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瀝青燃燒的煙氣成分是什麼
如果是石油瀝青,其主要成分是瀝青質(稠環芳香族化合物);樹脂質;油分。加熱產生煙氣主要是粉塵和二氧化碳。凈化措施收集煙氣,布袋除塵。
如果是煤瀝青是高度縮聚的苯環。煙氣中含有蒽、菲、芘等有害成分。凈化措施收集煙氣讓其通過肥皂水,讓這些有機成分留在肥皂水中。
單純是改善施工環境,建議加軸流風機。把煙氣排出施工場所。
Ⅱ 石油瀝青是怎樣生產的
石油瀝青是原油加工過程的一種產品,在常溫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體、半固體或固體,主要含有可溶於三氯乙烯的烴類及非烴類衍生物,其性質和組成隨原油來源和生產方法的不同而變化。
蒸餾法
是將原油經常壓蒸餾分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輕質餾分,再經減壓蒸餾(殘壓10~100mmHg)分出減壓餾分油,餘下的殘渣符合道路瀝青規格時就可以直接生產出瀝青產品,所得瀝青也稱直餾瀝青,是生產道路瀝青的主要方法。
溶劑沉澱
非極性的低分子烷烴溶劑對減壓渣油中的各組分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利用溶解度的差異可以實現組分分離,因而可以從減壓渣油中除去對瀝青性質不利的組分,生產出符合規格要求的瀝青產品,這就是溶劑沉澱法。
Ⅲ 電解鋁有什麼害處請有 關人事告訴一吧
電解鋁行業的職業危害
由於鋁廠生產的特殊性,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險因素,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塵危害、毒物危害、高溫危害和雜訊危害,危險因素主要有機械傷害、高處墜落、電氣傷害和火災爆炸危險等。
一、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1. 粉塵危害
鋁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主要有氧化鋁粉塵、石油焦粉塵、瀝青煙塵。氧化鋁粉塵主要存在電解廠房內、氧化鋁貯運系統;煅燒工段的上料系統、排料系統、煅後工段的混捏機、預熱螺旋機以及磨粉系統有粉塵和瀝青煙產生;成型工段也有瀝青煙產生;殘極處理工段的粗碎、配料、篩分等過程均有粉塵產生。天車司機,電解車間工人,炭素粉破碎、篩分等崗位工人受粉塵危害較大。根據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規定,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容許濃度為,生產性粉塵中的氧化鋁粉塵不得超過6mg/m3;其他粉塵(當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得超過10mg/m3。
2.毒物危害
作業工人接觸到的毒物主要有氟化物、硫化物、瀝青煙、一氧化碳等。毒物主要存在於電解槽附近及煙氣凈化系統。
鋁電解以冰晶石-氧化鋁氟化鋁的熔體為電解質,以炭素材料為電極進行電解。電解時在陰極上析出液態的金屬鋁,在陽極上產生氣體。同時還散發出氟化物、粉塵等污染物為主的電解煙氣。在400℃~600℃溫度下,氧化鋁中仍可含有0.2%~0.5%的水分。原料中的水分與固態氟化鹽在高溫條件下可發生化學反應,同時,進入熔融態電解質中的水分也可與液態的氟化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有害的氟化氫。
人體吸入過量的氟,常常會引起骨硬化、骨質增生、斑狀齒等氟骨病,嚴重者使人喪失勞動能力。氟化物還對呼吸道粘膜及皮膚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我國衛生標准規定,車間空氣中氟化物(以氟計)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5mg/m3,按照現行國家標准《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對毒物毒性分級的原則,氟化物為Ⅱ級,屬於高度危害。
瀝青煙主要來源於該工序生陽極工段的混捏機、磨粉系統及成型工段。煤瀝青的軟化點為100℃~110℃,屬高溫瀝青。瀝青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於瀝青中所含的蒽等光感物質,長時間接觸,並經陽光照射,可引起皮炎;二是瀝青煙對皮膚及粘膜的刺激作用。按照現行國家標准《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對毒物毒性分級的原則,瀝青煙為Ⅲ級,屬於中度危害。
