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只能用什麼工具安裝
擴展閱讀
王者榮耀如何迅速刷鑽石 2025-08-08 07:39:39
外賣成本價3元賣多少好 2025-08-08 07:32:49
電影等資源不夠怎麼辦 2025-08-08 07:25:47

石油只能用什麼工具安裝

發布時間: 2022-12-26 12:25:01

A. 勘探石油需要什麼設備,主要的工具等。

人工地震勘探石油:人工震源(炸葯、或者震源車),檢波器,傳輸線。(用炸葯激發地震波,用檢波器接收由地下反射回來的地震波,之後通過傳輸線將數據接收,對其進行處理解釋來勘探石油存在與否)
重磁電勘探:與上基本相同,只不過是利用人工的電場、或者磁場,之後根據地下石油或者天然氣的電學性質來勘探!設備也是:發射系統;採集(接收)系統;定位系統;數據記錄處理(一般一部V8(電磁勘探系統)就夠了,裡麵包括上述四個部分)

B. 油田常用井下工具有哪些

常用的太多太多了

我舉幾個例子

封隔器系列 封隔器系列裡又分Y Z K 開頭的各種用途的封隔器 Y111、Y221、Y341、Y441、Y445、 Z331、K341、K344等等

油管錨系列

扶正器系列

泄油氣系列

防脫氣系列

配水器系列 配水器又分為空心配水器和偏心配水器

打撈器系列 打撈器又分為油管打撈器 抽油桿打撈器 等等 工具有公錐、母錐、外鉤,雙滑塊打撈筒、一把抓等等等

以上產品可以自己根據系列名稱在網上搜,這些系列裡面又分各種規格各種尺寸

鹽城市通宇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為您解答,封隔器專業生產廠家。

C. 石油鑽井設備及工具有哪些

為了勘探與開采蘊藏在地層深處的石油和天然氣,人們必須利用各種鑽井設備與工具,鑽穿堅硬而復雜的地層,這便是鑽井工作的主要任務。為了滿足我國石油工業飛速發展的需要,必須多打井、快打井、打好井,實現鑽井速度翻番。為此,在充分調動人的積極因素的同時,還必須為鑽井工作者提供先進的、性能良好的鑽井設備與工具,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石油鑽井工作服務。

鑽井設備及工具包括地面鑽井設備(石油鑽機)以及鑽頭、鑽柱等。

一、石油鑽機1.鑽機的組成現代石油鑽機是一套大型聯合機組。圖5-2所示為旋轉鑽井的基本設備。根據鑽井工藝中鑽進,洗井,起、下鑽具等工序的需要,一套鑽機必須具備下列系統和設備:

圖5-6金剛石鑽頭

1—鋼體;2—胎體;3—金剛石;4—接頭接頭上部有用於連接鑽柱的絲扣。鋼體與接頭之間也用絲扣連接,然後焊死形成一體。鋼體下部與胎體燒結在一起。胎體是固定金剛石的母體,由帶粘結劑的碳化鎢粉製成,中間有水眼,底面有水槽,側面開有排屑槽。

聚晶金剛石切削塊鑽頭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鑽井工業的一項重要成就。這種鑽頭的切削塊是用人造金剛石單晶在高溫高壓下聚合而成的聚晶體。鑽進時,聚晶體不斷剝落,新的鋒銳小晶體不斷出露,因而能使切削塊在磨損過程中不斷地「自銳」。其切削刃是鋒利、高耐磨、能夠「自銳」的金剛石切削塊,因此能在低鑽壓下取得高進尺(為牙輪鑽頭的4~6倍)和高鑽速(為牙輪鑽頭的2倍以上)。聚晶金剛石切削塊鑽頭有聚晶金剛石復合片鑽頭(簡稱PDC鑽頭)、熱穩定聚晶金剛石鑽頭(簡稱TSP鑽頭或BDC鑽頭,也稱巴拉斯鑽頭)、馬賽克鑽頭和大復合片PDC鑽頭。

