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位大師,現在石油供給緊張,會不會導致將來汽車擁有量減少,從而導致選擇汽修專業的學生面臨就業困難
石油雖然在減小,汽油也在漲價,但是汽車量是一定增加的;美國人平均每戶有輛汽車,中國呢,未來市場還是很大的,當然汽修服務也必然誇大。當然能源是在不斷減少,但是它是每一個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能源:1、太陽能、電能、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2、從他國中買石油 3、宇宙空間技術不斷提高,有利於尋找外界能源資源 4、其他未開發的資源的收集利用,如秸稈
Ⅱ 西南石油大學畢業生就業如何
西南石油大學就業前景非常不錯,截至2014年8月31日,本科生就業率93.5%。「國有企業」(46.41%)為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流向。畢業後有近60%的畢業生進入石油行業就業。簽約人數較多的前30名企業中,石油企業佔22家(其中三大石油公司所屬19家)。根據第三方專業機構調查結果顯示,貴校2014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薪酬達到4011元,比本省非985、211高校畢業生高出798元。
加上近些年來國家對石油等能源方面開發非常注重,而西南石油大學以工科為主,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石油與天然氣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一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學科在全國領先,國際知名,地質,機械,化工,材料等學科處於全國先進行列,享有「學在西南」的美譽。石油專業優勢突出,相應的畢業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主要體現在:
1、石油天然氣學科優勢明顯。貴校的海洋油氣工程專業全國排名第一,石油工程專業、油氣儲運專業全國排名第二,資源勘查、勘查技術與工程等專業,在全國排名也非常靠前。「海洋石油981」鑽井平台,素有「石油航母」之稱,和「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大型飛機」等一同列入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並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標志性成果,獲得了2014年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西南石油大學在全國參研的高校中排名第一。
2、非油氣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例如工業設計,近幾年畢業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西南石油大學近年培養的學生鍾標科、葉溫泉分別獲得2013年和2015年德國「紅點獎」。
Ⅲ 石油專業以後會不會停,以後工作好找嗎
石油專業在可見的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停止招生。
近年隨著國際低油價趨勢的影響,國內石油企業及石油投資企業對人才引入都持謹慎態度。但是,作為現有不可替代的能源支柱產業,石油價格的短期震動不足以影響,未來專業人員的從業。
國內幾所石油類院校這兩年並沒有減少招生規模(當然也沒有擴大),從整體就業形勢來說,由於前幾年低迷的就業形勢已經逐漸在石油企業中形成人才空擋,這個問題各大企業都非常關注,所以,適時引入人才是現在石油企業非常關注的一件事。在校學生遇到這種問題通常也會積極應對,比如:本科畢業行業不景氣,那就繼續考研考博。如果行業繁榮,那就立馬就業,在職後再深造。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石油類院校近年也在進行專業調整,更多的引入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作為自己的專業學科,比如近些年熱門的地熱資源開發、天然氣、非常規頁岩氣頁岩油、石墨烯電池等等,這些專業的設置基本都是在石油類院校。
綜上所述,石油專業短期內不會停止招生,替代能源專業發展慢慢會變為熱門。
至於找工作,個人認為,什麼時候都是憑本事,有本事都好找。
Ⅳ 如果石油枯竭了,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石油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源,可以說現在的科技發展以及工業發展都離不開石油,那麼如果在平常生活中突然出現了石油枯竭的情況,對於我們來說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除此之外,由於石油完全枯竭的情況也會導致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地增加,但是根據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我們在產生電能的時候主要還是用火力發電,而太陽能和風能以及水能等不同清潔能源的利用,相對來講也是比較少的,在那種情況之下,對於這些清潔能源的使用和發展一定能夠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雖然按照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石油的儲備量還是非常的充足,並且對於我們的生活不會產生嚴重影響,但是我們也一定要有著居安思危的意識,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備並且發展清潔能源,只有這樣在石油枯竭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應對,也才能夠避免生活受到影響。
Ⅳ 問下西南石油大學怎麼樣聽說石油行業不景氣,以後能找到工作嘛
石油企業位置都偏遠
石化要好點
