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洛克菲勒故事(超詳細)
人物經歷:
洛克菲勒出身貧窮,在家中六個孩子排行第二。父親是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very Rockefeller)(1810年11月13日-1906年5月11日).母親是Eliza Davison(1813年9月12日-1889年3月28日)。他父親是賣假葯的江湖郎中,又犯重婚罪,不是個正直的人,故洛克菲勒一生都與他保持著一段距離,但父親精打細算的商業頭腦也對年幼的洛克菲勒留下正面影響。
然而完全相反的,其母卻是個虔誠的浸信會教徒,生活自律,並從小對他灌輸節儉,勤奮等觀念。兒時同輩形容他是個"口齒清晰,講究方法,謹慎小心"的孩子。
1853年他的家庭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Cleveland)。1855年9月,16歲的洛克菲勒在經過六個禮拜的求職後,終於在Hewitt & Tuttle公司開始了第一分工作:簿記員。此時他的月薪是17美元。領到第一分薪水的他向自己承諾:未來畢生都要捐出十分之一的財產於慈善事業。
3年後的1858年,19歲的他已離職與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夥開始獨立經營農產品轉售的生意。
1859年,賓州開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無數人們瘋狂涌進西北,數以千計的油井被胡亂開挖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鄰近的克利夫蘭。看到這情況的洛克菲勒判斷「原油價格必將大跌,真正能賺到錢的是煉油,而非鑽油。」
歷史證明了他的想法。數年內,原油暴跌,煉油速度遠不及鑽油速度,許多鑽油商必須賤價拋售原油以避免破產。1863年,和克拉克兩人終於行動,成立Clark& Rockefeller轉向石油提煉投資,並攬入了另一位合夥人,化學家安德魯斯(Samuel Andrews)。
1865年,洛克菲勒和老合夥克拉克在經營方針上出現了嚴重糾紛。其結果,洛克菲勒大量借債籌措現金,在拍賣會上以72,500美金(這對當時的他是一筆極大的巨款)成功將克拉克股權全數買下,而公司名亦改為Rockefeller & Andrews,克拉克從此離開標准石油。該拍賣常被後世史家視為洛克菲勒乃至整個石油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戰。
1864年,洛克菲勒與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結婚,兩人是之前在商業學校的班上認識的。他從此再也沒有第二段愛情關系。他們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這唯一的兒子也將在日後繼承他的大部分事業。
1866年,攬入自己弟弟William Rockefeller為生意夥伴。1867年,攬入Henry M. Flagler為另一合夥人,以Rockefeller,Andrews,Flagler三人為核心的煉油公司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於是誕生,這即是日後標准石油的前身。
此後兩三年間,洛克菲勒選擇高風險的極端方法,大量舉債增資,大量轉投資,大量開發副產品,結果是成功的。於1868年,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公司已在克利夫蘭擁有兩塊煉油區,並在紐約設有一交易據點,並已是世界上最大煉油商。
1870年與人合辦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至1880年幾乎壟斷整個石油業,並形成美國第一個大托拉斯。
1892年法院裁定美孚石油托拉斯為非法壟斷企業,他被迫將財產轉到各分公司名下,但仍由原董事會集中經營。
1899年又將分公司聯合成立新澤西美孚石油公司。生前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曾捐款建立芝加哥大學及一些慈善機構。
1896年,57歲的洛克菲勒退休了。洛克菲勒退休後,幾乎將全部的精力放到了發展慈善事業上。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他每年的捐獻都超過100萬美元。1913年,他設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專門負責捐款工作。他捐款總額高達5億美元之多。
後代沿襲他的做法,到1950年,共捐贈25億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培養了3個國務卿、12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和眾多的科學家。被稱為"亞洲第一流的醫學院"的中國北京協和醫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會捐款修建的。
洛克菲勒退休後又活了41年。1937年5月23日,98歲的洛克菲勒在他位於奧爾蒙德海灘的別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國10大超級富豪之一,也是當今美國最負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孫子納爾遜·洛克菲勒曾當上了美國副總統,而他的另一個孫子大衛·洛克菲勒,則是赫赫有名的大銀行家。
