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日本石油多少噸
擴展閱讀
redmik40視頻工具箱怎麼用 2025-08-02 22:38:01
cf手游198鑽石能領多少 2025-08-02 22:37:59
什麼工具可以幫助失眠 2025-08-02 22:32:48

日本石油多少噸

發布時間: 2023-01-13 08:34:20

㈠ 二戰中消耗石油大概多少噸啊!!!!!

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石油是武器裝備的動力源泉
隨著軍隊現代化建設推進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武器裝備對石油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首先,石油是武器裝備機動力的來源。武器裝備的機動能都是由石油的化學能轉化而來。沒有石油,飛機上不了天,艦艇出不了海,坦克、汽車無法行駛。其次,石油是武器裝備操作力和控制力的來源。裝備操作與控制需要能量,而這種能量大都源自石油。因此,可以說石油已成了武器裝備戰鬥力的重要構成因素。換句話說,離開了石油,武器裝備的戰鬥力將無法發揮,甚至成為一堆廢鐵。1942年,英軍嚴密封鎖北非德軍的油料供應線,造成德軍500餘輛坦克因斷油、不能機動而被殲。1944年至1945年,蘇聯紅軍和同盟國軍對德國80幾個煉油廠和石油供應線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轟炸,使德軍油料供應嚴重不足,大批飛機、坦克不能作戰。石油是戰爭的「血液」當人類戰爭進入機械化、摩托化乃至信息化時代,之所以大批先進的飛機、艦艇、坦克、戰車、自行火炮馳騁在陸、海、空立體戰場上,發揮著強大威力,一次次贏得戰爭勝利時,正是由於不停地給裝備注入新鮮的「血液」,也正是石油這種特殊的「血液」在戰場上流淌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石油消耗僅為3600萬噸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消耗已達3億多噸,占各類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38%。近幾次局部戰爭中,石油的重要性體現得更為充分。1982年的馬島戰爭,英軍消耗石油達60萬噸,占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60%;42天的海灣戰爭,美軍消耗石油625萬噸,占物資消耗總量的70%以上。

石油是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

戰爭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石油絕不僅是簡單的後勤保障問題,它已成為軍隊戰鬥力的主要構成要素,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近代戰爭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二戰時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後,正當巴頓將軍率領的第三集團軍橫穿法國腹地,准備全殲德軍主力時,油料供應突然中斷,機械化部隊無法行進,使德軍死裡逃生。1945年8月,在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的遠東戰役中,由於戰役准備階段石油儲備不足,加上缺乏運輸車輛和儲油容器,擔任主要突擊任務的坦克集團軍在戰役第三天就幾乎耗盡油料,其他機械化部隊也嚴重缺油,使部隊行動嚴重遲緩,直至日軍宣布投降,蘇軍地面部隊仍未到達預定位置。

石油是許多戰爭的起因和戰爭打擊的目標

石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石油往往還成為戰爭的起因和一些國家發動戰爭的目的,也成了戰爭打擊與破壞的主要目標之一。1940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石油和控制石油資源。20世紀的四次中東戰爭,基本都是以石油為背景,為控制和奪取石油資源而發生的。海灣戰爭是因伊拉克與科威特的石油資源之爭而引起,而美、英等國的軍事介入,主要動機就是為了控制海灣豐富的石油資源,以保證其經濟利益。美國以反恐的名義積極發動阿富汗戰爭,除了打擊以本·拉丹為首的恐怖主義、推進全球戰略部署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準了中亞地區存在的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想借反恐之機在中亞地區建立軍事存在,以達到控制全球和控制中亞地區石油資源的目的。

