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新趨勢石油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梅縣釣魚哪裡資源好 2025-08-06 14:32:59
水資源論證調查在哪裡 2025-08-06 14:18:27

新趨勢石油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12-29 13:10:24

1. 世界石油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毫無疑問,石油最終會枯竭,石油產業必將沒落和轉型。但未來的幾十年間,石油產業還是個很強勢的支柱,沒人可以不受它的影響。隨著新能源、石油代用品的發展,石油產業逐步被取代。

2. 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石油化工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石油化工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石油(601857)、東華能源(002221)、華錦股份(000059)、恆逸石化(000703)、榮盛石化(002493)、上海石化(600688)、華魯恆生(600426)、康普頓(603798)、衛星石化(002648)。

本文核心數據:行業發展、行業現狀、行業前景

產業概況

1、定義:原料-石油產品-石油化工產品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

石油產品又稱油品,主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加工過程常被稱為石油煉制,簡稱煉油。

石油化工產品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油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生產石油化工產品的第一步是對原料油和氣(如丙烷、汽油、柴油等)進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約200種)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這兩步產品的生產均屬於石油化工的范圍。

有機化工原料繼續加工可製得更多品種的化工產品,習慣上不屬於石油化工的范圍。在有些資料中,以天然氣、輕汽油、重油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製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2、產業鏈剖析:產業流程復雜,產品眾多

石油化工產業上游主要是石油開采與煉制行業,包括油氣開采和運輸、煉油和石油化工產品加工製造過程,中游為基本有機與高分子行業,下遊行業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築、建材等工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務。需要注意的是,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為了促進煉油和分解過程,會添加化工催化劑以提高加工效率。

產業發展歷程:一部艱苦奮斗史

我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奮斗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分落後,廣大石油化工幹部職工,在舊中國「一窮二白」薄弱基礎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經歷了恢復與發展階段、歷史性的轉變階段、新的崛起階段、新發展時期階段等四個階段的不斷探索與發展,我國成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學品生產、消費大國。

行業政策背景:從大力發展到優化產業布局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制定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建設的相關政策,為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碳中和或帶來石油化工行業顛覆性變革和機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鋼鐵、電力、石化、煤炭等行業正加速轉型。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給石化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帶來較大壓力,但在轉型過程中同時孕育著新的發展機會,包括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的機遇,推動化石能源主導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轉向由可再生能源主導,這一過程驅動行業重構產業鏈價值鏈,需要更加依靠技術創新驅動,在實現碳減排目標過程中從根本上改變石油化工行業的結構形態。

產業發展現狀

1、成品油產量:產量再創新高

2020年受疫情的沖擊,汽油市場需求大幅下滑。2020年全國汽油產量為13179.7萬噸,同比下降7.03%。全年來看,中國成品油產量低位出現在第一季度,由於2020年春節假期延長,疫情蔓延令眾多煉廠開工負荷迅速下滑,主營單位和山東獨立煉廠均在一季度迎來年內低點。2-3月份因疫情全國處在封鎖狀態,3月份汽油產量最低,後隨著復產復工,汽油產量逐漸增加,基本恢復至往年同期水平。2021年全年,汽油產量達15457.3萬噸,累計增長17.3%。

我國柴油產量從2018年起,產量連續三年下降,到2020年中國柴油產量下降至15704.9萬噸,相較於2017年柴油產量下降了2413.1萬噸。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煉油廠成本不斷上升,但是價格卻保持穩定,使得煉油廠生產柴油的意願降低,柴油產量下降。2021年全年柴油產量16337.0萬噸,累計增長2.7%。

2010-2019年,我國煤油產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產量達到5272.6萬噸,同比增長10.6%;2020年,受國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各行業延遲復工,中國煤油產量僅為4049.4萬噸,同比下降23.2%;
2021年中國煤油產量3943.9萬噸,同比下降2.6%。

2010-2019年,我國燃料油產量波動范圍較大。2019年我國燃料油產量為2469.7萬噸,同比增長19%。2020年,燃料油產量為3406.3萬噸,同比增長37.9%。2021年,燃料油產量為4350.2萬噸,同比累計增長22.1%。

石腦油(naphtha)又叫化工輕油,是石油產品之一,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產的用於化工原料的輕質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種不同的餾程,中國規定餾程為初餾點至220℃左右。作為生產芳烴的重整原料時,採用70℃-145℃餾分,稱輕石腦油;用作溶劑時,則稱溶劑石腦油;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為目的時,採用70℃-180℃餾分,稱重石腦油;來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劑也稱重石腦油或溶劑石腦油。

