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鑽井的一般流程是什麼
石油鑽井的一般流程: 在油氣田開發方案確定之後,進入開發流程,這其中包括鑽井和生產兩個主要環節。鑽井環節涉及的設備有鑽機設備系統(其中又包括八大系統)、測錄井設備,生產環節涉及的設備有採油設備、測錄井設備。 鑽井前,首先要在地面確定鑽井的位置(即鑽井井位),然後在井位處打好安裝鑽機的...
② 石油鑽井的鑽井方法的發展
(1)人工掘井:1521年之前。
(2)人力沖擊鑽:1521~1835年,是靠人力、撈砂筒、特殊鑽頭、懸繩、游梁等來完成的。
(3)機械頓鑽(沖鑽):1859~1901年,靠機械沖擊作用破岩,破岩和清岩相間進行。
(4)旋轉鑽:1901年發展起來的,旋轉鑽井是靠動力帶動鑽頭旋轉,在旋轉的過程中對井底岩石進行破碎,同時循環鑽井液以清潔井底的鑽井方法。旋轉鑽井又分為轉盤鑽井、井下動力鑽具鑽井、頂部驅動旋轉鑽井。
③ 打一口石油井的過程程序是什麼
石油鑽井一般流程:
油氣田開發計劃確定後,進入開發過程,包括鑽井和生產 鑽井環節涉及的設備包括鑽機設備系統(包括八個系統)和測井設備。生產環節涉及的設備包括採油設備和測井設備鑽井前,應先在地面確定鑽井位置(即鑽井位置),然後鋪設安裝鑽機的基礎,井架和鑽機應安裝在鑽井位置。
在鑽井作業過程中,鑽桿和鑽頭由鑽機的動力驅動旋轉,鑽頭連續破碎遇到的岩層並形成井眼(也稱為井眼) 鑽孔的大小由鑽頭的大小決定。當鑽頭破碎地層時,它通過空心鑽桿將鑽井液(通常稱為鑽井泥漿)注入地面,將鑽頭在破碎地層時產生的大量鑽屑從循環鑽井液帶到地面。
地面上的固體控制裝置從鑽井液中移除鑽屑後,鑽井泵將鑽井液再次泵入井中。鑽井液穿過鑽桿的內孔到達鑽頭的水孔,然後從井壁和鑽柱之間的環形空間返回地面。鑽井過程是鑽頭破碎岩石,鑽井液不斷進行鑽屑並通過循環形成井筒的過程。
鑽至設計深度後,應在井筒內下入專用儀器進行測井作業。目的是確定地下地層的岩性以及每個油、氣、水層的位置。然後下入小於鑽井孔的無縫鋼管(也稱為套管),向套管和井壁之間的環形空間注入水泥漿,將套管固定在井壁上。
最後一步是在油層位置對套管進行射孔,人為地為流入套管的油氣形成一個孔。 油氣地層壓力高時,會自行流出地表。這種井叫做自噴氣井。 當油氣壓力較低時,需要通過外力從地下抽出。這種井叫做非自流井。鑽井期間,電纜測井或隨鑽測井可用於測井活動。
要完成上述一系列石油鑽井工作流程,需要鑽機設備系統中八個子系統的協調運行。 它們分別是:提升系統、旋轉系統、鑽井液循環系統、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動力驅動系統、鑽機底座和鑽機輔助設備系統。
(3)石油鑽井怎麼運動擴展閱讀:
在石油勘探和油田開發的各項任務中,鑽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諸如尋找和證實含油氣構造、獲得工業油流、探明已證實的含油(氣)構造的含油氣面積和儲量,取得有關油田的地質資料和開發數據,最後將石油從地下取到地面上來等等,無一不是通過鑽井來完成的。
鑽井是勘探與開採石油及天然氣資源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勘探和開發石油的重要手段。
④ 石油鑽井的一般流程
我來說說陸地鑽井流程:舉個例子
搬家安裝設備 - 鑽26「導眼50米 -下20」導管 - 固井 - 開鑽:鑽17-1/2"井眼500米 - 下13-3/8" 表層套管 - 固井 - 測聲幅(測固井質量的,有的表層不測)- 鑽12-1/4"井眼2500米 - 電測 - 下9-5/8" 技術套管 - 固井 - 測聲幅(測固井質量)- 鑽8-1/2" 井眼3500米 - 電測 - 下7" 油套 - 固井 - 測聲幅(測固井質量)
