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俄羅斯石油是怎麼生產的
擴展閱讀
車輛費用小計是什麼 2025-08-05 15:49:49

俄羅斯石油是怎麼生產的

發布時間: 2022-12-31 02:46:23

『壹』 石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普遍認為石油的形成有兩種機理:

(1)生物成油理論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中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

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2)非生物成油理論

非生物成油的理論天文學家托馬斯·戈爾德在俄羅斯石油地質學家尼古萊·庫德里亞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論基礎上發展的。這個理論認為在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這些碳有些自然地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氫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輕,因此沿岩石縫隙向上滲透。石油中的生物標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熱的微生物導致的。與石油本身無關。

在地質學家中這個理論只有少數人支持。一般它被用來解釋一些油田中無法解釋的石油流入,不過這種現象很少發生。非生物成油理論無法解釋世界99%以上的石油都儲存在沉積岩中,而那些非沉積岩中的石油也可被解釋為從別處沉積岩中運移而來。同樣,非生物成油理論無法解釋石油中廣泛分布的生物標志化合物,如甾烷,伽馬蠟烷,植烷,藿烷,萜類以及同位素偏輕等現象。

拓展資料:

開採石油是非常昂貴的,也可能對環境帶來破壞。海上探油和開采會打擾海洋環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油輪事故後泄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島、西班牙和許多其它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每能量單位石油釋放的二氧化碳低於煤,但是高於天然氣。但是作為交通用燃料要減少焚油導致的二氧化碳的釋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發電廠才能夠裝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單個車輛無法裝配這樣的裝置。

雖然現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為選擇,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導致的環境破壞還不肯定和有爭議。陽光、風、地熱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無法取代石油作為高能量密度的運輸能源。要取代石油這些可再生能源必須轉換為電(以蓄電池的形式)或者氫(通過燃料電池或內燃)來驅動運輸工具。另一個方案是使用生物質能產生的液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來驅動運輸工具,但是目前的技術還無法讓生質燃料夠環保。總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為主要運輸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貳』 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依靠什麼運輸

俄羅斯是世界上石油資源最豐富、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1982年探明儲量86億噸,佔世界的9%以上,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和科威特,居第四位;1982年產原油6,12億噸,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一多,居第一位。石油主要埋藏在東部地區,僅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就佔全國石油儲量的72%,北高加索為8.1%,中亞、哈薩克、庫頁島共為7.8%。俄羅斯的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亞、伏爾加——烏拉爾、外高加索、曼格什拉克、提曼——伯朝拉、北高加索、土庫曼和烏克蘭等8個採油區,其中以前4個採油區最為重要。

=============================
通常比較大的油田以及天然氣田,採用管道方式傳輸。

至於說目前探明的最大的天然氣田,則為當年中國清政府被迫送給俄國的庫頁島,而現在庫頁島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採集及提煉工廠,他探明儲量相對目前來說,是非常非產的大,他也將成為第2個沙烏地阿拉伯。。。

『叄』 俄羅斯的石油工業主要分布在哪裡

俄羅斯油氣資源分布不均,其中陸上石油資源佔87.4%,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佔61%)、伏爾加-烏拉爾(佔16%)、東西伯利亞-遠東(佔15.1%)、季曼-伯朝拉(佔5.0%)、高加索(佔1.8%)、其他地區(佔0.7%);海上石油資源佔12.6%,主要分布在北極海、鄂霍次克海和裏海等陸架油氣區。

(3)俄羅斯石油是怎麼生產的擴展閱讀

俄羅斯東部地區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碳氫化合物資源預計有850億~900億噸,包括石油200億~220億噸,凝析油30億~50億噸。2002年6月俄聯邦政府制定了西伯利亞經濟發展戰略,戰略中著重提出要在東西伯利亞建設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中心。

