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怎麼樣種植石油菜
擴展閱讀
扶貧產品哪個最貴 2025-07-05 14:57:14
項目需要哪些人力資源 2025-07-05 14:55:07

怎麼樣種植石油菜

發布時間: 2022-09-26 10:33:38

㈠ 油菜種植方法

油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那你們知道油菜是怎麼 種植 的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油菜種植 方法 ,希望對您有用。

油菜種植方法
一、 土壤選擇與整地

(一)

土壤選擇:油菜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適應性較廣,但是為了提高產量增加效益,應該選土層深厚、結構疏鬆、排水良好、養分充足、微酸性的土壤種植。水稻收割後的稻田是很適宜的田地之一。但是要選沙粘適中、地勢較高、地下水位低、不易漬水、排灌方便的田地。

(二)

整地的方法:由於油菜種子小,水稻田長期淹水,土壤板結通透性差,整好地是播種均勻、苗全、苗壯、苗均勻、苗齊的關鍵;如果整地粗放土塊過大,種子就會落入土塊的孔隙中,延長出苗時間,苗不齊,造成苗弱、減少分櫱,還有土壤與苗根接觸不好,根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水肥,造成缺肥現象;因此要求整地精細。

二、 播種:有育苗移栽、條播、撒播、點播等方式。育苗移栽有利後期大田管理、利於高產,但是費時費工;撒播省時、省工,但是不利於後期的管理且產量不高;條播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

育苗移栽:苗床面積小方便管理,利於培育壯苗,為高產打下基礎,並有足夠的時間對大田進行精細的整地;但是移栽油菜根系分布較淺,後期易倒伏,所以應注意壅根培土。

1、 育苗技術

(1)苗床准備:要選擇土質肥沃、疏鬆、水源好、二、三年內沒有種過蔬菜的沙土、沙質土做育苗地;苗床要上層松下層實,使根生長良好而入土不深,有利於起苗移栽時斷根少,移栽後成活率高;苗床的廂面寬5尺左右,廂面土塊細碎、平整、不漬水,每畝廂面需要農家肥1000斤加40斤普鈣和土壤充分拌勻。

(2)播種:播種前一定要曬種。每畝苗床播精選種子0.8—1斤;播種均勻,分種到廂;播種後用不帶葉的樹枝或竹枝輕掃一遍廂面。

(3)苗床管理:及時間苗,當苗到3—4片葉時應除去病弱苗、彎腳苗;移栽前7天左右用清沼氣液(1桶沼氣液兌3桶水每桶加一把尿素)施一次陪嫁肥。

(4)移栽:一般苗齡35天左右有6片葉、株高有6寸、根莖粗0.6厘米,就可以移栽,移栽時要做到不傷根、不損葉、多帶護根土,要栽正、栽直、栽穩,要邊起苗邊移栽,不栽隔夜苗,栽時大小苗分開栽,邊栽邊澆定根水。栽種方式最好是條栽,行距1.2尺、株距5—6寸。

(二)條播:是種油菜最常用的栽培方式,具有根系發達、主根入土深、吸收水肥能力強,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強的特點,但是由油菜種子小必所以須整地精細、施足底肥和精選種子。

1、整地:挖好排水溝,根據田塊大小開廂,廂面大小無嚴格要求,但是一定要能順利排水。整地要求精細、平整。

2、施足底肥:用1000斤腐熟的農家肥和40斤普鈣拌勻後均勻的施入播種溝。

3、播種:播種時間要在9月15日前完成,播種前一定要曬種。條播的行距為1.2尺。由於種子細小所以播種要用30—50斤的細糞土加10斤 左右的火灰拌種,拌種時先用少量的細糞土拌種均勻後再逐步加拌直到拌完糞土。所需要的硼肥可一起拌入。

4田間管理:適時間苗,一般在油菜長到3—4寸時就要及時拔除病弱苗、彎腳苗。等有6片葉後株距最好保持在6寸左右。

三、 病蟲害防治:主要有白粉病、菌核病、蚜蟲等。油菜的整個生長期間對氮、磷、鉀、硼很敏感。缺氮時葉片發紅腳葉衰老脫落;磷肥有利於根系生長增強抵抗力;鉀肥能提高抗病、抗冷、抗倒的作用;缺硼會使油菜籽不飽,影響產量和出油率。