一氧化碳產生於電解槽的陽極,一氧化碳為無色、無嗅氣體。它在血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造成組織缺氧。輕度中毒者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脈快、煩躁、淺至中度昏迷;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縮小、肌張力增強、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肺水腫、嚴重心肌損害等。我國車間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最高容許濃度為30mg/m3,按照現行國家標准《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對毒物毒性分級的原則,一氧化碳為Ⅱ級,屬於高度危害。
在電解過程中還有硫化物產生。二氧化硫為無色氣體,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輕度中毒時,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症或灼傷;嚴重中毒可在數小時內發生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我國車間空氣中二氧化硫最高容許濃度為15mg/m3,按照現行國家標准《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對毒物毒性分級的原則,二氧化硫可為Ⅵ級,屬於輕度危害。
3.高溫危害
現行國家標准《高溫作業分級》中規定,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等於或大於25℃的作業,即為高溫作業。鋁電解槽電解溫度高達940℃~960℃,是主要的生產性熱源。炭素工段的煅燒、焙燒、連續混捏、預熱螺旋、瀝青熔化生產設備均為生產性熱源。資料表明,環境溫度達到28℃時,人的反應速度、運算能力、感覺敏感性及感覺運動協調功能都明顯下降。高溫使勞動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誤率。主要體現在影響人體的體溫調節和水鹽代謝及循環系統等。高溫還可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工人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能力降低,從而導致傷害事故。
Ⅳ 瀝青道路建設施工過程步驟是怎樣的
瀝青道路建設施工過程步驟如下:
第一步 拌和、鋪築試驗路段 :
1、試料:不斷地對拌和出來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檢驗和調整,使拌和機生產出來的混合料組成符合設計要求;
2、鋪築試驗段:選擇長度200米,與主路線相同或相近的路段進行鋪築。
3、檢驗施工組織、施工工藝、機械設備的配套、組合是否合適;確定攤鋪的松鋪系數,最佳攤鋪溫度、碾壓溫度、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壓路機的組(配)合以及人員的組織問題;
4、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並向指揮部、總監辦提交試驗路段的總結報告,經批准後方可進行開工。
第十步 熱拌瀝青混合料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 :
1、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應避免在雨季進行,當路面雨滯水或潮濕時應暫停施工。
2、施工氣溫低於10℃時,應停止攤鋪,如必須攤鋪時應採取措施,並經監理工程師同意方可繼續攤鋪。
Ⅳ 生產橡膠瀝青產生的煙氣怎樣處理
1.吸收凈化法