PDC鑽頭切削塊上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極薄極硬,比碳化鎢底層的抗磨性高100倍以上。鑽頭工作時,由於碳化鎢比復合片磨損得快,使復合片隨時裸露出保持銳利的刃口。在較低的鑽壓下即可切入岩石,並在扭矩的作用下切削岩石。由於切削塊可以「自銳」,這就使整個鑽進過程中鑽頭以切削方式破碎岩石,從而能實現快速鑽進。PDC鑽頭適用於軟至中硬地層。

巴拉斯鑽頭的切削塊是耐溫1200℃的熱穩定聚晶人造金剛石。熱穩定聚晶金剛石切削塊可製成三角體形、立方體形、圓柱體形和針狀等多種幾何形態。巴拉斯鑽頭以剪切和研磨方式破碎岩石,適合在中硬到硬地層使用,曾經獲得過很好的鑽井指標。四川川東地區的試驗結果表明:用這種鑽頭在某些地層中鑽進,比XHP5型三牙輪鑽頭平均鑽頭進尺提高2~4倍、機械鑽速提高20%~40%、純鑽井成本下降10%~12%。

馬賽克鑽頭既有熱穩定聚晶塊的耐高溫性質,又兼有復合片的切削能力。

目前,天然金剛石鑽頭和大復合片PDC鑽頭在油田使用較多,能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

D. 石油鑽采專用設備里包含什麼產品

1、鑽采設備及備件
鑽機及部件 鑽機配件 鑽井液循環設備 井控設備 固井設備 壓裂設備 修井設備 通井設備 試油、試氣設備 採油采氣設備 動力設備 鋼絲繩 其他
2、石油專用鑽具管材:
鑽頭 鑽桿 鑽鋌 接頭 套管 油套
3、石油專用工具:
鑽井工具 定向工具 打撈工具 取芯工具 固井工具 修井工具 試采工具 專用量具 其他工具
4、管件、閥門:
閥門 管件 管口 其他
5、儀器儀表
錄井儀器 定向儀器 測井儀器 勘探儀器 感測器 其他
6、化學用品:
鑽井液化學用品 完井液化學用品 固井化學用品 壓裂化學用品 酸化化學用品 採油化學用品 注水處理化學用品 油氣集輸化學用品 其他化學用品
以上是根據石油橋的設備分類整理的相關內容。想了解更多資訊可以前往石油橋網站查詢

E. 運油工具有哪些

祖國各地,無處不需用石油產品。而石油和石油產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易生靜電且帶有一定毒性的特點,在購銷、調運、貯存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出龐大性、集中性,而且運輸也呈現出明顯的散裝方式,所以其運輸方式必須是既節約費用,又便於計量,並縮短收發時間且減少消耗,因此具有其獨特性和專用性。目前我國國內使用的石油及油料運輸的工具,主要有鐵路油罐車、油船、管道和汽車油罐車等。

大家經常見到的賓士在祖國各地的「油龍」,就是鐵路運輸石油的油罐車,它也是短距離運輸的一種便利方法(圖50)。

圖51油輪

油輪和油駁是根據其運載量分類的:萬噸以上為大型,千噸以上為中型,千噸以下為小型。海運油輪最少在3000噸級以上,有的達數萬噸級。我國長江及其他內河運輸的油船大多在1000噸左右。

油船的主要設備有:①油艙(罐),其位置、大小及數量可根據船舶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排成兩行,每行各有5個油艙,構成油輪的左右舷油艙,艙與艙之間有閥門相隔開。②輸油管、閥門和油泵。③暖氣管,可在運輸中對油料加熱,以保證到達目的地後迅速卸油,縮短油輪的周轉時間。④消防設備,以便油艙失火時撲救。

水路運輸石油和油品是一種比較經濟的方法。我國有很多的內河和很長的海岸線,為水路運輸油料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在鐵路油罐車投入營運之前,都得經國家有關計量檢測部門檢測並編制出容量表,為石油發、收雙方提供數據依據。

在水路油品運輸中,由於油艙幾何形狀的嚴重不規則,水面波動不穩等原因,會產生很大的誤差,所以在油品裝艙前後,發、收油雙方共同計量用以交接的油罐,計算其油品輸出量,再減去有關損耗,作為油輪(駁)的裝艙數量。

