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南海石油到現在投資多少
擴展閱讀
扶貧產品哪個最貴 2025-07-05 14:57:14
項目需要哪些人力資源 2025-07-05 14:55:07

南海石油到現在投資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3-26 19:21:26

㈠ 請問南海200億噸油氣資源值多少錢

按照原油價格111.45美元一桶,一噸大約7.3桶來算,200億噸石油合162717億美元

㈡ 中國人均GDP才4000多美元,為什麼不搞回南海石油

1.人均GDP 才 4000 多美元 和 搞回南海石油有什麼關系?!
2.南海開采能力有限, 開採石油不是很多, 也就夠那些小國賣賣, 哪充其量每年能開采100多億美元,哪值4000多億? 你說,哪怕菲律賓每年能開采1000億出來,他就用不著為了中國幾十億或者一百多億的合同援助去搖尾乞憐了!
3. 中國現階段的GDP 總量是 45萬億, 4000億怎麼就是中國GDP 的1/10? 光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現在都有10萬億了! ⊙﹏⊙b汗

你這個問題我覺得無比蛋疼,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
所以胡亂扯幾句! ╮(╯▽╰)╭ 請原諒在下才疏學淺! ~~~~(>_<)~~~~

南海石油儲量號稱很多,但是對於中國經濟的作用有限,並且單一, 把南海石油搞回來那是中國人民操心的問題,不是政府操心的問題,C 國政府最大地願望, 也是最大地愛好就是投資,拉動增長,所謂肉食者弊, 他們不會干其他事情地!

假如有一天,中石油公司認為南海石油很重要,那麼政府會毫不猶豫地出兵收復南海。。。

南海主權問題上,東南亞各國都比中國積極,原因在於,南海資源對與那些小國很重要,但對於中國不是特別重要, 中國主要石油來自於阿拉伯國家,尤其是非洲,原因在於中國經濟總量很大!

還有, 中國對於釣魚島,南海問題原則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就是中國擁有主權,但是他國可以開發利用該地資源, 南海石油資源東南亞國家是可以開采,並且有權開採的, 這個原則雖然喪~權~辱~國, 引狼入室,但是也是出於構建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而提出的!

還有,南海資源豐富,漁業,礦產都很豐富,不僅僅只有石油!

㈢ 越南到底在南海佔了多少石油

1、南海石油總儲量,中國斷續線內300萬噸,總共500萬噸。

2、目前,越南已從南沙油田中開采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
250多億美元。

3、南海年產油量在5000萬到6000萬噸左右,越南年產油量3000萬噸,其中有800萬噸來自南海爭議海域。也就是絕大多數是在越南自己的海域。

㈣ 一個南海石油鑽井平台一年出多少石油,賺多少錢

你這個問題我看都好幾天了也沒人回答,我就說說吧。
首先說石油這種東西雖然表面上是有價格的,但是從開發難度到成本投入都相差巨大。而且產能效果在一個區塊也會因為油層蘊藏帶分布的原因相差甚遠。
南海鑽井的施工難度屬於世界海上油田中的中等偏下,產能效果也屬於中等水平,按照造價和投入比來講現階段是沒有什麼利潤的。因為海上鑽井平台的運行成本少的一天幾萬美金,多的一天幾十萬美金。而整套設備的價格也高的離譜,比如美國殼牌的REX6000型套裝設備的造價就在1.8個億,你說要出多少桶原油能收回成本?如果和國內幾大油田相比(大慶 長慶)簡直屬於賠錢的買賣。
但是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短時間內又沒有能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的東西能投入大規模使用,所以價格不會有太大的波動,絕對不會出現鬱金香效應。
所以,不好給出具體的數字。

㈤ 中國目前對南海油氣資源的開發是個什麼情況

中國海洋部門在南海進行了多次海底勘探,積累了大量數據,繼2012年6月向外開放第一批石油合作開發的9個區塊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日前又對外公布了
2012年第二批在南海可供外國公司進行合作的26個石油區塊,中國開采南海石油資源的腳步顯著提速。但觀察發現,中國對外開放的區塊基本上環繞在北部灣周圍,距離「九段線」的邊緣還很遠。這也說明,中國對於總量為550億噸的南海石油資源的開發依然保持著比較謹慎的姿態。

2015年06月22日消息「中國海底60米鑽機在南海3109米海底海試成功」。此次海試刷新了我國深海鑽機鑽探深度,標志著我國深海鑽機技術從此躋身世界一流。

㈥ 南海石油還夠開采多少年

美國技術來挖100年
越南,菲律賓,自有技術來挖。挖不到,沒技術。
中國現有技術來挖。200年。日夜不停
歐洲技術來挖80年

南海石油大概200億噸

㈦ 大南海石油建好後要多少人

規模為100-500人。
分公司現有員工428人。各類技術人員280人,其中高級工程師60人,工程師126人,助理工程師160人。造價工程師6人,二級注冊建築師1人,一級注冊結構師6人,注冊咨詢師4人,注冊化工師6人,注冊電氣師3人,IPMP8人,PMP2人,中,高級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6人,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1名。