吸收凈化法俗稱洗滌法,是一種常用的工業廢氣治理方法。它是利用廢氣中各混合組分在選定的吸收劑中溶解度不同,或者某種組分與吸收劑中活性組分發生反應,達到凈化廢氣的一種方法。吸收凈化法應用於瀝青煙氣治理,就是將煙氣中氣態污染物(實際上是0.1~1.0u m的焦油細霧粒)轉移到液相(吸收劑),從而達到凈化炯氣的目的。對於防水行業這種相對少量的瀝青煙氣處理,用水作為吸收劑是最簡單有效的。瀝青煙氣中的焦油細霧粒被水吸附後,基本不溶於水,也不會發生反應產生大量新的化合物,只是形成浮油漂浮在水面,積累到一定程度可收集後摻入燃煤中作為燃料。水作為吸收劑可循環使用,所以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在其他行業例如焦化廠的含瀝青煙氣的廢氣處理中,也有用洗油作吸收劑、在填料塔內進行吸收的。採用吸收凈化法,應根據瀝青煙氣的處理量、壓降、溫度等具體情況,設計合適的吸收設備、 板式吸收塔是適合要求的一種吸收設備。板式吸收塔內有多塊板式分離部件。水從塔頂部進入,順塔板向下逐級流下,瀝青煙氣從塔底部引入向上逐級穿過塔板,瀝青煙氣和水在塔板上充分接觸進行吸收、傳熱。板式吸收塔的結構形式有很多種,篩板塔是結構簡單、實用的一種。篩板塔的塔板上設計有若干一定直徑的網孔,其開孔率及篩板層數應根據處理能力、壓降等計算確定。
2.過濾法
過濾法是利用多孔介質,與瀝青煙氣中焦油細霧粒相碰撞而將煙氣中焦油細霧粒吸附下來、 化煙氣的一種方法。從原理上來說它應該是屬於吸附法的一種這種煙氣凈化療法在全國防水行業已有10多年的應用。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瀝青煙氣處理方法作為過濾介質的填料。一般為 0.1 x30的填料按一定密度編縱而成。使用時,用絲網疊成的條形或盤形閥塊,製成沒汁要求的形狀放置於相應的嫻氣設備中。一般將這種填料層塊稱為絲網除霧器。作為一種有效的氣液分離裝置,絲網除霧器在石油、化工、醫葯、冶金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採用絲網除霧器時。應進行有關的設汁汁算.確定操作氣速、絲網除沫器的而積及厚度 分離效率 系統降等數據 絲嘲除沫器的操作氣速對分離散率有很大的影響,應選取得當, 因為氣速過低。煙氣中夾帶的焦油細霧粒處於飄盪狀態。未與絲網除霧器碰撞就隨著氣流通過絲網除霧器而被氣體帶走;氣速過高,則在絲網除霧器上聚集的液滴形成液泛。以致一度被捕集的液滴又濺起來,再次被氣體攜帶走。使分離效率急劇降低 操作氣速與效率的關系為提高凈化效果。
3.吸附凈化法
吸附凈化法是用多孔固體(吸附濾料)將流體(氣體或液體)混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分積聚或凝縮在表面,達到分離目的的操作,根據吸附濾料表面與吸附質之間作用力的不同,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兩類。吸附凈化用於瀝青煙氣處理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由分子間引力引起的,通常稱為「范德華力」,它是定向力、誘導力和色散力的總稱。其特徵是吸附劑與吸附質之間不發生化學作用,是一種可逆過程,即吸附與脫附。物理吸附一般不受溫度的影響,但吸附量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在吸附凈化前對瀝青煙氣進行冷凝處理可提高凈化效果。選用合適的吸附濾料是吸附凈化法的關鍵之一。作為吸附濾料一般應具有以下特點:具有較大的吸附容量,即吸附濾料應是疏鬆的固體泡沫;具有良好的選擇性,以便達到凈化一種或幾種污染物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再生特性和耐磨能力,有對酸、鹼、水、高溫的適應性。
瀝青煙氣吸附凈化法的主要設備為固定床式吸附器,一般為圓柱形立式結構,內置格板或孔板,其上放置濾料,瀝青煙氣由容器內通過,穿過濾料間隙,經吸附後排出或進入下一道工序。固定床式吸附器的設計計算,主要是從吸附平衡及吸附速率兩方面來考慮,而固定床的吸附平衡及吸附速率的影響因素,又主要體現在傳質區大小、透過曲線的形狀、到達破點的時間和破點出現時床層內濾料的飽和度等方面的數據,較為復雜。
總的來說,吸附凈化法設備要求簡單,對大氣量、低濃度氣態污染物的治理有獨特的能力。吸附凈化法應用在瀝青煙氣處理中,在除味方面也有較明顯的效果,可根據具體情況與其他手段結合使用。
4.靜電捕集法:由於瀝青的比電阻適宜.對金屬無腐蝕作用.經捕集後呈液體,靜電捕集法凈化瀝青煙氣有較好的效果
5.燃燒法:
就是將瀝青煙氣直接引入專用的加熱爐焚燒,經一定時間的高溫焚燒,可較為徹底地凈化瀝青煙氣。在對氧化瀝青裝置的尾氣處理時較多地採用這種療法,但該法設備投資大,運行成本高,並且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很難在防水業推廣應用。
Ⅵ 蓄電池行業 需要什麼樣的勞保用品
鉛酸儲電池行業職業危害因素分析與控制措施
