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為什麼不停止石油壟斷
這么這么說也對,中國石油壟斷有好有壞,不過國家有國家的考慮,國企賺了錢上繳財政,從而提高國家稅收,可以發展軍隊,財政報銷等等,(現在中國軍隊開銷吃驚啊),還有,國際油價忽漲忽降,沒咱中國穩定,這對發展也有好處的 !·
❷ 石油儲藏滿了為什麼不停止開采
石油價格不好但也不能停止開採的,因為機器和人工停下來再啟動是成本很大的而且還要重新調試機器,所以不能停止開采。
❸ 原油產能過剩為什麼不暫停生產
從市場營銷學的理論上講,如果誰率先停產,那就意味著他就讓出了一塊銷售市場,或者說率先丟掉了一塊客戶市場,你丟掉的客戶,別的原油商人就會立即佔領這個市場和客戶(殘酷的市場競爭!),將來你再想搶回來丟掉的客戶與市場那就很艱難了。所以,權衡利弊,許多的原油生產者寧可咬牙忍受短時間賠錢,也不願意徹底丟掉一部分市場和客戶。因此,大家都在喊叫減產停產,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導致原油產量不能大幅度降低,價格維持低迷。
❹ 油井為什麼不能停產
為開採石油,按油田開發規劃的布井系統所鑽的孔眼,石油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通道。
油井是通過鑽井方法鑽成的孔眼。一般油井在鑽達油層後,下入油層套管,並在套管與井壁間的環形空間注入油井水泥,以維護井壁和封閉油、氣、水層,後按油田開發的要求用射孔槍射開油層,形成通道,下入油管,用適宜的誘流方法,將石油由油井井底上升到井口。
應答時間:2020-08-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❺ 兩桶油和鐵路公司每年巨額虧損,為什麼不會倒閉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要先知道,兩桶油和鐵路公司都屬於央企,實際上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為何有的央企,每年巨額虧損,但是卻不會倒閉。
要回答為何央企每年巨額虧損,卻不會倒閉,我們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央企。
從央企的定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 央企對於我們國家,已經不只是一個企業那麼簡單了,而是國家機器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對於一部分央企,在國家 社會 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於正部級。
而兩桶油和鐵路公司就是屬於那些在國家 社會 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的央企。因此,對於它們的巨額虧損,是不能按照一般企業那樣簡單分析的。至於它們為何不會倒閉,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兩桶油和鐵路公司均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因此,它們的「幕後老闆」實際上就是我們國家,所以,想要這些公司破產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的背後是我們強大的祖國。
2、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為何兩桶油和鐵路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會發現,如果只是作為企業,原本它們是不會有如此巨大的虧損的。因為一個企業的最終目的是追求利潤。但是兩桶油和鐵路公司除了正常營業賺取利潤以外,還要承擔很大的 社會 責任以及保證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例如,兩桶油和鐵路公司都擁有著數以百萬計的員工,並且還有不計其數的下游企業,因此,它們對於我國的就業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再如,兩桶油除了支持民生以外,還擔負著國家能源安全的任務,如開發我們自己的油田,雖然當像現在這樣油價暴跌時是也許開發成本是遠遠高於國際油價的,但是即使巨額虧損,也不能放棄。因為如果我們的能源完全依賴進口,那麼我們將無法掌控自己的能源安全。
而鐵路公司則是為了祖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何我國的鐵路事業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特別是我國的高鐵里程能夠在短時間內躍居世界第一,鐵路公司功不可沒。在其他國家,你根本無法想像,會有一個企業不計成本的將高鐵在幾年內鋪設大中國的各個角落,然後中國人民能夠感受到高鐵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提升了我們的生活,並且促進了我們的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在中國,如兩桶油和鐵路公司這樣的央企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的。而我們能夠在中國享受國家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巨大福利也與它們密切相關。因此,即使它們連年虧損,國家和政府為了國家安全和 社會 穩定以及國民經濟的繁榮發展都不會讓它們倒閉,而且,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也離不開這些央企。而擁有這些不為盈利,而是為了國家和人們而虧損的企業,正是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經濟模式與資本主義的區別吧。
國企,全民所有制企業,有國家兜底支撐,不會倒,也不能倒。國企承擔國家戰略,不是只有盈利沒有虧錢,如果一虧錢就讓他們倒下,以後還能依靠誰呢,大型國企背後是就業,平抑物價,穩定國家戰略,不是隨便放棄,也不能放棄。華為,民企,民族企業,代表國家高 科技 企業,國家也在支持。
他們都是特大型國企,央企,中石油 中石化都倒閉了,現在的油能這么便宜嗎?私營油價得多貴?要是國家鐵路倒閉了,物流運價能這么低嗎?火車票幾十年不漲價!公益性!