(1)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為什麼捐協和擴展閱讀
洛克菲勒的名言:
我不靠天賜的運氣活著,但我靠策劃運氣發達。
讓每一個念頭都服從於利益動機。
一個人不是在計劃成功,就是在計劃失敗。
命運給予我們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機會之杯。
我的信念是搶在別人之前達到目的。
智慧之書的第一章,也是最後一章,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借口是製造失敗的根源。
永遠不能讓自己的個人偏見妨礙自己的成功。
往上爬的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
即使輸了,唯一該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輸。
B. 他是掌控美國命脈的富豪,為何不斷資助中國
正如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傳承六代,現如今仍是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團之一。一個企業的好壞,取決於企業的創始人;一個家族能傳承多久,則在第一代創始人時期便決定了。 他資助了國內許多機構,但最為知名的,便是在1921年,在他與其後代的資助下,我們得以建立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這直接幫助我們奠定了如今的醫學體系,並且他還資助了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對我國的人才建設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現在很多的資本家,一直在做慈善,但洛克菲勒這種老牌資本家,深知壓榨最終必然會導致自己的覆滅,因此即使是壓榨,也透著一股深深的人情味,即使是賺取了全世界的財富,也會盡可能的“洗白”自己。洛克菲勒除了資本家的名號外,同時還是一名慈善家,而與許多美國的慈善家只捐助本國不同的是,洛克菲勒對我們國內的教育、醫療建設起到很大作用。
洛克菲勒,一直在為孩子鋪設道路,並希望他們可以走的更遠,洛克菲勒家族便是一代一代,在前任鋪設的道路上,得以不斷傳承、不斷超越。
C. 曾注資北京協和醫院的,頂級豪門洛克菲勒家族,為什麼沒錢了
詹·拉·洛威爾曾經說:「財富可以成為一件寶物,因為它意味著權力,意味著安逸,意味著自由。」
在眾人的眼中,財富象徵著美好的生活,人們皆對其趨之若鶩。然而財富意味著一切嗎?當積累的畢生財富消耗殆盡,人們又該如何自處?家財萬貫卻空洞的人生,貧窮卻充滿意義的人生,人們又該做何選擇呢?
2019年在北京的慈善家聯盟論壇上,戴維洛克菲勒先生的長女說:「財富繼承了好幾代人,我們家族的錢已經所剩不多了。」她口中的家族正是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家族,此言一出,輿論嘩然。盛極一時的洛克菲勒家族經歷了怎樣的絕望?
家族傳奇
在世界富豪榜的排名中,人們總能夠看到洛克菲勒家族的身影。自走進商業領域開始,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在幾代人的經營下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存在。
真正的富人究竟是怎樣的呢?萬貫家財?揮金如土?表面的財富永遠只是人們虛張聲勢的表現,真正的富人不僅僅只是行為上的富人,更是思想上的富人。唯有讓錢財實現價值的最大化,人們才可以稱得上富人二字。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D. 石油大亨的金錢概念名人故事
石油大亨的金錢概念名人故事
他用一生的時間才找回曾經丟失的世界,那裡有用金錢買不到的平靜、快樂、健康和長壽,以及別人的尊敬和愛戴。
一個富人去拜訪一位哲學家,請教他為什麼自己有錢後變得越發狹隘自私了。哲學家將他帶到窗前,問:「向外看,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富人說:「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學家又將他帶到一面鏡子前,問:「現在你又看到了什麼?」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學家一笑說:「窗子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區別只在於鏡子多了一層薄薄的銀子。但就是因為這一點銀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人們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個著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層銀子蒙住了雙眼。
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創業初期勤勞肯干,人們都誇他是個好青年。可當他富甲一方後,便變得貪婪冷酷,賓夕法尼亞洲油田地帶的居民深受其害,對他恨之入骨。有的居民做成他的木偶像,然後將那木偶像模擬處以絞刑,以解心頭之恨。無數充滿憎恨和詛咒的威脅信被送進他的辦公室,連他的兄弟也不齒他的.行徑,而將兒子的墳墓從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園中遷出,說:「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內,我的兒子無法安眠!」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就在眾叛親離中度過。洛克菲勒53歲時,疾病纏身,人瘦得像木乃伊。
