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沙特有多少石油
沙特有2660億桶石油。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全球16%的石油探明儲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委內瑞拉。2016年沙特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國;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產量僅次於美國。
沙特位於全球兩個最繁忙的原油航運要塞之間,即霍爾木茲海峽與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曼與伊朗之間,連接波斯灣與阿拉伯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樞紐,2016年流量增加至創紀錄的1850萬桶/日,佔全球總量超過30%。曼德海峽是非洲和中東之間的交通要道,是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紐帶。2016年流量約為480萬桶/日。
Ⅱ 新聞中提到的"一桶"石油是多少升啊
石油體積與重量單位的換算方法
1.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必須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個溫度狀態下,每立方米體積的石油為p噸重。換算關系為:
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
一噸油相當的桶數=1/p * 6.29桶(油)
將6.29除以密度即為求1噸油等於多少桶油的換算系數公式。此換算系數的大小與油品的密度大小有關,且互為倒數關系,如:大慶原油密度為0.8602,勝利101油庫原油密度為0.9082,可分別得:
大慶原油換算系數=6.29/0.8602=7.31 ,勝利原油換算系數=6.29/0.9082=6.93
對石油產品得計算方法也是一樣。如某種汽油的密度為0.739,計算結果:1噸汽油等於8.51桶;某種柴油的密度為0.86,計算結果1噸柴油等於7.31桶。依此類推。表1列出了國內外常規油品及常見的原油的噸與桶的換算系數。
美國市場的汽、煤、柴油價格以美分/加侖為單位,同樣可用上述公式換算為以美元/噸為單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國舊金山93號無鉛汽油價格為54.0美分/加侖,其換算方法推導如下:
93#無鉛汽油價格=54.0美分/加侖;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侖),54.0*0.01*42*8.5美元/噸(1噸汽油約和8.5桶),54.0*3.57*(3.57即為汽油由美分/加侖換算美元/噸的換算系數)=192.78美元/噸
表1.原油和油品體積與重量單位換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噸 品名 密度p 桶/噸
航空汽油 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車用汽油 0.725 8.67 減壓渣油(大慶)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瀝青 1.01 6.23
輕柴油 0.825 7.62 潤滑油基礎油150SN 0.8427 7.46
輕石腦油(44-100。c) 0.674 9.33 潤滑油基礎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腦油(102-143。c) 0.742 8.48 潤滑油基礎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噸 品名 密度p 桶/噸
中國原油 米納斯原油 0.8498 7.40
大慶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勝利原油(101庫)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納原油 0.9279 6.78
阿聯酋原油 漢迪爾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維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爾班原油 0.8498 7.4 馬來西亞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阿拉伯輕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阿拉伯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阿拉伯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輕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輕油 0.8559 7.35 英國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倫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羅斯原油
遼河外輸油 0.930 6.76 原蘇聯出口原油 0.8659 7.26
勝利孤島油 0.946 6.65 美國原油
江蘇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薩斯中質油 0.8251 7.03
華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亞原油