此外,現代戰爭中,作為戰爭重要潛力的石油,已成為敵對雙方打擊與破壞的重要目

標。1980年的兩伊戰爭中,石油及其設施成了打擊破壞的重點目標。雙方都將對方的油田、油管、煉油廠、石油裝運站及其他石油設施作為首要打擊目標,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就伊朗而言,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為伊朗提煉2/3原油的煉油廠被夷為平地;152個儲油罐全部被摧毀或損壞;石油日產量由戰前的600萬桶銳減到50萬桶,直接經濟損失達50多億美元。伊拉克8個煉油中心一半遭受襲擊;出口石油的兩個主要港口被嚴重破壞,無法運營;境內的所有油庫及油田均遭襲擊,破壞嚴重;石油日產量由350萬桶減到100萬桶,出口全部陷於停頓,直接經濟損失達40多億美元。科索沃戰爭中,北約為消除南聯盟的戰爭潛力,對其油料生產、儲存設施和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了精確打擊。僅4月13日一天,就轟炸了南聯盟的7個油庫。空襲結束時,南聯盟的煉油能力全部喪失,炸毀或嚴重破壞了南聯盟41%的軍用油庫和57%的民用油庫,連接前後方的所有油料補給線被切斷,南聯盟的油料供應量減少了70%。

有人說,石油是黑色金子,是軟黃金;還有人說,石油是大地之血,勝利之血;我認為,石油既是和平的血脈也是戰爭的血脈。

㈡ 180干萬噸石油排名第幾位

第三
2017世界石油儲量排名

篇一 : 世界石油儲量/產量排行榜

石油儲量排名國家石油儲量(萬噸)石油產量排名國家石油產量(萬噸)

