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助!誰能找到近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效益佔全國GDP多少石油天然氣行業是在什麼時候引入安全評價
珍惜水資源
當我第一次看到海的時候,還很小,浩瀚的大海使我驚嘆,我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出一個概念:水是源源不斷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的確,在人們的印象中,水無處不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它是工業的血液,農業的命根子,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小助手······總之,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寶貴財富,而且據調查,我們居住的地球還有一個別名叫「水球」,顧名思義,我們的地球上70.8%充滿了水。但這么多水,其中海水就佔了97%,陸地上的地面水佔0.017%,其中又有一半在內海和鹽湖之中。淡水的根本來源是雨露,每49年落到陸地上的水只有10.5萬立方米,而這其中的2/3又被植物蒸騰或地面蒸發掉,只有1/3,即3.75萬立方米的水可供人類利用。
這么少的水足夠我們用嗎?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當人們看見水龍頭的自來水「嘩啦嘩啦」地流的時候,就總是視而不見,不願上前一步關掉水龍頭?為什麼當一些人往江河海湖扔垃圾的時候,他們想不到這對水的污染有多大?為什麼當工業污水「嘩啦啦」地流進江河海湖時,看著 原本清澈的水變成污水時,人們並不感到痛惜?為什麼當······
其實,人類現在是慢性自殺,他們毫不痛惜地污染、浪費水資源,然而,水又是多麼的寶貴呀!如果現在不好好珍惜水資源,未來的水將像油一樣珍貴。
所以,我們要搞好水的循環利用。利用天然淡化器將海水淡化處理,這樣做既環保又省錢,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水源的問題解決了,如何用呢?人們應該多發明如「電解水分子洗衣機」等節水產品,「電解水分子洗衣機」利用電解水分子的原理,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吸收衣服里的贓物,電解出的氫原子可以作為環保汽車的燃料,既不損害衣物纖維,又為汽車提供動力能源,還為環保事業盡了力,何樂而不為呢?
盡管現在有很多節水產品,但最重要的還是靠人們自己——不浪費,不污染水資源,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水資源。
啊!人類快覺醒吧!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的話,將來地球上流下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珍惜資源從我做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習慣了大白天辦公室里燈火通明,習慣了居室中空調大開四季如春,習慣了洗碗時的長流水,復印機旁的廢紙張……還有,習慣了這一切方便舒適背後的大手大腳、隨心所欲。
因此,當國務院提出2004年到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當隔膜已久的「節約」二字不斷重復於我們的耳邊時,一些人覺得「不習慣」。
有人說,節約是生產力低下的自然經濟時代的產物,在物質豐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重提節約是否不合時宜?有人說消費是生產的牽引機,是現代化列車不可缺少的車輪,倡導向節約型社會轉型是否守舊落伍?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節約?
不加節制的資源浪費撼動生存根基
節約與浪費是相對的,今天我們重提節約,是因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浪費正在撼動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我們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不到平均數的1/4,600多個城市裡有400多個供水不足,但我們珍惜水了嗎?
農業是水資源的用水大戶,也是水資源的浪費大戶。在我國,「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農業灌溉方式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的一半在輸水過程中就滲漏了,利用率僅為40%左右,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水平。
因為現有用水設施技術落後,目前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103立方米、美國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我們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僅為55%左右,而發達國家平均為75%—85%。
生活中人們對水資源的浪費同樣肆無忌憚。實驗表明,一個水龍頭如果一秒鍾漏滴一滴水,一年便滴掉360噸水,而我國多數城市輸配水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損失高達20%以上,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項每年就損失上億立方米。全國每年浪費水資源更在100億立方米以上。北京市僅一年的洗車耗水量,就相當於一個多昆明湖或6個北海的蓄水量。
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們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積1/10的土地,養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種名目的「圈地運動」卻使我們的耕地銳減,光是小小的實心黏土磚,就能一年毀掉8萬—10萬畝良田,僅磚廠侵佔土地就達400萬畝。
在粗放使用、無端浪費中,能源也進入了緊缺時代。石油、天然氣、銅、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的最低值,只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國每萬元工業生產值比發達國家多消耗近40%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除了科學技術落後的因素外,人為浪費是一個大漏洞。
無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非典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都未能阻擋我國經濟高歌猛進的態勢。但是,從去年席捲全國的能源緊張、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開始,人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我國經濟正飽受資源約束之痛。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重要資源緊缺必將受制於人,關鍵時候,資源可能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迫在眉睫的資源危機敲響自然警鍾
乘坐在高速發展的經濟列車上,面對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我們時常感到一種滿足:捉襟見肘的日子過去了,生活越來越紅火。
但當我們知道,今天的富裕生活是要靠過度耗用資源來實現,今天的發展是要用子孫後代的生存權利來換取時,我們還能如此坦然地粗手大腳地生活嗎?