醫生們向他宣告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他必須在金錢、煩惱、生命三者中選擇一個。這時他才開始領悟到,是貪婪的惡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聽從了醫生的勸告,退休回家,開始學打高爾夫球,去劇院看喜劇,還常常跟鄰居閑聊。
他開始過一種與世無爭的平淡生活。後來,洛克菲勒開始考慮如何把巨額財產捐給別人。起初人們並不接受,說那是骯臟的金錢。可是通過他的努力,人們慢慢地相信了他的誠意。密歇根湖畔一家學校因資不抵債行將倒閉,他馬上捐出數百萬美元,從而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學的誕生;北京著名的協和醫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而建成的;1932年中國發生了霍亂,幸虧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才有足夠的疫苗預防而不致成災;此外,洛克菲勒還創辦了不少福利事業,幫助黑人。從這以後,人們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他。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為金錢迷失了方向,後半生千金散盡,才重返生命的正道。他一生至少賺進了十億美元,捐出的就有七億五千萬。他用一生的時間才找回曾經丟失的世界,那裡有用金錢買不到的平靜、快樂、健康和長壽,以及別人的尊敬和愛戴。做到這些,享年98歲的洛克菲勒無憾了。
我們無須像洛克菲勒走一生的彎路去尋找生命的真諦,我們只要不遠離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被金錢所奴役,那麼世界就屬於我們。而那顆不被銅臭玷污的心,就會如天上的明月晶瑩剔透,與美麗的世界交相輝映。
;E.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一生告訴我們:既要努力賺錢,也要兼濟天下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經典台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人不也一樣嗎?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都由自己創造,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生動的詮釋。
01 起點不決定成敗
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貧窮的小鎮,父親是賣假葯的江郎湖中,母親是相夫教子的家庭婦女。
洛克菲勒自幼家境貧寒,周圍的環境極其惡劣,毒品、斗毆和酗酒充斥著他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聽天由命,他與其他喜歡瘋跑、逃學的孩子不同,少年老成,小小年紀已經懂得為家裡分擔生活的負擔,想法設法賺錢。
洛克菲勒在讀小學的時候,家裡非常拮據,連吃飽都成問題,更別提買玩具。
但約翰·洛克菲勒並沒有自哀自怨,怨天尤人,而是想方設法製造玩具。
有一天看見一輛被人丟棄的玩具車,他耐心地把玩具車修好讓同學們玩,然後向每人收取0.5美分的費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在一周賺回一輛新的玩具車。
高中畢業的約翰·洛克菲勒,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做薄記員,並且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成為了一名主任薄記員,工資翻了好幾倍。
或許,很多人就會止步於此,慢慢等待高升,安安穩穩地拿著可觀的薪水過完這一生。
然而,洛克菲勒是個不滿足於現狀,有著強大野心之人。
過了三年後,約翰·洛克菲勒與克拉克合夥經營農產品轉售的生意,這是洛克菲勒的第一次創業。
後來,他憑借著自己敏銳的商機洞察力,開始涉及石油產業,他創建了資本額100萬美元的標准石油公司。
隨後壟斷美國百分之九十的煉油業,被人尊稱「石油大王」,成為世界首個億萬富翁。
就像《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書中寫道:「起點對結果有影響,但一定不起決定性作用。
能力、性格、經驗、運氣、抱負、態度和野心等,都會對你的人生和事業可能企及的高度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如何過自己的人生,過去並不等於未來,起點並不能決定你的終點。
我們每個人只要不甘於命運的擺布,也能把拿到的一手爛牌,打成好牌。
02 方法永遠比困難多
約翰·洛克菲勒由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一位世界赫赫有名的首富,其中遇到的困難和艱辛,也是許多人無法想像的。
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機和挑戰,約翰·洛克菲勒從不輕言放棄,總是尋找解決的辦法。
有一次,有一批來自日本的絲綢布料,經過太平洋時,被風雨淋濕了,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廢布。