01沙特3553424.6601沙特42150

02加拿大2450589.0402俄羅斯41080

03伊朗1723287.6703美國28625

04伊拉克1575342.4704伊朗18650

05科威特1321917.8105中國17075

06阿布扎比1263013.7006墨西哥16825

07委內瑞拉1065753.4207挪威15175

08俄羅斯821917.8108加拿大11100

09利比亞493150.6809奈及利亞10600

10奈及利亞342465.7510英國10475

11美國310643.8411委內瑞拉10075〔〕

12中國250000.0012阿布扎比9250

13墨西哥214712.3313科威特9250

14卡達208315.0714巴西7675

15阿爾及利亞154986.3015利比亞7000

16挪威143114.6616伊拉克6375

17哈薩克123287.6717阿爾及利亞5250

18巴西116438.3618印度尼西亞5100

19亞塞拜然95890.4119哈薩克4435

20阿曼75424.6620安哥拉4375

21安哥拉74136.9921阿曼4110

22印度73578.0822馬來西亞4000

23中立區68493.1523埃及3750

24印度尼西亞64383.5624卡達3600

25英國63904.1125阿根廷3600

26厄瓜多63419.1826印度3325

27迪拜54794.5227中立區3000

28葉門54794.5228哥倫比亞2700

29埃及50684.9329澳大利亞2650

30澳大利亞47945.2030敘利亞2640

31馬來西亞41095.8931厄瓜多2050

32阿根廷38636.9932丹麥1840

33敘利亞34246.5833葉門1750

34加彭34232.8834越南1665

35哥倫比亞25236.8535迪拜1650

36剛果20628.9036亞塞拜然1515

37沙迦20547.9537剛果1200

38汶萊18493.1538赤道幾內亞1200

39丹麥17493.1539加彭1200

40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3561.6440土庫曼1000

41羅馬尼亞13090.6841蘇丹1000

42古巴10273.9742汶萊950

43義大利8516.4443巴林870

44越南8219.1844泰國800

45烏茲別克8136.9945烏茲別克750

46泰國7991.1046特立尼達和多巴哥675

47蘇丹7712.3347羅馬尼亞580

48土庫曼7479.4548義大利480

49瓜地馬拉7205.4849秘魯435

50德國6054.7950烏克蘭415

51玻利維亞6034.2551德國390

52喀麥隆5479.4552喀麥隆330

53烏克蘭5410.9653突尼西亞330

54突尼西亞4213.1554巴基斯坦300

55土耳其4109.5955巴布亞紐幾內亞237

56巴基斯坦3954.4556荷蘭229

57秘魯3908.2257土耳其225

58巴布亞紐幾內亞3287.6758沙迦225

59白俄羅斯2712.3359古巴225

60扎伊爾2561.6460白俄羅斯175

61阿爾巴尼亞2260.2761玻利維亞150

62西班牙2159.2662瓜地馬拉125

63菲律賓2082.1963紐西蘭124

64智利2054.7964法國122

65法國2033.8465匈牙利119

66巴林1843.2966扎伊爾110

67蘇利南1520.5567克羅埃西亞103

68荷蘭1452.0568菲律賓100

69匈牙利1403.8969象牙海岸100

70哈伊馬角1369.8670奧地利91

71象牙海岸1369.8671波蘭83

72波蘭1320.2172南非81

73塞爾維亞1061.6473塞爾維亞77

74克羅埃西亞1031.1874日本69

75奧地利849.3275緬甸65

76日本801.3776蘇利南59

77孟加拉767.1277智利50

78紐西蘭746.5878西班牙32

79緬甸684.9379阿爾巴尼亞30

80吉爾吉斯547.9580迦納30

81喬治亞479.4581捷克29

82迦納226.1682孟加拉20

83南非214.7983希臘12

84保加利亞205.4884喬治亞10

85捷克205.4885吉爾吉斯10

86立陶宛164.3886保加利亞5

87塔吉克164.3887斯洛伐克5

88赤道幾內亞164.3888巴貝多5

89斯洛伐克123.2989台灣3

90貝南112.4790哈伊馬角2

91希臘82.1991摩洛哥1

92台灣54.7992以色列0.5

93以色列51.78

94巴貝多34.37

95摩洛哥21.92

96約旦13.70

97衣索比亞5.86

世界總計17339884世界總計340433

歐佩克小計11911246歐佩克小計132180

㈢ 美國本土石油儲量

美國可開採石油儲量超過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根據數據,美國石油總儲量2640億桶,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美國超過50%的石油儲量為頁岩油。此外,僅德克薩斯州石油儲量就超過600億桶;俄羅斯石油儲量為2560億桶,居第二位;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儲量為2120億桶,居第三位。

㈣ 國際上一桶油石油等於多少公斤

1桶石油=0.137噸=137公斤(全球平均);1噸石油約等於7桶,如果油質較輕(稀)則1噸約等於7.2桶或7.3桶。原油比重由0.8到1.0公斤/升,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大約在128-142公斤之間。

歐佩克組織和英美等西方國家原油數量單位通常用「桶」來表示(西方喜歡的單位),中國及俄羅斯等國則常用噸作為原油數量單位。

(4)日本石油多少噸擴展閱讀:

單位

1噸約等於7桶,如果油質較輕(稀)則1噸約等於7.2 桶或7.3桶。

1桶=42加侖

1加侖=3.78543升

美製1加侖=3.785升

英制1加侖= 4.546升

所以,1桶=158.99升

㈤ 日本的石油主要來源於哪些地區

日本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前兩個是美國和中國),但自己幾乎不生產石油,也沒有石油的資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進口。下圖是日本石油進口的地區來源分布,從中可以看出,日本的石油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阿聯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達分列前五位,佔到了日本進口石油的70%以上,在分布是非常不合理的,太依賴中東了,這次中東局勢運盪,日本受到了很大沖擊。但近來,俄羅斯向日本輸出石油的比例在上升,泰納線(從泰舍特到納霍得卡)的石油管線建成後,日本每年從俄羅斯獲得700萬噸石油。順便說一下,中國也是日本石油的來源之一,過去中國是為了換匯,現在主要是為了平衡雙方的貿易。

㈥ 全球石油儲量是多少

全球石油儲量為17339億桶(2446億噸)。

英國石油公司的2019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指出,截至2019年年初,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為1.7萬億桶。委內瑞拉石油儲量最大,為3030億桶;其次是沙特的2970億桶。

隨後是加拿大(1670億桶)、伊朗(1550億桶)、伊拉克(1470億桶)和俄羅斯(1060億桶);美國的儲量則少得多,為610億桶。

2018年,全球石油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日產量為9470萬桶,日消費量為9980萬桶。這與歐佩克國家人為限產有關——以此支撐較高價格。

以這些指標計算,石油還夠人類使用50年。但問題在於,探明儲量是沒有保證的,因為開采並不總是劃算。10月初,俄聯邦礦產開發署完成了對本國油田的清查——只有67%的油田是盈利的。也就是說,近1/3的油田收不抵支。

