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2月6日中石油降價了嗎
降價了。
據煙台融媒查詢到,自2022年12月6日零時起,中石化、中石油零售加油站汽、柴油零售到位升價下調0.35元-0.4元,其中92號汽油單價7.95元,下調0.35元,進入7元區間內,幅度也為近期最大。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
㈡ 中石油價格年內還得降價嗎
在我們每一位車主正在悶悶不解的時候,我國的兩種油開始了行動,我們大家首先看中國石油一下降價1.6元,無論是柴油還是汽油全部降價1.6元。如果我們從中國石油的降價幅度來看還真的就是這幾年最大的下調幅度了。如果按照92號汽油,.55元一升的話,下調1.6元就是現在92號汽油僅需要5.95元一升。這也就是中國石油做出的價格調整。
然後中國石化也下調了價格,柴油每升直降1.5元,同樣現在7.55元一升的92號汽油,叫去1.5元一升的話,可以說現在只需5.96元一升,和以前幾天海灣石油同樣的的價格了。可以看出,中石化、中石油有著真心的誠意,別管咋說確實給我們車主帶來福利,而且車主們也非常的高興。
㈢ 國慶假期後油價或再次下調,有望重返「7元時代」,低油價還能持續多久呢
期之後油價出現了再次下跌的情況,而且有望重返7元時代,這件事情引起了網友們的高度關注,很多網友都比較關心油價是否會持續下降的這個降低的油價能夠持續多久呢?網友們之所以比較關注油價能夠降低多久,其實很多網友都有購買車輛的打算。
如果油價能夠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狀態,能夠讓很多人比較能夠接受的價格。因為油價下降之後,很多人都願意選擇開車出門這樣確實能夠讓大家的出行有一定的方便,而且也比較高效。
通過上述事情可以看出一項政策的調控,它都會帶來多個方面的影響,肯定有好的影響,也會有不利的影響,同時油價的下跌肯定也會帶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因為油價下跌了之後,很多人就有買車的打算了。所以大家看待油價是否會繼續下跌,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比較合理的去看待,也要做好充分的安排。
㈣ 燃料油降價到底能降到什麼時候
受國際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成品油零售價出現了下調空間,近期北京等地的民營油站陸續出現降價潮,湖北和山東的中石化、中石油兩大系統下的油站也出現降價。 記者昨日采訪發現,廣州部分社會油站也開始降價,三元里的一間油站93#和97#汽油每升降價0.2元。業內人士指出,這只是全國油價下調的一個前兆,油價有望在本月全面下調。
業界:本月內油價將下調
近期,業界盛傳油價將在11月內下調,下調幅度在500元-1000元/噸。
10月29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在當前煤炭、成品油、糧食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國家將根據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地做出一些調整。此後,便傳出消息稱,相關部門近期擬定了三份價格下調方案,三套方案的核心調價方案分別是成品油零售價每噸下調500元、800元或1000元。按照每噸成品油折算為升計算,每升成品油約下調0.43元、0.68元和0.85元。
中國加油站網首席分析師李昱近日對媒體表示,自國際油價進入下降通道以來,廣東地區的成品油批發價格每噸已經下降了500元到800元,說明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已經出現了每噸最少500元的下調空間。
據歷史資料顯示,2006年10月期間,國際油價也在60美元/桶左右,當時我國的成品油零售價為93#汽油3.97元/升,現在,國際油價又回到了60美元左右,但我國的93#汽油已在6元/升以上。
油站:民營降價國企不動
記者昨日來到位於三元里大道的廣州經石力生加油站,只見油站里有五六輛車正在加油,加油站便利店的牆壁上貼著一張紙:「每升降價兩角。」
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小莫告訴記者:「這幾天比較忙,因為有降價的優惠,來加油的車多了不少。」據了解,該加油站是10月底開始把汽油零售價調低0.2元的,平時6.25元/升的93#汽油價格降到6.05元/升,平時6.77元/升的97#汽油降到6.57元/升,而0#柴油價格則沒有調整,仍維持6.23元/每升。據悉,該油站到現在降價已有一個禮拜了,按照一箱油50升計算,車主可省10元。
至於降價的原因,該加油站的站長告訴記者,從10月底開始汽油的批發價降了,「有了利潤,就可以降一降。」因此馬上採取降價讓利行動。
在三元里大道的另一個社會油站的價格也已下調,93#汽油的價格為6.10元/升,每升降價0.15元。而在廣園西路、三元里大道一帶的其他油站,價格則沒有變動。廣園西路中石化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一般不會降價的,只有國家政策降價才會降。」
雖然不少油站零售價沒有下調,但記者采訪發現,部分加油站採取各種優惠活動以招攬客源。計程車司機王師傅說,現在不少加油站都搞優惠,包括兩大公司的油站,比如說加油積分換禮品、送便利店購物券或者環保袋等。
專家:每噸至少應降1500元
