氣屬於一級可燃氣體,比煤氣(一氧化碳)、汽油等物質更易燃。
液化石油氣不但易燃,而且燃燒時發出的熱量(熱值)和火焰溫度也很高。其熱值大於15605.5千焦/公斤(91272千焦/立方米),火焰溫度高達2120℃。著火時熱輻射很強,極易引燃、引爆周圍的易燃、易爆物質,使火勢擴大。
3.易膨脹
儲存在容器內的液化石油氣,在一定的溫度和飽和蒸氣壓下是處於氣液共存的平衡狀態。隨著溫度的升高,液態體積會不斷膨脹,氣態壓力也會不斷增大。大約溫度每升高1℃,體積膨脹0.3~0.4%,氣壓增大約19.6~29.4千帕。溫度越高則體積膨脹得越厲害,氣壓也增得越大。
根據液化石油氣的這一物理特性,國家規定按照純丙烷在48℃時的飽和蒸氣壓確定鋼瓶的設計壓力為1568千帕,按照液態純丙烷在60℃時剛好充滿整個鋼瓶來設計鋼瓶的內容積。並規定鋼瓶的灌裝量每升不大於0.42公斤。若按規定的灌裝量灌裝,在常溫下,液態體積大約只佔據鋼瓶內容積的85%,還留有15%的氣態空間供液態受熱膨脹。在正常情況下環境溫度不會超過48℃,鋼瓶是不可能爆炸的,但是,如果讓鋼瓶接觸熱源,那就很危險了。
4.易氣化
液化石油氣在常溫常壓下為氣態,它是在低溫或高壓的條件下被壓縮液化成液態,儲存在耐壓容器中。液態液化石油氣在常壓(1個大氣壓)下的沸點為-42.1~0.5℃即液體開始沸騰氣化時的溫度。因此,液態液化石油氣在常溫常壓下極易氣化。1升液體可氣化為250~300升氣體。氣態液化石油氣的相對密度為空氣的1.5倍~2.0倍。由於它比空氣重,因而不易擴散掉,能長時間飄浮在地面或流向低窪處積聚。因此,在儲存,灌裝、運輸、使用液化石油氣的過程中,一旦發生液體泄漏,就極易釀成大面積的火災或爆炸事故。
5.易產生靜電
液化石油氣從管口,噴嘴或破損處高速噴出時能產生靜電。據試驗,液化石油氣噴出時產生的靜電電壓可高達數千乃至數萬伏。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液化石油氣是一種多成分的混合氣體,氣體中含有液體或固體雜質,在高速噴出時與管口、噴嘴或破損處產生了強烈摩擦。液化石油氣中所含的液體或固體雜質越多,產生的靜電荷就越多;氣體的流速越快,產生的靜電荷也越多。據測定,當靜電電壓在350~450伏時,所產生的放電火花就能引起可燃氣體燃燒或爆炸。由於液化石油氣氣體從管口、噴嘴或破損處高速噴出時,極易產生高電位靜電,所以其放電火花足以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
6.有腐蝕性
液化石油氣中大都含有不同數量的硫化氫。硫化氫對容器內壁有腐蝕 作用;硫化氫的含量越高,對容器的內壁腐蝕越快。據有的地方測定,硫化氫對鋼瓶的內壁腐蝕速度高達0.1毫米/年。由於液化石油氣容器是 一種受壓容器,內腐蝕可以不斷地使容器壁變薄,降低容器的耐壓強度,縮短容器的使用年限,導致容器穿孔漏氣或爆裂,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同時,容器內壁因受到硫化氫的腐蝕作用,還會生成黑褐色的硫化亞鐵(FeS)粉末,附著在器壁上或沉積於容器底部。這種硫化亞鐵粉末如隨殘液倒出,或使空氣大量進入排空液體的容器內,硫化亞鐵粉末會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反應,放熱而自燃,生成氧化鐵(Fe3O4)和二氧化硫(SO2)。這種自燃現象也易造成火災爆炸事故。
此外,液化石油氣對人體中樞神經有麻醉性,當空氣中液化石油氣的濃度高於10%時,就會使人頭昏,以至窒息死亡。而且,液化石油氣中的硫化氫是有毒害性的,當空氣中硫化氫的含量高於10~15毫克/米3時,會使人中毒,另外,液化石油氣在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毒氣。因此,在儲存、灌裝、使用液化石油氣時要有良好的通風,在滅火時也要加以注意。
四、液化石油氣的燃燒條件
液化石油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但燃燒和爆炸是有一定條件的。液化石油氣發生燃燒或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要有一定數量的可燃氣體。只有當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爆炸極限范圍時,才能燃燒或爆炸。若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高於9.5%,如重新遇到空氣,就仍有燃燒或爆炸的危險。
