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人為什麼消費那麼多石油
一、美國的經濟發達,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包括許多行業化工、醫療需要從石油中煉取原料生產,另一方面許多動力是由石油提供的。
二、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美國的家庭汽車是全球最多的,柴油和汽油的需求也是全球最多。
三、美國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這裡面從戰斗機到航母都是「吃油的魔鬼」。
四、美國為了規避石油上漲的風險,進行大量的石油儲備。這個意思就是說,即是美國人今後一個月不用一滴石油,美國政府也會進口石油,來規避石油價格上漲的風險
2. 關於美國石油出口
美國成為石油產品凈出口國,並不一定就表明美國在走下坡路,當經濟不景氣肯定是影響這一變化的因素之一。我們還應該考慮美國國內能源形勢的新變化。
由於美國經濟是傳統的面向世界市場的開放型經濟,當自給有餘時大量出口;在國內石油不能滿足供應且總體成本越來越高時,就大規模地將投資和經營向國外轉移,以獲得利潤並滿足國內供給。這就是你所謂的下坡路。
美國成為石油產品凈出口國,直接反映了美國能源供應格局發生了變化,間接反映了美國能源消費格局的變化。這種發展變化很大程度上與經濟、技術有關。由於基礎設施完善,加上多數氣田離用戶並不太遠,美國天然氣的利用率較高。同時,美國把減少對國外石油依賴相當大的期望寄予石油替代品上。早在2006 年的國情咨文中就強調了這一點。「擺脫對石油依賴的最好方法是依靠科學技術⋯⋯通過開展乙醇、燃煤電廠、太陽能、風能技術以及核能領域的研究。這也側面說明資源不是戰略武器的唯一形式,科學技術也能提供戰略武器。
美國國內經濟發展趨勢未來仍然放慢,對石油產品需求不足,必然影響美國對石油產品的消耗,降低了石油的進口。同時,美國煉廠剩餘的煉油產能只能進一步地依賴出口市場,這樣必然會對世界能源市場供應產生影響。當然,美國目前的出口狀況僅反映了美國短期的能源市場變化。未來15年到20 年,美國的原油處於凈進口國量地位,這一根本格局仍將難以得到改變。美國的石油消費量很大,而其國內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量。
受影響是肯定的,但是否落空短期內還不好判斷。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想通過控制伊拉克的石油,進而控制東石油以及中東石油運輸線。滿足自身的石油需要,還主導了國際石油價格。美國控制中東石油,就是想把歐盟、日本等盟國的能源需求操控在自己手上,然後可以抑制它們的經濟發展,以保住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利用伊拉克戰爭打擊歐元,以保持美元的強勢地位。
我國高調支持歐元低位一方面是希望歐元能與美元抗衡,同時希望加強中國同歐盟國的合作。
但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打破了美國伊拉克戰爭的利好局勢。此次危機已波及全球,並且對美國、歐盟、日本三大經濟體影響極其嚴重,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世界影響最為廣泛的一次危機;從影響的深度來看,已造成三大經濟體相繼陷入衰退,並且預計衰退將持續。從發生的原因來看,這是第一次源自金融體系內部的危機,由於金融體系發揮市場融資的作用,此次對於金融體系的摧毀性打擊,將導致市場化融資和信用體系的重新建立;危機將重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全球話語權之爭,世界經濟、政治、金融、貨幣等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3. 美國的「石油農業」它的特點是什麼,有什麼優勢
"石油農業"是指以美國為代表的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現代化模式,之所以被稱為"石油農業"是因為它大量的使用以石油產品為動力的農業機械,大量使用以石油製品為原料的化肥、農葯等農用化學品。
4. 美國石油產業的消費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2003年消費量為2007.1萬桶/日(相當於9.143億噸),較上年增長1.9%,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25.1%。在美國的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佔42%,煤佔24%,天然氣佔20%,核能佔8—,水能、太陽能及風能等佔4%。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 統計,在美國2003年石油消費構成中,交通運輸用油約占石油消費總量的67.5%,工業用油約佔24.2%,民用油約佔3.9%,電力用油約占 2.4%,商業用油約佔1.9%。美國在經歷了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開始注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節能,能源強度持續下降,90年代末生產每一美元所需能源較1970年下降了44%,年人均石油消費量從1978年的31桶減少至2000年的26桶,降幅為20%。從總體看,1973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了 126%,而能源消費僅增30%。
為提高能源利用率,聯邦政府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制定了能源之星計劃,80年代後期又對有關行業,如汽車製造業、家用電器行業和建築照明業等制定了廠家必須達到的節能標准。一些能源密集型生產單位,如木材加工和造紙、化工、石油化工煉廠、金屬冶煉、食品加工和陶瓷、玻璃燒制等企業,或採用新型節能技術,或關停並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濟對能源的依賴度。另外,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非能源密集型行業,如通訊信息技術、微電子、金融服務行業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也使美國的能源強度不斷下降。
從另一方面看,由於美國交通運輸業占其石油總消費的65%以上,1980-90年代低油價時期美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車型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越野車和跑車等高耗油交通工具備受消費者青睞。因此以汽油為主體的石油產品需求有較大幅度的攀升,美國能源部預計,今後20年中,美國石油消費將增長33%,天然氣消費增長50%,到2020年美國石油消費量將達到2600萬-2700萬桶/日。
5. 美國仍在大量購買俄石油,石油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有哪些
石油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是保障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存在。
