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化石油為什麼虧油
擴展閱讀
扶貧產品哪個最貴 2025-07-05 14:57:14
項目需要哪些人力資源 2025-07-05 14:55:07

中石化石油為什麼虧油

發布時間: 2023-03-25 13:07:59

A.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299.8億元,為何虧損這么嚴重

上半年凈利潤為虧損299.8億元,第一季度虧損162.34億元,創下最差單季表現後,中石油又創下最差半年報表現。不過二季度虧損已經大幅收窄,說明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很可能出現向上的拐點。現在創業板交易額比上周增加了上千億規模,直逼主板,並迅速帶火了低位股的炒作中國只有半年報出爐。

一、要知道我們國家的石油差不多70%靠進口,30%石油就是我國石油開採的主力軍。4月美國原油期貨崩潰史無前例地出現了價格,當前油氣行業仍未回暖,下半年油價反彈面臨較強不確定性,業內公司將持續免費挑戰。8月份還剩最後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也接近尾聲了,毫無疑問今年上半年是很受關注的,疫情之下各行各業表現的怎麼樣。

不知道各位對石油虧損有什麼看法?

B. 中石油、中石化的煉油為什麼會虧損煉油不能實現盈利嗎煉油如何實現的盈利

第一,「漲快跌慢」、「漲多跌少」帶來社會廣泛批評。油價國際接軌改革自2009年1月15日以來,成品油價共調整17次,調升12次、調降5次。改革3年來,國際油價有漲有跌,而我國油價漲多跌少、有失公正。

第二,忽視人民幣升值對按美元計價的油價上漲的部分抵消,誇大了國際油價實際漲幅。成品油調價是以按美元計的國際油價為準的。但3年多來人民幣不斷升值,若按人民幣實際價值計並沒有這么高。也就是說,如果按人民幣計價,2011年進口油價並不比2008年高,而我國汽油價同期卻上漲了40%,今年以來又上漲了10%以上。

第三,「22天、漲跌4%」調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將國內成品油定價權交給了國際石油壟斷勢力。國際石油炒家只要把22天的波幅按4%左右進行控制,就在一定程度上變相地控制住了中國的油價,損害了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第四,「油價國際接軌」改革政策推出時國內油價高、國際油價低,大幅度抬高了國內油價的定價基數的起點。2009年1月油改時,國內油價為5440元/噸,大約相當於780美元/噸;而受金融危機沖擊,國際原油價格已跌至約360美元/噸。以此低點為基礎,我國油價隨著國際油價上升而高上加高。

第五,高估國際油價對煉油企業的成本推動,低估企業的實際消化能力,將國際通脹壓力直接向國內轉移。

第六,未考慮我國在海外的份額油和外交關系油進而誇大了我進口油的實際價格。據統計,我國海外石油份額目前已達6000多萬噸,其中有大部分的生產成本和購進成本明顯低於國際水平,有的甚至低於國內。

第七,國內原油價格搭乘國際油價「便車」,明顯擴大了石油企業實際壟斷利益。根據兩公司年報,2011年,中石油每加工1噸原油的經營利潤為1600多元,中石化為330元/噸。

第八,現行稅收機製成為國際油價帶動國內油價上漲的助推器。2011年,我國原油生產的增值稅增長了31.7%,原油生產所得稅增長了77.5%,成倍高於全國稅收增長幅度。石油和成品油的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而上升,加上徵收的石油特別收益金和資源稅的提高,也成為推動國內油價進一步上漲的重要因素。

C. 中石油中石化虧損是真的嗎為什麼還壟斷

有時候確實虧損,比如08年石油價格歷史最高時候。因為之前價格上確實有國家管制,不許根據自身經營狀況來對石油產品進行定價。往年也有虧損時候,因為其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容易引起關注,並且每當虧損都需要國家的財政補貼。但現在價格逐漸松動,價格一漲再漲。
但就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講,其虧損的原因有很多,我個人認為有如下:
1、兩家石油公司員工數量龐大,附著企業繁重。解決就業問題是兩家公司的政治問題,人員工資福利是一項巨大開資(企業員工的薪資是比較高的)。相比之下,國外知名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石油、BP石油、殼牌石油等全球雇員都遠遠低於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公司。
2、石油原料需大量進口,原材料價格高漲(目前也是超一百美元每桶),導致企業煉油成本提高,而煉油是兩家公司經營范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導致企業虧損。其中中國石油有很多自家的油田,相比之下虧損應該比中石化要小。
3、雖然是央企,本是國家企業,全民所有,但作為企業自身,追求奢華享受,不論是辦公樓裝修、公車配置、出國考察、開會等等行政支出巨大,臃腫的管理機構,低效的管理模式,脫離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奢侈浪費也是導致經營成本高的因素。
4、一小部分居於重要位置的貪腐官員謀私利,這部分無處無據可查,遐想即可。
5、生產工藝與國外發達工藝還是有一定差距,裝置的運行成本還是較國外同類型要高,這是我國自身技術發展的歷史因素和國外技術壟斷的現實造成,怨不得別人也不能過多埋怨自身。
6、喊餓的孩子多吃奶,企業特別希望從國家財政獲得更多的支持,習慣性哭窮。
7、等等其他我不知道的原因。