㈧ 中國南海西部有石油嗎

南海西部,石油開發任務主要由中國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承擔。該公司目前作業集中在南海北部大陸架西區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區總面積16萬平方千米。公司在西部海域已發現油氣田31個、含油氣構造37個,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2.45億桶,天然氣可采儲量2.1萬億立方米,在產油田12個,在產氣田3個。已投產的崖城13-1氣田是中國海上最大的合作氣田,東方1-1氣田是中國海上最大的自營氣田。建成油氣年生產600多萬噸油當量。
南海西部海域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具有良好的勘探開發前景。在海南近海海域,分布著3個新生代沉積盆地——北部灣、鶯歌海和瓊東南盆地,面積共12萬平方千米,是油氣資源勘探遠景區。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南海西部大氣區的勘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形成了臨高、東方、樂東、崖城、文昌五大主攻區。
1957年,對鶯歌海一帶狀油氣苗進行調查,下海探油的第一站。
鶯歌海含油氣盆地位於北部灣南部,以及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的「U」字形盆地上。西部的西鶯歌海盆地為特提斯體系的拉張斷陷盆地,東部的瓊東南盆地則為環太平洋體系的一個孤後盆地。瓊東南盆地,面積約為4萬平方千米,石油資源量約為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6.4萬億立方米。這里有世界級海上大氣田——崖13-1大氣田,同時也是我國海上第一大氣田(產量為34億立方米,高於春曉油氣的25億立方米,但探明儲量要低於春曉油氣田)。
一、潿西南油田群
(1)1973年,發現潿洲11-1油田。
潿洲11-1油田位於南海北部灣潿洲島西南方向,與在生產油田潿洲11-4和潿洲12-1油田相鄰,油田所處海域水深在30~40米;潿洲11-1油田僅有一座生產平台,其開發生產主要依託潿洲12-1油田的生產設施和海底管線來實現;2007年潿洲11-1油田成功投產,現有1口生產井在產,日產原油2100餘桶。
(2)1982年發現潿洲11-4油田和潿洲10-3油田。
潿洲11-4油田仍是潿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發現,1993年9月19日自營建成,設計產能60萬噸,經改造達80萬噸。與1999年8月2日自營建成的潿洲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90萬噸以上。
潿洲10-3油田1986年8月7日投產,1992年5月16日轉為自營,與1991年8月20日自營建成的潿洲10-3北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30萬噸。
(3)1989年發現潿洲12-1油田。
潿洲12-1油田,是潿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99年6月12日自營建成,設計產能100萬噸。與潿洲10-3油田、潿洲10-3北油田、潿洲11-4油田和潿洲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了南海北部灣潿西南油田群。
主要從事海上採油技術服務、浮式儲油輪總包服務、海陸工程建造、海上設備維修、石油專用產品的製造、原油外輸協調、油氣及副產品運輸銷售和加工利用、油田化工、通信氣象、網路工程、管道工程、數據處理、海上配餐、物資儲運、碼頭倉儲、工程勘察設計、物業管理、賓館旅遊業、海陸運輸、技能培訓等專業技術服務工作。
二、南海崖城13-1氣田
1983年,成立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1983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美國阿科中國有限公司(現為英國BP阿科中國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國有限公司發現崖13-1氣田,其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海上氣田,號稱「東方氣龍」。
崖城13-1氣田使用了數種先進的地質數據技術來估算儲量和生產能力。這些技術將來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質資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採用了一個三維圖像來表現氣田內部結構的地理狀況。
崖城13-1氣田被圈閉在漸新世陵水砂岩層的一個大而狹長、西北-東南走向的斷塊中。砂岩層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傾覆的正斷層沿上傾方向截斷,上覆不整合。氣水界面構成下傾界限。在A平台,油藏約在海平面下3600米深處。6口生產井、5口探邊井以及三維地震測線數據證明了氣藏面積為44平方千米,最大厚度為217米(總厚度)(凈厚度178米)。大量小斷層切割了儲層,其中一條斷層的斷距為40米。主儲層之上的透鏡狀砂岩仍具有儲藏潛力。
崖城13-1氣田是我國海上第一大氣田。它位於三亞以南100千米的海域。總投資為11.3億美元,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美國阿科中國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崖城13-1油田年產天然氣34億立方米,其中29億立方米通過778千米的海底輸氣管道輸往香港爛角嘴售氣終端,5億立方米通過97千米的海底管道輸往在三亞的南山基地。
崖城13-1氣田,是1983年8月在水深約100米的地方發現的,阿科為作業者並擁有該氣田34%的權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擁有51%的權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擁有15%的權益。崖城13-1油田自1996年10月開始投入生產,成為中國第一個海上氣田。
崖城13-1氣田的開發是伴隨著亞太地區能源需求的增長和商業用氣市場的發展而來的。阿科氣田生產的天然氣通過500英里的運輸到達香港的Castle Peak電力公司。