四、 適時收割:油菜的生長特性是邊開花邊結果,成熟不一致,故要求有70%—80%的成熟時就收割。
油菜的栽培技術
1.油菜的需肥規律

油菜吸肥力強,但養分還田多,所吸收的80%以上養分以落葉、落花、殘茬和餅粕形式還田。優質油菜在營養生理上又具有對氮、鉀需要量大,對磷、硼反應敏感的特點。據測定,油菜單產每畝100~150k8,每生產100以菜籽需吸收氮9~11kg,磷3~3.9kg,鉀8.5~12.8kg。氮、磷、鉀比例為1:0.5:1。

(1)優質油菜對營養元素的需求

①對氮素的需求。氮素是油菜植株器官中蛋白質、葉綠素及許多重要有機物的組成成分,在生理代謝中非常重要。缺氮造成植株矮小,葉色淡,重則變紅,枯焦,莖稈纖細,分枝小,根系不發達,花芽分化慢而少,蕾花量少、角、粒發育不良,產量較低。氮素的多少對油菜籽品質有一定的影響。角果成熟期氮素供應過多,會使菜籽中蛋白質含量增加,而含油量隨之降低。同時油分中的芥酸、亞麻酸、亞油酸含量有微量增加,而種子中硫甙含量有所降低。

②對磷素的需求。油菜對磷素的需求量比氮素少,但優質油菜對磷反應敏感。科學施肥 磷素在油菜生理代謝中非常重要,磷素是核蛋白、磷脂、核酸及活性酶的組成部分,決定著細胞的增殖和生長發育。缺磷時油菜植株根系明顯減少,吸收力

弱;葉片、分枝發育和花芽分化受阻,光合作用減弱,角果、角粒數少,產量低。在北方冬油菜區,磷素供應充足還可提高油菜營養體內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細胞液濃度,增強細胞壁彈性和原點質粘性,減少胞間水分蒸騰,提高油菜越冬抗寒能力。

③對鉀素的需求。鉀素以離子狀態參與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運轉。缺鉀時植株生育遲緩,下部葉的葉尖枯焦;莖稈細弱易倒,分枝小,千粒重低。

④對硼及其他微量元素的需求。油菜需要的微量元素較多,但對生長發育影響較大的是硼元素,其次是鉬、錳、鋅等元素。

硼不是油菜植株體內有機物的組成部分,但在油菜的生理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強油菜的抗旱、抗寒和耐病性,增強油菜莖葉等器官的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正常運轉。硼元素供應充足時,生長發育健壯,生機旺盛,根系發達,枝葉繁茂,角果滿尖,籽粒飽滿。當土壤中可溶性硼的含量小於0.4mg/kg時,油菜會出現植株矮化,生長萎縮,花而不實等許多症狀。土壤缺硼特別嚴重時,幼苗會出現葉柄開裂,根頸部龜裂,葉片出現紫斑,褪綠白化,甚至大量死亡。盡管其他營養元素充足,仍不能消除上述症狀。優質油菜和雜交油菜對硼反應更為敏感。

引起油菜缺硼的原因:一是土壤硼素流失。質地較輕的土壤,因其保水保肥性能差,可溶性硼大量流失。二是石灰性土壤普遍缺硼。ph值在4.7~6.7范圍內的偏酸性土壤有效態硼含量較高;ph值在7.8~8.1的鹼性土壤有效態硼含量下降。三是由於油菜體內的多種營養元素比例失調。如偏施氮肥、鉀肥會引起鉀硼拮抗而出現缺硼現象。四是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比早熟品種容易出現缺硼現象。

施用硼肥增產效果的大小主要與土壤可溶性硼含量有關,土壤硼含量越低,增產效果越明顯。如河南省土壤普查結果,土壤硼含量在1mg/kg以上為富硼區,在0.5~1mg/kg為適硼區,在0.2~0.5mg/kg為缺硼區,在0.2mg/kg以下為嚴重缺硼區,而本省絕大多數土壤有效硼含量都在油菜需硼的臨界以下。潮土含可溶性硼為0.31mg/kg,褐土 0.22mg/kg,砂姜黑土、棕壤、風沙土均為0.2mg/kg,黃棕壤的水溶性硼含量最低,僅0.17mg/kg。因此,大部分土壤施肥對油菜都有明顯增產效果。

