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油價突然大漲創7年新高,油價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國際油價變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
但是,如果因為需求出現了萎縮的話,那麼國際油價的價格也有可能出現下跌,就比如新冠疫情期間,由於各個國家都出現了比較嚴格的管控政策,不少工廠也出現了停工現象,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油價也是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就是因為整個世界上石油需求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而對於這些廠由我來說他們整體的生產能力並沒有進一步的限制,所以說石油的供應出現了上漲。
② 國內油價調整迎來大漲,油價為什麼會一直上漲
③ 造成成品油多次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近日,中國成品油的價格不斷上升,與國際接軌的腳步加快。8月24日,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出廠價每噸提高了500元,汽油和柴油的價格提升幅度超過10%。自2003年首次調整成品油的價格以來,這已經是第九次上調了,是提價幅度最大的一次。
二、年初的歐佩克減產推動油價上漲。今年年初的時候,歐佩克擔心油價下跌,因此限產保價,使得油市火上澆油。雖然現在歐佩克已經連續多次交易價格超過油價控制上限,但是非但不增產石油,反而每日減產100萬桶。歐佩克自然是心滿意足了,可是世界經濟勢頭卻頗有些被其拖累的意思。
三、美元匯價下跌。美元多年來持續貶值,而油價又一直是按照美元來售賣,因此等量的石油,卻因為美元貶值,收益不等量反而減少。所以歐佩克為了保證剩下的油以高價出售,每日控制油量。
油價上漲,勢必會增加普通居民的消費壓力。因此,這才導致網民如此在意油價上漲背後的國際原因。希望在國家機制的干預和控制下,中國可以保持一個正常的油價消費水平。
④ 原油大漲原因
一、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國內油價不斷浮動,上漲下跌讓人們眼花繚亂。不過作為一種能源,油價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保持上漲的趨勢,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按照升進行計算的話,柴油的價格均進入到了7元時代,並且未來還會上漲,而汽油也在不斷突破,部分類型打破8元已經是指日可待。
二、供應和需求
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在原油方面的供應和需求變化幅度很大。像是疫情剛出現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它的危險性,基本沒什麼人願意出門。這個時候對原油的需求就減少了,為了減少影響和損失原油供應也在減少。可是現在部分國家已經漸漸恢復正常,需求量大大提高,供應方面一時追不上來。供應不足,就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上漲。尤其是一些本身沒有或者需求量大的國家,進口難度提高,國內油價也就上漲了。
三、運輸問題
除了供應和需求的變化外,運輸也是一大難題。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國的物流速度緩慢,相互之間可能還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相關的報道中,部分國家的加油站還出現了缺油的情況,可見現如今的局勢有多麼不穩。而為了刺激疫情後的發展,各國還有一定的通貨膨脹,各方面的成本提高,價格就開始了上漲。韓國的牛肉每公斤上千元,就是最好的例子。
【拓展資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分別佔83~87%和 11~14%;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點-50~24℃。原油經煉制加工可以獲得各種燃料油、溶劑油、潤滑油、潤滑脂、石 蠟、瀝青以及液化氣、芳烴等產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產品。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原油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性質:
原油的性質包含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個方面。物理性質包括顏色、密度、粘度、凝固點、溶解性、發熱量、熒光性、旋光性等;化學性質包括化學組成、組分組成和雜質含量等。
物理性質:
原油相對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間,少數大於0.95或小於0.75,相對密度在0.9-1.0的稱為重質原油,小於0.9的稱為輕質原油。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動時所引起的內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決於溫度、壓力、溶解氣量及其化學組成。溫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壓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氣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輕質油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變化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間,粘度大的原油俗稱稠油,稠油由於流動性差而開發難度增大。一般來說,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較大。
原油冷卻到由液體變為固體時的溫度稱為凝固點。 原油的凝固點大約在-50℃-35℃之間。凝固點的高低與石油中的組分含量有關,輕質組分含量高,凝固點低,重質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蠟含量高,凝固點就高。
化學性質:
原油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分別佔83~87%和 11~14%;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
含蠟量是指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蠟和地蠟的百分比。石蠟是一種白色或淡黃色固體,由高級烷烴組成,熔點為37℃-76℃。石蠟在地下以膠體狀溶於石油中,當壓力和溫度降低時,可從石油中析出。地層原油中的石蠟開始結晶析出的溫度叫析蠟溫度,含蠟量越高,析蠟溫度越高。
析蠟溫度高,油井容易結蠟,對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單質硫分)的百分數。原油中含硫量較小,一般小於1%,但對原油性質的影響很大,對管線有腐蝕作用,對人體健康有害。根據硫含量不同,可以分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膠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膠質的百分數。原油的含膠量一般在5%-20%之間。膠質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呈半固態分散狀溶解於原油中。膠質易溶於石油醚、潤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機溶劑中。
原油中瀝青質的含量較少,一般小於1%。瀝青質是一種高分子量(大於1000以上)具有多環結構的黑色固體物質,不溶於酒精和石油醚,易溶於苯、氯仿、二硫化碳。瀝青質含量增高時,原油質量變壞。
原油中的烴類成分主要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根據烴類成分的不同,可分為的石蠟基石油、環烷基石油和中間基石油三類。石蠟基石油含烷烴較多;環烷基石油含環烷烴、芳香烴較多;中間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中國已開採的原油以低硫石蠟基居多。大慶等地原油均屬此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慶原油,硫含量低,蠟含量高,凝點高,能生產出優質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和商品石蠟。勝利原油膠質含量高(29%),比重較大(0.91左右),含蠟量高(約15-21%),屬含硫中間基。汽油餾分感鉛性好,且富有環烷烴和芳香烴,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⑤ 油價為什麼會上漲
近期油價上漲,地緣政治是主因,美國和伊朗沖突升級直接導致了近期油價的上漲!