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也是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黑色血液,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他是一種天然資源,而且不可再生,用途廣泛,這就導致他在世界上極為搶手,很多國家都會大量儲備石油,它對一個國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更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物資。
石油需求量大,卻不可再生,這就更加彰顯了它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歐美石油公司對石油的壟斷操作更是造就了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泡沫,導致石油被卷進了政治,在20世紀時出現的經濟危機,就證明了石油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如果石油的價格得不到控制和穩定,世界經濟就會出現巨大的波瀾。
6. 石油怎麼能讓美國賺錢
通俗點說就是,石油美元體系保證了美元作為國。這個地位讓美國可以向全世界輸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也是一種鑄幣稅,就是發行貨幣的一方可以通過多發行貨幣的方式從使用貨幣的人手中獲取財富。
美國利用石油賺錢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C國要購買價值100億美元石油,必須從美國獲取100億美元貨幣,為了獲取100億美元貨幣,C國需要向美國出售商品,由於美元掌握在美國手中,C國有求於美國,美國掌握了主動權,美國提出誰家的商品價格最低,就購買誰家的商品,C國為了獲得石油,不得不將價值200億美元的商品,以100億美元
7. 國際石油交易市場有哪些
國際石油交易市場:即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價格、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和阿聯酋迪拜原油價格。
1、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價格
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品質較好,又被稱為「西得克薩斯中質油」或「得克薩斯輕質甜油」,其價格是北美地區原油的基準價格,也是全球原油定價的基準價格之一。通常所說「紐約市場油價」就是指紐約商品交易所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
2、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也是一種輕質油,但品質低於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非洲、中東和歐洲地區所產原油在向西方國家供應時通常採用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格。通常所說「倫敦市場油價」就是指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
3、迪拜原油價格
迪拜原油是一種輕質酸性原油,產自阿聯酋迪拜。海灣國家所產原油向亞洲出口時,通常採用迪拜原油價格作為基準價格。但近年來,由於迪拜原油產量日漸下降,其作為基準油價的地位也引起了一些爭議。迪拜油價在一般新聞報道中較少涉及。
8. 美國石油產業的介紹
美國石油產業的介紹
美國全國80%以上的儲量集中於美國的四個州:得克薩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納州(20%)和加利福尼亞州(19%)。其他產油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馬州、懷俄明州、堪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由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過度開采,石油儲量下降較快,美國石油儲量較1990年下降了約20%。
美國石油產業的生產
美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聯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油氣雜志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石油產量為790萬桶/日,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
其中原油產量為570萬桶 /日,其餘為天然氣液(NGL)。目前產量為過去50年來的最低點,比1985年的1060萬桶/日下降約25%。美國現有大約50萬口產油井,但大多屬於「邊際」井,根據2003年統計,主要產油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陸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納州陸地油田、俄克拉何馬州和懷俄明州。
2003年美國新鑽探30151口油氣井,其中油井為5694口,天然氣井為20011口,乾井為4446口。比2002年的鑽井數量25536口上升18%。隨著物探技術和鑽探設備的進步和發展,墨西哥灣深水油田的產量迅速增長,深水油田產量已佔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二。
美國石油產業的油價影響
2003年以來,尤其是今年8月以來的油價大幅快速上漲使國際石油市場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在短短數周內先後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線,並直逼50美元大關。最終於8月20日在沖高至49.40美元後才有所回落。與年初相比油價上漲了約50%。
業界人士對油價不斷上漲的原因看法較為一致,主要是
1、相對於其他商品,石油的壟斷性仍較強。為維護售價,石油輸出國組織近年來一直採取限產保價的銷售戰略,只是供應減少。
2、國際市場需求呈緩慢增長態勢,新興化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國的石油進口需求大幅上升。
3、地緣政治局勢動盪,伊拉克國內反政府勢力揚言炸毀石油生產設施,綁架外國公司作為人質,進行恐怖活動。委內瑞拉國內大選引發政治動盪影響其石油產量和出口,俄羅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稅案久拖不決等事件引發市場恐慌心理。
4、石油期貨市場上投機交易活動加劇,交易商一遇風吹草動,便乘機大炒一把,對油價的漲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5、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生產能力幾近極限,調節石油供應的能力下降。
9. 美國對石油的需求有多大,看美國那麼偏愛石油...
很大,美國現在科技化非常廣泛,工業化也隨之而來,現在在美國幾乎所有事業都要用到石油,尤其是在軍事方面,如果美軍想要在創新什麼飛機坦克,首要的就是石油,,想要維持世界級大街華爾街的運作,必要的也是石油,可以說,沒有了石油,美國就會不復存在了,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需求石油,像英法德俄,都是工業大國,但是美國是世界經濟老大,世界貿易老大,世界軍事老大,如果石油沒了,影響最大的就是美國,這樣說吧,把美國比喻成一個人,石油就是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