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船在海上泄露,為什麼會有很大的危害
美國超級油輪「阿莫科·卡迪茲號」在法國布列塔尼擱淺,船上22萬噸原油傾流大海,污染海灘160餘千米。那麼,為什麼海上石油污染危害巨大呢?
海面被石油污染,上述危害會很快發生。不僅如此,它還會長期影響污染海域,嚴重的可延續數十年。海面大面積的浮油,將降低表層海水陽光的接受量,從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減弱、數量減少。這樣,以之為食的浮游動物數量也相應減少,整個海洋生態平衡被破壞,嚴重影響漁業和養殖業。另外,石油中的有害物質會長期瀦留於海洋動物體內,如人吃了這些海產品,將損害人類健康。
可見,石油污染確實危害巨大。但當前一些產油國因運輸和貯存屢出問題,致使流入海洋的石油數量大、次數多,例如海上油井溢油、運油船舶遇難、船舶和油輪洗艙的含油污水、沿海煉油廠和輸油管道發生泄漏事故等,都將帶來大面積的海洋石油污染。
2. 原油污染會對海洋帶來怎樣的災難
原油污染會對海洋帶來的災難:
1 首先,石油進入海洋後會迅速擴散成一層閃閃發亮的油膜,一般情況下,1噸石油所形成的油膜可以覆蓋12平方公里范圍的海面。大面積的油膜減少了太陽輻射投入海水的能量,阻隔了海氣的相互作用,直接影響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整個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循環,從而嚴重破壞了海洋環境中正常的生態平衡。
2 其次,石油污染大大降低了海洋生物攝食、繁殖、生長等方面的能力,破壞了細胞的正常生理行為,使許多海洋生物的胚胎和幼體發育異常。油液極易堵塞海獸、魚類的呼吸器官,使其窒息而死。
3 海水中若含有0.1%的柴油乳化液,就能完全阻斷海藻幼苗的光合作用——更為嚴重的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脆弱環節一旦受到損害,幾十年都難以恢復。
3. 石油對海洋生態系統會產生哪些危害
海洋石油污染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2010年4月,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更是使海洋石油污染問題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從兩個方面,即石油對生物物種的影響和石油對生境的影響,來描述石油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作用。
一 石油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石油污染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破壞了物種的多樣性,從根本上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基礎。多樣性是反映群落功能的生物學特徵,是生態系統發展均衡的一個指示。多樣性大的種群,具有更復雜的營養通道,更多的營養鏈和側鏈,與密度有關的種群控制機能可通過多途徑起作用,群落的穩定性也越大。因此,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喪失,也就必然導致生態系統復雜性的喪失。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此外油污將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無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斃。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皮毛將無法存儲氧氣,就是去保暖作用,一次又一次躍出水面,試圖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後終於精疲力竭,掙扎著沉入海底。海象和鯨等大型海洋動物,也面臨同樣厄運。此外潛在的損害更進一步擴展到事件發生地的生態系統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在受到沖擊後的數年中,受毒物的影響也將遺傳至數種生物的後代。
最後就是污染環境,尤其是海灘,石油染上後將極難去除
4. 輪船燃油泄漏在海里,會對大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天災人禍齊至,就連人間仙境也不再與世隔絕。前段時間發生在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的一場輪船燃油泄漏事故,讓這個天堂一般的海島毀於一旦,模里西斯政府宣布“環境緊急狀態”,以應對此次燃油嚴重泄漏事故。此次燃油泄漏不僅僅破壞了當地美麗的景觀,而且對當地環境來說會造成嚴重損失。
最後,燃油泄漏還會對大海漁民的捕魚業造成嚴重影響。燃油泄漏覆蓋在海上,會造成原本光線就不充足的海底更加缺少陽光,從而抑制了海底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海中氧氣海量大大減少,破壞了大海中魚類的生存環境,可能會造成魚的大量死亡。及時有倖存下來的魚,也可能因為長期生存在燃油海水中而有異味,發育不正常或者不能食用。
燃油泄漏在海上,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環境破壞,要想治理海上燃油,技術難題十分突出,花費也是巨大的。因此應該在最開始就杜絕這種破壞行為的發生,給海底生物創造一個舒適的呼吸環境。
5. 海洋被油污染有哪些影響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因航運作業及船舶失事而瀉入海洋的石油約為100~150萬噸,其中油輪事故溢油就有50多萬噸。
1978年3月,「阿莫戈·卡迪茲」號超級油輪,滿載著優質的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從波斯灣向荷蘭的鹿特丹駛去,不幸在法國西北部的布雷斯特海區觸礁失事,所載22萬噸原油幾乎全部傾瀉入海,成為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油污染事故。
乳化的原油,浮現在水表面呈顯出一層棕黑色覆蓋物,它在海濱岩石上好似巧克力一樣,海岸充滿著一片有毒的物質。採集牡蠣的人們要幾年失去業務,沿海漁業至少在這一年內受到毀滅,預約在旅遊季節游覽的人數除名了大約百分之四十。更大的災難是生態系統受到破壞。浮游生物、海藻、蠕蟲、蟹類、軟體動物等都死去,以這些生物為食的魚類和鳥類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例如,生活在海岸的鸕鶿、海鷗、海雀和鰹鳥,估計死去了15000~20000隻。由於這次油污染事故,法國莫爾萊海灣有9000噸牡蠣死去,政府宣布這些污染的牡蠣不宜出售作為食用。油輪失事後的頭幾天,由於強烈的西風和西北風的驅趕,造成厚厚的溢油沿布列塔尼海岸向東進入英吉利海峽,使大約4300多平方公裡面積的水面,蒙蓋上一片滑溜溜的棕黑色油層。