另外油價也受了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一些市場不穩定因素和國際油價減產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原油供應量較為充裕,油價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但短期內油價依然會呈震盪向上走勢,主要有兩方面的提現。一方面歐佩克牽頭進行的減產、美國對伊朗和委內瑞拉進行制裁帶來的原油預期供應減少是當前油價的主要支撐因素。
另一方面,貿易爭端的持續、英國脫歐進程的混亂等加深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美國能源情報署、國際能源署、歐佩克近期均下調了今年原油需求增長預期。多空因素作用下,預計油價在當前水平繼續波動可能性較大。
這問題要分兩部分來解釋,首先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第一是因為國際原油價格在上漲,第二是因為國內成品油定價體制導致的總體漲多跌少。
第一原因,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原因主要是三點:1.主要原油產出國的供給量減少,主因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2.美國原油庫存的減少
3.國際形勢影響,幾個比較大的原油產出國都受到國內政治或者經濟原因的限制,無法保證100%的產能,歐佩克石油產出跌幅已經超過減產協議的限額。
第二原因,定價機制的缺限導致油價總體呈上漲趨勢定價機制中以百分比漲幅和跌幅作為觸發條件,會造成絕對值的漲多跌少,
舉例1:40美元跌到36美元,會因低於底價,不予調整,再跌還是不會調整,如果一旦超過40就會漲,大家想一想,這相當於雙倍漲幅。
舉例2:原油由60漲到63則滿足5%漲幅,成品油漲,但是如果原油由63跌到60則只會跌4.76%,不到5%,成品油調整擱淺,也就是不能調整。
所以成品油總體呈現出漲多降少,結果就是油價「再也回不到從前」,價格會越來越高,如果油價穩定還好點,越是波動,成品油就會越高。
綜上,這兩方面因素導致的,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
最近有個段子不錯: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國內油價6.3(元);十年後,2018年5月26日,國際原油每桶75.56美元,國內油價7.4(元)。最後得出結論:可能是桶貴了吧!
最近我們經受最多的除了股市的大跌之外,無非就是油價的不斷上漲了吧,國慶前油價迎來了年內又一次的上調,自2018年9月30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40元和230元。按一般家用 汽車 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約9.5元。據悉,本次油價調整具體情況如下: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19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20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0元。
雖然說影響油價的因素很多,有國際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原因,也有中國的汽油稅負水平較高的原因,我們發現每一升汽油中,我們國家都要繳納26.81%的消費稅,14.53%的增值稅,2.89%的城建稅,以及1.75%的企業所得稅,1.24%的教育附加稅等等!
也就是說就算國際油價下跌了,我們這些稅收的壓力依然存在,而解決稅收的唯一辦法就是加價於百姓身上所以你會發現,在一升汽油中稅費已經高達了48.05%!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油價下跌幅度不大,但是上漲價格卻非常多的最重要的原因!
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國國內成品油價經歷了19輪調價,其中,12次價格上調、6次價格下調、1次擱淺,截至本次調價,汽油、柴油噸價分別上調了1340元和1290元。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十二漲六跌一擱淺」的格局。截至本次調價,汽油價格累計每噸上調1340元,柴油價格累計每噸上調1290元。
油價上漲和俄羅斯有關系,13年簽訂一個25年2700億美元石油協議有關,這個協議不隨著油價漲跌而價格變化。換算成一桶石油100美元左右。
現在石油價80多美元,顯然是虧損狀態,石油公司為了止損所以提高了稅率,中國汽油柴油稅率多少呢?42%!現在美國稅率多少呢?6點多%!如果國家將稅率提高至美國兩倍,油價能降低23%!但在中國顯然不可能。
國有企業特別是能源行業,不能以賺自己國人錢多而自豪,應該低利潤或者不賺錢,老百姓生活成本降低了,國泰民安,這樣才利國利民。你中國石油殺入500強,凈利潤多少多少丟人!