微量元素鉬、錳、銅、鋅等對油菜的生長發育都有重要作用。如促進光合作用,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抗旱抗寒能力等。因此,在缺乏這些元素的土壤上,施用相應微肥,可以起到良好的增產作用。

(2)不同生育時期的養分吸收量 油菜吸收氮、磷、鉀的數量與生長發育速度密切相關,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吸收數量相應增多,生長發育減慢,吸收量相應減少。油菜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比例不同,油菜對氮素的吸收量,在抽薹前約佔45%,抽薹至終花前佔45%,角果發育期約 10%。因此,氮素的吸收高峰主要在苗期和薹花期。氮素在苗期主要促進根系的發育和地上部葉片的形成,對增加冬前葉片數,擴大葉面積,製造和積累較多的光合產物,培育壯苗有重要作用。薹花期生育兩旺,生長量大,消耗養分多。此期氮素供應狀況對單株分枝數、角果數影響很大。油菜全生育期均不可缺磷,但以苗期對磷最為敏感,對磷的吸收利用率較高。鉀在油菜生長發育過程中主要是活化酶系統,對莖葉的形成和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運輸有重要作用。鉀素以苗期和薹花期吸收比例較高,葉片和莖葉中含量較多。

2.施肥原則

(1)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基肥與追肥相結合 有機肥營養全面,肥效長,並有利於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應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化肥。同時,改變過去“重施蕾薹肥”的習慣,重施基肥,有利於培育壯苗,春發穩長,防止貪青晚熟。一般基肥比例佔60%~70%。

(2)經濟施肥與平衡施肥 油菜需肥量大,但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應根據土壤供肥狀況,應遵循肥料的報酬遞減率進行平衡施肥。

幅)配方施肥 根據土壤測定結果和優質油菜需肥規律進行氮、磷、鉀配方施肥,改變盲目施肥、單一施肥的習慣,提高施肥效果。據研究,由於各地土壤及氣候條件的差異,施肥配方有所不同。如湖北、湖南試驗研究結果,本地優質油菜氮、磷、鉀肥配方為1:0.5:0.5和1:0.5:0.7;研究結果,優質油菜氮、磷、鉀肥的最佳配方是1:0.7:0.7。

(4)不施含硫化肥和十字花科作物秸稈漚制的農家肥施用含硫化肥易導致優質油菜硫甙含量上升,降低品質,因此應杜絕向優質油菜施用硫酸銨、硫酸鉀等含硫化肥。同時,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秸稈、角殼漚制的有機肥,易出現穭生油菜,並易傳染病害。

3. 施肥技術

根據優質油菜不同生育時期的需肥特點,氮肥按底施50%,苗肥30%,薹肥20%比例施用,磷、鉀、硼肥一次作底肥施用。

(1)施足底肥 在油菜直播或移栽前整地時,施入足量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礎。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000kg,碳酸氫銨20~25kg,過磷酸鈣25kg,氯化鉀10~15kg。施用方法上,應採取分層施肥,耕地前將有機肥撒施地面,隨深耕翻入,淺耕時將氮、磷、鉀化肥施入10~15cm的淺土層,供油菜苗期利用。

(2)早施提苗肥 油菜苗期發育健壯是高產穩產的基礎。要充分利用冬前熱量,促秋發、冬發。移栽油菜在栽後7~10天活苗後,即追施速效氮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10kg或人糞尿1000kg。

(3)壅施臘肥 壅施臘肥是北方冬油菜區冬季防凍保苗的有效 措施 。特別是常規優質油菜品種抗凍性較弱,更應注意壅肥護根。一般在寒潮前結合中耕鬆土增施農家肥或人糞尿具有較好的防凍保苗效果。

(4)穩施苗肥 春後油菜進入薹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期,植株迅速抽薹、長枝,葉面積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時期,也是增枝增角的關鍵時期。此期的主攻目標是春發穩長。春發不夠,難以高產;春發過度,則旺長郁蔽,也影響高產。因此要根據底肥、苗肥的施用情況和長勢酌情穩施薹肥。底、苗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可不施薹肥;若底、苗肥不足,有脫肥趨勢的應早施薹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8kg。