對於業界盛傳的油價即將下調,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確出現了較大的降價預期,但降價的時間尚很難說,11月中旬降價的消息,也只是各方的猜測。他分析說,雖然國際油價從140多美元降到60多美元,但國內油價並不是和國際油價直接聯動掛鉤,國內油價不可能跟著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度的下調。他認為,國內油價現在跟著國際油價漲一點降一點都沒太大意義,推出燃油稅才是最好的辦法,而現在是推出燃油稅的最佳時機。不過,對於國家是否會擇時開征燃油稅以取代下調油價,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副會長齊放則表示:「不可能開征燃油稅。」他解釋,開征燃油稅必須要由人大會議通過;除此之外,我國政府還必須考慮到各個地方政府和投資者的利益分配,以及開征以後的路面養護問題。「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問題,牽涉的面太廣,我國政府目前還很難解決這些矛盾。」
對於目前社會上盛傳的本月中旬調整油價,齊放表示,「下調油價是個趨勢,但是降300元或500元/噸根本沒有意義,應該至少降1500元/噸。」
車主:接軌不能跟漲不跟跌
對於國際油價「吃了瀉葯般跌」、國內油價卻雷打不動,記者采訪眾多車主,他們都認為油價早該降了,不能只跟漲不跟跌。
天河北一家IT公司的部門經理劉先生表示,「金融危機來襲,IT行業列入受影響較大的行業,真擔心到時裁員減薪到我頭上。」他表示,以前不覺得一個月3000元左右的養車費算什麼,現在真的很在乎這筆費用了。
家住番禺、在天河上班的胡先生說,看著國際油價從140多美元跌到60多美元,而國內的油價卻動也不動,「我們的一些部門總喜歡說什麼要和國際接軌,國際油價猛漲時,就不斷接軌上漲,但現在跌這么多,怎麼不接一下軌呢?」
調查
兩巨頭廣州油站為何不降價
民營油站的降價,使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巨頭旗下的加油站也感到了一定壓力。據悉,近日湖北以及山東淄博,兩石油巨頭所屬的多個加油站均有所行動。不過記者昨日在廣州市內走訪油站,暫未發現有中石化和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有降價行為,而民營油站主動降價的現象較北方也十分少見。中石化廣州分公司零售部部長張劍威昨日表示,尚未接到相關的調價通知。
為何廣州兩大公司旗下的油站價格絲毫未有松動呢?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副會長齊放昨日表示,主要原因依然是因為我國石油市場的壟斷局面。據齊放解釋,北方的石油市場中,民營油企大約佔有市場的三成份額,「加上山東、陝西還有很多煉油廠,所以集體的降價能夠對兩大集團的市場造成沖擊。但南方市場基本上由兩大集團控制,所以個別的加油站降價意義不大。」
據齊放透露,發改委在調整油價時都會主要聽取兩大集團的意見,「由於我國大部分石油資源仍在兩大集團手中,因此在國際油價暴跌時,兩大集團可以有效地左右發改委推遲或者不進行成品油調價。」
聲音
"由於我國大部分石油資源仍在兩大集團手中,因此在國際油價暴跌時,兩大集團可以有效地左右發改委推遲或者不進行成品油調價。"——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副會長齊放
"我們的一些部門總喜歡說什麼要和國際接軌,國際油價猛漲時,就不斷接軌上漲,但現在跌這么多,怎麼不接一下軌呢?" ——廣州車主胡先生
批發價跌油站月賺70餘萬
國際油價狂跌,油站目前的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大?記者特意請專家算了一筆賬。
據悉,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經跌至63.81美元/桶,比最高時的147.27美元/桶狂跌了83.46美元,這也導致國內的成品油批發價大幅下滑。
據昨日廣州市場掛牌價顯示,廣州中石化報價93#汽油7550元/噸,97#汽油7850元/噸,0#柴油國II-I6800元/噸;而實際成交則有較大的優惠,據記者了解,97#汽油7500元/噸、0#柴油國III6000元/噸就可成交。
為此,記者特意以鶴洞加油站為例,對其收益進行了估算,按一噸車用成品汽油約等於1388升、每噸批發價7100元計算,該油站每銷售一噸93#汽油,即可獲利1575元。以一天銷售15噸計算,每月油站可盈利70.87萬元。
據業內人士透露,廣州的油站普遍每日的銷售量都在10噸以上,而絕大多數的油站都屬於兩大集團。
㈤ 油價將迎來年內「四連降」,油價繼續下跌原因有哪些將帶來哪些影響
國內汽柴油價格將分別下調130元和125元/噸。平均來看,92號汽油和95號汽油每升分別降價0.1元和0.11元,0號柴油每升降價0.11元。如果家用車的油箱按50升計算,滿箱92號汽油只能便宜5塊錢。與漲價相比,油價的跌幅實在是太小了,省下來的錢連買一杯“奶茶”都不夠。受現階段國際形勢和供應鏈影響,油價走勢難以預測。國內油價已連續四次下調,但與年初相比,油價仍處於高位。
㈥ 2020中國石油為什麼降價
中東在和美國打拉鋸戰,要把原油銷量排到世界第一。結合樓上回答。
㈦ 中國石油有沒有降價
中國石油降價了,中國油價調整時間為12月5日,下調400元/噸。92號汽油為8021元/噸,0號柴油則是9100元/噸,按照30元-60元的下跌幅度,未來成本油價格將會大幅跌落。
截止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92號汽油價格為8.33元/升左右,下降後會逼近8元大關,而95號汽油則在8.84元左右,下跌幅度接近0.3元/升。
㈧ 中國石油還會繼續掉價多久