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們國家雖然也開采原油但還不太夠,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原油, 故價格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漲跌的影響。 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國的生產量遠遠不足,有些國家甚至根本沒有原油,完全依賴進口。因此,除了美國、俄羅斯以及中東、南美幾個少數原油充足的國家外,包括中國在內均是原油需求方。 全球市場的原油價格漲了,咱們進口進來的成本上升,那麼 汽車 價格也就因為原材料的價格上漲而上升。
來看下這張原油期貨圖的走勢。去年4月份的時候,WTI原油期貨最低跌到了6.5美元一桶,現在的價格為79.64美元一桶。期貨價格雖然與現貨價格有所區別,但差距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原油的期貨價格就是不久之後的現貨價格。
原油價格的變化幅度向來非常大,2008年的時候期貨價格漲到過147美元一桶,十多年前的美元比現在要值錢,大家可以想像當時的油價又多麼的高。
原油價格上漲的最大原因是供給不足。
前文說過,產油大國就那麼幾個,結果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外其它幾個國家還成立了一個叫做OPEC的組織,一起制定原油供給政策,有錢一起賺。這個組織是很明顯的壟斷組織,國家上也沒人管,人家就敢這么玩。
每次油價要下跌的時候,這個組織就會讓成員國減少原油的供給以防止價格下跌。你想啊,市場上賣油的人少了價格不就自然漲上去了嗎?
去年疫情肆虐全球,大家都在家裡呆著沒法工作使得各個國家經濟發展停滯,對於原油的需求大幅下降,這也就是為何去年油價大跌,4月份的期貨價格甚至跌到了10美元一桶以下。 那個時候這些產油國們虧了不少(其實應該用少賺了不少來形容更加貼切,因為他們的生產成本非常低)。
為了自己的利益,OPEC成員國們達成了減產協議,每天生產的原油桶數銳減。另外一方面,今年疫情穩定大家都出來幹活了,對於原油的需求一下子上來了。但這些產油國並沒有將產量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結果導致市場上的原油供不應求,於是價格迅速上漲,甚至漲超疫情前的價格,創下了6年多以來的新高。
不過,OPEC成員國們已經開始逐步增產了,前不久沙特和卡特爾還為了這事一直在爭吵,大家都想趁著油價高提高產量多賣些、多掙點錢。當產量上來後價格自然就會恢復到合理水平,當然大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國際油價(供需關系,中東戰爭,國際博弈(打壓俄羅斯伊朗)
美元強弱
國內汽油標號升級
國內汽油升級(乙醇汽油)
兩桶油貪心不足,除此無他!!
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產油的中東局勢動盪。之二,國內消費強勁,稅費負擔重。
因為我們的兩桶油還在虧損,利潤總上不去,老總年薪還不到一億!
⑥ 國際油價大漲原因都有哪些
1.中東局勢動盪,包括傳統的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沖突,伊拉克局勢等等,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輸油線路的破壞,更大的則是造成煉油工業的不穩定.
2.美元持續貶值,美元經濟的衰退,使得油價持續走高,簡單點就是我的錢貶值了,要買同等價錢的東西就要更大數目的錢.
3.大量投機炒作,這是在前兩點基礎上的,所以有人利用這一機會,和炒房一個道理.
4.新興國家的發展導致石油需求增大
5.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長期的使用會減少石油的產量.隨著我國汽車數量的增加,對於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加,需求增加,供需求關系之間不平衡導致油價上漲.
一、國際油價上漲對亞洲造成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高油價對亞洲經濟的負面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
1、油價上漲會增加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石油進口開支,導致貿易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給亞洲國家和地區保持經常項目平衡、償還外債、投資建設等帶來不利影響。
2、油價上漲也可能使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放慢,消費需求下降,進而減少從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進口,這對以擴大出口為重要動力的亞洲經濟來說,無疑會增加阻礙發展的因素。
二、國際油價上漲對美國的影響有哪些?