至於虧損為何不開放石油領域,這是因為石油產業是國家支柱產業,基礎產業,核心產業,屬於國家經濟命脈。中國資本市場,民間資本實力比較弱,開放石油領域,引進民間資本,本身沒有問題(它要出現的問題是能否公平公正參與產業重組並能否承擔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責任,在此是考慮國外資本介入,所以不予提出),但要考慮國外資本實力的滲入,擔心國家經濟命脈受國外控制,這對中國來說是極大有害。目前大部分核心產業都是由國家資本控制(含官僚資本)。中國不能像韓國,日本,中東等小國(日本屬於政治小國,這里小國是無力承擔挑戰)來依附美國,自身是避免不了以競爭者身份出現在世界舞台,對美國及歐洲列強形成巨大的挑戰,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各國以及反華勢力對中國全產業開放改革抱有極大興趣和贊賞。拿農業來講,我國一直對農業不予重視,空乏口號喊了無數年,就是不幹實事,而現在負面效益已經顯現,比如大豆製品受國外控制,失去定價權,以及轉基因農產品的發言權。此外也怕民間資本不受控制。
另外,國內一些利益群體在其中也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賺自己的錢賠國家的帳,也極大阻礙新三十六條的實施。這方面也無處無據可查,遐想即可。

有些事情不能說得太明,有些觀點不能道得過激,安心做人,小心生活,日子還要過啊。

以上是我認為的主要原因,倉促選答,歡迎補充指正。

D.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為什麼會出現大規模虧損

古有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今有中石油、中石化憑借國家給予的壟斷政策,擁汽、柴、煤等燃油以脅政府。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無疑是給煉油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我們國內自產的原油難道也是成本飛漲了嗎?況且,我們的中石油、中石化總的說來都是煉油化工一體化的,其中煉油真正虧損多少它們願意分得清清楚楚嗎?實際上,無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它們都是樂於看到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的,中石油能夠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靠的不就是這個嗎?中石油、中石化的股價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而步步高升不也是最好的注腳嗎?因為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油的國度,如果國家能夠免稅進口原油、成品油,允許內外資自由競爭經營成品油;並且對原油、成品油等能源資源出口徵收高關稅,那結果又會怎樣呢?你說它們還叫嚷虧不虧嗎?

E. 油價這么便宜,民間煉油廠都賺錢,中石油石化為什麼虧損這么多

一本萬利的生意,為何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虧損這么多?

內部操作,誰知道呢?這種利益豐厚的企業,蛀蟲肯定少不了。

數據報表

美國原油近期大幅度下跌,甚至理論上來說,出現了倒貼的情況,為何中國石油石化還是不賺錢的,這讓很多人有了疑問,其實通俗易懂的來講,也就是進口原油所佔中國石油石化比例很小,其實大多數還是要,依靠自主勘測。這也就是為何國外油價暴跌,而我國油價依然沒有多大變化的主要原因。

以下為中國石油財務數據報表:上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遞減14.4%,總的來看,全部都是虧損。

本人非專業財經研究者,如有錯誤,敬請指出!但是清楚一點,不用擔心了,這些企業縱然虧損再多都有國家補貼。正如高速公路一樣,一年收費幾千億,但還是連續八年虧損。

你覺得虧損的原因是什麼?不妨直說

F. 中國石化為什麼會虧損,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攀升呀難道油價越便宜他越掙錢嗎

中國石化是以原油也就是石油進行煉油,他們的最終產品也就是市場上供應的柴油、汽油之類的,由於80%的原料石油需要進口,國際市場的原油又大幅漲價,而國內的成品油是由國家定價的,考慮到保護國內經濟,因此沒有跟隨外圍原油的漲價而同步提價,試想虧損那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中石化的懂事長這么說的,只要原油能保持70美圓一桶,那麼中石化煉油這塊就收支平衡了,而成品油的價格他不便發表意見。

G. 中石化、中石油為何老說虧

提問者可能搞錯情況了,沒仔細看媒體上的報到,原話應該是這樣的:中石化、中石油煉化企業虧損。這也確實是實情,從整體上講,中石化中石油都是賺錢的,只是他們的煉化企業是虧損。中石油中石化下面分幾大塊,主要是:煉化企業、銷售企業、油田企業等。其中煉化企業就是那些生產成品油的生產廠家因為生產設備老化、員工數量較大,所以生產成本較高,而成品油的出廠價格又是由國家定價,從而造成這些生產廠家年年虧損的現狀。

H. 為什麼中國油價比美國貴兩塊,中石油中石化還虧損

客觀來講:
1、中國的石油煉化成本比美國貴很多,主要是技術落後,但是中國又不能大量購買國外的成品油(類似於汽車行業,不能直接進口國外汽車,要加稅),為了保護國內的煉化企業。
2、國企有社會責任,有承擔稅務的責任,還必須每年給地方政府,國家上繳稅款,沒見哪個地方政府不要錢的(這部分也是錢啊)
3、國企時間久,必定會有些倚老賣老,或者某某之子,這樣類似不幹活的人,造成了成本增加
這三條是主要原因造成了現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