汽車油罐車也是一種常用的運油工具,但它的運輸量較小,因此,只是在油田開發的初期,油田附近又沒有鐵路及輸油管線尚未建成時才使用。這時,汽車油罐只是將石油從油田運到鐵路和港口附近的油庫,然後由鐵路或水路轉運。此外,汽車油罐車還廣泛地應用在成品油的短距離和鐵路無法到達的運輸上。

為了防止由於汽車在運輸過程中產生靜電而引起爆炸和火災,要將汽車油槽車的金屬外殼用一種特殊裝置與地面接觸,將電荷隨時傳導給大地,避免這類事故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今世界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線五大運輸方式中,管道運輸已經成為油氣運輸最重要的一環。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管道運輸在建設時投入的資金量較大,可一旦建成,運輸費用就會大大降低,而且它具有很好的隱蔽性,運輸量也大,是遠程大批量油氣輸送的首選方式。可以預言,隨著我國西氣、西油東輸工程的啟動和實施,中國的各種運輸業,尤其是管道運輸業必將迎來一個令人欣喜的春天。

F. 石油行業中什麼是y工具

Y型工具是鑽井工具。
為了方便日後的修井提泵等作業專門設計的。它的出現使潛油電泵不在單一直筒式的下到井筒里,而是走了一個附著在一個特殊的管住上,從圖上看是一個倒著的"Y"型,所以石油鑽井稱之為"Y"型工具。

G. 將液化石油氣(LPG)輸入到儲存罐里需要什麼設備(工具配置)就是怎麼樣能將LPG輸入充裝到指定的儲存罐里

有專業烴泵,壓縮機,單用一種即可,聯合使用也可,但你說的從液化氣槽車直接充裝,從技術上可行,但從安全上是不允許的。

H. 原油出口為什麼用桶計量而不用噸每桶是多重

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映就是那個桶貴了的笑話:2008年國際油價140美元/桶時,國內油價6塊多/升,2018年國際油價不到80美元/桶時,國內油價卻要7塊多/升,原因是桶貴了。不過玩笑終歸是玩笑,因為現在的原油出口根本不是裝在桶里的。陸地上的,一般都是通過輸油管道運輸,直接在出入口設置儀器計量(比如中俄原油管道,由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經中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運輸至大慶油田);而未接壤的比如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石油,則是通過油輪直接運輸到我國的各港口,並非我們想像中的,先一桶一桶灌裝,在運輸的,所以目前現實中根本沒有油桶影響油價的概念。

現實中我們計量一般不是用重量就是用體積來計量,很少會說用到桶,那麼為什麼原油會使用桶來計量呢?這其實是習慣使然。因為在早期美國人的石油是用桶來計量的,現代石油工業誕生之地的賓夕法尼亞州,1859年,德雷克們用機井打出石油後,倉促間人們直接用各類桶來盛裝石油。不過雜亂的度量衡不單給買家造成困擾,也成為政府立法和課稅的麻煩。根據一般規律,當行業發展到相當程度,統一標准勢在必行。因此最終美國人制定了42加侖制式的桶空重64磅就成為了標准(主要系這個體積大小的桶)適合放置在平板火車上,當時一節火車剛好可以放置20桶,在拉到港口運輸到各地。隨著技術的發展,雖然後來先後誕生了管道運輸以及油輪運輸,但是由於習慣使然,美國人仍然習慣按照桶來計量。

如果說美國不是世界第一強國,那麼桶計量的只會在美國,因為後續發展的很多其他國家並不使用桶計量,比如日本東京交易所的原油期貨目前仍然是按照國際單位千克計價,但是二戰後,隨著美國的崛起以及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之後,美國操控著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世界其他各國也就慢慢被迫接受以桶計量的原油了。

目前標準的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至於說多重?這個不一定,因為不同產地的石油密度、品質不一樣,因此在同等的容積下,重量也會出現偏差;目前而言,一桶石油平均的重量大致在0.137噸,也就是說1噸石油大概需要7桶石油。

