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做好石油產品質量管理
一.品質控制的演變
1.操作者控制階段:產品質量的優劣由操作者一個人負責控制。
2.班組長控制階段:由班組長負責整個班組的產品質量控制。
3.檢驗員控制階段:設置專職品質檢驗員,專門負責產品質量控制。
4.統計控制階段:採用統計方法控制產品質量,是品質控制技術的重大突破,開創了品質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質量管理(TQC):全過程的品質控制。
6.全員品質管理(CWQC):全員品管,全員參與。
二,品質檢驗方法
1、全數檢驗:將送檢批的產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檢驗而不遺漏的檢驗方法。 適用於以下情形:
①批量較小,檢驗簡單且費用較低;
②產品必須是合格;
③產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導致該產品產生致命性影響。
2、抽樣檢驗:從一批產品的所有個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檢驗,並根據樣本的檢驗結果來判斷整批產品是否合格的活動,是一種典型的統計推斷工作。
①適用於以下情形:a. 對產品性能檢驗需進行破壞性試驗;
b. 批量太大,無法進行全數檢驗;
c. 需較長的檢驗時間和較高的檢驗費用;
d. 允許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樣檢驗中的有關術語:
a.檢驗批:同樣產品集中在一起作為抽驗對象;一般來說,一個生產批即為一個檢驗批。可以將一個生產批分成若干檢驗批,但一個檢驗批不能包含多個生產批,也不能隨意組合檢驗批。
b.批量:批中所含單位數量;
c.抽樣數:從批中抽取的產品數量;
d.不合格判定數(Re):Refuse的縮寫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數(Ac):Accept的縮寫即接收;
f.合格質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縮寫。通俗地講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樣方案的確定: 我廠採用的抽樣方案是根據國家標准GB2828《逐批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來設計的。具體應用步驟如下:
①確定產品的質量判定標准:
②選擇檢查水平:一般檢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檢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況下,採用一般水平Ⅱ。
③選擇合格質量水平(AQL):AQL是選擇抽樣方案的主要依據,應由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確定樣本量字碼,即抽樣數。
⑤選擇抽樣方案類型:如一次正常抽樣方案,加嚴抽樣方案,還是多次抽樣方案。
⑥查表確定合格判定數(AC)和不合格判定數(Re)。
三、檢驗作業控制
1、進料(貨)檢驗(IQC):是工廠制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環節的首要控制點。(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①進料檢驗項目及方法 :
a 外觀:一般用目視、手感、對比樣品進行驗證;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驗證;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特性,一般用檢測儀器和特定方法來驗證。
②進料檢驗方法:a 全檢, b抽檢
③檢驗結果的處理:a 接收; b拒收(即退貨); c 讓步接收; d全檢(挑出不合格品退貨)
e 返工後重檢
④依據的標准:《原材料、外購件技術標准》、《進貨檢驗和試驗控製程序》、《理化檢驗規程》等等。
2、生產過程檢驗(IPQC):一般是指對物料入倉後到成品入庫前各階段的生產活動的品質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對於該階段的品質檢驗,則稱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過程檢驗的方式主要有:
a. 首件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b. 過程式控制制與抽檢、巡檢相結合;
c. 多道工序集中檢驗; d. 逐道工序進行檢驗;
e. 產品完成後檢驗; f. 抽樣與全檢相結合;
②過程品質控制(IPQC):是對生產過程做巡迴檢驗。
a. 首件檢驗; b. 材料核對;c. 巡檢:保證合適的巡檢時間和頻率,嚴格按檢驗標准或作業指導書檢驗。包括對產品質量、工藝規程、機器運行參數、物料擺放、標識、環境等的檢驗; d檢驗記錄,應如實填寫。
③過程產品品質檢驗(FQC):是針對產品完工後的品質驗證以確定該批產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屬定點
檢驗或驗收檢驗。a. 檢驗項目:外觀、尺寸、理化特性等;b. 檢驗方式:一般採用抽樣檢驗;c.不合格處理;d.記錄;
④依據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工序檢驗標准》、《過程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等。
3、最終檢驗控制:即成品出貨檢驗。(Outgoing Q.C)
4、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
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並追蹤處理效果;
