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是如何變成塑料製品的
塑料工業包括樹脂生產、塑料制備和塑料製品生產三個部分。
式中的n表示由n個乙烯分子聚合起來。從中可以看出,加成反應的特點是聚合物的元素組成與原料單體相同。
縮聚反應是在反應過程中,除形成高聚物外,同時還產生水、醇、氨等低分子副產物,聚合物的組成與原料單體不一樣,如己二胺與己二酸縮聚成聚醯胺66(尼龍66或聚己二醯己二胺):
單體經過聚合反應後可得到分子量很大(一般為104~106)的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樹脂就是一類高分子聚合物。樹脂按受熱後性質變化不同可分成兩大類:一類叫熱塑性樹脂,另一類是熱固性樹脂。熱塑性樹脂受熱後可軟化、流動、能多次反復塑化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醯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等;熱固性樹脂在加工前具有可溶、可熔的性質,但在加熱、加壓和固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固化成為不溶、不熔、不能再次加熱軟化的產品,酚醛樹脂、脲醛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樹脂等屬於此類樹脂。
樹脂怎麼變成塑料呢?當今社會對塑料製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既要求性能好又要價格低廉,既要耐高溫又要易加工,既要有好的剛性又要有好的抗沖性能等,如用單一的合成樹脂製造塑料,在性能上很難同時滿足多樣化、高品質的要求。人們通常採用「改性」的方法,在合成樹脂中加入各種各樣的添加劑,就如同家裡烹飪時要加入各種調料,使菜餚風味各異一樣,改變性能使種類有限的單一樹脂變成成千上萬種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型材料,從而滿足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要求。
塑料工業最後一步是塑料成型,是將塑料變成具有一定形狀而又有使用價值的物件或定型材料。塑料成型過程大致如下:首先將聚合物粒料或粉料轉變為可塑性的流動態,一般是通過加熱熔融或配成溶液、乳液或糊,然後將流動的塑料充滿模具型腔,或流延成膜,或經噴絲頭噴絲等,成型後冷凝固化。對於纖維和薄膜還要經過拉伸取向、退火、淬火等後加工處理,以便達到穩定的製品形狀和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從這里可以看出,樹脂既可製成塑料製品,也可製成纖維。
Ⅱ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渣子能做塑料顆粒嗎
不可以,石油的渣子成分居多是瀝青,瀝青跟塑料是兩種不同的化工成分,石油提煉塑料需要添加其他原料才可以的提煉出塑料顆粒的,不可以直接用石油渣當做塑料的
Ⅲ 從石油到塑料的過程 如何從石油中提煉到塑料過程是怎麼樣的
塑料種類非常多,以聚烯烴塑料為例 :石油蒸餾得到不同的餾分,然後以某種餾分為原料,經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等.在分別用這些烯烴為原料聚合,就可以得到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等.
Ⅳ 塑料是怎麼用石油製成的
塑料大部分是利用石油等化石原料提煉後的副產品經過聚合作用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熱塑性塑料如聚烯烴系統的合成樹脂,是石油化學工業的直接產物。所謂聚烯烴塑料,是各種單體為烯烴的塑料總稱。主要品種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乙烯塑料,表面光滑,觸摸感覺如同石蠟,其成分亦與石蠟相似,耐腐蝕。塑料軟包裝的材料基本上是以石油提煉後的副產品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基材。如:BOPP、CPP、CPE、 IPE、LDPE、PET、PP、NY、甲苯、油墨、膠水等這些材料無一不與石油緊密相關。塑料軟包裝產品的價值比重中,其中材料成本占其總成本的80%,占銷售額的60%左右,故塑料軟包裝的產品成本與石油價格呈正相關關系。
Ⅳ 從石油到塑料,PP塑膠是怎麼製成的
這個問題看來是需要科普一下的。
首先,石油是什麼東西?地下挖出的黑色粘稠液體,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烴和芳香烴的混合物。很顯然,這個原料不能用來做什麼實用產品,必須先進行加工。
石油的初級加工一般叫做石油煉化,加工也有很多類型,但簡單來說就是把石油這種混合物分離成各種不同用途的產品,比如燃料型方案就是把石油通過蒸餾變成汽油、柴油、煤油等不同密度的燃料油。
我們要說的,是石油的另一種加工方式,是把石油裂化為化工產品。和PP有關的,通常叫做FCC(流化催化裂化)工藝。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其中之一的產品是丙烯(FCC具體怎麼樣就不說了,種類也很多,這是石化行業重要的一個分支)。
PP塑膠(polypropylene)正式名稱叫做聚丙烯,簡單來說,丙烯好比一個個小鏈節,我們叫做單體,把這一個個小鏈節連起來,這個工藝叫做聚合,連成長鏈,就是聚丙烯。長鏈連得長的,分子量就高,流動性較差,通常用來做擠出級的PP;長鏈連得短的,分子量低,流動性好,通常是注塑級的PP。
Ⅵ 石油枯竭後,拿什麼生產塑料
石油枯竭後,
一.用天然氣代替,天然氣的儲備充足.