為什麼說: 原油出口要用「桶」統計而不用「噸」計量,我們中國的原油計量單位是「噸」,那麼,對於西方而言,西方國家的石油計量單位為「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我個人覺得:對於西方人而言,用「桶」計算原油出口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個人覺得石油之所以用「桶」作為計量單位的原因是我國進口的大量使用,目前都在歐美等西方國家手中,那麼,為了方便他們的計量單位,也為了符合他們的交易習慣,他們就把原油規定為桶,而不是噸。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噸是質量單位,桶是一個體積單位,那麼,我們大家都知道,由於不同產地的石油,密度是不同的,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在清朝的時候,山西商人交易的銀子其純度為為99%。但是,嶺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福建地區人們所使用的銀子的純廢可能只有97%左右。

再加之,由於原有的密度,如果用噸算的話,那麼,它的質量可能有些誤差,但是,如果用桶計算的話,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密度上有一個換算公式,所以在這就不用解釋了。

總之,就是對桶這樣單位是體積單位,質量單位與體積單位之間,還有著較為復雜的換算關系,有些是不同產區的油密度不同,所以,為了方便用桶作為計量單位。

也就是說有體量單位作為原油交易的計量單位的因為是一桶油的質量,不同質量、不同的體積是因為密度不同,但是,它的體積也是是相同的。

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 原油這個東西掌握在美國人手裡面,二戰期間,石油的計量單位根據國際上的換算單位並不是用「桶」來計量的,而蘇聯則是用「噸」來計量的,但是,美國人當時為了便於石油的交易用「桶」作為計量單位,為了運輸也為了交易方便。

所以,桶這個單位作為計量單位用著用著就習慣了。

在中國人的意識中,原油可以說用桶計算起來更為方便,但是,為什麼要用桶計算了?

其實, 說白了,桶作為計量單位,對石油貿易交易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裝箱可以大規模的在海域和陸運之間調度,而且計算出售很方便,如果用工作量「桶」作為計量單位的話,由於密度的不同,其交易難度是大大增加。

這是趣事!原油為何統一用「桶」計量?而汽油一般用升計量?

一切源於習慣做法!

盎司; 黃金重量單位(1盎司=28.3495克)。一般人熟悉克的概念,對盎司感到生疏,但黃金玩家不會混淆。

克拉 ;鑽石重量單位(1克拉=0.25克)。不少人誤以為克拉是計算鑽石大小(體積)的單位。但鑽石玩家不會混淆。

英尺; 長度單位,一英尺=30.48厘米。(據說;十三世紀初,英國尺寸長度混亂,引起交易糾紛不斷,英國約翰國王召集大臣們討論一尺應該多長?沒扯出結果。約翰王憤怒跺了一腳,指著他的腳印說;「這就是一尺」,於是,英尺長度就確定下來了。

英碼; 長度單位,一英碼=91.44厘米=3英尺(據說,碼的長度確定與英尺長度確定類似,亨利國王伸直手臂,豎立大拇指說,從他的鼻尖到他的大拇指尖的距離就是一碼!於是大臣們趕快小心翼翼丈量並確定下來)

米(公尺) ;法國人玩法。法國科學院將從北極點到赤道經線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規定為1米,並於1799年在法國法定使用。奠定了今天國際長度公制(十進制)基礎。

公斤(千克) ;法國人玩法。法國定義了「米」的長度,就按「十進制」定義了分米。法國規定在4℃時,1立方分米純水的質量為1公斤。並用鉑銥合金制了一個高度、直徑都是39毫米的圓柱體代表這個質量。這個「金屬疙瘩」至今是公斤(千克)的基準物。

這是美國人的玩法,由於美國控制了世界原油買賣,原油用桶計量成為通行做法。

例如;買一船原油,船輪的油倉體積固定不變,一口氣灌滿了就知道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快速折算出是多少桶。若要實際稱重是多少,則比較繁瑣。