隨著汽車、船舶和通訊業的快速發展,鉛酸儲電池作為性價比較高的動力能源也隨之迅速發展,從業人員在逐年增加。由於鉛酸儲電池生產企業80%以上的人員密切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加之控制措施不完善,致使接觸鉛和硫酸等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的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因而,對鉛酸儲電池生產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分析並對其施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職業病發病率,已經成為鉛酸儲電池生產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 鉛酸儲電池行業的主要危害特性
鉛酸儲電池生產中的有害物質有鉛、硫酸、碳黑、硫磺、瀝青等。其中接觸鉛和硫酸的人員最多,這2種物質操作者的危害也很嚴重,我國目前已將鉛中毒、碳黑塵肺、牙酸蝕病列入法定職業病名單之中。
1、 鉛的侵入途徑及危害
鉛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徑,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膚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氣、煙及粉塵形態進入,其吸入的鉛量,隨著塵粒的大小而有差異,如塵粒在0.27um時吸入率達54%,一般來說,吸入的鉛大部分仍隨呼氣排出,僅35%-50%吸收人體內。
消化道:主要來自鉛作業場所進食、飲水。
鉛對人體各個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簡單地講,鉛的毒性作用是:鉛可以造成血紅素的合成障礙,從而引起貧血,還可致血管的痙攣,並引起鉛中毒的一些明顯症狀,如腹絞痛、中毒性腦病、神經麻痹等。腹絞痛時可伴有視網膜小動脈痙攣和高血壓,患者面色蒼白,即所謂「鉛容」,這是皮膚血管收縮所致。鉛中毒性腦病是一種高血壓病,使腦血管痙攣、腦貧血、腦水腫等引起的。鉛中毒後最常見的症狀是神經衰弱、腸胃的消化不良,還可發生麻痹和中毒性腦病,如短時間接觸高濃度鉛可引起劇烈的腹絞痛和中毒性肝炎。
2、 硫酸的侵入途徑及危害
硫酸的侵入途徑主要是硫酸霧由呼吸道吸入,對操作人員的牙齒和上呼吸道造成傷害。目前列入法定職業病名單中的為牙酸蝕病,呼吸道的過敏性炎症雖然未列入法定職業病中,對但也應受到關注。
3、 碳黑和瀝青的侵入途徑及危害
碳黑主要通過呼吸道和皮膚對人體造成危害。人體長期吸入碳黑,肺部組織會發生纖維化病變,使肺部組織逐漸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造成碳黑塵肺病(法定職業病的一種)。碳黑粉塵的粒徑為0.5-5um時,對人體危害最大,嚴重污染全身時對皮膚有刺激。
瀝青煙和粉塵可經呼吸道和皮膚而引起中毒,發生皮炎,視力模糊、眼結膜炎、胸悶、心悸、頭痛等症狀。瀝青煙中所含的「3、4苯並蓽「能導致皮膚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
二、 有害物質的形成特徵及分布
1、 有害物質的形成特徵
鉛酸儲電池生產企業的所有生產工序不同程度的產生以鉛塵、鉛煙為主的有害物質,少部分工序還有硫酸霧的溢散。
鉛(Pb),灰白色金屬,原子量為207.20,比重為11.34,溶點為327.5℃,沸點為1620℃,加熱至400-500℃時,即有大量鉛蒸汽溢出,並在空氣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亞鉛,而凝聚為煙塵。鉛的化合物粉塵,如氧化鉛(又稱黃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鉛(又稱紅丹)、二氧化鉛、三氧化二鉛、硫化鉛、硫酸鉛等均以粉塵形式溢散到空氣中。
電池極板在充電過程中以稀硫酸為電解液的溫度能夠達到40-45℃時,即有硫酸蒸汽溢出。當充電過程進入中後期,充電槽內會冒出大量氣泡,電解液呈「沸騰」狀態。此時,硫酸霧的蒸發量最大。
瀝青是一種棕黑色有機膠凝狀物質,包括天然瀝青、石油瀝青、頁岩瀝青和焦油瀝青4種。主要成分是瀝青質和樹脂,其次有高沸點礦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氮的化合物。4種瀝青中以焦油瀝青危害最大。瀝青加熱呈流質狀態時產生大量煙氣,其中漢致癌物質「3、4苯並蓽「高達2.5%-3.5%,高溫處理時隨煙氣一起揮發出來。
碳黑是鉛酸儲電池鉛膏添加劑,以輕質粉塵的形態出現,其粒頸一般在1um以下。
2、 有害物質的分布
由於鉛酸儲電池的生產工藝設計和使用的有毒有害的生產原料形態不同,決定了在不同工序產生不同的有害物質。
(1)鉛煙的產生工序