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標識,並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
5、質量記錄:為已完成的品質作業活動和結果提供客觀的證據。
必須做到:准確、及時、字跡清晰、完整並加蓋檢驗印章或簽名。
還要做到:及時整理和歸檔、並貯存在適宜的環境中。
四、統計技術簡介(參見《統計技術應用指南》)
1、分層法:是運用統計方法作為管理的最基礎工具,目的是把雜亂無序的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和統計。
2、調查表: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常用調查表來收集數據。如不良項目調查表、不合格原因調查表等。
3、排列圖: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根據「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原理(即二八原理)製作而成的。排列圖有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形和一條曲線。左邊的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的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個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4、因果分析圖:是用於分析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圖表,一般從人、機、料、法、環、測等6個方面分析。
5、直方圖:(略)
6、控制圖:(略)
五、質量管理常用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1、PDCA管理循環
PDCA管理循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把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劃為P(plan計劃)、
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總結處理)四個階段。
第一為P(計劃)階段,其中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劃,定出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按照制訂計劃目標加以執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檢查實際執行結果看是否達到計劃的預期效果。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分二步:
⑴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准制度和規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
⑵把本輪PDCA循環尚未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循環中去解決。
2、5W2H法 : Why: 為何----為什麼要如此做?
What: 何事----做什麼?准備什麼?
Where: 何處----在何處進行最好?
When: 何時----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完成?
Who: 何人----誰去做?
How: 如何----如何做?
How much:成本如何?
3、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稱腦力激勵法,可以有效地識別問題的可能解決辦法和潛在的質量改進機會。一般應用在分析討論會議中,特別是QC小組會議 、質量分析會等。
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禁止批評:不準批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
2.自由奔放:盡情地想像,自由地發言,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歡迎多提觀點:提出的觀點越多越好;
4.結合改善:與別人的意見相結合,不斷啟發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5.如實記錄:對任何人的發言包括相反的意見都要如實記錄下來。一是獲得全面的信息,二是給人以重視感,從心理上感召他人多發表意見。
六、如何開展QC小組活動
1 QC小組的組建
①QC小組的定義:QC小組(Quality Control的縮寫)即質量管理小組。是指在生產現場或工作崗位上的職工自願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的小組,解決工作場所存在的問題,以達到質量改善的目的。QC小組是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
②QC小組活動的作用:A. 有利於開發智力資源,提高人的素質;B. 預防質量問題,並不斷地進行改進;
C. 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強化團隊意識和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
③組建QC小組的原則:A. 自願參加,自願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本原則; B. 由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C. 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好形式;D. 事實求是,結合實際。