南海綏中油 0.972 6.47 吉普斯蘭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賈比魯油 0.8156 7.71
阿塔卡原油 0.9109 7.76
2.體積單位換算
體積單位主要有桶、加侖、升、立方米,它們之間的換算系數見表2。
表2.體積單位換算表
升(L) 立方米(m3) 加侖(美) 加侖(英) 桶(油)
158.98 0.15898 42 34.973 1
1 0.001 0.26418 0.21998 6.29*10-3
1000 1 264.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Ⅲ 世界石油概況:中東石油資源探明儲量佔全球48.3%
相信許多人一直在擔心一個問題,每天石油消耗量這么大,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石油儲量供我們消耗呢?據英國《金融時報》給出數據, 現如今全世界石油儲量大約為2.1萬億桶,但這個數據不包括未探明和開采難度較大的石油儲量。 全世界的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世界上的中東地區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境內,以截至2018年底數據為准,中東石油資源探明儲量8361億桶,佔全球石油儲量48.3%,而中南美洲石油探明儲量3251億桶,佔全球石油儲量18.8%。
中東地區,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亞與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國家,25個國家和地區。該地區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該地區淡水資源匱乏和石油資源豐富及宗教文化差異,常年局勢動盪,世界上的「火葯桶」,是非之地。該地區,約1500餘萬平方公里,3.6億人口。25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聯酋、阿曼、卡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葉門、塞普勒斯、蘇丹和南蘇丹、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等。雖說中東地區石油豐富,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豐富的石油開采,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主要集中在該地區的波斯灣地區和北非的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
2019年,世界石油儲量排名前十幾位的國家分別是: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探明石油儲量為3009億桶,排名第一位;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探明石油儲量為2665億桶,排名第二位;北美洲的加拿大,探明石油儲量為1697億桶,排名世界第三位;中東地區的伊朗,石油儲量為1584億桶,排名第四位;中東地區的伊拉克,石油儲量1425億桶,排名第五位;排名六至十二位的是:科威特1015億桶、阿聯酋978億桶、俄羅斯800億桶、利比亞484億桶、美國392億桶、奈及利亞 370億桶、 哈薩克 300億桶。中東地區包占據了七席,這七個國石油儲量都比我國石油儲量豐富。中東地區其它十八個國家石油儲量不如我國石油儲量多。但卡達石油儲量為252億桶,與我石油儲量差不多。
波斯灣地區的「歐佩克」成員,都是石油豐富的國家,該組織現有成員國15個,中東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等。「歐佩克」組織的意思是石油輸出國,這些國家多以石油出口為主,成為該國支柱產業,賺取外匯。而我國是石油進口大國,消費石油量為全球石油消費量的13%,低於美國消費量的20%,高於印度消費石油量的5%,世界排名第二位,這三個國家佔世界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9年,我國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56億桶,僅排名世界第十三位。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產量大於1000萬噸盆地油田有:渤海灣、松遼、鄂爾多斯、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產量合計1.76億噸,佔全國總量的92.8%。我國從建國初,在松遼盆地中建成了我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出現「鐵人」王進喜等英雄楷模,因為石油建成了一座城市。大慶油田在中國儲油田中,堪稱「至尊」,最高年產量達5000多萬噸,隨著儲量的減少,大慶油田國內產量2017年僅為3400萬噸。
後被長慶油田產量超越,長慶油田石油年產量為5316萬噸,成為了我國第一大油田,天然氣產量達到369.43億立方米。長慶油田前景令人喜悅,新增年度石油探明儲量佔中國石油年度新增儲量的1/2以上,佔全國年度新增儲量的1/3以上。今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長慶油田會一直占據我國最大油田的地位,不可撼動。雖然2019年中國原油產量1.91億噸,但原油進口量已高達5.0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原油進口量高達72%,隨著進口原油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不在主要依賴於中東地區國家。
本文來源 能源界,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
Ⅳ 與國足同組的阿曼,歷史很牛,地理位置太重要