鉛煙是含鉛物質中對操作者危害最大的一種形態。在鉛酸儲電池生產工序種,鉛合金配製、板棚製造、鉛零件製造、鑄球(或切塊)、化成焊接、極群焊接、端子焊接等工序主要以鉛煙的危害為主。而各焊接工序產生焊接鉛煙的部位往往位於操作者的近前下方,高濃度的鉛煙極易被操作者直接吸入。同時,鉛煙可以在通風較差的車間空氣中長時間留存。現有技術水平對鉛煙的治理難度均大於其他形態的含鉛有害物質。
(2) 鉛塵的產生工序
鉛塵是含鉛物質中對操作者構成危害的另一種形態,可以通過呼吸道和食道進入人體。它的產生源主要分布在鉛粉製造、和膏、塗板、灌粉、插板、分板、極群配組等工序。產塵方式主要是因震動使含鉛粉塵溢散到空氣中,當生產場所通風除塵設備運行不良時,地面或設備表面的集塵可形成二次揚塵。
(3) 瀝青煙的產生工序
瀝青煙產生於鉛酸儲電池橡膠隔添板添加劑配製、電池槽封口膠配製和電池封口膠澆灌作業工序。由於瀝青在溶化過程中不易流動,導熱性較差。在加熱過程中需要不停的攪拌,尤其在手工攪拌時操作人員會大量吸入瀝青煙。
(4) 碳黑粉塵的產生工序
碳黑粉塵主要產生在鉛粉輔料的配置過程中。配料時所得搬動、稱量、攪拌都會大量激起輕質碳黑粉塵的飛揚,其次在和膏操作的投加輔料過程中也會有含碳黑的敷料粉塵溢散。
三、 控制措施
1、 管理措施
(1) 健全管理機構,管理制度並配備專管人員。健全的管理機構和必要的專管人員是企業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前提。鉛酸儲電池生產企業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設置管理機構並配備必要的專管人員。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是企業實施專項管理的依據,完善的規章制度應包括責任制、管理行為要求、操作行為要求以及設備運行要求等,並應根據企業生產現狀定期更新。
(2) 堅持對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礎工作,除新職工的三級教育以外,還必須進行經常性的專業知識的教育和培訓。這是提高職工對企業是實施監督能力的前提條件,同時還是維護職工基本權益的體現。
(3)定期進行職工健康狀況檢查和車間空氣衛生監測。對接觸有害作業職工進行健康狀況檢查和車間空氣衛生監測,是企業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基本體現。系統性的對接害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和作業場所有害有害物質監測,建立職業病監控紀律、職業危害紀錄、職業危害監測紀錄,不但能夠真實的反映出企業接害職工的范圍、程度,還能分析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運行動態,有效程度及發展趨勢,為企業制定投資計劃及工作重點提供依據。
(4)危害高質。企業向從業人員進行危害告知不僅是出於落實《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自己的義務和維護從業人員的知情權的目的,更主要的應該是教育從業人員時刻關注身邊的危害,加強自身防範,以及認真遵守企業安全規章制度。
(5)加強生產現場管理。有效的對生產現場實施管理能夠充分發揮通風除塵等技術措施的功能,降低有害物質對操作人員的侵害。因此,在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現場應做到:
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監督檢查生產作業人員規范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定時檢查通風、除塵(煙)設備的運行狀況,定期測試其功效;
堅持實施「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管理;
清潔水與回用水管道分別輸送並標志明顯;
保持現場清洗、消毒器具完好。
2、 技術措施
技術措施是消除或降低職業病職業性危害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才能消除或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量和生產量或減少有害物質散發量。
(1) 消除有害物質的產生。鉛酸儲電池生產企業從根本上消除有害物質的使用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工藝改革完全可以將危害程度降低或消除部分工序的有害物質,例如極板化成工序採用鉛條焊接作業方式連接生極板時會產生大量高濃度的鉛煙,對焊接工人構成極大的危害。應用不焊接化成工藝不僅可以消除鉛煙危害,還能減輕勞動強度。