基本情況是這樣的,有些井比較簡單,比較淺(1500米),程序就比較簡單;復雜的深井(5000米),流程就很復雜了。
⑤ 石油的鑽井通常都有上千米深,大概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通俗簡單的說吧:
能源是電力,
機械傳動,通過方鑽桿,轉動的力在地面傳給方鑽桿,方鑽桿下面是鑽桿,鑽桿下面是鑽頭,跟我們在地面上用電鑽鑽一個孔原理差不多
不同的是鑽桿之間用螺紋連接,鑽到一定深度,就得擰開中間再加一節鑽桿,這樣一節一節鑽下去,就可以達到幾千米深了。
每鑽一定深度,還得測量,有專門的測井公司,如發生偏差及時修正,
現在的鑽井水平,十分厲害,可以在直著鑽上千米深後再拐彎90度,鑽孔能拐彎這種情況,在其它行業,是完全不可能的,
⑥ 鑽井方法及原理是什麼
1人工挖井方法
1973年出土於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古井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水井,經14C測定表明它是5700多年前的產物。
挖掘井階段大約從遠古到西周末年,我們的祖先用原始的工具,諸如石鏟等手工挖井,井的深度很淺。在公元前15世紀前後我國的甲骨文中就出現有「井」字。
2沖擊鑽井方法
沖擊鑽井方法經過了三個階段,即頓鑽大口井階段、頓鑽小口井(卓筒井)階段和機械頓鑽階段。
1)頓鑽大口井階段
最初的頓鑽設備,主要由「踩架」和井架組成。「踩架」上有碓板,碓板一端懸掛著鑽頭,它是直接鑽鑿岩石的工具;碓板另一端供人踩踏,使鑽頭反復上提、下頓,產生沖擊運動。
2)頓鑽小口井(卓筒井)階段
從北宋開始,我國古代鑽井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一是頓鑽大口井發展為頓鑽小口井。當時把口徑只有「碗口大小」的小口井稱為卓筒井,卓筒井地面設備、井身結構示意圖如圖6-11所示。
圖6-12轉盤旋轉鑽井示意圖
1—天車;2—游動滑車;3—大鉤;4—動力機;5—鑽井泵;6—空氣包;7—鑽井液池;8—鑽井液槽;9—旋流除砂器;10—鑽井液振動器;11—表層套管;12—鑽桿;13—鑽鋌;14—鑽頭;15—井眼;16—防噴器;17—轉盤;18—絞車;19—方鑽桿;20—水龍頭
(1)動力系統。
鑽井好像是一座流動性大的獨立作業的小型工廠。鑽機所需的各工作系統大多數是用柴油機作發動機,通過變速箱直接驅動或由柴油機發電來驅動鑽井設備的。動力系統的作用是產生動力,並把動力傳遞給鑽井泵、絞車和轉盤。
(2)起升系統。
起升系統主要用來起升、下放或懸吊鑽柱、套管柱等,主要完成起下鑽、接單根和鑽進時的鑽壓控制任務。這個系統主要由井架、天車、游車、大繩、大鉤、吊環及絞車等組成。一般用最小的提升速度和最大的負載來確定提升系統的能力。
(3)旋轉系統。
旋轉系統主要由轉盤、轉盤變速箱、水龍頭、方鑽桿組成,主要功能是保證在洗井液高壓循環的情況下,給井下鑽具提供足夠的旋轉扭矩和動力,以滿足破岩鑽進和井下的其他要求。旋轉系統還有接、卸鑽柱和鑽具的功能。
(4)循環系統。
鑽機循環系統最主要的功能是在鑽進中通過循環洗井液從井底清除岩屑、冷卻鑽頭和潤滑鑽具。鑽機循環系統主要包括鑽井泵、鑽井液凈化裝置(固相控制設備)和鑽井液槽、罐等。整個循環系統的中心設備是鑽井泵。
(5)氣控系統。
氣控系統主要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機構)、傳輸管線和閥門、執行機構(如氣動離合器、氣缸和氣馬達等)以及壓風機等。氣控系統的功能是確保對整個工作機構及其部件的准確、迅速控制,使整機協調一致地工作。