「原以為你無限寬廣,不在乎失去一片蔭涼。原以為你有無窮寶藏,不在乎掠走一點安詳。原以為你無比堅強,誰知你的淚在流淌。原以為你母愛無疆,誰知你漸漸失去力量。」
現存資源的匱乏與窮絕,未來發展的需求與壓力,讓我們必須靜心聆聽自然的警示。在接連遭遇「煤荒」、「電荒」、「油荒」之後,國人初嘗資源短缺的苦澀。在排隊購買蠟燭的煩躁中,在忽然陷入黑暗的恐慌中,警鍾其實已經敲響!
地質學家經過幾十年的勘測證實,因為巨大的人口基數,因為飛速的經濟發展,中國已成為「資源弱國」。50年後中國除了煤炭外,幾乎所有的礦產資源都將出現嚴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資源面臨枯竭。有識之士警告,2010年中國將進入嚴重缺水時代,我們的孩子將不得不為我們今天的揮霍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資源不足將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困難,也將成為損壞我們美好生活的最大隱患。
其實,在發展的車輪下,如何應對資源短缺的挑戰已經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在世界各國,節約已經成為一種風潮,不少國家的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已經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那是一些遠比我們富裕得多的國家,但他們對於資源利用的精打細算,讓我們汗顏。
美國是資源大國,他們的國民消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國學生的課本是重復利用的,一本教科書要至少用8個學生,平均使用壽命5年。我國課本的使用壽命卻只有半年!我國現有在校中小學生2.2億人,目前人手一冊的課本若能連續使用5年,扣除成本,可節約的資金便相當可觀!而在課本循環使用過程中,又將有多少森林可以倖免於難!
我們的近鄰韓國人已經節約到牙齒了,因為珍惜資源,他們研製出以土豆澱粉或江米面為原料的食品牙簽。像餐館用的一次性檯布、旅館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韓國早已沒了蹤影。
一次性筷子本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卻嚴禁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來做一次性筷子,他們使用的這種木筷都是從中國進口的,用過之後,又將筷子加工生產成紙漿出口中國換取外匯。
惠普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實力雄厚財大氣粗,但他們卻在辦公室里設了「備用箱」和「再生箱」,只用過一面的紙張都放在備用箱中,其他人可以再利用那紙的背面,兩面都用過的紙則放入再生箱中回收。在全球的愛普生任何一家公司里,所有雙面用的列印紙在用完之後還必須用於粘貼各種報銷票據。
這些看起來錙銖必較甚至有些精細瑣碎的行為背後,是一個越來越得到認同的共識:再富裕也沒有權利浪費資源。
節約資源依賴每個人的行動
積羽沉舟,在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果每個人都不注意節約資源,那麼我們的資源儲備將無法承載中華民族的發展之舟;
滴水成河,如果13億人口的中國真正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它所匯集的力量將不僅是我們國家走向未來的支撐,也是我們民族對於地球和人類的饋贈。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生活中杜絕浪費之事人人可為,可以節約之處俯首即是。
淋浴擦肥皂時關掉水龍頭,洗一次澡可以節約60升水;用口杯接水刷牙,只有0.5升水,如果讓水龍頭開著5分鍾,則要浪費45升水;廁所使用節水型器具,每次可節約4—5升水;洗菜時用盆接水洗,而不是開著水龍頭,一頓飯可節省100升水……
全國13億人口每人少用一雙一次性木筷,意味著成千上萬畝森林免遭砍伐厄運。全國每個家庭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可以節省大量的石油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好紙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如果採用節能光源,我們的照明用電量將下降60%,一年可節約740億千瓦時電能,相當於節約2989萬噸標准煤。如果把國內現有的1.3億台冰箱全部換成節電冰箱,每年可節電431.32億千瓦時,相當於半個三峽水電站的發電量……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每個人的手裡都緊握著珍貴的「資源」,掌握著對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生殺予奪的權力,成之毀之、愛之損之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黨和政府曾經大力倡導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滴油、一斤煤、一寸布的精神。現在經濟發展了,收入增加了,日子好過了,但那種節儉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更加豐富的意義。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直以節儉為值得彰揚的美德。今天,我們的20字公民道德綱要也將勤儉節約大書其中。