(5)必施硼肥 根據優質油菜尤其是雜交優質油菜對硼素敏感,需硼量大的特點,硼肥最好底施加蕾薹期葉面噴灑。

①底施:一般每畝硼肥施用量0. 5~1kg。可與其他氮磷化肥混勻,施入苗床或直播油菜田。一般施於土壤上層為宜。底施量可根據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土壤有效硼在0. 5mg/kg以上的適硼區,可底施0. 5kg硼砂;含硼在0.2~0.5mg/kg的缺硼區可底施0.75kg硼砂;含硼0.2mg/kg以下的嚴重缺硼區,硼肥施用量應在1kg左右。

②葉面噴灑:用0.05~0. 1kg的硼砂或0.05~0.07kg的硼酸,對人少量水溶化後,再加入50~60kg水,即為每畝田塊噴灑用量。應注意在晴天的下午噴灑。

㈡ 種植油菜,使用移栽法該怎樣培育壯苗呢

油菜育苗移栽是傳統的種植方法,將油菜在苗床中播種育苗,待幼苗長到一定大小後,再移栽到大田的一種栽培方式。

農戶取苗移栽

㈢ 菜花怎麼種植方法

1.種植的時間:菜花的品種有很多,它們種植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極早熟和早熟的品種都是比較耐熱的,適合在夏季進行種植的,種植的時間為6~9月,中熟和晚熟的品種是不喜歡高溫的,但是比較耐寒,適合在春冬的季節來進行種植的,種植的時間一般為11月到2月左右,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區相對它的種植時間也是有一定的差異,所以種植的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的。


2.種植的方法:菜花的種子不需要任何的處理就可以來種植,但是它的種子是比較小的,一般都採用撒播的額方式,撒播時一定要均勻的,播種完之後我們要蓋上有機土,澆水後,約上3~4天就可以發芽了。

3.光照:菜花對光照要求不是特別嚴的,喜光照充足的環境,光照充足植株健壯的額,光照不足的植株生長不良。花菜喜歡比較溫暖的環境,生長在20~25度的地方,25度以上的溫度花球形成比較困難的,0度以下低溫會凍死植株。


4.土壤:種植菜花要求土層深厚,比較肥沃,排灌方便的,海拔比較低的,地塊選偏的地塊為好,我們可以在旁邊做一個水塘,然後利用自然落差用皮澆灌,減少勞動的強度。

我們要對土地進行翻耕,翻耕之後我們要做成寬一點三米,中間開一條溝撒入基肥料,和農家肥,我們可以結合清理田間里的雜草,方便以後的生長速度。


5.管理:菜花對水分的要求是比較大的,我們要時刻關注著菜花的水分是否充足,要是水分不足的話,會影響花球生長形成的質量,要在菜花生長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及時處理雜草,在除草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鬆土,菜花生長3~4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施加肥料,使菜花的根系快速的生長。

我們一定要加強對田間的管理,要是出現病蟲害之後一定要及時防治,也要觀察土壤的濕度,要及時澆灌,要是出現植株萎靡情況觀察是否缺少肥料,要是缺少肥料的話,我們要適量的追加一些肥料。

㈣ 油菜這種植物在播種時是免耕栽培的嗎

在長江流域水田油菜主要有兩三種作物有一定面積的油菜種植在旱地。稻田三熟油菜早稻晚稻。育苗移栽是主要的栽培方法,但有些地區也採用免耕移栽和稻田直播。稻田雙季油菜中稻或一季晚稻。主要栽培方法是育苗移栽。水旱輪作三熟制油菜秋大豆早稻。栽培方法是育苗移栽。旱地兩熟制棉油菜,栽培方式為行間套種或直播。花生、玉米、芝麻或甘薯-油菜,與小麥、馬鈴薯、蠶豆和豌豆輪作。

油菜苗成熟後每667m2施2~3kg尿素5~6葉期每667m2施尿素7~8kg油菜葉片在冬前達到8~12片。為了保證安全越冬,冬季應穩定施入重肥,春季施入,時間控制在冬至前。苗床與田間的比例一般為14.5。油菜種子小,苗床要平、薄、實,即隔室表面要平整,土層要細碎、適當壓實,保證結實均勻、深淺一致、早生快出。油菜播種時可集約種植,油菜苗可作為蔬菜。由於油菜種子太小,播種時應淺播,然後用兩厘米左右厚度的土壤覆蓋種子,確保土壤與種子密切接觸,然後根據土壤水分澆水。