賣又賣不出去,就地倒掉,根據美國嚴格的環保法律,使得倒掉的垃圾處理費用還要高於這船貨物的價值。
這件事被在酒館喝酒的洛克菲勒聽到了,他找到相關的負責人對他們說:「我可以免費幫你們處理掉這批布料。」
那群人聽了很高興,於是將這批「廢料」送給了洛克菲勒。
第二天,洛克菲勒叫人將這批被沾染的布料製成迷彩服裝、領帶和帽子。
於是乎,原本已經沒用的布料的價值瞬間翻了好幾倍,洛克菲勒幾乎白撿了10萬美元。
就像他說「:我從不依賴於天賜的運氣,但我靠策劃運氣發達。」
方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時,不要唉聲嘆氣,要積極對待,總會找到辦法。
當年洛克菲勒創建了標准石油公司後,遇到的一個重大難題,那就是鐵路公司要求提高運輸利潤,導致石油運輸的成本大大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約翰·洛克菲勒並不屈服鐵路公司的擺布,苦思冥想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用管道運輸石油。
之後,美國第一次出現經濟大蕭條,有近三分之一的鐵路公司破產,許多行業也全線崩潰,盤股票交易所也不得不停業十天。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洛克菲勒,在這場大蕭條中,他反而吞並了更多石油公司和鐵路公司,帝國的大廈越發牢固。
就如俞敏洪所說:「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突破、突破再突破。擋住我們前進的,恰恰是我們自己。」
再遇到困難時,請不要泄氣,也不要輕言放棄,再咬咬牙關,說不定突破口就會在不遠處。
03 勤儉節約,是發家致富的法寶
家境的貧寒,讓約翰·洛克菲勒從小就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從來不亂花一分錢。
當別的小夥伴,把得來的零花錢用於買玩具,買零食,他卻一分一分地存下來。
長大後,約翰·洛克菲勒盡管後來成為了千億富翁,他依然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好慣。
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餐廳去吃飯,看到一個年輕的乞丐拉著小提琴,朝行人乞討。
洛克菲勒被那些美妙的聲音吸引住了,他就心生憐憫,打算掏給那乞丐一張紙幣。
可一不小心,他將一美元的硬幣帶了出來,那個硬幣就很快滾落到乞丐身後的排水溝里。
洛克菲勒走過去,不顧臟臭,俯身將那個硬幣撿起來,然後仔細擦去上面的泥污,再小心地放進口袋裡。
那個乞丐詫異地問:「先生,如果我像你那麼有錢的話,根本不會去在乎那一元錢的。」
洛克菲勒若有所思地說:「也許,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討的原因吧。」
⼀枚⼀元硬幣,看起來微不⾜道,也許許多人也不會把它放在心裡,更不會當回事。
然而,你對待一枚硬幣的態度,就反映了你對待金錢的態度,你越是珍惜錢財,越能積累財富,反之,你也存不下錢。
約翰·洛克菲勒不僅要求自己勤儉節約,對子女更是如此。
約翰·洛克菲勒有4個孩子,3個女兒,1個兒子,在4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前,他們從沒去過父親的辦公室和煉油廠,他們也不知道父親是赫赫有名的富人。
他的小兒子,也是後來家族的唯一繼承人小約翰,在8歲之前基本上都沒有穿過新衣服,穿的都是姐姐們穿剩下的裙子。
在孩子童年時代,洛克菲洛給4個孩子只買了1輛自行車,同時讓孩子們通過家務勞動來獲取錢,讓幾個孩子意識到錢來之不易。
洛克菲勒曾對兒子約翰說:「在你和你的姐姐們年幼的時候,我就不會刻意告訴你們我是個有錢人,而是幫助你們樹立節儉、個人奮斗的價值觀。」
在他的影響下,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詛咒,至今已經延續了150多年的輝煌歷史。
有句話說得好:「節約是幸福之本,浪費是貧困之源。」
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發家致富之寶,值得每個人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
04 達則兼濟天下
約翰·洛克菲勒不僅僅是世界聞名的資本家,更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家。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約翰·洛克菲勒每年的捐款都超過100萬美元。
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也是他投資建立的,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中國也受益良多。
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慈善王國最大的海外項目,如今成為清華大學的醫學部,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高醫學人才。
他建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主導了遍及六大洲62個國家的鉤蟲病,瘧疾,傷寒的防治工作。