(2) 降低有害物質的濃度。主要技術措施是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降低單位電池容量耗鉛比率,對產生有害物質的設備密閉化,生產作業現場強制通風,生產設備局部吸塵、有害物質收集凈化等。
拉網式板棚電池生產工藝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鉛酸儲電池生產工藝。冷軋成型的板棚製造技術能夠大大降低鉛煙的產生量。在塗板工序,採用了纖維覆蓋生極板的工藝,有效的降低了生極板在搬運、配組過程中的鉛膏脫落量。拉網式電池採用了電池化成工藝,消除了人工插板、出水操作過程中硫酸、硫酸霧和鉛塵對操作者的危害。同時生產效率高於傳統工藝技術一倍以上。
使用高效率的除塵凈化設備式降低作業現場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有力的補充措施。在煙、塵或霧的生產場所應根據捕捉對象設置濾筒式、濾網式、水霧噴淋式或高壓靜電式以及滯球式等不同的除塵凈化設備,以適應有害物質的形態,提高除塵效率。
1、 個人防護及保健措施
個人防護及保健措施包括:有害作業過程中的防護措施、作業結束後的防護措施以及個人生活中的保健措施。(1)有害作業過程中的個人防護措施。作業過程中的個人防護措施主要是:頭面部護具、全身工作服、手足護具的規范使用以及禁止在工作場所抽煙和進食。在配發防護用品時應針對有害物質特徵和防護要求按需、按時發放。生產作業過程中,硫酸霧、碳黑粉塵等有害物質由於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或顯著的形態特徵,操作人員在工作中布做好有效的防護會自覺的感到無法承受,因而能夠做到規范的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但鉛作業場所則不同,由於含鉛煙塵沒有明顯的刺激性,並且較少發生急性中毒現象。操作者容易忽視呼吸防護用具的使用。
(2)作業結束後的防護措施。作業結束後要做到:①及時用含3%的醋酸溶液洗手,消除粘附在手上的鉛粉。② 及時更換或清潔防護用品,可以多次使用的防護用品盡量縮短洗滌周期。③離開廠區前淋浴洗滌全身,尤其夏季穿著較單薄的工作服時更要注意對全身的洗滌。④淋浴後更衣,將工作服存放在單獨分隔俄衣櫃內,不要與日常服混放。禁止將受到污染的工作服帶回家中或宿舍存放或洗滌。
(3)個人生活中的保健措施。有害作業人員作息時間要規律化,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在飲食上適當增加蛋白質、含鈣食品及維生素C的攝入量,控制不良嗜好。酒精能破壞人體血液中的鉛含量與骨骼中的鉛含量的平衡,酗酒後人體骨骼中的鉛將加速向血液中遷移,會造成急性中毒症狀發生。因此,應勸阻鉛作業人員不飲酒。
有害作業人員自主健康監護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當感覺身體發生異常現象時,如口內金屬味、食慾不振、上腹部脹悶、不適,腹隱痛和便秘,記憶力減退或牙齒過敏性酸疼、長期咳嗽等,應及時到職業病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上海羽衛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稿件提供
Ⅶ 什麼叫瀝青煙
瀝青加熱到一定溫度揮發出的煙氣
Ⅷ 瀝青煙的來源
瀝青煙排放源很廣,產生原因1.煉焦、煉油等產生瀝青的工業熱加工過程;2.加熱瀝青以製取瀝青產品的過程;3.加熱瀝青用以鋪設道路、修補房屋或作防腐塗料的過程;4.加熱或燃燒含有瀝青的瀝青製品、石油、煙煤、木材、油頁岩的過程。其產生原因和來源見表2。
瀝青煙污染的防治措施,首先對產生瀝青煙的設備進行密閉抽風,然後經凈化後排放。常用的凈化方法有電除塵法、冷凝吸附法、濕式洗滌法等。
Ⅸ 消除瀝青煙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由於由二段蒸發器排放出的瀝青溫度很高,冷卻至150~200℃的瀝青再排放到鏈板輸送機冷卻,仍存在煙氣的污染問題。所以有許多焦化廠採用了瀝青汽化冷凝冷卻器及瀝青煙捕集裝置來消除瀝青煙。
在該裝置中,溫度為370℃左右的瀝青,經瀝青汽化冷凝冷卻器,被冷卻至220~240℃,然後進入瀝青高置槽靜置並自然冷卻8h,經由給料器放入浸在水池中的瀝青鏈板輸送機上,冷卻凝固成條狀固體裝車或放入瀝青倉庫。
由高置槽和給料器放出的瀝青煙霧被吸收塔吸收,用泵將洗油槽中的洗油壓送至吸收塔的頂部進行噴淋,將煙霧吸收下來。除去瀝青煙後的氣體先經過捕液器捕集液滴,再用風機排出,由煙囪排入大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