㈤ 油菜什麼時候種植

油菜種植基本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 土壤選擇:應該選土層深厚、結構疏鬆、排水良好、養分充足、微酸性的土壤種植。沙粘適中、地勢較高、地下水位低、不易漬水、排灌方便的水稻收割田十分適合。

二、 播種:條播是種油菜最常用的栽培方式,具有根系發達、吸收水肥能力強,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強的特點,但由於油菜種子小必所以須整地精細、施足底肥和精選種子。

1、整地:整地要求精細、平整。挖好排水溝,根據田塊大小開廂,大小無嚴格要求,但是一定要能順利排水。

2、施足底肥:用1000斤腐熟的農家肥和40斤普鈣拌勻後均勻的施入播種溝。

3、播種:播種前一定要曬種。條播的行距為1.2尺。由於種子細小所以播種要用30—50斤的細糞土加10斤 左右的火灰拌種,拌種時先用少量的細糞土拌種均勻後再逐步加拌直到拌完糞土。所需要的硼肥可一起拌入。

4、田間管理:一般在油菜長到3—4寸時就要及時拔除病弱苗、彎腳苗。

三、病蟲害防治:油菜的整個生長期間對氮、磷、鉀、硼很敏感。缺氮時葉片發紅腳葉衰老脫落;磷肥有利於根系生長增強抵抗力;鉀肥能提高抗病、抗冷、抗倒的作用;缺硼會使油菜籽不飽,影響產量和出油率。

四、適時收割:油菜的生長特性是邊開花邊結果,成熟不一致,故要求有70%—80%的成熟時就收割。

㈥ 怎樣栽種紅油菜

紅油菜種植的最佳時間是4月底,一般採用播種的方式進行種植。在紅油菜種植時,需要選擇表皮光滑、健康的種子,含有園土、珍珠岩、腐殖質的混合土壤,溫度要控制在10~25℃之間,保持種子之間的距離為5~10厘米,覆土厚度為2~2.5厘米。


④紅油菜需要定時進行鬆土和除草。每隔2~3個月,疏鬆一次土壤,保持土壤的粘性,防止發生結板現象,避免植株根系腐爛壞死。當植株根部周圍長有雜草時,需要及時清除掉雜草,避免水分和營養物質的流失,保證植株能夠正常生長。

㈦ 石油菜的簡介

石油菜
【性味歸經】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消腫止痛。用於肺熱咳嗽,肺結核病,腎炎水腫;外用治跌打損傷,燒燙傷,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全草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㈧ 種植油菜需要什麼合適土壤,PH值是多少

你好,種植油菜適宜的土壤PH值在6.5一7.5間。最適於小油菜生長的土壤PH值是5.5左右。種植油菜適宜的土壤PH值是6.5-7.5。

油菜對土酸鹼度的要求為pH5-8,而以弱酸性或中性最為有利油菜也能忍受鹽鹼,在含鹽量為0.2%-0.26%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長。油菜最忌土壤僵板不透氣,若土壤板結,播種時種子不能發芽,出土易爛種,幼苗期植株苗易個化老死;移栽時不易發新根,幼苗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油菜栽培適宜的土壞PH是5.8∽6.7。

土壤的要求油菜對土酸鹼度的要求為pH5-8,而以弱酸性或中性最為有利油菜也能忍受鹽鹼,在含鹽量為0.2%-0.26%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長。種植油菜適宜土壤pH值6一8之間。

油菜的根系吸磷能力強。磷肥用量一般每畝用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20-30公斤,但反應敏感,鉀素8、油菜基肥分為底肥和種肥,一般用腐熟人糞尿和速效磷鉀肥,在油菜播種或移栽時集中施在行內或穴內,以免發生毒害,效果良好,可噴施海餐沃粉劑磷酸二氫鉀。