④QC小組的人數:QC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3-10人為宜。
⑤QC小組組長的職責:A. 組織小組成員制訂活動計劃,進行工作分工,並帶頭按計劃開展活動;B. 負責聯絡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小組活動情況,爭取支持和幫助;C.抓好質量教育,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D. 團結小組成員,充分發揚民主,為小組成員創造寬松的環境,增強小組的凝聚力;E.經常組織召開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各種問題,做好小組活動記錄,並負責整理成果和發表。
2 QC小組活動步驟
① 活動課題的選擇:選題范圍 :提高改善產品質量的課題;降低損耗的課題;優化環境的課題;改善管理的課題;提高職工素質的課題。
對選題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先易後難;提倡大小課題相結合,以小課題為主;選題要具體明確;選題應選周期短,見效快的課題,一個課題一般應在3—6個月完成,最多不超過一年時間。
② 現狀的調查:通過調查表或其他形式,運用數據說話的方式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並確定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
③設定目標:制定的目標應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可以達到的。
④原因分析:運用恰當的工具,把現狀調查的主要問題按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大因素,採用調查表、
因果圖、排列圖等恰當的工具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具體原因,並確定主要原因。注意:在原因分析時,應召開小組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團隊的智慧,盡可能將原因一一找出。
⑤制定對策:一般以對策表的形式列出具體項目,在制定對策表時,應採用5W1H法,多問幾個為什麼。因此對
策表應包括:為什麼要制定對策(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哪裡執行(WHere),誰去執行(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和如何執行(How)等。
⑥實施對策:按制定的對策或計劃執行。
⑦效果檢查驗證。
⑧鞏固措施: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並納入有關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制度和規定之中,以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同時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
『貳』 如何鑒別原油的好壞
原油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而是以輕質原油和重質原油來區分(原油相對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間,相對密度在0.9-1.0的稱為重質原油,小於0.9的稱為輕質原油),主要是根據所需最終產品來看,需要的最終產品是以汽油為主的那麼以輕質原油是首選,需要最終產品是瀝青的話那麼重質原油是最好選擇,當然汽油航空油價格高些,輕質原油的價格也會相對高一些
『叄』 怎麼辨別原油的質量呢
原油的質量有很多指標,主要有密度,API值,含水,含鹽,含硫。這幾個值同時影響原油品質。根據密度不同,分重油,中油和輕油,密度越輕,價格越好。含水越少越好。
『肆』 石油技術:進口基礎油的質量如何判斷
進口油單位除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商檢外,直接應用單位仍需進行必要的化驗,以判別其質量並判斷可作何種油品基礎油。考慮到調合型廠的情況,建議仍按常規8項分析指標進行分析,對用作特種或高檔油品的基礎油,必須增加化驗相關項目。如某些用戶發現進口油顏色雖好,但儲存和光安定性不佳,存放一定時間後油色變壞甚至有沉澱,很有可能其原料油氮含量偏高,只經過加氫精製處理,未經白土精製,故爾影響儲存和光安定性;又如從某國進口油中發現有裂解產物,那麼至少應作碘值或烯烴含量;再如從某國進口變壓器油常規理化性質符合要求,但用戶作絕緣性能試驗,實則是不合格產品,使用後導致變壓器出故障等等。故對進口基礎油的質量既要看商檢和所提供的分析數據,又要根據所調油品進行必要的化驗分析,以保證所調潤滑油品質量。
『伍』 原油質量常見的衡量標准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幾點:
硫含量:歐二排放標準的汽油中硫的含量為不大於0.050,而與歐二標准相比,歐三排放標准中規定汽油中主要指標硫的含量要少三分之二,僅為不大於0.015,這將讓汽車尾氣排放的二氧化硫大大減少。
密度:指油品的質量(Mass)與其體積的比值,是指在規定溫度下,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常用單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噸/立方米等。由於體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故密度不能脫離溫度而獨立存在。為便於比較,西方規定以15℃下之密度作為石油的標准密度,我國規定以石油及石油產品在標准溫度(20℃)下的密度為標准密度,單位為g/cm3。