選擇節儉,不僅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追尋一種精神品質,更是確立了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
它的名字叫可持續發展。
它需要13億國人同心協力、身體力行。
Ⅱ 中國石油進口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雖然已經意識到油氣資源的供給安全問題不僅有資源本身的儲量、生產量和運輸量的問題,還有國家、地區的穩定性問題,以及一系列能源革命所帶來的沖擊。包括為了降低因使用化石能源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和環境遭到嚴重影響,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同時推動了新型可替代能源的開發利用,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給油氣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是,由於目前經濟發展需要的能源增長速度高於這些技術所帶來的油氣資源需求下降的速度,所以每年油氣資源使用量還在增長,要使短期內新型能源使用增長能夠足以抵消人們對一次能源需求量的增長,還是有很大困難的。因此,油氣資源的供給安全問題還會牽動著每個國家的安全。
從礦產品管理范疇看,石油進口安全問題是礦產品供應安全問題中國境外供應安全的部分,也是礦產品重要度研究內容中國境外獲得難易程度中的一個問題。石油進口安全是指從國外不同的國家進口石油資源對本國石油市場的影響。中國石油進口安全評價就是研究中國從不同國家進口石油資源對國家石油市場的影響水平狀態。因此需要考慮中國石油進口規模水平、獲得石油資源的抗競爭能力、進口石油的供應穩定性和其他環境問題。
從市場營銷管理范疇看,市場細分戰略管理是市場管理的第一步。首先選擇細分標准,將整個市場分為若干個有明顯差異的細分市場,然後再對每個細分市場進行評價及描述。細分市場的基本變數有組織類型、組織規模、地理位置、關鍵客戶(要求其供應商必須實施特定的營銷組合,這樣的組織被稱為關鍵客戶)。因此,研究石油進口安全的供應市場時,可以通過細分供應市場來深入分析供應國的管理體制及政權的穩定性、供應國的石油儲量和產量、供應國所在地理位置(包括周邊國狀態),以及供應國與其他國家的結盟程度等進行細分市場的研究(表6-13)。在此將石油供應者視為「客戶」。
表6-13 考察變數解讀
根據以上分析,評價中國進口石油安全狀況應該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展開:一是中國石油進口安全狀態,二是供應國對中國石油進口安全狀態的影響。所以可以得到兩套評價指標體系,分別見表6-14和表6-15。
表6-14 中國石油進口安全狀態評價指標體系
表6-15 供應國對中國石油進口安全影響評價指標體系
表6-14是評價中國石油進口安全所處狀態的指標體系。准則層分為4個。
第一個准則層中的「規模」包括5個指標:總進口規模是指評價年份中國進口石油的總量;進口量比例是指評價年份中國進口石油量占當年世界石油市場總交易量的比例;進口依存度是指評價年份中國進口石油量占需求量的比例;進口國數量是指評價年份中國進口石油的供應國數量;進口國比例離差是指評價年份中國從各國進口石油的比例與安全年份同序號比例之差的均值。
第二個准則層「價格」只有1個代表指標:進口價格穩定性是指評價年份中中國進口石油平均價位的波動性,可以用進口價格波動率指標表示。
第三個准則層「地理環境」可從兩個方面評價,運輸方式是指是否用了最安全的運輸方式,以及運輸距離的遠近程度。
第四個准則層只有「政治環境」1個指標,是指當年中國在世界的整體政治經濟地位,主要表現為話語權、影響力等。
表6-15所有指標是評價中國石油進口的不同供應國對其安全性的影響。共分為4個准則層。
第一個准則層「保障」,是研究供應國對中國進口石油的保障程度,從某供應國的石油總儲量、總產量及中國從其進口占其產量的比例3個方面來考慮。
第二個准則層是「經濟」角度,只有1個價格穩定性指標,是指從某一個國家進口石油的價格穩定性。
第三個准則層「地理環境」,需要考慮運輸方式和運輸距離。
第四個准則層「政治環境」有3個指標考核:雙邊關系是指中國與供應國的政府、民間等往來情況;國家政局穩定性指供應國的政府、政策實施等的穩定性;周邊環境穩定性不僅要考慮供應國所處的周邊國家對其社會的影響,還包括由其運回石油的路途安全狀態。
Ⅲ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汽油,柴油品質怎麼樣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汽油挺好的。柴油品質不錯。2003-08-22在浙江省杭州市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河坊街54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0007539511778,企業法人徐海榮,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經營范圍是:
安全評價(范圍詳見《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證書》),安全生產培訓(憑有效《浙江省安全培訓機構資質證書》經營),石油儲運技術咨詢服務,石油儲運設備、石油計量設備、石油化驗和檢測設備的銷售。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浙江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138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