俄羅斯的石油主要蘊藏在西西伯利亞地區,其石油儲量佔全俄的2/3,石油預測儲量集中在鄂畢河中游地帶,這里分布著下瓦爾托夫斯克、蘇爾古特和薩伊姆三大油區。

『肆』 俄羅斯北極地區發現大量石油,具體是如何發現的

這些石油是這樣發現的,就是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北冰洋進行作業的時候,對一個地塊進行一個鑽探作業,然後他們就發現了地下的石油,並且這些石油每天最大流速為220立方米,並且知情人士透露該地區的石油是最為輕質,最為低粘度的,這足以說明該地區的石油品質很高,提煉的程度也能達到最好。總的來說,俄羅斯在北冰洋發現的石油礦產資源是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北冰洋開采作業的時候,用相關設備進行鑽探,然後就發現了地下的石油礦產,雖然這次的石油礦產儲備量不是很大,但是作為戰略儲備資源還是很不錯的。

『伍』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現狀

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工業是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強生力軍,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俄羅斯有「能源超級大國」之稱,石油和天然氣的探明儲量分別佔世界總儲量的1/10和1/3,油氣工業的生產潛力巨大。20世紀90年代,當俄羅斯所有經濟部門生產急劇下滑,各個生產環節遭受災難性破壞的時候,只有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生產活動運轉正常,雖然生產形勢和油氣產量與20世紀80年代無法相比。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市場上油氣價格的日益攀升,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生產形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和出口量屢創新高。作為俄羅斯經濟運行中最穩定的生產部門,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以其不斷增長的產量既保障了國家對能源燃料的基本需求,又為其他工業生產部門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財政基礎。目前,強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優勢已經成為俄羅斯實施能源外交的雄厚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到國家對外政策的實施。

一、俄羅斯石油工業的生產現狀

俄羅斯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生產國,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巨大的原油生產潛力。俄羅斯的石油工業包括尋找、勘探新油田、油井設施建設、原油開采與運輸、原油深加工和油品銷售、採油設備與原油加工設備的生產和維修等。西西伯利亞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石油生產中心,這里集聚了全俄53%以上的原油資源。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西西伯利亞的原油產量就佔全俄原油總產量的67%~72%,其中漢特-曼西自治區不僅是西西伯利亞產油區的產油中心,也是俄羅斯最大的產油區,該地區的原油產量佔西西伯利亞產油區總產量的80%,全俄原油開采總量的57%,世界原油開采總量的5.8%。俄羅斯的其他大型石油產區有伏爾加-烏拉爾產區、蒂曼-伯朝拉產區、北高加索油氣省;東西伯利亞和海洋大陸架是俄羅斯未來最具前景的原油生產區。目前俄羅斯國內共有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內的10家垂直一體化石油公司,還有150家石油開采企業。其中垂直一體化石油公司的原油開采量約佔俄羅斯原油開采總量的90%。

1.原油生產

在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中,原油生產與加工一直是燃料動力工業的主要產業,其產值約佔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在1985~1991年蘇聯原油生產的高峰時期,原油產量曾經高達6.25億噸,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21%,居世界首位,其中俄羅斯的原油產量為5. 687 億噸,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 19%,為歷史最高水平。然而,由於 1990 ~ 1995 年俄羅斯經濟持續危機,國內原油需求量減少了 40% 以上,造成石油市場供大於求,加之國內石油工業的組織結構發生變革,對石油產業的投資減少,一些大型油田處於自然消耗期,致使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在 1988 ~1998 年 10 年間減少了近一半,從每天的 1100 萬桶減少到 600萬桶,1996 年俄羅斯的原油產量下降到 3. 01 億噸,落到沙特和美國之後,排在了第三位。直到 1999 年,在經歷了 1998 年國際市場油價低迷之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才重新開始呈增長之勢。