我們所說的兩桶油一般是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
鐵路公司是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兩桶油和中鐵公司基本情況。
中石化:成立於1998年7月,前身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是國有大型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總部設在北京。
中石油:成立於1999年11月,是中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油氣生產和銷售商,國營特大型企業,注冊資本1830億。總部設在北京。
中鐵:成立於2019年6月,前身是「中國鐵路總公司」,是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17395億元。總部設在北京。
可見,兩桶油和中鐵都是國有大型企業,中央直屬企業,國家代表全民持有。
其次,做為央企,常年虧損的情況下,國家必然會做一定程度的扶持,來保證企業正常運轉。政府補貼是最經常的扶持方式。
那麼,我們來看下兩桶油2003-2017年的政府補貼情況。
從2003年—2017年,中石油獲得補貼超過759億,中石化獲得補貼超過985億。
另外,暫時未獲得中鐵每年接受政府的補貼金額數據,不過預測為100億左右/年。
可見,中央政府每年會根據企業的運營情況,在虧損的情況下進行補貼,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最後,我們來說下作為央企的 社會 責任。
不管是兩桶油還是中鐵,都承擔著維護 社會 經濟穩定的責任。比如,在國際油價上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兩桶油依舊要按照規定價格售油,不得漲價。在過年過節、鐵路運力緊張的情況下,中鐵也不得漲價,必須保證民眾的出行費用合理。
綜上所述,兩桶油和鐵路公司作為央企,承擔著一定的 社會 責任,國家會根據企業實際運營情況進行干預,在虧損的情況下進行財政補貼。所以,即使每年巨額虧損也不會倒閉。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得上你。
我是 @麥兜de志願 ,每天分享 財經 知識。
他們都是棟梁
針對題主說的兩桶油和鐵路公司每年巨額虧損,為什麼不會倒閉?的問題,他們都是國家的棟梁企業,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問題,就是哭著也要堅持做下去的。
核心產業
因為兩桶油和鐵路系統,是屬於國家的核心業務,所以都是由國家企業掌控。這樣當遭遇市場波動或者各種外界壓力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按照國家的統籌安排進行正常工作。也就可以維護市場和運力的穩定安全。
國家安全
如果他們虧損,就讓民營介入的話。畢竟民營都是以效益優先,不賺錢的事肯定不幹。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國際油價波動較大,民營的話肯定水漲船高,最後受累的是我們加油者。鐵路系統更是,如果是民營的話,他們不賺錢的線路肯定不開通。那麼很多地方的人出行就很麻煩了。
最後總結:
兩桶油和鐵路系統,雖然虧損,但是國家為了大家的能夠平穩生活,只能花錢讓他們繼續維持運行,確保大家少吃虧,多受益。
兩個原因,
1,這些是國企,有國家擔保,銀行不會去催款。
2,造成他們虧損的原因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並且這些投資期限長,建成前,不會有任何產出。
三家企業,都是國家運行所必須的,同時,這些企業的投資項目都是極其耗錢的。高鐵建設,投資萬億計,但是帶動的沿線周邊經濟增長不可估量,帶動給高鐵建設提供物料的相關企業經濟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油氣勘探,油井建設,輸油管道建設 ,油氣儲備設施的建設,這些代表什麼不用我說吧!還有很多的根本不會有收益的建設,這些建設直接影響國家安全,影響人民生活,但是投資的收益可能永遠收不回來,這種投資誰願意去?誰有能力去?只有央企,只有國家層面不計成本,不計回報的投資,才有這個能力。
中石油為什麼虧損不知道。鐵路本身就是半公益性質的,是要兼顧國計民生的,不可能像醫院一樣去謀取暴利,虧損實屬正常。
有國家扶持啊,而且這個關乎國計民生,必須國家出面,由於基礎投資大,會出現虧損,隨著市場化不斷完善,相信未來會改善的
不管是石油還是鐵路都是國家經濟大動脈,雖然表面上看都是有虧損,但存在的問題都涉及民生民用。所以不論在國家戰略上看,還是穩定經濟上看,石油和鐵路保持持續性發展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鐵路的建設,更是國家基礎建設之一,是快速保證老百姓出行和貨物運輸的首要條件。
這些是國家戰略物資和基礎建設工程,不以盈利為目的,是為國民經濟及各市場主體服務,降低成本,是經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❻ 石油過剩為什麼不減產
首頁新聞
OPEC為啥不減產?美國43年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
騰訊財經2018-12-07 13:34
