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西亞各國在石油過境運輸中給相關國家帶來哪些有益的地方
1.將相關國家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2.帶動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的發展。
3.有利於這些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優勢互補,進行資金、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
(自己總結,請勿見笑)
Ⅱ 西亞石油最大的輸出對象
西歐地區。西亞的石油輸出都必須從波斯灣經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往各地。在西亞的石油運輸路線中,運往西歐地區的運量最大。
Ⅲ 西亞各國所產石油的90%供出口,西亞的石油為什麼會大量地出口呢
世界石油資源的蘊藏、原油的生產和供銷在地區分布上是極不平衡的,而西亞的石油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蘊藏量看,西亞是目前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蘊藏量最多的地區。幾十年來,盡管在世界其它地區陸續發現了許多巨大油藏,但波斯灣(簡稱海灣)地區在世界石油總儲量中的比重始終保持一半以上。1982年初,西亞石油儲量近500億噸,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53%。其中僅沙烏地阿拉伯一國即約佔世界石油已探明儲量的四分之一,遠遠超過所有發達國家的總和。世界上石油探明儲量在40億噸以上的國家共有8個,其中5個在波斯灣地區,它們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聯酋和伊拉克。波斯灣地區不僅油藏異常豐富,而且還有著得天獨厚的開發條件。第一,油田規模大。波斯灣地區石油儲量大,但油田卻不多,約140個,平均每個油田的現有儲量高達3.5億噸以上,超過亞、非、拉其它產油國油田的幾十倍,更超過美國一千多倍。據統計,波斯灣地區儲量在6,800萬噸以上的大型油田合計提供了全區石油總儲量的95%,而該比重在拉丁美洲為60%,非洲只有50%,北美和東南亞更只有40%。科威特的布爾甘油田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累計儲量(歷年產量加現有儲量)分別達95億噸和85億噸。第二,地質情況良好。波斯灣地區普遍發育有深厚的沉積層,厚度達4,000~12,000米。在沉積層發育的過程中,區內產生了平緩的褶皺運動,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背斜或穹窿構造,它們都具有分布集中、規模巨大、兩翼平緩、構造簡單等特點。波斯灣地區各油田的主要儲油層在中部和南部是中生界砂岩和碳酸鹽岩,它們有很高的孔隙率;北部為第三系石灰岩,孔隙率雖低,但裂隙卻很發達,油氣的滲透流通性能都很好。區內各油田一般均屬水驅或氣驅型油田,所伴生的天然氣數量極大,83%油田都是自噴井,且能長期保持旺盛的噴油能力。由於上述條件使油田開發工程量顯著減少,便於採用大井距打井,且油井單產極高。1980年底整個波斯灣地區平均每口油井的年產量高達25萬噸,超過非洲三倍,是拉美和蘇聯的30多倍,更超過美國312倍。第三,石油運輸方便。除伊拉克北部幾個油田外,波斯灣地區油田大部分在海岸附近的陸上和海上,距油港最遠的也不超過100公里,故油管運輸距離短,原油外運方便。除上述各點外,波斯灣地區總的自然地理環境對石油開發也較有利。這里氣候乾熱,多晴朗天氣,陸地平坦乾燥,海域水淺且少風暴。雖然有的地方淡水不足,但總的來說,自然環境比世界其它一些大產油區,尤其是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北海油田優越得多。波斯灣地區所產原油質量較好,含臘少,凝固點大都低於-20℃,便於運輸,且中輕質油所佔比重較大。缺點是含硫偏高,需經脫硫加工。以上各項優越的開發條件,加上當地一些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使波斯灣地區的石油業能取得其它一切地區無法相比的經濟效益,投資省、成本低、效率高。這里每形成一噸石油生產能力所需要的投資及每生產一噸石油所花費的成本都是世界上最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亞原油產量呈連續的跳躍式增長,佔世界的比重由1945年的7%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26%,而進入七十年代則更提高到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從1965年超過美國後,一直高居世界首位。從原油出口量看,西亞地區原油產量雖然很大,但本地區消費極少,絕大部分出口到發達國家,是西方國家最大的能源供應地,在世界石油市場上佔有極其突出的地位,約佔世界石油總出口量的五分之三左右。因此,西亞被人們稱譽為「世界石油寶庫」。
Ⅳ 寫出西亞石油運輸的三種路線
(1)從圖中可以看出:①裏海,②黑海,③地中海,④紅海,⑤阿拉伯海;其中①裏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2)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科威特、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
(3)西亞的三條石油運輸路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讀圖可知,Ⅰ線路主要是從西亞運輸石油至日本,途中必須經過霍爾木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從三條線路來看,經過非洲南端好望角運往西歐的線路運輸量大.
故答案為:(1)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①裏海;(2)石油;波斯灣;(3)日本;霍爾木茲;馬六甲;Ⅱ經過非洲南端好望角運往西歐.
Ⅳ 西亞北非,石油主要運輸路線
西亞和北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石油產量通常佔世界總產量的1/4,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西亞和北非開採的石油90%供出口,出口量約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3/5,主要輸往西歐以及美國、日本等國家;西亞和北非的三條石油運輸路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台灣海峽-東海-日本,
故答案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西亞和北非的三條石油運輸路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台灣海峽-東海-日本,
Ⅵ 西亞石油運輸為什麼走好望角比蘇伊士運河多。好望角不是稱為風暴之角嗎走這里不會有沉船的危險嗎
蘇伊士運河從塞得港至陶菲克港長161公里,連同伸入地中海、紅海河段總長173公里。河面寬160-200米,河底寬60-100米,可通行吃水11.6米、滿載6.5萬噸或空載15萬噸的海輪。由於通航能力有限,裝載量大的石油運輸輪船無法通過,所以仍需要繞道好望角。
Ⅶ 西亞石油運往西歐和美國,最短路線必經
西亞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周邊地區。西亞是由主要運往西歐(日本)、美國,石油主要運輸方式有(海運)和管道運輸
Ⅷ 西亞石油主要輸往哪些國家
西亞所產石油的90%輸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工業發達的地區和國家。
主要的石油運輸路線有:
A 線:從波斯灣經(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運往美國和西歐各國;
B線:從波斯灣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運往中國和日本;
C線:從波斯灣經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運往美國和西歐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