第二、要有充足的空氣,要使液化石油氣發生燃燒或爆炸,需要有足夠的空氣與之混合。如果空氣量不足,燃燒就會逐漸減弱,直至熄滅。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氮氣約佔79%。當空氣中的含氧量低於11.5%時,液化石油氣就不會燃燒或爆炸。
一般來說,1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氣完全燃燒大約需要30立方米的空氣。
第三、要有著火源。凡能引起液化石油氣燃燒或爆炸的熱能源都叫著火源。如明火焰、赤熱的金屬、火星和電火花等。要使液化石油氣發生燃燒或爆炸,著火源必須具有一定的溫度和熱量。一般認為,由各組分混合組成的液化石油氣,其著火溫度約為430~460℃,最小點火能量約為0.31~0.38毫焦耳,引爆的最小電流強度為0.36~0.48安。極微小的火種,都足以引起液化石油氣的燃燒或爆炸。
綜上所述,只有以上三個條件同時具備,並且相互作用,才能使液化石油氣發生燃燒或爆炸。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燃燒與爆炸雖然都是液化石油氣與空氣中的氧氣在熱源的作用下進行劇烈的化學反應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但二者之間是有區別的。從消防的觀點來說,如果液化石油氣與空氣的混合是在燃燒過程中進行的,如燃氣做飯、焊割等,則發生穩定式的擴散燃燒;如果液化石油氣從容器管口、噴嘴或破損 處高壓噴出,受磨擦或其他著火源作用,則發生噴流式的擴散燃燒;如果液化石油氣與空氣的混合是在燃燒之前進行的,如氣體泄漏到空間與空氣混合達到著火(爆炸)濃度極限後,遇火源則發生瞬間燃燒,同時生成大量的熱和氣體,並以很大的壓力向四周擴散,這種瞬間燃燒現象就是爆炸。
五、液化石油氣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根據液化石油氣燃燒或爆炸的三個條件,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這三個條件同時存在並相互作用。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是:
1.管好氣源,杜絕泄漏
在儲存、灌裝、運輸、使用液化石油氣的過程中,要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容器設備,禁止超量灌裝,防止設備泄漏或爆裂;要注意通風,防止氣體泄露後沉積;要禁止亂倒殘液,禁止在地下建築內儲存、使用液化石油氣等等。
2.隔絕空氣
對液化石油氣來說,主要防止空氣進入容器內。因為空氣進入容器內,會在容器內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這是十分危險的。所以,新製造的液化石油氣貯罐、槽車、鋼瓶在灌裝時要先抽成真空;貯罐、槽車、鋼瓶里的液化石油氣不能完全排放或使用完,應留有餘壓,並應將閥門關緊,不讓余氣跑掉,等等。
3.消除著火源
液化石油氣鋼瓶不準靠近高熱源,不準與煤火爐同室使用;設備發生泄露,要立即禁絕周圍的一切火種,液化石油氣儲配、供應站要劃定禁火區域,禁絕一切火源;嚴禁拖拉機、電瓶車和馬車進入禁火區域,汽車、槽車進入必須在排氣管上裝有防火罩;進入站內的工作人員必須穿防靜電鞋和防靜電服,嚴禁攜帶打火機、火柴,不準使用能發火的工具;站內的電氣設備必須防爆,貯罐、管道要有良好的排除靜電設施,貯罐區要安裝可靠的避雷設施;嚴禁隨意在站庫內進行動火焊割作業,等等。
4.實行防火分隔和設置阻火設施
在液化石油氣建築之間和其他建築之間修築防火牆,留防火間距,設消防通道;在儲罐區修築防護牆;在能形成爆作混合氣體的廠庫房,設泄壓門窗、輕質屋頂和通風設施;在容器管道上安裝安全閥、緊急切斷閥;在排水管道上設安全水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