(6)井控系統。
在整個鑽井作業過程中,井控系統要對井下可能發生的復雜情況進行控制和處理,以恢復正常作業。井控系統包括四個主要部分:防噴器組、儲能器機組和防噴器組遙控面板、節流管匯、壓井管匯。
⑦ 海上石油鑽井是什麼
海上石油鑽井是在大陸架海區,為普查勘探海底石油和天然氣而進行的鑽探工程。鑽探深度一般為幾千米。目前,最深的海上石油鑽井可達6000多米。
海洋石油鑽井與陸地相比,主要有四點不同:一是如何在水面之上平穩地立起井架,並要經受得住風浪的襲擊;二是在轉盤至海底之間,如何建立一個特殊的井口裝置,把海水與井筒隔絕開來;三是海洋鑽井直井少斜井多,在海上鑽井,必須有保證鑽機等鑽井設備正常工作的海洋鑽井平台;四是海洋鑽井費用高,要比陸上鑽井高3~10倍。
海上鑽井裝置按其結構特點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類。前者包括樁基式平台和重力式平台兩種(圖6.5);後者又分為座底式平台和浮動式平台。座底式平台包括自升式平台和沉浮式平台;浮動式平台包括浮式鑽井船和半潛式鑽井平台兩種。在使用浮動式鑽井平台鑽井時,平台井口和海底井口是固定不動的。這種井口裝置類似於陸上鑽井導管的加長,用以隔絕海水,連接海底井口和平台井口,造成鑽井液返回的通路。這種固定不動的井口導管,可以用打樁的辦法打入海底一定深度,或者在海底鑽出一定深度的井眼,然後下入導管,並與平台基礎構架緊固在一起,從而達到能夠正常鑽井的要求。
在使用浮動式平台鑽井時,井口裝置就比較復雜。由於海水的運動,整個鑽井裝置就會發生升降、平移、搖擺活動。這樣,平台井口與海底井口之間,即產生相對運動。因此,這種井口裝置必須裝有能夠伸縮和彎曲的部件,也能隨著水面和水下兩個井口的相對運動而活動著,否則就不能適應正常鑽井的需要。
圖6.5海上鑽井平台
這種井口裝置,主要由三個系統組成。
(1)導引系統。包括井口盤、導引架以及導引繩張緊機構等。導引系統的作用是引導井口裝置和其他部件對正,以便安裝和拆卸;引導鑽具和其他下井工具進入海底井口。
(2)防噴器系統。海上鑽井的安全防火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安全鑽井,一般要求裝有三個防噴器:一個鑽桿防噴器,一個全閉式防噴器,一個萬能防噴器;或者用兩個鑽桿防噴器,一個全閉式防噴器。防噴器開關閘門安裝在近海海底的水域中,不在平台上,所以必須遙控。在鑽井過程中,因為每次固井要換井口,或因改變鑽具尺寸需要換防噴器芯子等。為了拆裝方便迅速,而且當水深超過潛水員的潛深能力時,仍能准確拆裝,所以需要有遙控連接器或快速接卸器等部件。
(3)隔水管系統。隔水管系統裝在防噴器的上部,由隔水管、伸縮隔管、變曲接頭和隔水管張緊器等組成。其作用是隔絕海水,導引鑽具入井,形成鑽井液迴路,並且承受浮動平台的升降、平移運動。其中伸縮隔管和彎曲接頭就是分別解決升降、平移運動的裝置。隔水管張緊器是防止隔水管在海浪、潮流的作用下產生彎曲,以免影響它的壽命和工作。因此,要有較大的張緊力來維持隔水管正常的工作狀態。
以上三個系統的完整裝置,就構成了海洋鑽井特殊的水下井口裝置。
⑧ 鑽井的過程是什麼
一口井從開始到完成,大致要經歷准備工作、鑽進、固井、其他作業等工序。
● 准備工作
(1)定井位。根據地質或生產的需要確定井底位置,作出設計。
(2)修公路。為了將各種設備與物質運入井場,需要修公路。由於鑽井設備是重型物資,公路應確保能通行重型車輛。
(3)平井場。在井口附近平整出一塊方地供施工用。井場面積隨鑽機而異,形狀大致為長方形,大型鑽機佔地約長120米,寬90米;中型鑽機佔地約長100米,寬60米。鑽機佔地大小可因地制宜。
