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沒鐵石油和天然氣金屬都能給人們帶來什麼
擴展閱讀
梅縣釣魚哪裡資源好 2025-08-06 14:32:59
水資源論證調查在哪裡 2025-08-06 14:18:27

沒鐵石油和天然氣金屬都能給人們帶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29 19:15:20

『壹』 石油和天然氣能用來做什麼

太多了

提供能量 汽車的能量動力 生活用來做飯 提煉有用物質 化工

『貳』 如果人類用完了石油、用完了鐵礦,會怎樣

一般來說地球上的鐵是用不完的,如果真的用完了地球怕也是存在不了多久吧,實在不行的話憑借我們人類的智慧去其他星球或者外太空也是可以挖出來的!

『叄』 金屬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人因為會製造和使用工具而從一般動物中分離出來,而成為唯一的智能群體。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經歷了一個由石器時代到金屬時代的過渡。金屬時代(包括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到來為人類文明帶來了新的曙光,人們發現了七種至今仍然廣泛應用著的七種金屬,它們是金銀銅鐵錫鉛汞。下面講講這七種金屬的發現過程及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黃金時代

大約在5000多年前,即公元前3000年,四大文明古國的埃及已經建立起來,首都開羅已經是一個繁華的城鎮了。每逢趕集的時候,這里的人群熙熙攘攘。一天中午,安靜而有序的城鎮卻出現了騷亂,人們爭相湧向一個地方,透過圍得密密的人群,人們發現開羅有名的旅行家裡希爾正拿著一塊黃燦燦的東西,里希爾說這是神賜予人類的寶物,他把它稱作黃金。很快,開羅城擁有黃金的人都變得富有起來。人們紛紛去尋找金子,河灘上的沙地里站滿了尋找金子的人群,開始只有很少幾個幸運兒找到成塊的金子,後來人們注意到沙子中混著一些金沙,人們就發現了「披沙淘金」的方法。後來人們又發現了平地掘井開采山金的方法,使得金子的產量更大了。

就在里希爾發現金塊後不久,他又發現了銀子。一個寒冷的夜晚,里希爾和同伴圍著一堆篝火聊天。第二天,就在他們快要啟程的時候,里希爾扒拉一下火堆,他是一個細心的旅行家,每次出發前他總是要檢查自己住的地方以免有東西丟失,這次檢查他不但沒有發現丟失的東西,火堆里的扒拉出來一些亮閃閃的東西卻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偉大的發現意外地產生了。里希爾發現這種新的金屬與金子的特性十分類似,也是沉重而柔軟,用手捏捏就能使它變形,他把這種金屬命名為白銀。後來人們沿用了里希爾意外發現的這個方法,即用篝火灼燒銀礦石而得到銀,這實際上是一個簡單的化學還原反應,木炭把銀礦石中的硫化銀還原成銀。

青銅時代

1939年正值我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一年,這時考古界的一件重要發現在戰火中誕生了,在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了一個殷代的龐然大物:司母戊大方鼎。這個大傢伙重達875公斤,需要十二個強壯的成年男子才能抬得起來,可見當時鑄造之不易。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經檢測,銅佔84.11%,錫佔11.64%,鉛佔2.79%。這個青銅器是我國青銅冶鑄鼎盛時期的產物,從它的紋飾、構造等都反映了這個時代青銅冶鑄的高超技術。

人類對銅的使用並非是從青銅而是從純銅開始的。考古學家在伊朗西部的一些地區發現了大約公元前7000年前使用的小型銅器件,如小針、小珠和小錐等等。大英博物館里收藏有5000年前蘇美爾人鑄造的銅牛頭和3500年前埃及人製作的銅鏡和銅制工具。在西亞地區,銅礦石裸於地表,人們在銅礦石上燃燒炭火,便會還原出與綠色礦石顏色不同的紅色銅來。