進入 21 世紀,受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和俄羅斯石油工業重組結束等利好因素的積極影響,俄羅斯原油產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0 ~ 2003 年,俄羅斯原油產量的年增長率平均為 9. 1%,2003 年俄羅斯的原油產量為 4. 21 億噸,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產油國的位置。2004 年俄羅斯原油產量再創新高,達到了 4. 59 億噸,比 2003 年增長了 9 %。不過,從 2005 年起,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增速明顯放緩,僅比 2004 年增長了2. 4% ,為 4. 70196 億噸; 2006 年的原油產量為 4. 81 億噸,比 2005 年增長了 2. 1% ,是自1999 年以來原油產量增長幅度最小的一年。2007 年俄羅斯原油生產繼續保持小幅穩定增長態勢,原油產量為4. 9145 億噸,同比增長了2. 3%,甚至比俄羅斯工業能源部的預測指數還降低了近0. 1%。至此,俄羅斯原油產量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在2%的水平上徘徊 ( 表4 -1) 。

表 4 -1 俄羅斯原油生產情況 單位: 百萬噸

資 料 來 源: 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Росстат. - М. ,2004. - 727 с. ;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7: Стат. сб. /Росстат. - М. ,2007. - 826 с.

由於國際能源市場上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雖然 2005 和 2006 年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同比均下降了 2%,可原油出口的價值卻大幅度增加,其中 2005 年的原油出口價值比 2004 年增加了 43. 1%,達到了 834. 38 億美元; 2006 年高達 1022. 83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22. 6%,比2000 年增長了 4 倍還多。

從 1999 年到現在,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 70%,其中原油出口對其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相當大。依靠原油出口所獲得的巨額收入,俄羅斯政府補發了拖欠的工資,提高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了一系列社會政策和改革措施,還提前償還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債務。隨著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原油還將成為俄羅斯的主要出口產品,為國家出口創匯作貢獻。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的生產現狀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豐富、開采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管線最長、天然氣出口量最多的國家。天然氣工業不僅是俄羅斯能源動力綜合體中最穩定的生產部門,還是世界能源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 世紀 90 年代初,天然氣作為一次性能源被廣泛應用於電力、重工業和輕工業、化學、農業和公共日常生活等領域中,在俄羅斯的能源消費中穩居首位。1970 年天然氣在俄羅斯的能源動力平衡表中僅占 19%,1990 年卻上升為 43%,本世紀初又提高到 50%。西西伯利亞是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產區,俄羅斯 85% 的天然氣均產自該地區。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 ОАО 《Газпром》) 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中的 「航空母艦」,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其天然氣生產規模和產量都遙遙領先於其他生產企業,在全俄天然氣工業中佔有絕對優勢。該公司的天然氣儲量佔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 17%,佔全俄天然氣總儲量的60% ; 天然氣產量約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 20% ,佔全俄天然氣總產量的 90% 。1. 天然氣生產20 世紀 90 年代初,蘇聯的天然氣產量曾高達 8000 億立方米,佔全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40%強,其中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產量為5800 億立方米。20 世紀90 年代,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基本呈下降態勢。1993 年,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產區———亞馬爾 - 涅涅茨自治區的天然氣產量也開始下降。2000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比 1991 年下降了 570 億立方米,為5840 億立方米。2001 年天然氣產量繼續下降,當年產量僅為 5810 億立方米。2002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開始逐漸小幅回升,從 2001 年的 5810 億立方米提高到5950 億立方米,2006 年天然氣產量增加到 6560 億立方米,5 年裡的年增長幅度僅為 2% 。據俄羅斯能源專家分析,雖然 2003 ~ 2005 年俄羅斯固定資產的年投資額達到了 60 億 ~ 70億美元,2006 年甚至超過了 100 億美元,但是,由於俄羅斯國內通貨膨脹水平居高不下,導致天然氣工業的生產費用不斷上升,因此對天然氣工業的實際投資水平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2007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為 6531 億立方米,比 2006 年減少了 0. 5%。據俄羅斯工業與能源部預測,2008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將提高到 6730 億立方米,比 2007 年增長 3%。2000 ~ 2007 年俄羅斯天然氣生產情況見表 4 - 5。

表 4 -5 2000 ~2007 年俄羅斯天然氣生產情況 單位: 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Российский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ежегодник:2007:Стат.сб./Росстат.-М.,2007.-826с.