二.太陽能和核能等永久性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Ⅶ 石油資源耗盡之後,人類該用什麼材料來代替塑料
首先做一種悲觀的可能,石油作為能源和很多化工產業的原料如果大幅減少同時沒有替代品。
最先出現的一定是全球經濟危機。首先石油緊缺,產出國一定會更加減產提高價格,全球整個相關石油產業一定價格高企,然後需求國尤其國際貨幣擁有者如美帝一定會開足馬力印錢不然國內經濟就會瞬間垮掉。
而印錢的結果就是把危機蔓延開全球人民為石油價格買單。
然後就是美元信用崩潰,再然後就是其他國際貨幣信用崩潰,最後現代金融體系就全面崩潰了,回到貴金屬貨幣時代。
而整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大面積飢荒、資源爭奪戰爭、瘟疫,全球人口銳減,科技倒退、文明倒退,然後逐漸走向另一種不需要石油的原始平衡。
再看一種樂觀的可能,科技發展速度解決了能源問題,清潔能源太陽能替代了石油,其他化工產品有生物高分子材料替代,而生物克隆和無土培育替代了傳統農業。
那麼在石油不斷被取代的過程中科技和經濟進一步發展,產業進一步豐富,全球飢荒問題也得到解決,人類文明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其實很多能源被替代的過程都是這樣的,比如以前用鯨魚油照明,同樣有人問如果鯨魚滅絕了我們怎麼辦。
總結一句話,從人類的整個系統來說,辦法總比問題多,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
最後再插一個我覺得有意思的小問題,太陽能算不算清潔能源?太陽能不會有污染嗎?
我覺得不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溫度保持靠的是白天太陽光輻射被地面沒有轉化成其他能量晚上地面還有熱輻射,熱輻射在空氣中散射,這樣晝夜溫差才不至於太大。
如果大面積做太陽能,而太陽能轉化能量效率很高,導致地面輻射量大幅減少,晝夜溫差首先改變,然後全球氣候改變,再然後很多物種就無法生存了。
Ⅷ 石油怎麼製成塑料
塑料大部分是利用石油等化石原料提煉後的副產品經過聚合作用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熱塑性塑料如聚烯烴系統的合成樹脂,是石油化學工業的直接產物.所謂聚烯烴塑料,是各種單體為烯烴的塑料總稱.主要品種有聚乙烯、聚丙烯...
石油的另一種加工方式,是把石油裂化為化工產品。和PP有關的,通常叫做FCC(流化催化裂化)工藝。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其中之一的產品是丙烯(FCC具體怎麼樣就不說了,種類也很多,這是石化行業重要的一個分支)。
PP塑膠(polypropylene)正式名稱叫做聚丙烯,簡單來說,丙烯好比一個個小鏈節,我們叫做單體,把這一個個小鏈節連起來,這個工藝叫做聚合,連成長鏈,就是聚丙烯。長鏈連得長的,分子量就高,流動性較差,通常用來做擠出級的PP;長鏈連得短的,分子量低,流動性好,通常是注塑級的PP。
Ⅸ 石油中提煉出來的那些可以加工成塑料
通常石油首先經過分餾,得到最主要有烷烴(甲烷、乙烷、丙烷等等)、環烷烴、芳香烴三類產物,而這三類產品就是整個塑料工業的基礎。後續再經過石油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獲得短鏈不飽和烴(乙烯、丙烯、丁二烯等)。這些不飽和烯烴類就是塑料合成的單體。因此,常把乙烯的產量作為衡量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
Ⅹ 石油枯竭後,拿什麼生產塑料
只好用化學元素來合成(某些可以合成的)塑料。
不必擔心的。由於許多化學家的努力,說不定會有更好的類似於塑料的新產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