油價或迎三年半最長連跌!加滿一箱累計少花逾40元。據了解,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機構普遍預測,本輪國內油價大概率迎來「四連跌」,同時也是年內第五次下調。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整體呈先強後弱走勢。當地時間8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收於每桶89.01美元,較7月28日跌9.74%;10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於每桶94.92美元,較7月29日跌8.70%。
2022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歷14輪調整。汽油價格總計上調1740元/噸,柴油價格總計上調1675元/噸,呈現「十漲四跌零擱淺」格局。如果此次價格下調落實,2022年成品油調價將呈現「十漲五跌零擱淺」的格局,同時將成為自2019年來首個「四連跌」。在此之前,成品油調價於2018年以「五連跌收官」。
對於原油價格變動,業界人士分析稱,國際原油前期在庫存回落及OPEC+消極增產的影響下維持趨強,但進入8月以後,受經濟下滑、燃料油需求走低、原油汽油庫存上漲以及亞洲疫情反撲等利空因素影響,國際油價開始震盪走跌。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石油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分析顯示:
中國是全球石油第一的消費大國,我們主要是在中東進口,並且我們的消費總量,有近9成,都來源於進口。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石油最終的可開采資源量達到了145億噸。新疆油田探明的石油地質儲量達到了18.29億噸,在這里一共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目前的探明率僅20%,為此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中國是能源大國,不論是哪一項資源,一年下來所需要花費的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所以在能源上也是進口大國,為了滿足自身需求每年都會進口數量龐大的能源,其中就有石油。事實上中國的石油儲量也不少,就說中國最大的油田儲量,堪比三峽水庫,這種情況下,能夠開采800年,可以說儲量豐富。
數據顯示,中國石油凈利潤為190.02億元,而扣非後凈利潤為虧損119.91億元,據此測算,公司2021年盈利水平將達900億元-940億元;扣非後凈利潤介於980億元-1080億元之間。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8萬億元,同比增長31.8%;凈利潤751.22億元,同比大增646.4%,其中三季度單季凈利潤達220.86億元,已連續三個季度盈利在200億元以上。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受益於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震盪上行,國內宏觀經濟穩定復甦,油氣產品需求同比增加。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2年5月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進口數量為5491.1萬噸,出口數量為40.2萬噸;進口金額為405億美元,出口金額為3億美元;近一年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總金額小於進口總金額,貿易逆差為主,進口均價738美元/噸。2016-2021年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進口金額在2021年達到最大值;出口數量與出口金額均在2017年達到最大值。2016-2021年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金額小於進口金額,進出口逆差規模較大;2016-2021年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平均單價波動明顯,漲跌幅度較大,出口平均單價高於進口平均單價。
2022年委內瑞拉憑借著油價暴漲,大概率會實現15年來最快的增長速度。預計2022年委內瑞拉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8.3%,遠高於2021年的1.9%。石油產量的增加、稅收收入和銀行信貸的擴張,各個利好因素都在提振該國經濟,國內需求正在持續上升。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獲得行業數據,並分析使用行業數據不僅可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亦可優化整體決策。欲獲取更多行業分析及相關數據可以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石油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㈨ 油價什麼時候降價
自去年年初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成品油零售價連續三次上調。但去年11月後國際油價下降後,在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成品油出廠價跟進下調的情況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卻始終居高不下。
從今年1月開始,海南、四川等地相繼下調不同標號油價,國內成品油價格「堅冰」開始出現松動跡象。
成品油價格「只漲不降」?