通常情況下:汽油ρ=(0.7~0.76)g/cm3,柴油ρ=(0.81~0.84)g/cm3 。特別是在生產貯運過程中,如發現油品密度明顯增大或減小,可以判斷是否混入重質油或輕質油。
色度:我國石油產品顏色測定法把石油產品的顏色分為16個色號。依次加深為1.0、1.5、2.0、-顏色最深的為8.0。色澤的深淺取決於油中膠質含量的多少,膠質除去的越多,色澤就越淺。
十六烷值:這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機中燃燒時的自燃性指標。常以純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為100,純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來,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級的標准燃料,並在一定結構的單缸試驗機上與待測柴油做對比。
凝點:指油品在規定條件下冷卻至停止流動時的最高溫度。它是用來評價油品低溫性能的項目。油品中的蠟含量越多,凝點就越高。柴油的標號是以研究柴油的凝固點為劃分依據的。
『陸』 為什麼要檢測石油產品的傾點和凝點
第一、節約成本
潤滑油的凝點是表示潤滑性低溫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對於生產、運輸和使用都有著重要意義。凝固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同理,在氣溫較高的地區也沒有必要使用凝固點低的潤滑油。因為潤滑油的凝點越低,其生產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一般來說,潤滑油的凝點應比正常使用的環境最低溫度低5-7攝氏度。
第二、
凝點可作為低溫選用油品的依據,保證油品正常輸送,機器正常運轉。凝點在油品貯運中也有實際意義。根據氣溫及油品的凝點,能夠正確判斷油品是否凝固,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油品正常裝卸和輸送。北京得利特石油設備竭誠為你回答。
『柒』 柴油質量如何檢測
一般是從外觀檢測。外觀判斷柴油好壞應該是呈紅色、淡綠色、無色,清澈無雜質,聞起來氣味不臭、不刺鼻,若是黑色、深紅色、深棕色、聞起來刺鼻、發臭等柴油,極有可能是不合格的柴油。
還有一種是軍用柴油,極為清澈,稍微呈淡藍色(就像在2米處透視看大桶礦泉水的顏色),即使不小心灑在衣服也是幾乎無味,為柴油中的上品;市場上沒有這個產品。
『捌』 如何判斷中石油站點油品質量呢
油太貴關於您咨詢的問題,在實際使用當中,您可以通過觀察加油後的行駛里程、尾氣排放的氣味以及發動機的工作狀況來判斷油品質量。劣質油品燃燒不完全,會導致行駛里程較短,而且尾氣排放會有異味,還會導致發動機動力性下降,例如出現加速無力、回火等這些故障現象。只要是正規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都沒有問題,請您放心使用。
『玖』 如何查詢機油廠家是否通過國家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直接找產品的生產企業查詢產品的企業標准文本。
2、到產品生產企業的主管單位查詢。
3、到產品生產企業所在地的業務主管部門(如質監局、衛生局、農業局、環境保護局等等)查詢。
4、通過市場情報渠道獲取企業標准。
目前針對不同省地的企業可直接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另外在國內已有機構為了能讓更多企業順利完成企業產品標准備案而開展辦理企業產品標准備案的服務。
(9)怎麼檢查石油的質量擴展閱讀:
質量技術備案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第六條: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准,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的產品標准須報當地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准,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標准由企業組織制定(農業企業標准制定辦法另定),並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備案。
『拾』 柴油質量如何檢測
看顏色、聞味道、看密度、是否有雜質、看粘度和泡沫。
顏色:通常車用優質的柴油應為無色、淺黃色或淺棕色的透明液體,稍透明無混濁現象;而顏色發黑發暗呈醬油色,為低標號摻配油;有混濁現象的是混入水分或雜質的劣質柴油。
氣味:優質柴油油味正常;劣質柴油有刺激性氣味,比如有異味或腥辣難聞的再生油。
手感:優質柴油手感黏度小,手感黏度大是混入了其他潤滑油的劣質柴油。
雜質的檢測:取少量燃油,將燃油全部經濾紙(或餐巾紙)過濾,觀察濾紙(或餐巾紙)是否濾出雜質。
看粘度和泡沫:主要憑經驗了。總的來說,經過加工達到了一定。
柴油:柴油是輕質石油產品,復雜烴類(碳原子數約10~22)混合物。為柴油機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過程生產的柴油餾分調配而成;也可由頁岩油加工和煤液化製取。分為輕柴油(沸點范圍約180~370℃)和重柴油(沸點范圍約350~410℃)兩大類。廣泛用於大型車輛、鐵路機車、船艦。
對人體的危害:
對人體侵入途徑:皮膚吸收為主、呼吸道吸入。
柴油的毒性類似於煤油,但由於添加劑(如硫化酯冒黑煙類)的影響,毒性可能比煤油略大。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未見職業中毒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