周五凌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凈出口量為21.1萬桶/日,自1973年來首次成為凈出口國,全球油市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同日,OPEC+會議結束,沒有宣布減產決定。
據周五(12月7日)凌晨公布的數據,美國上周原油與成品油出口超過進口,為紀錄中的首次。同日,OPEC與盟友的會議結束,沒有宣布減產決定。OPEC面臨油價下跌的處境,部分是因為美國產量大增打破了全球供應平衡。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當周,美國的凈出口量為21.1萬桶/日,為1973年EIA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首次成為凈出口國。原油出口躍升至320萬桶/日以上,創下紀錄最高周度紀錄。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休斯頓ION Energy的顧問Kyle Cooper 甚至還半開玩笑地表示:「所以美國什麼時候要派代表參加OPEC會議?這(美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確實令人吃驚,但我確實認為未來幾年這種情況會越來越頻繁。」
美國歷史上一直是原油進口大國,部分是因為持續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而在2015年末,時任總統奧巴馬取消了這一禁令。自從美國頁岩革命加快鑽探和開采後,美國整體石油產量提升至117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
由於美國、沙特和俄羅斯產量上升,引發供應再次過剩的擔憂,美國原油價格自10月觸及近76美元的四年高位後,已經下跌近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使沙特牽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面臨兩難境地,OPEC希望通過減產來維持較高的油價,但也不願被美國頁岩油生產商趁機奪走更多市場份額。OPEC周四在維也納的會議延期,目標是在周五與俄羅斯達成減產協議。
華盛頓Hedgeye分析師Joe McMonigle表示:「EIA似乎有一種在OPEC維也納開會期間送出壞消息的習慣。以前通常就是美國產量激增的數字,但這一次確實非同小可,數據破天荒地顯示原油凈出口為21.1萬桶/日。」
EIA稱,美國2019年原油產量平均料超過120萬桶/每日,比2016年增加逾300萬桶/日。上周美國汽油和柴油等油品凈出口為420萬桶/日。
不過,由於單周數據波動性較大,這一突然變化可能僅為暫時現象。休士頓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Andrew Lipow表示,他對此數據不感到意外,因為冬季向來是國內汽油需求放緩的淡季。
更多精彩內容進入 [財經頻道]
❼ 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它不是不可再生資源嗎
石油雖然是不可再生資源,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對於石油的探測以及開采技術也越來越高了,而且還發現了很多石油。這些石油是人類用不完的,同時也因為社會的發展,在高科技的不斷發展之下,人類找到了可以替代石油的其他資源,所以這時候的人類也就不需要再擔心石油資源會枯竭了。
雖說現在開采出了不少的石油資源,但是也因為開采技術的不斷提高,從而導致減少了環境污染的問題。而且石油資源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枯竭的,但是並不代表人類在大量的使用過後,不會造成資源的枯竭。所以即便不擔心資源枯竭了,也要合理的使用和開採石油資源。
石油資源雖然使用率比較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石油對於環境的污染是非常厲害的,因此現在出現了很多石油資源的替代品,比如天然氣。
❽ 原油價格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為什麼還在加足馬力生產原油
這主要是因為中石油、中石化等油田企業的職能不光是為了盈利, 還有一項重要職責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目前,中國原油進口依賴度已經很高了。2010年以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波動上升,從53.7%上升到2019年的70.8%。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9.5%,至1016萬桶/日;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2413.19億美元,同比增長0.4%。大量的原油進口不僅要耗費巨額的外匯儲備,更重要的是主動權掌握在別人的手,一旦產油國、運輸線路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對我們的能源安全影響將是致命的,對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國家安全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面對這樣的形勢,即便原油價格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又怎麼能不加足馬力生產呢!