翻一下近年來的「舊聞」便會發現,油價「只漲不降」的說法是不確切的。
2000年12月20日,原國家計委曾發出通知,汽、柴油出廠價格和零售中准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0元和300元。
2001年11月24日,汽、柴油出廠價格和零售中准價格再次降低。
最近的一次宣布調低成品油價格是在2003年5月10日,當時廣東成品油批零油價全部下調了近一成,上海油價降幅在7.5%到8%之間。
那麼,人們為什麼還會有油價「只漲不降」的印象呢?
從總體上說,近幾年油價是在漲落起伏中螺旋式攀升的。特別是進入2004年以來,國際原油市場籠罩在供求緊張的陰影之下,油價一度出現大幅上升。從5月到8月,油價連續形成兩個上漲高峰,國內成品油價格迅速跟進,在不足半年時間里連續上調三次。在北京,97號汽油漲至每升3.90元。
油價漲落究竟誰說了算?
2004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已突破1.2億噸,創下歷史新高。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不斷上升,人們越來越有理由相信,沒有一種商品能像石油這樣把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系得如此緊密;同時隨著私家車的快速增長,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國際石油的波動。
由於此次國際油價下跌未能傳遞到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不少車主質詢加油站,加油站的說法是「沒有接到上級降價通知」。媒體采訪到了加油站的「最上級」———中石油和中石化有關領導,得到的答復是:「成品油市場價格管理權在國家發改委。」而國家發改委給出的回答是:發改委物價管理部門正在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走向,目前尚不做調價決定。
根據目前中國的價格管理體制,由國家發改委管理的不止是油價,還有電價、水價、農資價以及頗受關注的電煤價格等等。近年來,由於能源、水資源等全面緊張,價格呈增長之勢,發改委正處在公眾關注的「火山口」上。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蔣潔敏日前關於油價問題的解釋,給了目前「沉穩」的成品油售價一個較好的「說明」。蔣表示,2004年8月即國內成品油第三次漲價以後,國際油價仍一路瘋漲,到10月下旬,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原油價格突破了55美元/桶。但國家發改委當時從穩定市場出發,並沒有第四次調高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兩大石油公司也為保穩定而虧本經營。由於當時國內油價一度明顯偏低,甚至出現從國內向境外走私油品的現象。
國內油價還會不會降下來?
國內、國際油價的「脫節」果真源於兩大公司此前的「虧本經營」?
答案是否定的。來自國家發改委的聲音說,目前國內油價雖然已與國際油市接軌,但為了經濟長期發展和社會安定,國內油價的漲落一般要滯後於國際油價1到2個月。也就是說,影響油價漲落的最終決定因素還是市場。
來自市場的信息也證實了這一點:2005年1月5日,中石化在成都下調90號、93號汽油零售價,平均每升降價0.06元;1月6日,中石化海南省加油站93號和97號汽油零售價也悄然下調。2005年1月10日夜,中石油在四川全省范圍內開始降價行動,成都地區90號、93號、97號汽油分別為3.37元/升、3.71元/升、3.99元/升。
現在,更大的期待是: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但總體分析國際油價走勢可以發現,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空間很小。
首先,可以對國際原油市場做個回顧。2004年8月9日,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漲至44.98美元/桶;8月22日,又漲到49.40美元/桶,這個價格在當時是「繼1983年原油期貨推出以來的最高價」。國家發改委正是在此壓力下於8月25日做出當年內第三次上調國內成品油的決定。
同時,再看看眼下國際原油市場的最新行情:從2005年1月油價止跌回升後,到1月1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又漲至去年11月末以來的最高價位,即48.38美元/桶。這個價格與國家發改委去年8月25日做出上調國內油價時的價格相差無幾。「如果在國際原油價格幾乎相當的價位上,期待國家發改委對國內成品油價格做出降價調整,這種可能性顯然微乎其微。」一位業內研究人士說。
㈩ 5月份中石油什麼時候降價
這不才降價么 基本回到了7元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