㈨ 油菜育苗移栽如何避免高腳苗要注意什麼問題

油菜子的高腳苗都是因為在油菜預苗期內管理方法管理不善等造成,造成根莖發育不全,栽種後活棵發棵慢,使油菜子發枝降低,莢果減少而限產。高腳苗的特徵,以及高腳苗產生緣故所說高腳苗,簡單說就是油菜子出芽後,由於外界環境條件的危害,使油菜子的下胚軸或油菜的莖節伸展太長,使油菜子的嫩葉或出葉與土表間隔比較大,油菜子植物比較高,莖桿沉細,葉子比較小,根莖不發達一類小苗的通稱。而高腳苗的形成,一般是由於苗期總面積比較小,或用種量太多,單位面積內相對密度太大,陽光照射不夠,

生長發育減緩劑可有效調整油菜子的小苗成長發育。當在油菜子小苗的三葉期噴灑矮壯素,用合理成分15%的矮壯素50克或合理成分5%的烯效唑20克,加水100斤噴灑,可有效地培養出來矮旺苗開展栽種。勤看病蟲:苗期期關鍵病蟲害是芽蟲、菜青蟲、跳甲級,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黃萎病、霜霉病、白銹病等,必須早診、勤治、栽種前一天必須全方位預防一次。勤提灌:遇旱災立即澆灌,雨多立即清溝排水管道。除此之外,小苗漲勢偏旺時,於三葉一心期1畝噴195%矮壯素50克,或矮苗兌60斤水噴灑,有益於培養旺苗,提高抵抗性,明顯提高效益。