近年來,我國石腦油產量逐漸增加。2020年石腦油產量進一步增加至4232.0萬噸,同比增長8.6%,產量實現連續五年增長;
2021年我國石腦油產量4951.7萬噸,同比增長12.6%。

2、化工產品產量:乙烯產量增長顯著

近兩年,受市場價格回升等影響,停產多年的多套合成橡膠裝置恢復生產,中國合成橡膠市場供需保持平穩發展,2020年我國合成橡膠品種產量增長到751.32萬噸,增速為0.99%,但多套裝置能否按時投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2021年我國主要合成橡膠產量為811.7萬噸,同比增長2.6%。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0年我國乙烯產量2159.96萬噸,同比增長5.25%;2021年乙烯產量2825.7萬噸,同比增長30.82%,預計未來新增產能步伐進一步加快。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0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5883.37萬噸,同比增長8.59%;2021年化學纖維產量6124.68萬噸,同比增長4.10%,預計未來新增產能步伐進一步加快。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分布明顯

當前,中國石化產業正在迎來產業重構,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同時,推進工業結構、產業結構,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近年來我國石油化工產業區域結構在不斷提升,落後產能不斷淘汰,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通過企查貓對「石油化工」進行精確搜索顯示,2021年底,石油化工產業現存355291家相關企業,從企業數量上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山東省、陝西省和廣東省。分別為41531家、31605家和26789家。

註:企查貓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從代表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我國石油化工代表企業分布在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湖南省、黑龍江省等內陸省份。

2、企業競爭:中石油、中石化為行業龍頭

目前,布局了石油化工開采、冶煉、精密加工業務的上市企業中,中石油、中石化在石油化工氧化物、石油化工聚合物等產品產量遙遙領先於其它企業。石油化工產業產業鏈上的其它代表性企業業務布局及競爭力情況如下:

按主營業務營收金額來看,2020年,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以2萬1千多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第一,佔中國石油的市場份額佔全行業的比重高達19%,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排在第二位,營業沒有超過兩萬億元大關,以1萬9千億元占據中國石化的市場份額的17%。加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及榮盛石化五家特大型企業,銷售收入總額約佔全行業的50%。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石油化工發展趨勢:「補短板」和「補空白」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3. 現在都說石油行業進入「寒冬新常態」,寒冬是什麼意思,新常態又是什麼意思

是指:國際油價下跌、石油工程市場萎縮的嚴峻形勢,被稱為「寒冬期」。
2014年,石油工程板塊面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工作量急劇下滑、重組上市工作緊迫等挑戰,著力拓市場、調結構、抓優化、建高端、嚴管理,在提速提效、開拓市場、科技進步、從嚴管理、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石油工程公司要下大力氣深化改革、開拓市場、挖潛增效,努力把市場開發的寒冬期轉化為質量效益的提升期,把企業經營的困難期轉化為轉型發展的機遇期,把上市治理的適應期轉化為深化改革的突破期。2015年是石油工程公司「強身健體」年,要眼睛向內苦練內功,打一場管理翻身仗,打造新時期石油工程鐵軍。

4. 新石油是什麼

新的石油資源植物,也就是植物石油。石油植物即含有天然烴油的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及藻類等。如木屑生產的類石油轉換率達70%;用蒸汽蒸餾技術處理桉樹,每公頃桉樹可提煉石油20多噸。

新石油產地
我國的海南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熱帶森林裡的油楠,樹高可達20米,胸徑達0.6米,樹體內含有豐富的油脂,1株油楠最多可年產油50千克。收集到的油脂可直接作為燃料用於柴油發動機。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藍桉樹,揮發性油的含量為樹體重量的1.2%。澳大利亞的輻射桉含油率高達4.2%。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森林中的苦配巴樹、三角大戟、牛奶樹等,都是能提煉石油的樹種。在苦配巴樹上鑽孔,流出的液體可用作柴油,1株苦配巴樹一年可產石油20千克。

加拿大利用單凈菌和單紫菌,使之產生石油產物。每2.6平方千米的鹽水池裡,每48小時收獲一次,一年可收獲1200萬桶油。
東南亞地區的漢加樹和我國的烏桕樹的果實均可榨油。漢加樹每株每年可獲5千克石油。馬來西亞是生產棕櫚油最多的國家,年產量可達數百萬噸。這些棕櫚油稍經加工,就可作燃料油。