更為嚴重的是,原油遺留的殘毒在海灘底部可留存好幾年,如1967年「托雷·壩永」號油輪遇難瀉海的油毒,科學家在1978年春檢查海灣底部泥土時,發現還殘存著。這種油毒的殘存,可阻止生物再度開拓移入。所以,在原油污染區要恢復生態系統平衡,大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阿莫戈·卡迪茲」油輪失事後,法國政府一面出租平路機颳去沼地上層含油的泥土,另一面在深水區使用白堊和溢油分散劑處理溢油。據美國商業技術部估計,大約有7萬噸溢油已被清除到岸上了。
6. 石油對海洋的影響
石油及產品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有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污染。
石油污染最主要發生在海洋。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達200萬噸~1000萬噸,由於航運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達160萬噸~200萬噸,其中1/3左右是油輪在海上發生事故導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國海上各種溢油事故每年約發生500起,沿海地區海水含油量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海水水質標准2倍~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嚴重。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礙了水體與大氣之間的氣體交換;油類粘附在魚類、藻類和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並破壞海鳥生活環境,導致海鳥死亡和種群數量下降。石油污染還會使水產品品質下降,造成經濟損失
河流湖泊水體污染主要是受煉制石油產生的廢水以及石油產品造成的。在煉油工業中,有大量含油廢水排出,由於排放量大,常超出水體的自凈能力,易形成油污染。另外,油輪洗艙水以及船舶在水域中航行時所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油污,也會對水域造成污染。這些污染使河流、湖泊水體以及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
隨著石油的大規模勘探、開采,石油化工業的發展及其產品的廣泛應用,石油及石油化工產品對於地下水的污染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石油和石油化工產品,經常以非水相液體(NAPL)的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層和地下水。當NAPL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時,污染物將穿過地表土壤及含水層到達隔水底板,即潛沒在地下水中,並沿隔水底板橫向擴展;當NAPL密度小於水的密度時,污染物的垂向運移在地下水面受阻,而沿地下水面(主要在水的非飽和帶)橫向廣泛擴展。 NAPL可被孔隙介質長期束縛,其可溶性成份還會逐漸擴散至地下水中,從而成為一種持久性的污染源。
7. 哪些物質倒入海洋,會極大的損傷海洋
有很多物質倒入海洋中就會對海洋造成很大的污染。比如說塑料製品,城市的垃圾,工業排出的廢水,還有一些重金屬。這些對於海洋的危害都非常的大。特別是塑料製品。每年都有大批量的塑料垃圾被扔進海洋,並且這些塑料不能夠降解。所以它只能夠流向海洋的內部,有的魚吞食了這些垃圾,最後又被人給吃到。所以說最終受害的還是人們自己。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應該從每個人開始做起,不能再讓海洋污染的越來越嚴重。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而選擇傷害環境。海洋環境一旦污染了,治理起來就非常的麻煩。
8. 石油對海洋生態系統有哪些影響
石油在海面上的氧化和分解需要大量的氧氣。據統計,1升石油完全氧化達到無害程度,大約需要4萬升的溶解氧。造成海洋中氧減少,二氧化碳的相對增多,以及進入海水中的太陽光減少,使海洋中大量藻類和微生物死亡,厭氧生物大量繁衍,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失衡。石油泄漏到海面,幾小時後,便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醌、酮、醇、酚、酸和硫的氧化物等,對海洋生物有很大的危害;海水含油量在0.1毫克/升時,孵出的魚苗大都有缺陷,海洋石油污染使石油黏附在魚卵和魚鰓上,使魚類大量死亡;許多海鳥也因為翅膀黏附石油而不能飛行或在海中浮游以及食用被石油污染的魚蝦而生病死亡。由於向海洋排放的含有污油廢水的比重大於海水,以及泄漏後的石油滴會黏附在海洋懸浮的微粒上沉落海底,這些有毒物質常常沿海底流動,污染了海底的底質和生物等,使生物大量死亡,破壞了海洋的生物多樣性。海洋一旦遭到油污,後患將持續幾十年。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泄漏入海洋的石油數量高達150.7萬噸,使當地沿岸生態遭受毀滅性破壞,生態恢復至少需要100年時間。
9. 石油進入海里有什麼後果怎樣降低危害
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成可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生態平衡,此外還可破壞海濱風景,影響海濱美學價值。石油污染防治,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外,可通過圍油欄、吸收材料、消油劑等進行處理。
10. 為什麼石油倒入海洋會造成危害
為什麼石油倒入海洋會造成危害?
回答:一句話——石油倒入海洋加劇海水富營養化,導致赤潮等不良現象發生。
具體解釋: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
同時,由於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
赤潮發生後,除海水變成紅色外,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於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後,藻體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污染海洋環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是魚類吞食大量有毒藻類。
目前,赤潮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公害,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挪威、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赤潮發生都很頻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