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價為什麼還會高
擴展閱讀
泰安哪裡有農產品賣的 2025-08-05 17:22:06

石油價為什麼還會高

發布時間: 2023-01-11 22:37:55

A. 油價為什麼突然暴漲

1、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是影響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當全球原油產量跟不上需求時,即供大於求時,油價就會上漲。
2.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與油價之間存在反向相關性,即當美元指數走弱時,資金將從美元市場流入原油市場,這將刺激原油價格上漲,從而推動油價上漲。
3.經濟發展
當經濟復甦或快速發展時,將增加原油的消費和需求,刺激油價上漲。
4.戰爭的影響
當它發生的時候是在戰爭中,它會增加對原油的需求,也影響原油的生產,而避險和資金將流入原油市場,這將導致石油價格的上漲。
5.政策影響
原油主要產區,出台相關政策減少或限制原油出口,將導致油價在一定程度上上漲。
拓展資料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s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 [3]
歐佩克成員國對當前形勢和市場走向加以分析預測,明確經濟增長速率和石油供求狀況等多項基本因素,然後據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進行何種調整。例如,在以往數次大會中,歐佩克成員國曾分別確定提高或是減少該組織的總體石油產量,以便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為消費國提供穩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石油供應。
國際油市常見機構和簡稱匯總:
1、OPEC:成立於1960年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現有12個成員國,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77%,是對國際油價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
2、IEA:全名叫做國際能源署,是協調和指導國際能源工作的國際組織,成立於1974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3、EIA:美國能源信息署,是美國能源部下屬的一個統計機構,其目的是向原油投資者提供准確獨立的判斷、預測和分析。
4、API:美國石油學會,是一家提供美國石油消耗及庫存水平重要的每周數據的美國石油業機構,成立於1919年。
5、NYMEX: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能源產品,交易方式是期貨和期權交易。

B. 國內油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國際油價回落至100美元以下,國內又漲價
據說,3月18日凌晨,汽油將再一次大幅提價。從3月16號開始,加油站就密密麻麻的排隊。
讓廣大車主不解的是,國際原油價格在下降。已經從超過120美元逼近史上最高點,跌到100美元以下。
新能源車主笑著說,你們加油吧!
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問,為什麼國內油價會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時候上漲?
其實沒那麼復雜,就是一個巧合。
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和國際原油價格有一個聯動機制。
2016年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考慮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
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 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 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另外,辦法規定了天花板價和地板價,當國際原油價格高於120美元或者低於40美元時,按照天花板或地板價執行。
恰好,3月18日凌晨,到了第10個工作日,而計價依據是之前原油高漲時的價格。
第二問,原油價格上漲對兩桶油什麼影響?
按照常規理解,售價貴了,進價也貴了,沒什麼影響。
但實際上呢?
兩桶油的凈利潤和原油價格走勢高度正相關!
這又是為什麼?
時至今日,仍然有人認為中石油是以油田為主,中石化以煉油為主。其實,隨著中國早就轉型為大規模的原油進口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2%,兩桶油都不依賴自有油田業務了。都靠煉油和加油站業務,雖然還有一部分自有油田,但主要原油都依賴進口。
由於兩桶油賬面巨額存貨(中石化近2000億,中石油近1500億,原油為主),當原油價格走高的時候,存貨本身就帶來了盈利。
兩桶油的存貨周轉率均在30天左右,這意味著現在出廠的汽柴油、石化產品,其實「真實」成本是30天前的采購價格。
在油價上漲區間,油價漲得越快,兩桶油的利潤就越高;反之,在油價下跌區間,油價跌的越快,兩桶油賠的越多。
第三問,如果將來普及了新能源車,兩桶油會破產嗎?
除了煉製成汽油柴油燒掉,原油大約有40%以上被煉製成石化產品,用作塑料、衣服、化妝品、電視、計算機汽車配件等原材料。
即便是新能源車,也有大量的零部件採用了石化製品的原材料。
所以,假如新能源車完全取代了燃油車,兩桶油依然能維持差不多現有一半的石化產品的生產規模。
只不過,兩桶油遍布全國的5萬座加油站,亟需轉型了。

C. 為什麼油價上漲

受以下因素的影響,油價可能會上漲:
1、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是影響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當全球原油生產跟不上需求時,即供不應求時,會導致油價出現上漲的情況。
2、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與石油價格呈反相關,即美元指數走弱時,資金會從美元市場流入原油市場,刺激原油上漲,從而帶動油價上漲。
3、經濟發展情況
當經濟復甦,或者快速發展時,會增加對原油的消耗、需求,刺激油價上漲。
4、戰爭的影響
當戰爭發生時,會增加對原油的需求,也會影響原油的生產,以及避險資金流入原油市場,導致石油價格的上漲。
5、政策影響
生產原油的主產地,出台相關政策,減少或者限制原油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油價上漲。
拓展資料:
原油是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點-50~24℃。
原油成分
平均而言,原油由以下幾種元素或化合物組成:
碳——84%
氫——14%
硫——1~3%(硫化氫、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單質硫)
氮——低於1%(帶胺基的鹼性化合物)
氧——低於1%(存在於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機化合物中)
金屬——低於1%(鎳、鐵、釩、銅、砷)
原油分類
按組成分類: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三類;
按硫含量分類: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類;
按比重分類:輕質原油、中質原油、重質原油以三類。
原油的性質包含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個方面。物理性質包括顏色、密度、粘度、凝固點、溶解性、發熱量、熒光性、旋光性等;化學性質包括化學組成、組分組成和雜質含量等。
原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接近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
原油產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廣泛的作用與功能。
原油產品是能源的主要供應者
原油產品,主要指原油煉制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氣,是當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應者。原油產品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車、拖拉機、飛機、輪船、鍋爐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D. 國內油價調整迎來大漲,油價為什麼會一直上漲