5. 深圳市前海新趨勢石油化工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前海新趨勢石油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又稱「新趨勢石油」)成立於2014年,由新趨勢集團出資組建,是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216號綜合類會員單位,主要經營原油、成品油、燃料油等,是一家金融投資服務型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敏俊
成立時間:2013-12-26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857777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經營場所: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吉華路陽光花園13棟二單元1003室

6. 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通過多年的自主與創新,我國石油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擁有一批完善的煉油技術和較大的產業規模。我國能源現狀為:富煤、貧油,這就導致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不僅對國家能源安全帶來隱患,也使石油工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利用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煤制油技術與煉油技術的創新,保證我國石油工業的高速、穩定發展。進入21世紀,我國煉油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煉油企業規模與裝置大型化技術不斷創新,目前我國已建成20個千萬噸級煉油生產基地,其原油加工能力佔全國總加工能力的50%左右。截止2009年底,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2.76億噸/年、2005年的3.245億噸/年猛增至4.77億噸/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在新世界的第一個十年中,我國煉油能力激增了72.8%,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3%,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煉油能力增長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十年。

7. 全球石油消費趨勢是什麼

2007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大約為8520萬桶/日,比2006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50萬桶,2008年比2007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60萬桶,約為8680萬桶/日。2008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了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25%以上,是美國同期增長量的一倍之多。2000年,全球石油的日均需求量為7540萬桶/日,這是連續11年接連攀升後達到的高值,到2007年,則可能達到第12個高值。這種持續的增長與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需求量呈平行狀態,但卻與20世紀80年代的狀況呈尖銳的對比。在80年代開始之際,中東地區的持續動盪導致了全球油價的高攀。在此期間,發生了舉世聞名的第二次石油價格動盪,受油價高攀和隨後發生的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量發生突然下跌。到80年代,這種頹勢得到了遏止,當時的石油需求量高於前期(1979年)的水準。對能源的需求量呈連續增長的趨勢。化石燃料將繼續在全球商業性能源需求量中佔到90%的份額,到2030年所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中,化石燃料將佔到93%的份額。在過去的40年中,石油一直在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獨占鰲頭,顯然這種狀態將一直持續下去。在當前的能源需求量中,石油佔到了39%的份額,在未來的20年中,這一比例可能會略有下降,到2030年佔到36.5%(見下表及直方圖所示)。

2005—2030年世界各國的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量資料來源:《IFR2007》《經濟學家2008》。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東北亞和南亞的能源需求量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68%,是全球能源需求總增長量的58%。近30年來,全球的石油生產始終像一個騎在過山車上的醉漢一樣起伏。然而,達到峰值的時間與經濟周期的低谷期並不總是對應出現。比如在1999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持續增加,但在1997年與1998年間出現了存貨積壓的情況,當時的能源生產量遠大於需求量,迫使生產者們不得不減產至1998年的水平之下。在20世紀80年代的後幾年中,這種情況也曾出現過,1986年油氣產量增加,其價格僅為第三次石油價格沖擊時的一半左右。這些顯然背離了正常的經濟學規律,反映出在油氣勘探與開發中的一種長期發展趨勢——在絕大多數上游項目中的高投入與低操作費用趨勢以及歐佩克(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於1960年,發起國有伊拉克、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在開始階段,該組織的主要目標在於調節石油生產國與石油公司之間的收入缺口,更側重於前者。該組織成員的興趣在於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石油價格的一種重要平衡角色並在今天依然起到此類作用。而且,毫無疑義,該組織早在成立之初就強調要在管理地球的油氣資源方面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歐佩克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各自的油氣儲量向其各成員配給限額(限定最高產量)並以此對油氣進行限產。根據產—供規律和一些特別協商,可以對上述配額進行調控,同時也將參考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對油氣的需求情況。直到今天,至少當該組織的成員在進行配額調控時,這套體系會允許歐佩克為全世界油價指定一個浮動的范圍,因此就可保持全球油價的穩定。當然,這種穩定有益於整個世界。但是,自2004年以來,歐佩克成員一直在致力於滿負荷生產並力求進一步增加石油產量(即所謂的超產能力)的行為受到了限制。結果,歐佩克實質上已失去了控制油價的能力,導致2004年以後的油價暴漲。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和加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