(4)打基礎。為了保證設備在鑽井過程中不會下陷或歪斜,要打基礎(或稱為打基礅)。小型的基礎可用方木或預製件,大型的基礎在現場用混凝土澆灌。
(5)安裝。立井架,安裝鑽井設備,安放或挖掘鑽井液罐(池)等。
● 鑽進
廣義的鑽進指從開鑽到完鑽一段地層或完鑽一口井的過程。旋轉鑽井法的鑽進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道工序。
(1)鑽進(狹義)。
用鑽頭直接破碎岩石。鑽進時用足夠的壓力將鑽頭壓到井底岩石上,使鑽頭的刃部吃入岩石中。鑽頭上連接著鑽柱,用鑽柱帶動鑽頭旋轉以破碎岩石,井就會逐漸加深。加到鑽頭上的壓力叫鑽壓。
鑽柱把地面上的動力傳給鑽頭,所以,鑽柱從地面一直延伸到井底。隨著井的加深,不斷增加鑽桿,鑽柱漸漸增長,其重量也漸漸加大,以至於超過所需的鑽壓。過大的鑽壓將會引起鑽頭、鑽桿和設備的損壞,必須將大於所需鑽壓的那一部分鑽桿的重量吊懸起來,使之不作用在鑽頭上。鑽進中,由司鑽適時地控制加到鑽頭上的壓力,有效地均勻鑽進。
(2)循環。
井底岩石被鑽頭破碎後形成小的碎塊,稱為鑽屑(也常稱為砂)。鑽屑積多了會影響鑽頭鑽鑿新的井底,引起機械鑽速下降。所以必須及時地將鑽屑從井底清除掉,並攜帶到地面。鑽井液經鑽桿的內孔注入,從鑽頭水眼中流出以清洗鑽頭並沖向井底。
將鑽屑沖離井底,鑽屑隨鑽井液一同進入井壁與鑽柱之間的環形空間,向地面返升,一直到地面。
鑽屑在地面上從鑽井液中分離出來並被清除掉稱為除砂。清除了鑽屑的鑽井液再被泵入井中重復循環使用。在鑽進時,洗井和破碎岩石同時進行。為了保證鑽井液不間斷地循環,需要用鑽井泵連續泵入。
(3)接單根。
在鑽進過程中,隨著井的不斷加深,鑽柱也要及時接長,接一根鑽桿就叫接單根。
(4)起下鑽。
為了更換磨損的鑽頭,須將全部鑽柱從井中取出,換上新的鑽頭以後再重新下到井中繼續作業,這叫做起鑽和下鑽(簡稱為起下鑽)。一口井要用很多隻鑽頭才能鑽成,所以起下鑽的次數很多。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起下鑽時不是以單根鑽桿為單位進行接卸,而是三根鑽桿為一個接卸單位,稱為立根(或立柱)。每根鑽桿長8~10米,立根的長度一般為26~30米。為了配合這么長的立根,井架高度一般為40米左右。
由於其他原因,如打撈井底落物、測井等也需要起下鑽。
● 固井
固井是鑽井工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根本目的可概括為兩點:加固井壁(防止淺處井壁坍塌)和隔離鑽井的油、氣、水層(防止開采時層間相互干擾)。固井的方法,是將稱為套管的無縫鋼管下入井中,並在井眼和套管之間灌注水泥漿以固定套管,封閉套管與井壁之間的環形空間,隔開某些地層。這就是下套管、注水泥作業。一口井從開始到完成,常需下入多層套管並注水泥,即需進行數次固井作業(圖6.2)。
有的地區井雖較深,但地層條件較好,可以省去技術套管,只下表層套管和油層套管;有的地區井並不太深,如果淺部地層條件允許,深部油氣水層的壓力不高,還可以省去表層套管,則在全井中,只有一層油層套管。總之,固井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來確定,既要保證鑽井安全和井身質量,又要盡可能地節約套管和水泥,以降低鑽井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通常注入水泥漿後應候凝約2天,用井溫或聲波幅度等測井方法檢測固井質量——套管外水泥返高、水泥膠結與封固狀況等,符合設計要求者為固井質量合格。
● 其他作業
在鑽井過程中,還要進行岩屑錄井、地球物理測井以及地層測試等作業。