E. 為什麼石油漲價

石油漲價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屬於緊缺能源,用一點少一點。再說目前石油消耗量很大,開採石油難度越來也越大了,成本越來越高。很多技術研究的投入很大,地下枯竭厲害,所以,石油漲價不可避免。
而且,全球市場的原油價格漲了,咱們進口進來的成本上升,那麼汽車價格也就因為原材料的價格上漲而上升。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們國家雖然也開采原油但還不太夠,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原油,故價格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漲跌的影響。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國的生產量遠遠不足,有些國家甚至根本沒有原油,完全依賴進口。因此,除了美國、俄羅斯以及中東、南美幾個少數原油充足的國家外,包括中國在內均是原油需求方。
國際油價不是一個全球統一的定價,而是原油市場的期貨交易價格,目前主要以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低硫原油(WTI),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基準原油(Brent),以及中東地區的迪拜原油(Du)作為主要參考。供求、政治、外交、匯率都會影響國際油價的波動,而我國是世界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石油生產大國,油價過高會加大行業和消費者的負擔;油價過低不利於資源節約使用、空氣治理、能源安全保障等。
國內油價有著一套成熟的定價機制,調價周期為10個工作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對國內的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
按照我國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國內的成品油價調整設置上下限: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當國家油價高於每桶130 美元(含)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採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而在40-130美元之間,則按照國際原油的變動價格來調整。

F. 石油為什麼漲這么厲害

油價上漲和很多因素有關系,最近直接影響因素就是俄烏關系影響,還有就是疫情影響和石油供不應求導致的。

天然氣石油工廠


3.接著戰爭影響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氣候變暖促使石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隨後,歐洲和美國宣布了制裁,增加了市場對原油供應下降的擔憂。歐佩克堅持「有限」擴大產量,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國際能源機構計劃釋放的6000萬桶原油儲備規模小於一天內全球消費的增長。隨後,歐洲和美國宣布了制裁,增加了市場對原油供應下降的擔憂。歐佩克堅持「有限」擴大產量,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國際能源機構計劃釋放的6000萬桶原油儲備低於全球日消耗量,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供應短缺的緊張,因此油價繼續上漲。
4.最後汽車越來越受歡迎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買得起汽車。因此,一些地區的地下停車場無法容納如此大量的車輛。此外,近年來,國家在綠色出行和環保方面做出了相應調整,汽車方面出現了新的轉型。因此,轉向購買綠色能源汽車的人數也在與日俱增。
然而,綠色汽車並不是很受歡迎。現在,許多車主仍然使用石油和汽油。石油和汽油仍然是許多車主不可或缺的汽車能源,這也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G. 油價為什麼上漲

1、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國疫情最開始的時候實施了非常嚴格的控制措施,人們對石油的需求沒有那麼高,所以導致石油的價格下降,但是到2022年之後,全國的疫情被控制住,人們出行較多,所以油價就開始有了上漲趨勢。
2、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導致了我國油價的上漲,市場對於石油的供應短缺越來越緊張,所以油價也就持續的在上漲。
3、由於我國的經濟水平在逐漸增高,購買汽車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所需要的石油也就越來越多,雖然我國發行了新能源汽車,但是還是有非常多的人群選擇購買舊款的石油汽車,所以導致我國的石油供不應求,石油價格就會有上漲趨勢。

H. 石油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今年以來油氣價格上漲主要原因 原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素: 1、上游資本開支減少,傳統油氣田的自然衰減。 2、OPEC+對於油價的控制力度增強,通過產量調節來控制油價。 3、美國頁岩的資本開支克制,利潤好轉,用以降低資產負債率。

歐佩克+持續減產

2020年春季,在油價暴跌的背景下,歐佩克+採取了干預措施,通過削減產量來支撐市場。雖然在當前油價已大幅反彈的背景下,市場人士預期歐佩克將就取消部分減產舉措達成協議。但在2021年3月4日召開的會議上,歐佩克+同意多數成員將減產延長至4月,允許部分成員小幅增產,其中俄羅斯獲准在4月增產13萬桶/日,哈薩克獲准增產2萬桶/日,以滿足它們的國內需求。