2.天然氣出口

俄羅斯是天然氣出口大國,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商,該公司不僅在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方面佔有壟斷地位,在世界天然氣市場上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俄羅斯總共向世界上 28 個國家出口天然氣,歐洲國家是其最大的天然氣銷售市場,主要進口國是西歐的德國、義大利、土耳其、法國、奧地利和芬蘭,東歐的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波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獨聯體的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和哈薩克,以及波羅的海國家。

目前俄羅斯每年對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出口量約占其天然氣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出口量正在逐年增長。據俄聯邦海關署的數據統計,2007 年 1 ~ 11 月份俄羅斯共出口天然氣1519 億立方 米,比 2006 年 同 期 下 降 了 6. 7% ,天然氣出 口所 獲收 入 比 上 年 同 期 減少 了15. 07% ,為 325. 25 億美元。其中對獨聯體以外國家出口天然氣減少了 5. 14% ,為 1365 億立方米; 對獨聯體國家減少了 18. 52%,為 154 億立方米。據初步預測,2008 年俄羅斯將出口天然氣 2040 億立方米。( 表 4 -6 中 2005 年和 2006 年的天然氣出口量包括了中亞國家通過俄羅斯過境出口的天然氣)

表 4 -6 2000 ~2007 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情況 單位: 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各年年報。

①該年度的天然氣出口量包括中亞國家通過俄羅斯過境出口的天然氣。

由於天然氣具有價廉、清潔、環保等特點,是人們未來的理想消費能源。隨著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和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性不斷加強,國際能源市場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量還會繼續增加。作為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一舉一動都對國際能源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三、俄羅斯的油氣運輸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原油產量和出口量的大幅度提高,俄羅斯對國外市場的原油運輸量也在逐年增長。不過,俄羅斯相對落後的油氣運輸基礎設施直接影響到對國外市場的油氣供應,成為制約俄羅斯原油出口的瓶頸。

1.油氣輸送管線

目前,俄羅斯輸油輸氣干線總長度為22萬千米,其中天然氣干線15.5萬千米,原油干線4.9萬千米(管道直徑為420~1220毫米),油品干線1.9萬千米。此外,還有約11萬千米集輸管道(管徑小於700毫米)分布在石油礦區,為石油公司所有。俄羅斯的油氣輸送干線為國家資產。

在俄羅斯的油氣管線輸送總量中,天然氣占輸送總量的55.4%,原油佔40.3%,油品佔4.3%。天然氣產量全部通過輸氣干線輸送,約99%的原油產量通過原油干線輸送,油品管線沿線煉油廠的50%以上產品是通過油品管線輸送的。原油和油品管線共有395座原油泵站和100座油品泵站,沿線油庫的總容量為1750萬立方米。

俄羅斯統一供氣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輸氣系統,包括15.5萬千米的長輸天然氣管線和6100千米的支線,264座壓氣站,總裝機功率為4480萬千瓦,24座地下儲氣庫,6200多口生產井,160多套礦場天然氣處理裝置,3800多座配氣站,7座天然氣綜合處理廠。俄羅斯統一供氣系統由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壟斷經營,除輸送本公司所產天然氣而外,還運輸獨立天然氣生產商所產的天然氣,以及從中亞國家經俄羅斯過境出口的天然氣。

2.石油運輸公司

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ОАО《Транснефть》)是俄聯邦油氣出口的重要職能公司,國家擁有該公司100%的普通股,承擔著97%的俄產石油出口或向煉油廠供油的管道運輸業務,被譽為「俄羅斯燃料動力綜合體的神經」。目前,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的管道系統總長度為48610千米,把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蒂曼-伯朝拉油氣區、伏爾加流域和南烏拉爾等主要採油區與東、西歐國家的銷售市場連接在了一起。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的任務是保證原油生產者平等地進入其輸油管道,但通過輸油管道運送原油的費用則由聯邦能源公司來確定。不過,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並不能無限量地通過石油運輸公司的管道出口原油,各公司的原油出口量僅允許占其原油產量的30%。