㈩ 油菜准備種植應配何種種子伴侶

1、育苗移栽與直播技術 1.1 移栽意義 一是可解決季節之間矛盾,特別是對於一年三熟制地區,育苗移栽就顯得尤為重要。二是生長勢強,群體整齊,結構合理,可獲得高產。 1.2 壯苗的形態生理特徵 1.2.1 壯苗形態指標 根頸粗6--7mm,綠葉數6--7片,節間距小於7mm,苗高20--23mm,須根要多,主根粗壯,無病蟲害及畸形。 1.2.2 壯苗的生理指標 即「二」、「三」、「四」標准。「二」指苗株的乾重為2g,「三」指葉面積在300平方厘米,「四」指葉片的顏色要達到4級,即藍綠色(綠>深綠>暗綠>藍綠)。細胞汁液濃度要大於10%,含氮量要適中。 1.3 培育壯苗技術 1.3.1 苗床准備 選地勢向陽,排灌方便,無病源且遠離十字花科植物的肥沃田塊作苗床,育苗1公頃可育5--6公頃面積的株數,苗床播種7.50--10.50kg/公頃,可分2--3次撒播,做到勻播,淺播,不漏播。 1.3.2 精細整地 施足底肥,使土壤達到平(平整),細(細碎),實(上虛下實),肥(肥力要足),使苗床寬1.30m,畦埂寬0.30m。 1.3.3 適時播種 精選種子可通過篩選、風選、水選等方式,播前要曬種,有利於苗勻、苗齊、苗全。要根據大田騰茬時間來確定播期,一般在平均溫度穩定在21--22℃時播種,江淮之間一般在9月中、下旬開始育苗。苗期多在40d左右,6--7片葉時移栽,對與白菜型油菜應適當遲些,可在10月初育苗。 1.3.4 苗期管理 1.3.4.1 間定苗(可分3次) 首先在齊苗後進行第1次間苗,使其不擁擠,待長出第1片真葉後進行第2次間苗,使株間葉片相互接觸(去弱小病苗)。到3葉期第3次間苗,即定苗,使苗間距達8.25cm,即8.00cm左右,苗床留苗120萬--150萬株/公頃左右。 1.3.4.2 化學葯劑調控 三葉期噴施烯(多)效唑防止高腳苗,培育矮壯苗,施用濃度40mg/kg烯效唑溶液(20%烯效唑可濕性粉劑1g加水5kg),或150mg/kg多效唑噴施,來修飾株型,提高抗逆性能,有助於產量提高。 1.3.4.3 施肥 前促後控,「少食多餐」,在移栽前5--7天追施37.50kg/公頃尿素作為「送嫁肥」。 1.3.4.4 苗床去雜異株 1.3.4.5 防止油菜蟲害,特別是蚜蟲與菜青蟲的防治。 1.4 整地與移栽 施足基肥,施用有機肥1.5萬--3.0萬kg/公頃,復合肥450.00--750.00kg/公頃,硼肥11.25--15.00kg/公頃。要深耕整細,一般做到窄畦深溝,即畦寬1.60--2.00m左右,溝深20.00--30.00cm,以利於油菜灌排水。但對於滲透性弱,土壤孔隙小的黏重土壤,應以淺溝窄畦為好。對於疏鬆土壤宜利用寬畦淺溝,即3--4m寬,深20cm左右的溝。取苗時要帶土(可提前澆水),可進行條栽、穴栽,移栽時應做到苗要直,根要穩,棵要整;邊起苗,邊移栽,邊澆定根水;大小苗分級定植。要合理密植,一般栽10.5萬--15.0萬株/公頃,但要根據土壤肥力、環境條件、品種特性及栽培水平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例如在品種特性方面: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由於生物學特徵特性相差很大,種植密度應有所不同:一般甘藍型油菜植株高大,密度可適當小些;白菜型油菜植株較矮,生育期短,密度可大些。雜交種植株高大,生長繁茂,種植密度宜稀些,常規種相應可密些。另外根據不同品種特性,對於高稈、株型鬆散、叢生型分枝、敏感型、生育期長的品種,植株宜稀些。相反密度可適當加大。配置方式有等行種植,規格為28.05cmx16.50cm;寬行窄株,規格為33.00--49.50cmx13.20--19.80cm;寬窄行種植,規格為(33.00+19.80)cmx16.50cm。 1.5 大田直播 一般採用耬播,也有採用1留籽和開穴點播。直播量一般為3.75--4.50kg/公頃,對於千粒重比較高的可按播量4.50--7.50kg/公頃,播深以2--3cm為宜。出苗後應及時間定苗,否則可能因互相擁擠,爭奪養分造成細弱苗、高腳苗,因此在1--3葉期間1--2次苗,4--5葉定苗。直播期應比移栽期推遲10--15d,直播密度應為移栽田的2.5--3.0倍。 2、科學施肥 2.1 油菜營養生理特點 一是對氮、磷、鉀需求量大。 二是對磷、硼反應敏感,對磷要求濃度大於5x10(右上-6),對硼要求在0.5x10(右上-6)--1.0x10(右上-6)之間,就全國而言,硼的濃度由南向北,有西向東,逐漸增加,河南硼的濃度平均在0.37x10(右上-6),淮北平原硼的濃度為0.52x10(右上-6)。 三是根系能分泌大量有機酸可溶解難溶性磷。 四是養分還田率高,是「用」「養」結合,培肥土壤的好茬口。 2.2 需肥量 對於甘藍型油菜來說,生產100kg的子粒,約需氮8.0--11.0kg、五氧化二磷3.0--3.9kg、氧化鉀8.5--12.8kg,比例約為1:0.4:1。 2.3 施肥方式 2.3.1 基肥 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硼肥,合理施用氮肥。 2.3.2 追肥 苗肥要早施、勤施(15d左右施1次),以壯苗;臘肥以有機肥為主,具有保冬壯苗,促進舂化作用,薹肥一般在3月上旬視油菜長勢而定,可少(免)施,花肥可促進角果多,粒多,粒重。