歐佩克+將減產協議順延至4月的舉動使商家感到意外,因為此前部分商家預計,歐佩克+可能放鬆減產措施。此外,歐佩克「領頭羊」沙特表示,將延長100萬桶/日的自願額外減產。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上漲,3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26美元,至每桶66.09美元,漲幅為3.5%,是2019年4月以來近月合約的最高結算價;倫敦洲際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62美元,至每桶69.36美元,漲幅為3.9%,是2019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投資者退居其次

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到目前為止,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需關系,而不是投機交易。目前基金經理在WTI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中持有的看漲頭寸和看跌頭寸之比低於2018年油價上漲時的水平。這表明,投資者並沒有主導市場。

但如果基金經理湧入石油市場,押注經濟活動將重啟,這種情況可能改變。

供應缺口大幅增加

受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的減產影響,疫情開始時激增的石油庫存已出現萎縮。由於擔心新一輪封鎖舉措會破壞市場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額外減產。

分析師稱,得克薩斯州2021年2月出現的極寒天氣曾一度使美國失去近一半的原油產量,這也將有助於消耗全球原油供應。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馬基恩·拉茨表示,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超過日產量280萬桶/日。今年一季度石油市場的供應缺口或將是2000年以來最大的。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傑弗里·柯里表示,「石油市場正處於供應短缺狀態,這正是庫存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時,由於3月7日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導致國際油價短暫站上70美元/桶,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三季度會達到每桶80美元。

市場搶購現貨原油

對原油產量和需求進行實時衡量很難,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價之間的關系表明,買家正在爭搶原油。交易商願意支付較高溢價來持有原油現貨,而不是一年後才獲得原油,這與去年春季時現貨原油價格下挫、與期貨價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況截然不同。

石油交易商托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薩阿德·拉希姆表示,「這表明市場極度渴望獲得原油,以至於需要動用原油庫存。雖然原油市場還未完全恢復,但絕對正在復甦」。

需求在恢復

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恢復,美國和歐洲的石油需求也在好轉。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計,2021年1月美國人日均消耗1860萬桶汽油和其他燃料。這與去年4月的消耗水平相比增加了26%,不過與去年1月的消耗水平相比仍低了7%。

預測油價進一步上漲是基於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有序進行和財政刺激措施將使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活動重新活躍起來的假設。拉希姆表示,「復活節之後,人們將開始旅行並恢復出行」。

挪威能源咨詢公司Rystad負責石油市場的副總裁保拉對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期則更謹慎。根據公路和航空流量等數據,她預計,原油需求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頁岩油供應出現問題

產油國每日閑置數百萬桶原油產能,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產油國重啟這些產能,油價能否承壓?分析師預計,今年歐佩克+會逐步增加產量。

但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短期內美國石油產量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約1300萬桶/日的水平。在股東和債權人要求優先考慮現金流的壓力下,面對油價上漲,石油公司並未急於增產。在美國頁岩油產業這種「新紀律」的約束下,鑽機數量尚未達到維持每日生產1100萬桶石油所需的水平,更不用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了。

I. 油價為什麼又漲了

1、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供求關系決定著價格走向,全球的原油生產跟不上原油的需求量,因此供小於求,就導致了油價上漲。

2、 石油是以美元定價的物品,當美元貶值的時候,會刺激原油價格上漲,進而導致油價上漲。

3、 疫情反反復復,但是總體都在趨於平穩,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對原有的需求量逐漸增加, 但是因為資金和疫情的原因,很多石油開採的油田都未全面復工,因此開採的數量跟不上需求的數量,所以導致油價上漲。

4、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也導致原油出現了緊張,俄羅斯作為產油大國,因為被制裁所以原油出口出現困難,又加之戰爭原因本國原油需求量加大,所以導致全球的原油數量大幅減少,傳導到油價自然也會上,總而言之,油價上漲態勢不會始終持續下去,即使出現不可逆的最壞狀態,國內相關主管部門也會出手干預,我們國家雖然是石油進口國,但是並不是說國內儲油非常匱乏,如果有必要,國內也會拿出儲備油進行油價的調控

J. 油價上漲是什麼原因造成

如下:

1、原油開采受疫情影響調低了產能。疫情發生後,石油產量降低。隨著疫苗接種的大范圍推廣,世界各國經濟開始復甦,但是石油的產量卻不是一下子就能提升上來的,產量不夠,經濟復甦使需求增多,只好消耗庫存,導致石油庫存不斷下降。

2、世界范圍內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儲備量就遠遠跟不上需求量,所以石油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雖然說近幾年大力發展新能源,但是新能源的適用范圍遠遠比不上石油。

3、油價上漲與我國的稅費結構有關。國內油價一直處於高位,還與油價中包含的稅費太高有關。消費稅、增值稅等稅費佔到了40%還多,而成本只佔55%多一點。即使原油成本下降,但只要稅費上漲的幅度大於原油成本下跌的幅度,油價依然會上漲。

油價仍然在上漲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仍然在上漲,已經突破了93美元每桶的高價,關鍵這種上調的趨勢完全不見緩下來。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國內92、95號汽油還會上漲,基本上每次漲幅的空間在0.3到0.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