俄羅斯84%的出口原油通過輸油管線運送給原油進口國,在餘下的16%中,有13%是通過鐵路輸送,還有3%是靠水路運輸。目前,俄羅斯通過鐵路運輸出口的原油有所增長,其主要原因是石油公司正常進入石油運輸公司的輸油管道受到限制,也就是說,是由於俄羅斯目前的管道輸油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此外,東南亞各國對俄羅斯的原油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而俄羅斯目前還沒有通往這些國家的輸油管道,因此只能靠鐵路來運輸。

據俄羅斯能源部預測,截至2020年,世界原油需求量的增長速度大約為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原油需求量為20%,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量將達到50%,而發達國家將盡量降低對從中東國家進口原油的依賴,這一切都對俄羅斯的油氣銷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盡管世界各國對俄羅斯原油需求量的日益增長符合俄羅斯旨在提高出口量,擴大能源銷售市場的能源戰略,可是現有油氣管道運力不足的問題也更加凸現出來,而且已經成為俄羅斯政界和石油界關注的焦點。

『陸』 俄羅斯的石油工業主要分布在哪裡

俄羅斯是世界上石油資源最豐富、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1982年探明儲量86億噸,佔世界的9%以上,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和科威特,居第四位;1982年產原油6,12億噸,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一多,居第一位.石油主要埋藏在東部地區,僅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就佔全國石油儲量的72%,北高加索為8.1%,中亞、哈薩克、庫頁島共為7.8%.俄羅斯的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亞、伏爾加——烏拉爾、外高加索、曼格什拉克、提曼——伯朝拉、北高加索、土庫曼和烏克蘭等8個採油區,其中以前4個採油區最為重要. 外高加索油區,即巴庫油田,位於亞塞拜然東部的阿普歇倫半島及其附近的裏海水域.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油田,十九世紀開采,產量長期居於優勢,油質好.但由於長期集中開采,資源已近枯竭,生產日漸衰退,原油產量現僅佔全蘇的2%左右,居第四位. 伏爾加——烏拉爾油區,又稱「第二巴庫」,位於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之間.五十年代開始大規模開采,六十年代為全蘇最主要的採油區,七十年代末退居第二位.雖已進入開採的後期,但近年來產量仍為2億噸左右,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西西伯利亞油區,又稱秋明油田或「第三巴庫」.位於鄂畢河中下游低地,自然條件惡劣,但卻是全國最大的石油儲藏和生產區.六十年代正式開采,七十年代末原油產量已居全國第一.1980年產油超過3億噸,佔全蘇石油總產量的二分之一左右. 曼格什拉克油區,又稱「第四巴庫」,位於哈薩克西部曼格什拉克半島.六十年代中期新開發的油田,儲量較大,產量已達2,000萬噸,佔全國的3%左右,居第三位. 隨著石油生產的不斷提高,俄羅斯的石油加工工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現有煉油廠46座,其中年加工能力超過600萬噸的30多個,1,000萬噸以上的有8座,超過3,000萬噸的有烏發、古比雪夫和安加爾斯克等三處.