崖城氣田的開發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這是一個價值10多億美元的項目,需要建設陸上和海上處理設施以及去往海南島和香港的輸送管線。將氣體通過管線運輸到香港需要建設480英里的海底管線,這在世界上是第二長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發電廠供應天然氣以外,崖城13-1氣田也向海南島輸送氣體,用於發電和作為化肥廠的原料。
崖城13-1氣田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547億立方米,天然氣凝析油探明儲量約為1030萬桶,1995年10月投產,1999年上半年天然氣平均日產量約為426萬立方米。
三、文昌油田群
1984年和1985年,發現文昌19-1、文昌8-3油田。
文昌13-1/2油田位於海南省文昌市以東136千米的海域上,距離湛江約260千米,油田所處海區水深117米。該油田主要由兩座無人駐守的固定式井口採油平台「文昌13-1」「文昌13-2」及一艘15萬噸無動力的浮式儲油輪(FPSO)「南海奮進」號組成。採油平台採集的原油,通過海底輸油管道輸送到「南海奮進」號上進行處理、儲存和外輸。原油外輸方式主要通過油輪系泊「南海奮進」號進行海上過駁運輸。油田設計年產原油250萬噸,於2002年7月7日投產。
2008年7月位於中國南海的文昌油田群已成功試產。這一油田群共有7口井在產,可日產原油14000餘桶。文昌油田群位於南海西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由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個油田構成。開發生產設施包括5座井口平台、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輪和26口生產井。
文昌19-1油田是文昌油田群中第一個投產的油田,其高峰日產量預計可達18800餘桶。其餘三個油田文昌15-1、文昌14-3和文昌8-3將於2008年陸續投產。
文昌油田群位於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包括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個油田,是20世紀80年代勘探發現的。
2008年6月中旬,文昌19-1油田開始試生產。
四、東方1-1氣田
1995年,基本探明東方1-1氣田,2002年6月21日正式開鑽。
東方1-1氣田項目是海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是中國第一個自營開發的氣田,總投資額為32.7億元。它位於南海北部灣鶯歌海海域,距東方市約113千米。該氣田天然氣儲量達966.8億立方米,年產天然氣24億立方米,純烴儲量612億立方米。
根據東方1-1氣田總體開發方案的安排,一期工程建立D、E兩座生產平台,共鑽井12口;二期工程建A、B兩座井口平台,分別鑽井10口。兩條海底管道、一條海底電纜、一座陸上終端。氣田所產天然氣在海上中心平台初步處理後,通過海底管道輸送到東方陸上終端處理,再輸送給用戶。
東方1-1氣田開發井作業海區水深68米,一期工程的12口開發井中,除了1口是大斜度井外,其餘11口井全部是水平井,作業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2003年8月2日建成我國第一個自主開發的海上天然氣氣田——東方1-1氣田全長256千米的輸氣管線,把天然氣分別送往海南省的八所、洋浦、海口等重要工業基地。
五、天然氣水合物
1999年,在西沙海槽發現了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總資源量達643億~772億噸油當量,約相當於我國近海石油天然氣總資源量的一半。南海資源的開發正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潛力。2011年報道,我國對海域可燃冰的專題調查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現已在南海圈定了25個成礦區塊,控制資源量達到41億噸油當量。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承擔我國海域可燃冰資源專項調查的主要單位,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從2002年正式啟動的海域可燃冰資源調查與評價專項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首次在神狐海域鑽獲可燃冰實物樣品,證明南海可燃冰資源遠景良好。目前,專題調查團隊已圈出南海北部7個遠景區、19個成礦區帶,僅神狐鑽探區內11個可燃冰礦體,面積就達到約23平方千米,氣體資源量約為194億立方米,控制資源量達到41億噸油當量。

㈨ 中國現在南海油氣資源豐富嗎

我國南海油氣資源儲量豐富,初步統計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約佔中國總資源總量的1/3。南海油氣資源可開發價值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南海堪稱第二個波斯灣。

南海大陸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餘個,面積約85.24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到南海大陸架總面積的一半。中國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南海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180個。 按照最為樂觀的估計,南海地區潛在石油總藏量約為550億噸,天然氣20萬億立方米,絕對堪稱「第二個波斯灣」。而根據國土資源部的統計,截止到2006年底,中國石油的剩餘經濟可采儲量僅為20億噸,天然氣也僅為2.4萬億立方米。
這是一塊人見人愛的「唐僧肉」!一些國家食慾頓生,從此,南海陷入了六國七方的爭奪中。越南、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等國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紛紛對南海的部分島嶼進行佔領,並開始油氣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