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阿拉伯國家有如此豐富的石油資源的原因:阿拉伯在中東,中東地區是海洋生活著許多海洋生物,石油就是這些海洋生物和這些熱帶植物的屍體所組成的。
(1)有石油的地方以前是什麼擴展閱讀: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
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油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
❷ 含有石油的古地理環境
含有石油的古地理環境:溫暖的淺海環境。石油是古代水生生物遺體被埋沒形成的。
石油的形成過程是:
1.在遠古的海洋里,生活著很多水生動物。它們有的體型大,有的體型小,甚至還有很多浮游生物。當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們的屍骸就沉積在海底。有的骨骼變成了化石,但由於海洋中有很多鹽分,它們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魚一樣,可以儲存很長時間)。
2.由於海底的水壓很大,所以長年累月動物和微生物的屍體就逐漸被壓縮。幾千年後我們看到的沉積岩,就是壓縮的結果。在強大的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逐漸液化,變成了石油,存在於沉積岩中。
3.很多的陸地上也盛產石油,這是由於地殼運動的原因造成的。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❸ 現在的石油是遠古的什麼得來的
傳統理論認為:煤是遠古時代的繁盛的植物及其堆積物在地殼變遷中被埋在地下,經過長期高溫、高壓的復雜碳化過程而形成的;石油和石油氣是古代湖泊及海洋中的動物、微生物及其沉積物被地殼變遷埋於地下,經過長期的高溫、高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該理論的證據是:在煤炭中發現了植物的枝、桿、葉等碳化標本。 該理論只是表象性的理論。問題的實質需要再認識,再探討。 地球的地殼內,電磁場量級高,並含有豐富的碳、氫、(氧)元素及其同位素。在一些電場增能的等離子活動層次中,豐富的碳、氫離子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頻繁進行著電化反應,不斷生成氣體烴(石油氣),大量的石油氣的堆積就形成油氣藏。在以後的電磁場變換中,因為電場減能,磁場增能,溫度下降,石油氣被冷卻、壓縮,失氫,逐漸向液態烴轉化;經過漫長的失氫和液化過程,逐漸演變成粘稠的原油。粘稠的原油在漫長的地質作用中進一步降溫和失氫,逐漸轉化成固態的煤炭。在石油氣、原油的生成過程中,少量的氮、氧、硫參雜反應中,使石油氣、石油、煤炭中含有少量的氮、氧、硫等元素。 地球早期的電磁場量級較高,地殼內的碳、氫元素及其同位素特別豐富,在電場增能的等離子活動中,化合生成石油氣的條件好、機會多,地球上的多數煤田,都是那時候的油氣田轉化來的;較晚時期形成的油氣藏都轉化成了原油藏,年代越久,失氫越多,原油越粘稠。 在石油氣、石油、煤炭的形成過程中,經歷了不止一次的地殼變遷過程(如地震及火山爆發),如果動、植物被埋在油氣層、原油層及煤層中,便產生碳化現象,這便是煤層中存在動、植物標本的原因。有的油氣層、油層、煤層在地殼變遷中被分割、移位、嚴重變形。 該理論的證據有三: 其一,宏觀電場效應,電場增能的等離子活動層次在地面促發草原和森林天然大火,印度洋水面大火燃燒。其二,在幾十年前鑽探無結果的地方,近幾年卻探出了豐富的石油氣,說明石油氣是近幾十年內生成的。 其三,普通汽油加氫,可使氣油優化;煤粉在高溫高壓的特殊條件下加氫,可以產生類似原油的油狀物及石油氣,從而提煉汽油。 認識到石油氣、石油、煤炭的形成過程,使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時間估計有了一定的樂觀感。但,也不能太樂觀了。 油氣藏的形成過程不過幾年,幾十年,幾百年,所以新生油氣藏將成為重要能源。海城大地震及唐山大地震的孕育階段,渤海灣地區地殼內的電場活動是形成該地區油氣藏的重要時期。 原油藏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幾千年,幾萬年以上),因為人類對石油的用量和開采逐日增多,所以,石油危機將在今後五十~六十年內發生。 煤的形成需要更長的時間過程(百萬年以上),大量的煤田已被人們開采枯竭,所以煤炭危機將發生最早。 認識了石油氣、石油、煤炭的成因,我們便知道了尋找它們的方法,特別是有了尋找和發現新生油氣藏的理論和方法。 原油進入煉油廠後進行脫水,去硫後,加溫進入分離塔在不同溫度下分餾出汽油,才油,煤油等成品油,剩下的重質油還可經裂化,加氫等工藝再加工成輕質成品油。根據不同性質原油最後還可生產瀝青,重油等產品。
❹ 是不是有石油,煤炭的地方就可以推測曾經是樹木茂盛的地方
煤炭可能是這樣的環境,石油可能是海相沉積環境。總的來說是有機物沉積很多的地方,而且經過埋藏變質形成的。
❺ 地球上的石油那麼多,究竟都是從哪裡來的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生物成油說被教科書採納並被廣泛傳播,認為石油是古代生物死亡後沉積,並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其實這些說法幾乎都將人類往石油不可再生的方向所引導的,然後地球上既然有石油的生成,必然是有原因的,只不過目前人類的科技比較落後而已,暫時無法發現的,