『柒』 俄羅斯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俄羅斯是世界上煤炭、石油、天然氣、核燃料以及經濟水能資源蘊藏最豐富、生產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近30年來,燃料生產增長5倍以上,電力生產增長了6倍多。同時,燃料動力的生產構成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石油和天然氣在燃料動力平衡表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核能的增長也很明顯,而煤炭已由40年代占第1位降到目前的第3位,位於石油和天然氣之後。
一、石油工業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年產原油5.5億噸左右,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原油是俄羅斯的首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年出口量約1億噸左右。原油工業在俄羅斯國民經濟中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產業部門。
俄羅斯原油主要蘊藏在西部與北部地區,僅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原油儲量就佔全俄羅斯的3/4左右,其次為季曼—伯朝拉地區。俄羅斯的原油生產主要集中在上述三個地區。
(1)西西伯利亞油田。採油區主要分布在秋明州,故稱秋明油田,因其開發晚於前蘇聯的巴庫油田和伏爾加—烏拉爾油田,故而又稱「第三巴庫」。這里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儲集區和產區,油田面積達150萬平方千米,遠景儲量240億噸,其中探明儲量約40億噸。該油田於60年代初開始建設,於70年代末已超過伏爾加—烏拉爾油田的產量,躍居俄羅斯第一位。於90年代初,其產量已超過4億噸,已佔俄羅斯原油總產量的3/4左右。西西伯利亞油田內共發現150多個儲油區,已開發的有40多個,其中重要的有薩莫特羅爾、烏斯季—巴雷克和薩雷姆等大型油產區。西西伯利亞油田通過多條管道將原油輸向前蘇聯各大煉油廠,進而把原油轉運到黑海、波羅的海和太平洋沿岸油港,向國外出口。
(2)伏爾加—烏拉爾油田,位於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面積近70萬平方千米。該油田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建設,於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20年間,一直是俄羅斯的最大石油產區,由1978年起產量落後於西西伯利亞油田,其產量也逐年下降,但仍保持在1.2億~1.5億噸,佔俄羅斯產量的1/5以上。韃靼自治共和國的羅馬什金、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的阿爾蘭和古比雪夫州為該油田的三大產油區,三者合計產量佔全油田的4/5以上。該油田位於俄羅斯經濟發達地域,油品需求量大,因此,原油加工與石油化學工業發達,區內有大型煉油廠10多座,年加工能力達1.5億噸,原油與油品管道縱橫交錯並通往外區。
(3)季曼—伯朝拉油田,位於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北部的高緯地區,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距耗能高的中央區也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於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採油區。全油田年產原油2000萬噸左右。
除上述三大油田外,還有北高加索油田(年產1000萬噸左右)和薩哈林油田(年產250萬噸左右)等。
俄羅斯的原油加工能力幾乎與原油開采能力相當,但深加工水平遠低於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煉油廠主要分布於油品需求量大的歐洲部分,烏法與薩馬拉的煉油能力各為4000萬噸左右,煉油能力超過1000萬噸的城市還有鄂木斯克、下諾夫哥羅德、安加爾斯克、彼爾姆、格羅茲尼、雅羅斯拉夫爾、基里希和莫斯科等。
二、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管道最長、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有「天然氣王國」的美譽。
80年代末俄羅斯天然氣的探明儲量約40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1/3以上。主要分布於西西伯利亞地區,其探明儲量佔俄羅斯的4/5左右,其次為伏爾加—烏拉爾區、科米自治區共和國、北高加索和西西伯利亞等地。
西西伯利亞天然氣田幾乎都分布在秋明州內,又稱秋明天然氣田。1989年產量達5330億立方米,佔俄羅斯產量的85%以上。其中的烏連戈伊氣田的探明儲量約8萬億立方米,為世界第一大氣田,於70年代末著手開發。80年代末已達3350億立方米,佔俄羅斯產量的1/2以上。揚堡凝析氣田可采儲量為4萬億立方米,為俄羅斯第二、世界第三大氣田,80年代中期投產,80年代末的產量近1000億立方米。梅德韋日耶氣田可采儲量1.5萬億立方米,為西西伯利亞第三氣田,80年代末產量達500億立方米。
此外,東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奧倫堡、伏爾加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和科米自治共和國的烏克特爾等,也是俄羅斯重要的天然氣田。
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長度已超過20萬千米,主要干線均由西西伯利亞各氣田通向其歐洲地區,進而將管道伸向東歐與西歐,並向那裡出口天然氣。