總之,追肥的原則可概括為苗肥要早施、勤施,臘肥要重施,薹肥要穩施,花肥要巧施。 3、田間管理 3.1 冬前管理 要做好抗旱、中耕除草工作,注意防病蟲害,特別是蚜蟲危害。可適當化控,總之達到冬前獲得壯苗,防高腳苗,早蕾早花,以便安全越冬。 3.2 越冬期管理 一是防凍害(有根拔或現蕾),促使其有抗旱能力。 二是防早薹早花,根據品種特性,合理安排好茬口,控制好肥力條件。 三是要培育壯苗。 3.3 春後管理 中耕培土,應根據不同長相,施好蕾薹肥和花肥,北方應注意灌好返青水和花用水,南方要注意清溝防漬。 3.4 病害防治 油菜病害主要以菌核病和病毒病發生普遍而嚴重,但有些年份油菜霜霉病和白銹病發生較重,油菜的萎縮不實病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3.4.1 菌核病 病發程度取決於油菜開花期降雨量,若旬雨量大於50mm,病害較嚴重;小於30mm發病較輕,低於10mm很難發病。防治方法有: 3.4.1.1 農業防治 選抗(耐)病品種,如皖油18、華皖油2號等,實行輪作換茬,深耕將菌核埋入土中,將種子預處理(過篩除去菌核,再用15%硫酸銨液或10%鹽水選種),合理密植。重施基肥、苗肥和臘肥,避免薹期偏施大量N肥,在現蕾抽薹期及時淺中耕2--3次,破壞子囊盤;加強清溝排漬,在花期可分批摘除老、病葉,以增加田間透氣性。減少再浸染,控制病害蔓延。 3.4.1.2 化學葯劑防治 盛花期在地面上中下部噴灑1:5--1:8的硫磺消石灰粉,每次噴45--75kg/公頃或撒施石灰粉150--225kg/公頃。初花至盛花期田間才有發病,可噴灑40%紋枯利(菌核利),50%速可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1:200的波爾多液等,著重噴在植株莖部,老葉和地面每隔7--10d噴1次,共噴1--2次。 3.4.2 油菜病毒病 又稱花葉病,其症狀因油菜類型不同而有差異,本病主要由蚜蟲傳播,嚴重者莖部病斑常縱裂或斷續橫裂。病株的花、幼果易萎縮枯死,角果常畸形,上有黑色枯死斑點。在高溫、乾旱年份有利於蚜蟲的發生繁殖和遷飛,病害較重,其防治方法有: 3.4.2.1 農業防治 因地制宜選用適於本地栽培的優質、高產、抗(耐)病品種,冬油菜地區秋旱年份切忌過早播種。苗床應遠離十字花科蔬菜田,苗期加強肥水管理,移栽時出現病株應立即剔除,清除田邊雜草,深溝窄畦,開好三溝。 3.4.2.2 化學防治 噴葯防治並注重防治油菜及周圍作物蚜蟲,可噴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40%樂果乳油900--1350mL/公頃對水900kg/公頃噴霧。 3.4.3 油菜霜霉病 常因氣候時寒時暖,連陰雨高濕,偏施氮肥,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種植過密或品種抗性較差所引起。因此常選用抗病品種,採用窄溝深溝,及時剪除和燒毀腫脹花軸,以預防此病的發生。在苗期和抽薹開花期加強病情調查,及時噴葯防治,可用40%多菌靈、75%的百菌、50%的福滿雙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60--1:1:200波爾多液,著重噴上部植株,視病情酌定是否需再次用葯。 3.4.4 油菜萎縮不實病 它是土壤缺乏有效態硼所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可根據病情在苗床和大田噴施硼砂或硼酸1--2次;也可在移栽前1--2天噴施硼砂1500g/公頃(或硼酸750g/公頃)加水600--700kg/公頃,葉片噴霧。本田苗期和薹期可用硼砂1500g/公頃(或硼酸750g/公頃)加水750--900kg/公頃葉面噴霧,也可在初花期施用硼肥3.75--9.50kg/公頃對水1500kg/公頃葉面噴霧。 3.5 油菜蟲害 以食葉性的菜白蝶、小菜蛾、油菜潛葉蠅等和刺吸性的菜蚜最為普遍,可視田間蟲情每隔7--10d防治1次,共防2--3次。 4、收獲 在油菜產區有「八成黃,十成收,十成黃兩成丟」的說法,一般在全國有2/3角果呈淡黃色,主軸中部角果的種子呈本品種固有色澤時收獲為宜。 4.1 收割方法 要力爭做到「四輕」,即「輕割、輕放、輕捆、輕運」,不宜在田間堆放、晾曬,以防裂角落粒。 4.2 堆垛成熟 據調查,八成熟油菜收後若直接晾曬比堆垛後的產量降低4.9%--6.3%,含油量降1.3%--2.1%。因此收獲後堆垛與否與成熟度和生產習慣,氣候條件有關。 4.3 脫粒 經3--5d堆放後,可擇晴好天氣抓緊攤曬、碾打、脫粒揚凈,使水分降到10%方可入庫。 5、保優栽培措施 5.1 防止種雜措施 一是要求保證原種供給的質量,芥酸小於1%,硫甘小於25%。二是良種繁殖要隔離,採取統一供種。三是種植要集中連片,大面積繁殖。四是收獲、加工、運輸時要防混雜。五是收購時要通過質量檢驗。 5.2 栽培措施 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質高產多抗品種,並採用集中連片,隔離防雜、才能確保優質。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