一口井一旦開鑽,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要按照施工設計正常施工,鑽達設計深度即可交井。但是,探井有可能根據地下出現的新情況,或提前完鑽,或繼續加深。
圖6.2井身結構示意圖
⑨ 海上石油鑽井平台怎麼鑽的要深入到海底ma那樣動力系統怎麼傳導石油不會噴出來么、
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的動力裝置在平台上,鑽頭通過鑽桿提供動力下到海底鑽入岩層,鑽桿設備和陸上的一樣,從技術上沒有特別之處,海上平台的技術關鍵在於海面固定方面,想像一下海上的風浪,和幾十至目前最海的2000米以上的深水鑽井,如何保持固定是最大難題,根據不同水深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主要分為移動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兩大類。其中按結構又可分為:(1)移動式平台: 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鑽井船、半潛式平台、張力腿式平台、牽索塔式平台
(2)固定式平台:導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順應塔式平台固定式鑽井平台大都建在淺水中,它是藉助導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動的裝置,平台上面鋪設甲板用於放置鑽井設備。支撐固定平台的樁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鑽井平台的穩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動,故鑽井的成本較高。
為解決平台的移動性和深海鑽井問題,又出現了多種移動式鑽井平台,主要包括:坐底式鑽井平台、自升式鑽井平台、鑽井浮船和半潛式鑽井平台。
地下岩層中石油壓力大於地表壓力,為了防止石油噴出,要用鑽井液來平衡壓力,也就是通常說的泥漿;它的作用通俗點說就是往鑽出來的井眼裡灌進密度更大的流體了壓住下面的油,如果萬一壓不住就會發生井噴,那是重大事故。
⑩ 你知道石油鑽井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嗎
作為一個十多年的鑽井人結合國內簡單說點:
機房:負責提供鑽井所需的一切動力、電力、氣源。來源一般是柴油,現在也有天然氣和網電。由司機和發電工(司助)負責維護
泵房:一般在機房旁邊,一般有2-3台泥漿泵,負責將鑽井用的鑽井液(俗稱:泥漿)通過地面高壓管線、立管、水龍帶及鑽具輸送至井底鑽頭,冷卻、潤滑鑽頭,同時攜帶岩屑、平衡井底壓力等作用。維護人:副司鑽
罐區:包括循環罐和儲備罐,根據井架大小和當地油田要求所配罐數量不等,我所在隊伍有60方循環罐6台,儲備罐8台。主要儲存鑽井液,罐面上配有四級固控設備(震動篩、除砂除泥器、離心機)凈化鑽井1液;另有加重配液系統調配泥漿。罐後區有一人工開挖大坑,稱為泥漿坑(排污坑、沉砂池),存放岩屑、廢棄泥漿用。維護人:泥漿工、場地工
鑽台:鑽井作業現場最主要施工區域,一隊大部分人員在此施工,鑽進、接單根,起下鑽、處理復雜,故障,事故,。
按崗位說吧:司鑽,一班之長,負責剎把操作,鑽進、起下鑽、處理復雜故障,隊上核心人員之一。
井架工,一般是班組安全員,起下鑽在二層台操作,雨雪天那滋味,沒干過的絕對想像不到個中苦逼滋味。
內、外鉗工,井口、井場雜活全包,人數不定,有富餘人員雙崗甚至多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