在世界盃亞洲12強抽簽前,國足希望能抽到相對較弱的偏技術型的阿曼隊與越南隊,但這兩隊也希望和他們認為實力較弱的國足分在一起。現在,各自的希望都變成了現實。
有些球迷認為應該雙殺阿曼和越南,拿足12分,但這個目標很難實現。不過,對於平時很少能有資格進入宴會的阿曼和越南來說,他們顯得更加狂妄。越南聲稱10:0擊敗國足,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越南在四十多年前因犯賤被正義暴打而留下的 歷史 怨氣。阿曼有的球員也認為自己很難進入世界盃,但擊敗國足是可能的。
越南,大家都熟悉,山水相連,千年恩怨,一言難盡。而阿曼,大家對這個國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20年的2001年,國足在沈陽五里河球場1:0擊敗阿曼隊,挺進韓日世界盃。
阿曼在哪呢?咱們打開一張西亞地圖,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阿拉伯半島,居半島中間位置的是亞洲阿拉伯國家的老大哥——沙烏地阿拉伯。沙特雖大,但其南部並不到阿拉伯半島的海邊,也就是阿拉伯海與亞丁灣。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部,是扼守紅海與印度洋本洋的曼德海峽的葉門,阿拉伯半島的東南部,就是阿曼。
有這么一個地理名詞——海灣六國,就是六個靠賣石油和天然氣發財的阿拉伯國家。在六國,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自然就是沙特,卡達和阿聯酋比較高調,巴林因為太小(700 平方公里)比較沉默,科威特和阿曼則比較低調,不過科威特遠比阿曼有錢。
在中東地區,衡量一個國家有沒有錢的最重要標准,差不多就是看你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多少。科威特面積只有1.78萬平方公里,卻擁有已探明的石油儲量140億噸。阿曼是海灣六國面積僅次於沙特的國家,30.95萬平方公里,但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也就是科威特的一個零頭,多少呢?也就7億噸。不過這已經不錯了,阿曼西邊的阿拉伯兄弟葉門,堪稱是阿拉伯世界的最窮國之一,無他,缺油耳。
阿曼有三個陸地鄰國,西南有葉門,西有沙特,西北有阿聯酋,東北瀕臨阿曼灣,東南瀕臨阿拉伯海。
和大多數乾旱的阿拉伯國家一樣,阿曼也是一個沙漠國,雖然平原面積較大。阿曼的東部沿岸有西哈傑爾山與東哈傑爾山(或稱哈賈爾),然後,就是無盡的沙漠。由於氣候乾旱少雨,阿曼460多萬的人口(其中57%是阿曼人),絕大多數居住在少數幾個城市。比如首都馬斯喀特就有約148萬人。其他的重要城市還有沿海的蘇哈爾,奈茲瓦、蘇爾、魯斯塔格、伊卜里等。
不過,阿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海上鄰國,就是美國必欲除之而後快的伊朗。咱們都知道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能源倉庫——波斯灣的唯一海上通道。如果不放大地圖,大家可能會覺得霍爾木茲海峽以北是伊朗,以南是阿聯酋。其實不是,阿聯酋並不是霍爾木茲海峽的南岸國,阿曼才是。阿曼有一塊飛地,正好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南岸,也就是阿拉伯半島最尖的那個角上,是阿曼的穆桑代姆省。所以,不要看阿曼處事低調,人家手上可是握著王炸,誰都知道霍爾木茲海峽對整個世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阿曼石油不多,但阿曼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阿曼在某些角度要比卡達、科威特這些內海的石油國更重要,阿曼除了扼守霍爾木茲海峽之外,東北隔海就是咱們的巴鐵——巴基斯坦。說一句,對東方大國非常重要的巴鐵港口——瓜德爾,曾經就屬於阿曼。隔著阿拉伯海,阿曼的對面較遠處,就是那個自信滿滿的印度三哥,包括印度人最引以為傲的孟買,有些印度人把上海稱為小孟買。阿曼最西南角,距離亞丁灣和曼德海峽也不遠。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阿曼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阿曼吸引歐洲殖民地的注意,大約是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喜歡冒險的葡萄牙人「發現」了阿曼,開始侵略並占據阿曼。
一百多年後,公元1649年,葡萄牙鬼子被阿曼人亂棍打跑,成立了一個名叫亞里巴的王朝。在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阿曼在打跑了第二個侵略者——波斯(今伊朗)之後,反而發展壯大,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早在清初的公元1652年,阿曼就攻佔了現在非洲東海岸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坦尚尼亞是由大陸的坦葛尼喀和桑給巴爾島組成的。阿曼最強盛時,非洲東海岸大多數地區都被阿曼控制。
阿曼在十九世紀(公元1801--1900年)中葉衰落,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入侵阿曼,於1871年據而有之。1920年,英國承認分為兩個部分的阿曼獨立,一個稱為馬斯喀特蘇丹國,還有一個教長國。1967年,馬斯喀特蘇丹國統一阿曼全境,並於1973將英國軍隊請出阿曼。
阿曼在沒有開採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之前,是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而且全民受教育率極低,只有幾百戶家境較好的家庭識字。因為落後,阿曼的兒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全民綜合壽命也非常短。