『捌』 俄羅斯石油儲量豐富的地質條件

俄羅斯的石油儲量為:迄今為止,俄羅斯新發現的大型油田都集中在北部地區,因此北部地區將成為俄羅斯未來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俄羅斯石油儲藏極為豐富,雖然許多油田的儲量已經探明,但人們還無法把握最終能夠開采出來的石油究竟有多少,因為這些油田大多分布在俄羅斯北方的寒冷地帶,有的甚至是在北極地區或永久凍土層。
地質條件為:中西部的烏拉爾山區和遠東山地,形成俄羅斯主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基地。希賓山地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礦,並蘊藏大量的制鋁原料棗霞石。遠東沿海山地的錫礦也很重要。

『玖』 俄羅斯油氣資源概況

俄羅斯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年產石油5億噸左右。石油是俄羅斯的主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2009年俄羅斯石油(包括凝析油)出口2.47億噸。石油工業在俄羅斯國民經濟中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產業部門。俄羅斯也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還是世界上天然氣管道最長、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有「天然氣王國」之稱。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7.54萬平方千米,廣闊的國土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有油氣前景的陸地和海域面積約1290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架和海域面積為560萬平方千米。俄羅斯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氣的總資源量分別為353.5億噸、8.4億噸和98.74萬億立方米。截至2001年底,俄羅斯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67億噸,居世界第七位,佔世界總儲量1400億噸的4.7%;原油探明程度不足34%,凝析油探明程度不足15.6%;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47.5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儲量149萬億立方米的31.9%

俄羅斯油氣資源雖然豐富,但從地理分布上來說不十分合理,絕大部分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遠離國內石油天然氣的主要消費中心,僅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原油儲量就佔全俄的75%左右,其次為蒂曼-伯朝拉地區。俄羅斯的原油生產主要集中在上述三個地區。其北部沿海及近海地區將是有希望的原油蘊藏區。天然氣也主要分布於西西伯利亞地區,其探明儲量佔全俄的80%左右;其次為伏爾加-烏拉爾區、科米自治區共和國、北高加索等地。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利用程度低,僅為3%和9%,而在石油天然氣消費水平高的地區,儲量開發利用程度已超過50%,發現新油氣田的幾率大大降低。

俄羅斯共有8個大油氣區,其中主要油氣區有5個:①西西伯利亞大油氣區。西西伯利亞油氣區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油氣資源十分豐富,1988年最高產量達4.1億噸。該區共發現300多個油氣田。已開發的油田主要集中在鄂畢河中游地帶的下瓦爾托夫斯克、蘇爾古特油田區和薩伊姆油區。②歐洲的伏爾加-烏拉爾大油氣區。該油氣區位於俄羅斯西部,面積約78萬平方千米,1970年最高產量達到2億噸。該區共發現900多個油氣田。其石油產量僅次西西伯利亞,位居第二。③蒂曼-伯朝拉盆地。該盆地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東北部,它是俄羅斯繼西西伯利亞、伏爾加-烏拉爾之後的重要油氣產區和遠景區,共發現油氣田70多個。④東西伯利亞大油氣區。該油氣區位於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預測石油儲量為115億噸,天然氣儲量為44萬億立方米,目前只探明很小一部分,是繼西西伯利亞大油氣區之後將要開發的另一大油氣區。已發現幾十個油氣田,成為俄羅斯重要的油氣產能接替地區。⑤俄羅斯周邊海域大陸架含油氣遠景。俄羅斯周邊海域面積620萬平方千米,其中水深200~300米大陸架面積45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海洋大陸架面積的13%。據地質學家預測,上述大陸架面積中的80%,即360萬平方千米為含油氣遠景區。

俄羅斯周邊海域油氣潛在可采資源量可達900億~1000億噸(摺合成原油),比北海油氣儲量大6倍。石油和天然氣比例中,天然氣的預測資源量又佔有絕對優勢,石油佔比重不超過15%~20%。根據俄羅斯政府制定的計劃,到2020年俄羅斯在大陸架探明的油氣儲量有望分別達到130億噸和20萬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