1升90號汽油平均重0.72公斤:92號重0.73公斤; 97號0.737公斤。看來,價格與重量還是呈正比關系。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都很懵,今天我來向大家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桶(Barrel)是目前幾乎所有最重要的原油期貨計價單位,如布倫特(Brent),美國德克薩斯西部中質原油期貨(WTI)以及OPEC一攬子參考價格(OPEC Reference Basket)都是基於桶這個計量單位。三種期貨合約交割量幾乎占據了全球全部份額。當然還有一些區域性的原油期貨不是按照桶計價,如日本東京交易所的原油期貨是按照國際單位千克計價,但是成交量和前三種沒法比。所以這里要說的是原油按桶計價雖然不是國際強制規定,但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標准。

最大的誤區是有些人覺得原油的實物交易是用桶裝的,這個是最大的誤解。現在原油主要靠管線運輸,從油田運到煉油廠或者出口港;

在石油開采中,最早用來盛石油的工具就是桶。不過那個時候的桶僅僅是一個工具,並不是用來測量體積的。後來,久而久之,大家就漸漸形成了用木桶裝載石油的習慣。最初的石油交易也是以桶為單位來計算的,漸漸的桶就成了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石油計量單位了。

當然,這是全球所有國家都是用桶這個單位,用於計量石油的。我國就是個例外,使用的是噸。官方在發布相關數據的時候,也是使用噸這個單位,比如我國去年一共進口的原油46190萬噸。

要准確記住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並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為0.137噸,對於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連前蘇聯和中國這樣習慣採用公噸計量原油的國家,參與國際交易也不得不屈從「美製桶」的強大傳統。不同地區開采出來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國內大慶油田開採的石油7.31桶一噸,而勝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較高,6.93桶就可以達到一噸。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評論員小韓;通常情況下,中東的一桶原油約為為42美加侖或35英加侖,即158.9升。而1噸原油大約為7.35桶。桶」是西方國家的石油計量單位,「桶」不僅方便石油的運輸,也便於石油交易,因此被廣泛接受。

首先要說明一點,噸是質量單位,而桶是一個體積單位,與集裝箱一樣。由於不同產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樣。。

美國使用「桶」作為單位是為了運輸方便,在最初的時候石油確實是使用桶來裝運的,油桶也就成為美國石油的計量單位。

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並且石油貿易是跟美元直接掛鉤的,石油價格也是由華爾街操縱的,因此其他國家被迫接受「油桶」這個單位。

很多人認為,在全球化貿易時代,使用「油桶」作為計量單位對於石油貿易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裝箱,可以大規模的在海域和陸運之間調度,而且計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實現在的石油早就已經不再使用油桶來運輸了,現在的石油都是通過管道,直接從產地出來直接輸送到港口裝船,然後在運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儲存罐。我們平時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運油的油罐車,但從來看不到拉著油桶運輸的大貨車

文/漂流的亞特蘭蒂斯

該問題比較普遍,本人正好在該行業,這里就給大家解釋一下。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澄清幾個問題,或者說誤解。

說了這兩個問題之後,我們接下來看為什麼原油進出口要用桶來計價,其實不僅僅是進出口,北美地區的油田產量都是以桶為單位。

最早開始使用「桶」來計量原油的是美國,准確的說是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1859年美國的第一口油井在賓夕法尼亞州完成,之後就迎來了19世紀60年代的石油開采熱潮。

當時的原油產量不斷增加,但是卻沒有標準的容器來裝這些原油,因為當時美國的石油工業剛剛起步。所以當時的石油開采者便用盛裝其他產品的桶來裝石油。這些桶的形狀大小不一,用處也不同,酒桶、魚桶還有裝糖漿和松節油的桶,總之五花八門。桶的容量也不同,這就給當時的原油交易帶來跟大的麻煩,因為計量困難並且造成很多爭端。

到了1866年,賓夕法尼亞石油生產者注意到了這問題,並開始著手推行統一的標准。最後他們將目光投到了裝威士忌的酒桶上,並決定將威士忌酒桶作為原油交易的計量單位。威士忌酒桶容量40加侖(151升),但是為了有利於賣方(因為用桶運輸途中會有損失),也就是石油生產者,他們決定在實際交易中將計價容量增加2加侖(實際油量還是40加侖),也就是最終計價容量為42加侖(159升)。 最終該標准在1872年被通過,一桶等於42加侖成了美國原油計量的基本單位 。