依靠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阿曼不再像運氣不好的葉門那樣過窮日子,阿曼的人均GDP達到1.6萬美元。有了錢,阿曼就可以推動產業的多元化,而不再單純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同時,富起來的阿曼有條件實行全民免費的教育制度,醫療也是全民免費。綜合來說,阿曼的生活水準,在阿拉伯世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阿曼隊的實力也不算強,但並不好啃。穩妥一些來看,國足主場對阿曼、越南的這6分必須拿下,客場的6分保4爭6。
先不要考慮對日澳沙的比賽,把對阿、越4場比賽的至少10分拿下來。主場爭取勝沙特,13分;客場爭平,14分。對日本和澳大利亞,能拿3分最好。17分,應該是可以直接出線的。如果拿到15分,差不多也可以參加附加賽了。
Ⅳ 世界各國的石油儲量排名
其實這個排名是不斷變化的,每個國家都有新的發現的油田,但大體格局不會有太多變化。以下整理出的排名供樓主參考。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5.0 9.7%
4 科威特 99.0 8.3%
5 阿聯酋 97.8 8.2%
6 委內瑞拉 77.2 6.5%
7 俄羅斯 72.3 6.1%
8 哈扎克斯坦 39.6 3.3%
9 利比亞 39.1 3.3%
10 奈及利亞 35.3 3.0%
11 美國 29.4 2.5%
12 中國 17.1 1.4%
13 加拿大 16.8 1.4%
14 卡達 15.2 1.3%
15 墨西哥 14.8 1.2%
16 阿爾及利亞 11.8 1.0%
17 巴西 11.2 0.9%
18 挪威 9.7 0.8%
19 安哥拉 8.8 0.7%
20 亞塞拜然 7.0 0.6%
21 蘇丹 6.3 0.5%
22 阿曼 5.6 0.5%
23 印度 5.6 0.5%
24 厄瓜多 5.1 0.4%
25 印尼 4.7 0.4%
26 英國 4.5 0.4%
27 馬來西亞 4.3 0.4%
28 澳大利亞 4.0 0.3%
29 埃及 3.6 0.3%
30 敘利亞 3.2 0.3%
2006年儲量:世界各國的石油儲量排名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
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利比亞,54億噸;
第十名:中國,50億噸。
2007年5月6日,中石油公司宣布在河北發現10億噸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我國的石油儲量由50億噸增至60億噸,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世界油氣生產大國有那些
以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為代表的中東國家蘊藏了豐富的石油資源,被譽為「黑金之國」。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排名詳見下圖。
世界石油儲量大國排名這些國家同時也為世界提供了最多的石油。下圖給出了從各地區2005年的石油產量份額看,中東是第一大產油區,石油日產量達到25119千桶,佔世界產量的31%。歐洲(原蘇聯國家均包括在此區域)是第二大產油區,石油日產量達17534千桶,佔世界產量21.7%。北美是世界上第三大產油區,石油日產量13636千桶,佔世界產量16.5%。非洲的產量佔世界產油量的12%,亞太地區佔世界原油產量的9.8%,中南美洲地區產量佔世界的9%。
就天然氣而言,其產量分布也不均衡。歐洲是最大的天然氣產區,年產10611億立方米,佔全球產量的38.4%。北美年產達到7506億立方米,居其次,佔全球的27.2%。其他各地區合計產量僅佔到34.4%。
2005年世界各地區油氣產量分布(據BP能源統計,2006)
從2005年世界前25位產油國的分布來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中東地區的重要產油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年產量52620萬噸,居全球第一。在第二大產油區中,俄羅斯、挪威、哈薩克是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年產量47000萬噸,位居全球第二。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第三大產油區的重要產油國,三者都處於世界產量的前十位。此外,非洲的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都是重要產油國,亞太地區的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以及南美洲的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等,都成為帶動本地區石油生產的重要力量。世界前25個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合計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89.8%。
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1沙烏地阿拉伯526.215巴西84.72俄羅斯470.016英國84.73美國310.217利比亞80.1
2005年世界石油產量前25國(據BP能源統計,2006)
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4伊朗200.418哈薩克63.05墨西哥187.119安哥拉61.26中國180.820印度尼西亞55.07委內瑞拉154.721卡達48.88加拿大145.222阿曼38.59挪威138.223馬來西亞36.810科威特130.124印度36.21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29.025阿根廷36.212奈及利亞125.4合計3498.413伊拉克89.5世界389514阿爾及利亞86.5佔世界比例89.8%