1、石油對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和效率有著重要影響。不少經濟分析人士預計,如果今年世界原油價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將降低0.5個百分點。
2、油價過高還導致物價上升較快,使得美國短期利率上升的壓力明顯加大。美國經濟近兩三年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走向強勁復甦,美聯儲能夠長期將利率保持在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物價處於低水平是一個重要原因。
3、油價持續走高也加劇了美國的貿易不平衡,成為推動美國貿易逆差上升的因素之一。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石油和天然氣期貨價格的大幅上漲,會對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
⑦ 油價為什麼上漲這么快
三大原因導致國際油價飆升:
1、供應缺口大幅增加
受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的減產影響,疫情開始時激增的石油庫存已出現萎縮。由於擔心新一輪封鎖舉措會破壞市場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額外減產。
2、市場搶購現貨原油
對原油產量和需求進行實時衡量很難,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價之間的關系表明,買家正在爭搶原油。交易商願意支付較高溢價來持有原油現貨,而不是一年後才獲得原油,這與去年春季時現貨原油價格下挫、與期貨價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況截然不同。
3、投資者退居其次
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到目前為止,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需關系,而不是投機交易。目前基金經理在WTI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中持有的看漲頭寸和看跌頭寸之比低於2018年油價上漲時的水平。這表明,投資者並沒有主導市場。
省油技巧:
第一點減輕車輛的載重:
比如車子的載重它會決定節油的情況,但是有些朋友跑業務,或者喜歡搞一些運動,或者愛好釣魚,後備箱裡面長期裝滿的東西,可能達到四五十斤,甚至七八十斤。
這么重的東西,長期壓在後備箱裡面,無形當中會增加油耗,相當於多了一個人。所以可以把車上不太需要的東西清下來,不要長期放後備箱拖著跑,既增加油耗對環境也不友好。
第二點注意輪胎胎壓:
有些朋友可能都不太注意胎壓,可能它到了報警的下限,那麼它跑起來,輪胎的滾阻它就偏大,油耗它也會適當地上升。所以大家可以把胎壓,實際上打到高一點點。
比如:建議胎壓打到2.2,那麼就可以打到2.3或者2.4。甚至很多朋友其實就打到2.5,問題也都不大這樣,反而車子跑起來,它的滾阻會更小一些,會更輕盈一些,適當的它也會節油。
⑧ 如何看待國際油價上漲
國內油價迎來開年「四連漲」。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以及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70元和260元。在此之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連續上調三次,這是兩個月來的第四次上調。分析人士指出,國內油價上調主要原因在於近期國際油價觸底反彈。未來,如果油價沖高回落,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將隨之調整。總體上看,近期油價調整對消費和民生影響並不大。
國際油價變動是主因
根據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際油價變動超過一定幅度便會帶來國內油價的調整。紐約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原油期貨價格在2018年12月底觸及42.36美元/桶的階段性低點後,便開始一波反彈,截至目前已經上漲超過35%。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際油價的上漲直接導致了今年以來國內油價的「四連漲」。
「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規定,國際油價10個工作日內單向波動超過4%就要進行相應調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郭海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之前國際油價42.36美元其實是處於一個相對低位,國際油價在從75美元附近跌至這一位置後,市場自身也有著內在反彈需要。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董秀成表示,影響國際油價漲跌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政治、經濟等在內多種因素相互疊加,也可能在某一個特定時段某一個因素起主導作用。此次油價上漲受眾多因素影響,也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民生影響相對有限
具體到生活中,本次油價上調後,摺合每升89號汽油漲價0.20元、92號汽油漲價0.21元、95號汽油漲價0.22元,0號柴油則漲價0.22元。
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雯雯說,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後,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10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至8升的車型計算,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費用增加16元左右。而對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燃油費用則增加88元左右。
專家指出,油價「四連漲」肯定會帶來消費者負擔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但這對於民生的綜合影響仍需要辯證看待。
「雖然國內成品油價格較前一階段低點出現了一定上漲,但也要看到目前國際油價在歷史上依然處於基本適中甚至略微偏低的水平。在全球經濟出現明顯而強勁的復甦之前,全球原油需求也不會出現太大增長。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公共交通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油作為常用消費能源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居民對油價波動的敏感性也會有所下降。」郭海濤表示。
那麼,國內油價是否存在「漲多跌少」呢?業內人士指出,2018年全年,我國石油凈進口量4.4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升,因此受國際油價影響較大。2018年,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共進行了25次調整,呈現出「13漲11跌1擱淺」的格局。
波動難免但整體穩定
針對未來油價的走勢,專家認為,國際油價在多空博弈下有可能寬幅震盪。在不爆發宏觀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來自經濟運行方面的積極變化可能帶動油價繼續上行;倘若經濟增長遜於預期,抑或貿易 摩擦升溫,則會遏制油價上漲。
「長期來看,國際油價的走勢關鍵還是要看供求關系。未來幾年之內,原油市場供大於求的關系是很難撼動的。油價走勢將不會突破現有預期,重回100美元附近的可能性很小。」董秀成預計,預計2019年國際油價仍然將呈震盪的狀態,總體上全年的價格水平將與2018年基本持平。
郭海濤表示,油價走勢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短期內,世界經濟既不可能大幅衰退,也不可能一下子讓需求大幅擴張,因此油價很可能在一定區間內寬幅波動。「近年來,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應用發展迅速。對產油國來說,油價過高會加速替代能源的發展,過低則會影響出口原油所獲得的收益,因此過高過低都不利。未來,產油國也將更加精準地調節原油供應節奏,確保油價總體穩定。」郭海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