❻ 最早發現石油的地方是哪裡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國家。公元1世紀末成書的《漢書·地理志》中明確記載,高奴(今陝西延長縣)有洧水(延河的支流),水可燃。這說明我國的石油最早是在陝北發現的。東漢時,我國甘肅一帶已用石油作為潤滑劑;北宋時,已使用由石油煉制的「猛火油」,供打仗之用。
早在1303年寫成的《大元一統志》記載:「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我國的這口油井要比歐洲、北美早五百多年。
❼ 茂名真的有很多石油嗎
有,茂名是有很多但是他並不是石油出產地,以前在60-70年代茂名勘探出有石油只不過不是液態是附著在岩石里的,但那種提煉價格太高了而且對環境有很大的破壞,所以茂名就靠從國外(主要是中東)進口原油再進行提煉。茂名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石油基地。老一輩茂名人對茂名市這座佔地10.07平方公里的油頁岩礦,即露天礦采礦場並不陌生。通過查資料顯示,從1962年1月正式投產開始,茂名油頁岩露天礦累計開採油頁岩約1.02億噸,生產頁岩原油292萬噸,為新中國摘掉「貧油國」帽子作出了積極貢獻。
然而,由於開采成本較高、生態污染大等原因,茂名油頁岩開發逐步停止,直至1993年1月停產。
但是,茂名以煉油、乙烯生產為龍頭的石油化工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是廣東茂名石化始建於1955年5月,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項目之一。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過20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100萬噸/年,擁有70多套主要生產裝置,擁有完善的港口碼頭、海上原油接卸和鐵路運輸系統以及原油、成品油管輸系統(西南和珠三角成品油輸送管線的起點和樞紐站)。
2006年底,公司固定資產原值240.48億元,凈值134.22億元。公司在冊職工7488人。公司10次創造了全國企業新紀錄,有國家授權專利30多項。
茂名分公司牢牢抓住發展這第一要務。繼30萬噸/年乙烯於1996年8月建成投產(第二年擴能達到36萬噸/年),公司實現煉油化工一體化後,1999年,對煉油進行擴能改造,1999年原油加工能力由850萬噸/年擴大到1350萬噸/年,成為我國首座煉油能力超千萬噸的煉化基地。
2004年以來,公司按照「質量升級、隱患整改、結構調整、技術改造、挖潛增效」的「五位一體」方針,新建了100萬噸/年焦化裝置、120萬噸/年催化重整裝置、2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並將1套60萬噸/年的焦化裝置改造為100萬噸/年,使煉油加工手段更為完備,裝置結構進一步合理。
2004年12月15日,公司對乙烯實施改擴建,僅用21個月就於2006年9月16日建成投產,創下了國內同類乙烯工程建設工期短、投資省、開車好、設備和技術國產化程度高的新紀錄。至此,乙烯生產能力由36萬噸/年擴大到100萬噸/年,茂名分公司成為我國首座100萬噸/年乙烯生產基地。
這樣,茂名分公司就擁有了千萬噸級的煉油和百萬噸級的乙烯,其煉化規模在國內名列前茅,每年可為市場提供260多萬噸的化工產品和1000多萬噸的煉油產品,年均銷售收入將超過800億元,年均利稅將超過100億元,同時還可以帶動數百億元乃至上千億元的乙烯後加工產值,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將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❽ 中國最早發現石油的地方在那
樓上的回答是正確的,中國的第一口油井就在陝西,現在的延長油田
❾ 石油小鎮的歷史是什麼
石油小鎮的歷史:中國最神秘的古老小鎮,沒有名稱,只有一個地級市的代碼404,人們只知道1983年石油小鎮被襲擊事件,對這個小鎮其它資料一概不知;公開的地圖、導航都沒有404這個地方。
在青海省北部阿爾金山南麓的戈壁灘上,冷湖四號公墓有著400多座墳墓,以及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高聳的紀念碑--"為發展柴達木石油工業而光榮犧牲的同志永垂不朽"。
這里安葬著在青海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先後因公和因病去世的油田領導和職工家屬。每年清明,冷湖工行委都會組織公祭,讓冷湖柴達木精神流傳下去。
(9)有石油的地方以前是什麼擴展閱讀:
這里曾經是中國工業的起點,建造了中國第一個軍用核反應堆,曾經是中國造原子彈的地方,而現在他就是一片疑惑的廢墟、一個神秘的鬼城。
曾經的小鎮文化,石油小鎮曾經是非常繁榮的,它在荒漠戈壁與世隔絕,但它有自己的行政機構,醫院,幼兒園,學校,更有意思的是當時的404連醋廠都有。在茫茫無際的荒漠,這里的人能夠吃上自己釀造的醋,冰棍,很讓人不可思議。直到近年揭開神秘面紗的404石油小鎮,才慢慢的讓人知道,欲了解他。
❿ 中石化 中石油的前身是什麼
中石油中石化,原來是一家,以前的中國石油部,後來為了加入wto,避免壟斷,分成了兩個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具體來說,中石油的油田多,中石化主要依靠外國買入原油。
如果你想進入中石油,中石化,最好提前打聽一下你要進的公司具體名稱。中石油在北京有200多家單位,入中油總部,銷售公司,昆侖燃氣,潤滑油公司,中油物裝,東方物探等等,各單位待遇不同,有好有壞。
也就是說好單位不容易進,差單位進容易,你要是想進加油站當加油員,最方便。
給你個建議,沒有個關系過硬的局級親屬在相關公司機關,最好不要到這種地方來。
石化基本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