2005年世界石油產量前25國(據BP能源統計,2006)(續)-1從世界天然氣產量前25國來看,俄羅斯、英國、挪威和荷蘭是歐洲地區主要的天然氣生產國,其中俄羅斯以538.2百萬噸油當量的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美國是北美洲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年產量達473.1百萬噸油當量,位居世界第二。亞太地區的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和泰國也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
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油當量)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油當量)1俄羅斯538.21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1.92美國473.116阿根廷41.13加拿大166.917卡達39.24英國79.218墨西哥35.65阿爾及利亞7919澳大利亞33.46伊朗78.320埃及31.37挪威76.521印度27.4
2005年世界天然氣產量前25國(據BP能源統計,2006)
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油當量)位次國家與地區產量(百萬噸油當量)8印度尼西亞68.422巴基斯坦26.99沙烏地阿拉伯62.623特立尼達和多巴哥26.110荷蘭56.624委內瑞拉26.111馬來西亞5425哈薩克21.112土庫曼52.9合計2230.913烏茲別克50.1世界2486.714中國45佔世界比例89.7%
2005年世界天然氣產量前25國(據BP能源統計,2006)(續)-1
Ⅶ 中國的石油進口要經過哪些國家和地區!有高手請答
1\從美洲進口,船運,出口國家到中國. 從亞洲東部(俄羅斯\日本\朝鮮\韓國)和幾個東南亞國家(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進口,也一樣.還包括東亞與新疆內蒙相鄰的國家,可以走輸油管線.2\從中東印度洋周邊國家進口,海運,從出口國由印度洋走馬六甲海峽,進南海.從非洲國家進口也一樣.3\從歐洲,北非,中東地中海邊的國家進口,要經過地中海\紅海到印度洋.你這個問題其實很糟糕.
Ⅷ 葉門的石油儲量有多少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
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
國家 儲量 佔世界比 儲存比
伊朗 189 11.5 93
伊拉克 155 9.6 大於100
科威特 140 8.5 大於100
阿曼 8 0.5 19.6
卡達 20 1.3 38
沙烏地阿拉伯 363 22 65.6
敘利亞 4 0.2 17.5
阿聯酋 130 8.1 97.4
葉門 4 0.2 18.3
Ⅸ 中國的石油儲備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幾
中國排名第一十二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已經是最新的了)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5.0 9.7%
4 科威特 99.0 8.3%
5 阿聯酋 97.8 8.2%
6 委內瑞拉 77.2 6.5%
7 俄羅斯 72.3 6.1%
8 哈扎克斯坦 39.6 3.3%
9 利比亞 39.1 3.3%
10 奈及利亞 35.3 3.0%
11 美國 29.4 2.5%
12 中國 17.1 1.4%
13 加拿大 16.8 1.4%
14 卡達 15.2 1.3%
15 墨西哥 14.8 1.2%
16 阿爾及利亞 11.8 1.0%
17 巴西 11.2 0.9%
18 挪威 9.7 0.8%
19 安哥拉 8.8 0.7%
20 亞塞拜然 7.0 0.6%
21 蘇丹 6.3 0.5%
22 阿曼 5.6 0.5%
23 印度 5.6 0.5%
24 厄瓜多 5.1 0.4%
25 印尼 4.7 0.4%
26 英國 4.5 0.4%
27 馬來西亞 4.3 0.4%
28 澳大利亞 4.0 0.3%
29 埃及 3.6 0.3%
30 敘利亞 3.2 0.3%
Ⅹ 一噸石油有多少升
一噸石油有多少升與油品的密度有關,石油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低的相應的換算的升數就多,具體如下:
1、90號汽油1噸約合1389~1408升。
2、93號汽油1噸約合1351~1389升。
3、97號汽油1噸約合1315~1351升。
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p為密度。
歐佩克組織和英美等西方國家原油數量單位通常用「桶」來表示(西方喜歡的單位),中國及俄羅斯等國則常用噸作為原油數量單位。
(10)阿曼石油有多少擴展閱讀
加侖和升是兩個比較小的成品油計量單位。美歐等國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侖做單位,而我國的加油站則用升計價。
1桶=158.98升=42加侖。美製1加侖=3.785升,英制1加侖=4.546升。如果要把體積換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關。假設某地產的原油密度為0.99公斤/升,那麼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