以「桶」計量原油在全世界的推廣是與美元地位的上升是同步的。 原油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具有國際統一定價的商品,並採用美元計價 。這當然和美國國家和石油工業的強大有關,現在石油工業的絕大部分標准和 科技 來自美國,而且美國又是全球第一石油消費大國,當然具有強大的話語權。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元作為全球准備貨幣,有其他貨幣難以比擬的穩定性和信用,大家都知道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破產性極低,貨幣也穩定。所以原油採用美元計價也就理所當然,而對於石油行業美國也就順便推行了自己的標准。

上文已經提到 一標准桶原油等於42美製加侖,也就是約159升 ,這個只是容積。但是不同品質的原油一桶的重量有差別。高品質原油,也就是我們說輕質原油由於密度低其一桶的重量要比重質油(密度高)輕。

原油的密度在0.87 ~ >1.0 g/cm3, 因此一 噸原油約等於7.2~7.35桶 。

以桶計量原油最早始於美國,用桶不用噸是因為美國的影響,原油的美元計價也助推了該標准在全球范圍的推行。

主要的原油期貨交易都以桶為單位。

一標准桶原油等於42美製加侖,也就是約159升;

根據原油的密度,一噸原油約等於7.2~7.35桶,也就是1桶原油等於136~138千克。

原油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具有國際統一定價的商品,也就是說全球任何國家只要你在國際市場上買石油,面對的都是統一的標准。

我是漂流的亞特蘭蒂斯,下次見!

這是西方國家先入為主的一種計量方法。一桶容量是53加侖,一加侖為4.546升,如果盛水的話,是240公斤,油比水要輕,這就是比重。質量差的石油比重在0.8以上,如某些國產及委內瑞拉的石油,中東產石油最好,比重都在0.8以下,人們開玩笑說那兒開採的石油可以直接加進油箱。就是因為比重不同,液體要用容積來算,早期開採石油都是用大桶,習慣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油桶」是目前歐佩克和歐美等西方國家原油計量單位,同時也是全世界主流的石油計量單位。

首先要說明一點,噸是質量單位,而桶是一個體積單位,與集裝箱一樣。由於不同產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中東的一桶原油約為為42美加侖或35英加侖,即158.9升。而1噸原油大約為7.35桶。目前紐交所一般都是使用北海布倫特原油和德克薩斯輕質原油作為標准,計算每桶石油的價格。

西方世界早在幾千前就使用木桶去運送葡萄酒,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中東地區的人是用陶罐去裝葡萄酒,但是陶罐的密封性並不好,而除了中國以外,其他的民族又沒有搞出瓷器,而即便是搞出了瓷罐,瓷罐也太容易碎了,於是中東的民族就用木桶儲存和運送葡萄酒。

由於木桶是圓柱狀,因此非常便於運輸,因此越來越多的液體商品都是使用木桶運輸,例如橄欖油。後來石油被發現後,人們開始用鐵皮圓桶去裝載石油。

最先使用鐵桶裝石油的國家就是美國,在二戰之前,石油的計量單位並不統一,美國使用「桶」來計量,而蘇聯則是使用「噸」來計量。

美國使用「桶」作為單位是為了運輸方便,在最初的時候石油確實是使用桶來裝運的,油桶也就成為美國石油的計量單位。

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並且石油貿易是跟美元直接掛鉤的,石油價格也是由華爾街操縱的,因此其他國家被迫接受「油桶」這個單位。

很多人認為,在全球化貿易時代,使用「油桶」作為計量單位對於石油貿易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裝箱,可以大規模的在海域和陸運之間調度,而且計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實現在的石油早就已經不再使用油桶來運輸了,現在的石油都是通過管道,直接從產地出來直接輸送到港口裝船,然後在運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儲存罐。我們平時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運油的油罐車,但從來看不到拉著油桶運輸的大貨車。 (今天的油輪不再是使用油桶運油了)