盡管鑽探了更多新鑽井,但今年上半年美國頁岩油開采量僅同比增長1%,而2018年同比增長了7%。這可能說明主要礦床已經接近枯竭。

全球石油成因

它的過程與煤炭的形成有點類似,比如煤炭的形成是從泥炭、褐煤、次煙煤、煙煤、無煙煤,很明顯無煙煤要比褐煤好得多,但需要時間的沉澱。

而石油形成則需要經歷沉積、腐泥化、乾酪根,經過地質化學的催化裂解形成最初的石油,再經過轉移富集形成油田,最後被發現變成人類能利用的石油資源。石油和煤炭都是生物質成因,有朋友誤解為煤炭是植物,石油是動物,但其實是錯的,石油也主要以植物形成。

㈦ 世界石油儲量是多少

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分布為,中東地區探明儲量995.8億噸,佔全球總探明儲量的57.4%。主要集中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達和敘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儲量達849.3億噸。該地區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4%。北面地區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297.6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儲量為245億噸,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蘇聯地區,獨聯體國家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106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6.11%,其石油產量為4.9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4.5%。其中俄羅斯石油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此外,亞太地區探明石油儲量52.4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5%;非洲地區為11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6.6%;南美地區探明石油儲量134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7%。(參見http://info.news.hc360.com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區消費量與石油資源擁有量存在嚴重失衡現象,而石油資源在國家發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此全球圍繞油氣資源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歐、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不超過世界總量的22%,而其石油消費卻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近80%,於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說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歐盟7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除了從中東進口石油外,歐盟藉助非洲許多國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優勢」,在非洲石油開發中已領先一步。西方大國對石油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和爭端和不斷加劇,資源戰略成為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強危機處理能力,經歷過石油危機的西方大國先後立法、以確保石油的戰略儲備。如美國制定的《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有《石油儲備法》、德國有《石油及石油製品儲備法》、法國制定的《關於工業石油儲備庫存結構的58-1106號法》,都明確規定了儲備目標和規模。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於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點的石油消費。中國正加快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力爭在幾年之後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夠達到180天的安全消費量。

㈧ 我每年需要多少萬噸石油給日本

每年大概4500萬噸石油出口。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起步時期,還沒有大量的資金支持石油進口的計劃。為了和中東各國搞好關系,國家領導人冒著生命危險會見中東首腦,也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基礎建設上的支撐,這才使得石油進口得以順利進行。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㈨ 石油每桶多少公斤

因為各地出產的石油的密度不盡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大約在128-142公斤之間。石油的密度不同,重量也就不同,國際原油界在進行原油重量、容積折算時,一般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烏地阿拉伯34度輕原油為准。

對於石油出口來說不同的國家計量石油的單位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國內通常習慣使用噸來計算,而日本的原油期貨是用千克來計算,但是美國卻用桶來計算。

石油的成分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

石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㈩ 求日本油田總面積

你的問題很難回答,你說的油田面積,還是油儲量?
因為日本石油資源極度匾乏 日本受國土地形的限制,是一個能源極度貧乏的國家,只有日本海沿岸幾個為數不多的油田(石油產量僅占日本全國石油需求量的0.2%),日本幾乎是個石油純進口國。 日本作為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對石油資源依賴程度相當高,日本石油進口來源還相當集中,89.4%來自中東地區。其中,沙烏地阿拉伯(26.2%)、阿聯酋(25.0%)、伊朗(15.0%)、卡達(9.0%)和科威特(7.40%)5個國家合計佔了82.6%(2004年)。

日本國內油田,油氣田區域分別集中在:新潟県(12個氣田,2個油田) ,秋田県(6個油田,1個氣田),山形県(2個油田),福島県(1個氣田),北海道(1個氣田)。
2006年生產量
順位油田名 道県名 生產量(千噸)
1勇払(ゆうふつ) 北海道 255
2南長岡(みなみながおか) 新潟県 174
3由利原(ゆりはら) 秋田県 117
4岩船沖(いわふねおき) 新潟県 113
5東新潟(ひがしにいがた) 新潟県 81

石油產量,在2010年國內石油消費量中所佔比率為0.4%而已!
非常非常之少。
那麼小的產量,要說油田面積。很難給你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