最好選擇便於在城市找工作的專業
石油大學也有很多非行業專業
Ⅵ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怎麼樣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石油人才的搖籃」。
(6)石油行業不景氣對學生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1、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1389人,其中教授232人,副教授317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雙聘院士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新(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4人;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6個。
2、院系專業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據《2019年北京校區本科招生專業(類)介紹》顯示,學校開辦了28個本科專業。
3、學科概況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11個博士一級學科,2個博士二級學科,3個自主設置博士學科,合計45個博士二級學科;33個碩士一級學科,5個碩士二級學科,合計148個碩士二級學科。擁有工程碩士(20個工程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翻譯碩士、金融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等6類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學科布局涵蓋了哲、經、法、教、文、理、工、管8個學科門類。此外,該校還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北京市重點學科7個(一級學科、交叉學科、二級學科累加)。
Ⅶ 今年大二 學的是海洋油氣工程 最近幾年石油就業不好 求指導出路。 海洋油氣衍生的適合
早些年,大約2002年之前,或者說2000年左右石油國企實行「買斷工齡」之前,石油企業,這里指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國企,簡直就像一灘死水,絕大多數單位都是三分之一少數幹活的養活三分之二不幹活的,企業負擔極重,那個時候一般石油工人的工資一個月只有五六百,比外面打工的少多了,那個時候在沿海城市打工都能掙一兩千了,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考大學都不願意讀石油主幹專業,尤其是石油地質專業,當時還是國家照顧專業,報考的人少,不過那時幾大石油院校都是教育部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辦學,每年要撥款,畢業的時候也基本上有油田單位來學校搞雙選會,那個時候人少,簽工作基本沒問題,本科畢業去各大油田上班,很正常的。
後來由於高校擴招,石油院校劃歸地方政府,中石油不再撥款的情況下,由於就業率很高,石油高校們也大步向前走,加上石油企業精簡後收入待遇都有所上漲,再加上油價、氣價飛漲,老百姓普遍認為搞石油能掙錢,於是各石油專業招生人數暴漲,比之前多幾倍,石油專業的招收分數也暴漲,到2006年以後,擴招後的學生開始就業了,就業壓力逐漸凸顯,畢業生簽工作就要精心准備一番了,要不然好多單位都不要,人家要挑優秀的畢業生,於是各種證書、考級、實習、學校社團經歷等都是就業的籌碼了。不過這個時候石油公司因為業務開展,油氣海外業務大力發展,需要是人才也多,雖然畢業生比較多,但80%的石油專業學生還是能找到比較如意的工作,至少不怎麼擔心沒石油單位要。
再後來,2009~2010年左右,我聽聞的石油行業就業情況每況愈下,單位人事逐漸飽和,人才需求量沒那麼大了,但我們的石油高校擴招之路一直沒停,這之間就有矛盾了。石油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找工作難,於是開始拼關系,拼子弟。各石油單位都是在雙選會之前就統計好自己單位的子女畢業情況,為了本油田的穩定團結和諧,於是用人單位首先就把子弟和關系戶的名字敲定下來,如果還有空的名額,那麼從一大堆簡歷中挑選優秀的,這個階段,石油專業的學生已經很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了,尤其農村娃,沒關系沒背景的、成績不好的、沒什麼就業籌碼的,那就只有等畢業後出去打工,或考研。
Ⅷ 都說石油是夕陽專業,可為什麼那麼多學生去
分數使然,每年都有這么多考生,考到一定的分數就可以去一定級別的高校。並且石油大學也並不都是涉及石油的專業。
夕陽產業這個說法也不準確,現在石油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大行業,只不過價格疲軟,影響了行業發展。
Ⅸ 石油類專業的前景怎樣
本專業學生就業方向主要有,包括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的鑽井(又包括泥漿、固井)、採油(又包括修井、注水)、集輸等專業崗位。
還可以去勝利、大港等油田從事石油鑽井、採油、修井、石油設備製造與維護等領域從事現場生產操作、運行、維護和生產管理工作。
石油工程專業定義
主要研究地下油氣從油氣藏中開採到地面的過程中涉及的知識和技術,包含油藏、鑽井、採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進行油氣田鑽井、開採石油及油氣開發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等。例如:大慶油田的開采,中緬油氣管道的設計,油田儲量的預測,油層厚度、分布狀況等儲集層參數的評價。
《採油工程》、《提高採收率原理》、《石油工程岩石力學》、《油氣井流體力學》、《現代試井解釋原理》、《VB語言》、《油氣層滲流力學》、《采氣工程》、《保護儲層技術》、《測井解釋與生產測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