中石油,中石化,必須大力生產,石油是戰略物資,如果讓人卡脖子,那就厲害了,石油生產是一個復雜工程,不是說停就停。
石油馬上就要降價了,關貿總協定生效後,外國的石油產品馬上就能進入國內,化工燃油一定降價
與國際接軌,引進外國油企,打破壟斷。中國油企要精簡機構,輕裝上陣。
原油是個江湖,一旦脫離這個江湖,可能就沒有你的位置了!
這就必須要提到原油的市場份額問題了。我們知道各個產油國產油的油品質量和規格都不一樣,有低硫、中硫和高硫等各種規格。而石油進口國將會根據這些油品的相應規格,來進行生產設備的匹配。這種一旦匹配完畢,通常情況下不會進行變更,因為變更需要較大的成本。所以,除非原油進口國供給不上,否則一般消費國就不會對進口國進行改變。
因為一旦失去了市場份額,要想再拿回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原油產量的慣性作用,需要時間緩沖,市場上才有感覺!原油產量確實正在減少——只是減少的速度還不夠快,因為原油市場像一個慣性很大的龐然大物,存在滯後效應。就像一列正常運轉的火車,當火車頭感受到前方危險信號想停下來時,後面的車廂仍然具有向前沖的慣性,需要一段時間來緩沖。
原油貿易的基礎設施本身有一個緩慢的慣性。管道中的原油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意味著 3 月中旬購買的石油可能仍需要在 4 月中旬達到。
原油價格越低,越需要資金的補充;石油生產者不願意在急需現金的時候減產。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對於一家從長遠考慮的石油公司來說,虧損著經營油氣井運轉可能是正確的經濟決策。非常之期要有非常之舉,只要原油價格大於零,一口正常運轉的油氣井仍然會帶來一些現金流。因為石油公司還有人員費用、資產折舊、租賃費用等固定成本,這些東西哪怕沒有任何收入他們也必須承擔。從這幾個角度考慮的話,即使他們整體上虧損,保持良好的運行也可能比完全關停沒有任何收入更好。簡而言之,許多公司認為還沒有達到他們關閉油氣井的價格。
原油價格的未來寄予願望,期待價格反彈。只要不死,總會有希望。許多石油公司仍對未來寄予厚望,哪怕未來是多麼的不確定。雖然石油行業最糟糕的時期似乎即將到來,但需求和價格最終仍有望反彈。人們的生活總要恢復,世界生產和貿易仍要進行。甚至一些樂觀的分析師預測,目前石油公司的停產和產能縮減,實際上可能推動油價未來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井一旦關停,重新開啟的費用更加巨大。油氣井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打開和關閉的電燈開關。一口已經關停的油氣井,可能很難重新打開。此外,如果一口正常運轉的油井被關閉,然後石油公司決定重新運轉,你將不得不在油井上投入更多資金,才能使其產量達到原來的同一水平。而且,除了關閉油氣井本身之外還有其他復雜因素要考慮,比如原來和客戶簽訂的法律合同如何處理。
企業的性質也決定的原油的產量,是否減產或增產。比如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企業是國有企業,政府可以通過下達行政命令實現減產。但是美國的石油生產企業都是私營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政府很難通過行政手段直接下達減產額度。行政的減產和市場化的減產,達成減產的時間周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是油價這么低了,為什麼各產油國不立刻減產的另外一個原因。
他們虧損?你也信!
石油是國家的血脈,和糧食一樣都是戰略物資,必須要儲存。
壟斷經營,享受到了權利帶來的宏利。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壟斷就是原罪!這是根子里的病,治不好的。
因為馬上漲價了!多賣點
國外原油白送給他們,他們也要自己生產一些原油,不然怎樣為「虧損」找理由呢。
❾ 石油開采一旦開始,就必須一直進行,不能臨時停止一段時間嗎
當然可以停止。
只不過石油的開采、加工、運輸需要大量人力,同時石油開采可以帶動其它工業行業,形成工業區。停止一段時間會導致大量人員無工可做,產生其它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