(咱們日常使用的液化天氣和汽油、柴油都是由這種油罐車運輸的)

看到這想到了一個笑話:

為什麼國際油價一直呈下跌趨勢,但是國內的油價並沒有隨國際油價下跌而相應下跌,反而不斷上漲,一度每升價格達到了7元。究其原因是:油價確實下跌了,但是油桶的價格上升了。

一直以來國際貿易或者國內商品總量的結算中都是以噸、升、立方米(主要是天然氣)

、公斤來計算,大家都能有明確的概念商品的重量,但是唯獨是石油非要以「桶"為結算單位,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根本就不知道是多大的桶、什麼材質做的、一桶多重。

那為什麼石油出口非要用桶計量呢?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石油資源逐漸被發現並開發出其用途後,大批資本家加大了石油的開采。但是,石油開采後並沒有合適的容器去盛裝這些容易泄露的液體。恰巧歐美國家都有喝葡萄酒的習慣,就像中國的酒壇子一樣。大量的木質酒桶就被就地取材做了盛裝石油的最合適不過的容器了,後來經過不斷改進用鐵質的圓桶代替了運輸過程中容易破損且製造工時長的木桶。就這樣,用桶盛裝石油的傳統就這樣延續下來了。

那一桶石油重量是多少呢?

國際原油交易以桶作單位,而普通消費者又習慣的成品油計量又是以升為單位。「美製桶」是容積單位,與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與公噸等重量單位更是根本搭不上。要准確記住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並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為0.137噸,對於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連前蘇聯和中國這樣習慣採用公噸計量原油的國家,參與國際交易也不得不屈從「美製桶」的強大傳統。

但是,用桶作為原油的計量單位有其一定的劣勢:

不同地區開采出來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國內大慶油田開採的石油7.31桶一噸,而勝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較高,6.93桶就可以達到一噸。

石油是一個由多種重金屬混合物體以烴類為主組成的碳氫化合物,在常溫下以黏稠的液體狀態存在。經過加工後,以其沸點和比重,燃點和熱值的不同,而分為輕質油和重質油。成為現代工業,國防, 汽車 ,火車,輪船,飛機的重要燃料,助力添加劑,催化劑,防腐劑,保溫材料,潤滑油等等。

更是現代 社會 ,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各種塑料製品,各種化學用品,各種化肥,農葯,殺蟲劑,消毒劑……等等。當今世界各國早已將石油列入國家重要的戰略能源物資,進行嚴格的管控。

原油出口以桶計算,除了方便,簡潔,更主要是為了交易的精確,誤差和損失減到最小。因為這個已經是國際慣例,所以就共識了。

由於原油比重的不同,所以,一般原油一桶的重量范圍大概在138~148kg之間。一噸油按普通老百姓的概念應該是1000kg。但實際計算是這樣的:比重重量為860~880kg之間,體積重量為1000立方單位。喜歡的人可以查看中國石油產品標准規范一書。

I. 開採石油和天然氣要有哪些工具

這個問題提的不太合適。應該說需要那些設備。
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需要的設備很多。單就開采來說:1、抽油機,抽油桿、油管、抽油泵等抽油設備。2、井口設備。就是採油樹,起到控制井口油、氣流,錄取資料,完成作業修井等作用。3、計量站閥組設備。4、修井設備。就是作業機以及配套設備和工具。5、輸油管道。油氣產出後需要輸送至處理站,就是聯合站進行油氣處理。6、油氣處理設備。包括較多。如三相分離器、儲油罐、脫水裝置、水處理裝置等很多設備。7、各種機泵。等等,
如果是勘探,需要的更多了,如鑽井設備、勘探用的各種儀器車設備等等。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需要多學科、多部門聯合進行。不是一個學科和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主要有地質、鑽探、採油、三維地震、機械、流體力學、安全等等。

J. 勘探石油需要什麼設備,主要的工具等

目前主流石油勘探物探儀器還是地震儀和大地電磁法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