洛克菲勒基金會甚至還是青黴素的發明者弗萊明的資助人,而這個人可是在小兒麻痹、流行性腦膜炎、梅毒和黃熱病的研究上都取得過突破性的成果。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約翰·洛克菲勒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獲取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也盡自己的力量為世界做出了不俗的貢獻,努力回報社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或許也正是因為洛克菲勒家族一直延續祖輩父輩做慈善事業的習慣,整個家族並沒有走向衰敗,反而越來越發展壯大。
今日的紐約街頭,隨處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家族的輝煌:摩根大通銀行、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會、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生命科學領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學。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只管善良,上天一定會給你想不到的驚喜。
05
《了凡四訓》里說:「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也沒人替你堅強,你想要的,都得自己去努力,自己去爭取。
人這一生,自己就是最大的靠山,依靠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願我們能像約翰·洛克菲勒一樣,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有能力的時候,也發光發熱,為美麗的世界做貢獻。
F. 當年打破富豪榜長壽紀錄,換6顆心臟的美國石油大亨,他結局如何
換6顆心臟只為續命!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覺得很恐怖,畢竟長壽續命這個觀念,在道家觀念看來,是有傷天合地,因為續命長壽這個事情,誰不喜歡?誰不想活得久一點?且不說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結語但人是鐵嗎?不是,戴維.洛克菲勒年輕時候累壞了身體,到了中晚年的時候,就只能依靠「心臟移植手術」獲得時間,也就是續命。
不多,也就換了6顆,讓戴維.洛克菲勒成為了富豪榜上最長壽的一位,這個記錄,至今還沒有人打破,畢竟百歲老人,也算是罕見了。
G. 洛克菲勒的慈善心行
洛克菲勒的人生目的是:「盡力地賺錢,盡力地存錢,盡力地捐錢。」他終身不煙不酒,一生勤儉自持,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洛克菲勒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偶像。
1910年,黑龍江瘟疫流行,而當時中國醫療及防疫等各方面條件都很落後,沒能有效控制疫情,半年內6萬多人染疫身亡。洛克菲勒聞訊趕來,決定在中國建一座現代化醫院。
經多次考察研究,最後出手在北京買下豫王府改建醫院。這座醫院改造耗時10年,相繼投入4800萬美元,成為一家大型的綜合性醫院,最終無償地捐獻給中國,就是後來的北京協和醫院。
慈善無國界,洛克菲勒資助醫學研究,成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贊助青黴素、梅毒病原體等科學研究。他對黑人族群也特別關照,斥巨資提升黑人教育,為慈善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16歲時,因不負責任的父親而輟學,由此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18歲,洛克菲勒即開始自己當老闆,從事農產品貿易。
幾年後,他發現了石油開採的煉油技術最賺錢,於是合夥建立了一個煉油廠,並獲得豐厚的收益。40歲時,洛克菲勒與其他5人創立的標准石油公司,已經控制了美國煉油能力的90%。至1910年,洛克菲勒的財富已達10億美元。
洛克菲勒曾說:「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這種人生的自信,是洛克菲勒成功的基石。同時,品行上的過人之處,也是他性格的使然。
有一回,洛克菲勒完成了7天的徒步旅行後,一身泥土的來到吵鬧臟亂的小火車站,准備返回紐約總部。檢票時,一個胖女人喊他:嗨!老頭,你幫我提個行李箱,我給你小費。
洛克菲勒看她帶著孩子,又帶了幾件行李,於是便走上前拎起箱子,和胖女人一起上了火車。原來,洛克菲勒被當成是出力氣活的工人,但他並沒有做任何解釋。
胖女人感激的對洛克菲勒說:幸好有你幫忙,不然的話,恐怕要誤了火車。說著掏出一美元遞給了洛克菲勒,他微笑地收起了小費。
正在這時,列車長來到洛克菲勒的座位前站住,恭敬地對他說:洛克菲勒先生您好,歡迎您乘坐本次列車,請問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嗎?
胖女人聽得一臉震驚的樣子,眼前幫她提行李的人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於是她趕忙道歉。洛克菲勒卻感謝地說:太太,是你給了我一次機會,這一美元的小費,我收下了。
這就是洛克菲勒的品行,用中國的老話說叫做: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謙遜低調,不虛榮、不勢力。在他的眼裡,從不把自己當做是大亨。
4/16/2021年早上寫於夏威夷檀香山Wai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