由於純銅硬度低,並不太適合於製作生產工具,後來,人們就有意識地在煉制銅礦石時摻入其他礦石,以製成銅的合金來提高工具的硬度。在我國,先秦的古籍《考工記》中記載了有名的「六齊」規則,即是青銅的六種配方,這套配方規定了銅和錫的不同比例造成的青銅的不同用途,其實質是比例不同硬度不同。據考古推測,這時人們已經能夠製得純鉛和純錫了。從商代的墓葬中先後發現了鉛爵、鉛戈和鉛斛等純鉛製品。

鉛屬於重金屬,因而鉛及其化合物都有毒,古人開始因不了解這一點而大吃苦頭。古羅馬人曾經就喜歡用鉛制的水管,考古發現古羅馬人的屍骨上常常有黑色的硫化鉛斑點,這就是由於使用了鉛管里的水而導致的慢性中毒。後來人們漸漸認識到這一點,就不再使用鉛制的器具作為飲食用具了。

錫由於其延展性好而易製成薄片,而且在常溫下不易氧化,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用來包裹器具。我國曾出土國幾具殷代的虎面銅盔,其中一具很完整,內部紅銅相當完好,外面鍍了一層很厚的錫,錫層精美,至今仍光亮如新。這說明當時的人們不但認識到錫層美觀,而且可以防腐。純的錫器沒有保存下來的,這是因為錫很怕冷,周圍溫度一旦低於13℃就會發生相變,變成粉末狀的灰錫,這種現象被稱為「錫疫」。

鐵器時代

人類對鐵的最早知識來源於從太空降下來的隕鐵,埃及人稱它為「天鐵」,在西亞的一些游牧部落里還有一種有趣的傳說,他們說鐵既然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那麼天空一定是個大鐵盤。人們發現鐵的硬度要比銅或青銅都大得多,盡管四處傳說鐵只有天上才有,但還是有一些不遵從祖訓的年輕人企圖在人間發現鐵。大約在公元前2200 年,西亞的赫梯人已經會冶煉和使用鐵器了。公元前1290年,埃及國王致信赫梯國王要求提供一些鐵,赫梯國王回信答應給他提供一把鋼劍,但要求用黃金來交換,可見當時鐵還是一種貴重的金屬。赫梯國王還在信中炫耀說:「在我們的國土上,鐵和塵土一樣平凡。」

早期的冶鐵技術也大多是採用固體還原法,冶煉時,將鐵礦石和木炭一層一層地堆放在煉鐵爐中,點火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從而使鐵礦石中的氧化鐵還原為單質鐵。早期的鐵由於冶煉溫度很低而性能很差,是含大量碳氧雜質的合金,古人稱之為「惡金」。我國在解放初期大煉鋼鐵的時候,由於地方上不少「土高爐」溫度上不去,而生產了不少沒有價值的 「惡金」。後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升高爐溫的方法而煉出了性能較好的生鐵,繼而發明了用退火的方法「柔化」生鐵而得到低碳鋼。後來人們進一步發明了熟鐵和鋼的冶煉方法,鐵在生產中從得以廣泛應用。

汞和煉金術

七種金屬為人類文明帶來了新的曙光,但也是這七種金屬,使人類陷入了某種神秘的境地,古代的人們天真地認為世界上只有這七種金屬。他們認為金屬起源於水銀(汞的俗名)和硫磺,實際上,水銀是一種銀白色的液體金屬,顏色和外觀與銀類似,銅鐵錫鉛都能溶於水銀形成與金銀類似的合金——汞齊;水銀與硫磺化合後會生成黃色的硫化汞,與黃金類似。

基於水銀和金屬的這些特性,同時人們也認識到水銀的化合物並非金銀,煉金家們認為應該有一種特別方法可以使便宜的金屬銅鐵錫等變成貴重金屬金銀,他們稱轉變的秘方是一種叫「哲人石」的東西,但千百年來,「哲人石」只是煉金家的一種幻想,誰也沒有發現這種東西。俄國學者莫洛佐夫寫了一首題名為《七種金屬》的詩歌來描述煉金家的這種思想,詩的譯文如下:

世界由七種金屬造成
宇宙啊,她賦予我們
銅鐵銀 錫鉛金
各種金屬之父是硫磺
水銀則是他們的母親

這種被科學史界稱為「化學萌芽」的煉金術雖然給化學發展積累了一些資料,但由於他們遠離生活和實踐,一味地靠邏輯推理,從而導致了這種科學探索的失敗。一直到九十年代的今天,在我國仍然有不少人存在著一些關於科學的天真幻想,這就給一些科學騙子以得逞的機會。八十年代的永動機,九十年代的「水變油」,就是很明顯的科學騙局。從歷史到現實,都很好地說明了,科學不能以幻想為基礎,而只能以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驗為基礎。

『肆』 地球的煤石油天然氣用盡,人類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終究有一天會隨著人類的不斷消化而消失,也就是地球上那個時候,可能就真的沒有一丁點的這些不可再生資源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已經轉變成另外一種狀態。

這些不可再生資源什麼時候會徹底的消失,這個誰也說不準,因為自己小的時候20多年前吧,就有一種說法說是150年左右就會消失,現在還是這個數字,現在過去20年了,因為人們的開采技術在不斷的提高,以前人們開采不了的地方現在可以了,以前人們找不到的現在能找到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延長了這些資源的可使用時間。

『伍』 石油相對於煤和天然氣有什麼優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天然氣與人類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眾所周知,天然氣是一種干凈、方便、優質、高效的能源。所以,不管是直接燃燒,還是用於發電或開車,都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經測定,天然氣的熱值和熱效率不但高於煤炭,而且高於石油。
以1公斤煤炭與1立方米的天然氣相比較,天然氣的熱值為9300至10000大卡,而煤炭的熱值還不及天然氣的一半。天然氣的熱效率可達75%以上,而煤炭的熱效率卻只有40-60%。即使是石油,它的熱效率也只有65%左右。更可貴的是天然氣燃燒均勻、清潔、有害成分少,相對於煤和石油來講對環境的污染較小。因此,許多行業的專家對天然氣高看一眼,格外青睞,常把天然氣用於本行業的特殊工藝過程,以製造最理想的優質產品和爭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把天然氣作為化工原料,更顯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與其他化工原料相比,天然氣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它擁有各種特殊的成分。目前,全世界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化工產品以近千種,其中既有供工業生產使用的,又有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既有供人們吃和穿的,又有滿足人們住和行使用的。應有盡有,包羅萬象。正因為如此,人們利用天然氣生產出了許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在經濟上獲取了十分客觀的效益。
在經濟、能源和環境三位一體的原則下,天然氣將會進一步大顯身手,展現自己的才華。90年代以來世界天然氣消費量增長速度較快。國際能源研究機構大都認為,21世紀上葉天然氣消費量將快速增長,並將取代石油成為第一能源。

『陸』 假設地球沒有了煤.石油.和天然氣.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會更美好的,沒有污染,全是清潔能源利用水能、風能發電,城市汽車減少80%!這就是我們要的生活!
當然社會進步將減慢,如果沒有利用核能或更好的替代能源!

『柒』 人類在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石化能源用完以後用什麼

人類在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石化資源用完以後,可以用太陽能、風能、核能、水電等發的電來維持日常生活,取暖可以用生物質生產的天然氣或者煤氣等;或者用木材,技術的發展能高效利用。

『捌』 煤炭和石油都能為我們生活帶來什麼

能源家族成員種類繁多,而且新成員不斷加入。只要能為人類利用以獲取有用能量的各種來源都可以加入到能源家族中來。

能源家族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劃分不同的成員,從其產生的方式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千百萬年前理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又稱為化石能源,它們是當今世界中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構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結構的基本框架。一次能源中還包括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無法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經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電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這里要讓學生了解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電能是從其它形式的一次能源轉化而來的。

木材、草類、肉類等由生命物質提供的能量稱為生物質能。生物質能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之一,人類和動物從植物或其他動物獲取生物質能以維持生命。

從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玖』 海底的礦物: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稀有金屬被人類怎麼利用

1.蘊藏2.儲藏3.啟發4.啟示 5.激動6.感激7.感謝8.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