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過柱子石油醚選什麼沸點
擴展閱讀
物業費計入費用什麼明細 2025-07-29 19:53:03

過柱子石油醚選什麼沸點

發布時間: 2022-08-20 21:18:08

A. 請問大家石油醚裝柱上樣可以用乙酸乙酯溶解上樣嗎

三樓說的很對,四樓說的稍微有點偏妥。樓主你說石油醚溶解性不好(一般是不會用石油醚拌樣的,我們建議用溶解性好沸點低的溶劑(如DCM)拌樣,甲醇拌樣時候最好不要超過10%,否則容易溶解硅膠),你說乙酸乙酯對你溶解性好,那你可以用乙酸乙酯拌樣,後面你可以採用濕法或者干法裝柱都可以的,沒有關系。

B. 過柱的溶劑的選擇

大多選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也有用的,但是它和硅膠的吸附是一個放熱過程,所以夏天的時候經常會在柱子里產生氣泡,天氣冷的時候會好一些。甲醇據說能溶解部分的硅膠,所以產品如果想過元素分析的話要留神,應該經過後繼處理,比如說重結晶等。在比較嚴格的柱分時就要對溶劑重蒸。當然過原料時就可以免去這一步了,另外溶劑在過柱子後最好也回收使用,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在過柱同時進行的是減壓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於揮發度的不同會導致極性的變化,一般會使得極性變大,在梯度淋洗時比較合適,正好極性越來越大了。在過完柱子後,溶劑最後回收要採用常壓,因為在減壓旋蒸時會有部分低沸點的雜質一起出來,常壓時就會減少這種現象,如果雜質和你下面要過的樣品有反應那就慘了。

C. 粗脂肪提取為什麼用沸程30-60的石油醚

一般使用提取的石油醚沸程是60-90度的居多,30-60度的石油醚的沸點較低,對實驗的操作會帶來不便。高沸程的石油醚與正己烷的差不多。

D. 用石油醚做重結晶實驗,如何選擇石油醚的沸程是30-60,60-90,還是90-120

30-60,60-90的都行吧,我用的是60-90的,結晶後使用油泵抽干溶劑,或者用旋蒸蒸干。

E. 粗脂肪提取為什麼用沸程30℃~60攝氏度的石油醚呢

粗脂肪提取用沸程30℃~60攝氏度的石油醚,這是因為:
脂肪在石油醚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選用沸程30℃~60℃的石油醚,沸點比較低,在比較低的溫度下萃取,可以減少澱粉,纖維素以及蛋白質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使提取的脂肪純度最高。

F. 沸點是60-90度的石油醚和沸點是90-120度的石油醚 到底有什麼區別在提取效果方面有何不同

主要是分子大小不同,也就是碳鏈的長度不同,碳鏈長,分子量大,沸點就高
提取效果的話就看是什麼體系,一般是從水中把有機物提取出來,這樣的話通常用碳鏈長的也就是沸點高的效果好一些,因為提取的原理是相似相溶,碳鏈越長,跟有機物結構越接近,效果就越好。
不過提取之後一般要分離,就是包有機物和石油醚分開,這樣的話就要考慮低沸點的石油醚了,因為沸點低的話在較低的溫度下石油醚就會蒸發,比較容易分離
所以要綜合考慮,一般是先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G. 什麼是跑柱

你要做的是柱層析,又叫過柱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樣品在柱子里的流動速度不同來進行分離。
關於過柱的實驗方法和技巧
常說的過柱子應該叫柱層析分離,也叫柱色譜。我們常用的是以硅膠或氧化鋁作固定相的吸附柱。由於柱分的經驗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幾年來過柱的體會寫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幫助。
1、柱子可以分為:加壓,常壓,減壓
壓力可以增加淋洗劑的流動速度,減少產品收集的時間,但是會減低柱子的塔板數。所以其他條件相同的時候,常壓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時間也最長,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離,一個柱子幾個月也是有的。減壓柱能夠減少硅膠的使用量,感覺能夠節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於大量的空氣通過硅膠會使溶劑揮發(有時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結),以及有些比較易分解的東西可能得不到,而且還必須同時使用水泵抽氣(很大的噪音,而且時間長)。以前曾經大量的過減壓柱,對它有比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從嘗試了加壓後,就幾乎再也沒動過減壓的念頭了。加壓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與常壓柱類似,只不過外加壓力使淋洗劑走的快些。壓力的提供可以是壓縮空氣,雙連球或者小氣泵(給魚缸供氣的就行)。特別是在容易分解的樣品的分離中適用。壓力不可過大,不然溶劑走的太快就會減低分離效果。個人覺得加壓柱在普通的有機化合物的分離中是比較適用的。
2、關於柱子的尺寸,應該是粗長的最好
柱子長了,相應的塔板數就高。柱子粗了,上樣後樣品的原點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樣品層比較薄),這樣相對的減小了分離的難度。試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樣品就有二厘米,那麼分離的難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極性的溶劑慢慢沖了。而如果樣品層只有0.5厘米,那麼各組分就比較容易得到完全分離了。當然採用粗大的柱子要犧牲比較多的硅膠和溶劑了,不過這些成本相對於產品來說也許就不算什麼了(有些不環保的說,不過溶劑回收重蒸後也就減小了部分浪費)。現在見到的柱子徑高比一般在1:5~10,書中寫硅膠量是樣品量的30~40倍,具體的選擇要具體分析。如果所需組分和雜質分的比較開(是指在所需組分rf在0.2~0.4,雜質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膠,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樣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覺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徑,比如用3cm的,也可以減小淋洗劑的極性等等。
3、關於無水無氧柱,適用於對氧,水敏感,易分解的產品
可以濕柱,也可以干柱。不過在樣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劑把柱子飽和一次,因為溶劑和硅膠飽和時放出的熱量有可能是產品分解,畢竟要分離的是敏感的東東,小心不為過。也是因為分離的東西比較敏感,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循schlenk操作。至於是加壓、常壓、減壓,隨需而定。因為是schlenk操作,所以點板是個問題,如果樣品是顯色的,恭喜了,不用點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帶就行了。如果樣品無色,只好准備幾十個schlenk瓶,一瓶一瓶的點,不過幾次之後就知道樣品在哪,也就可以省些了。像我以前過一根無水無氧柱,需要六個schlenk,現在只一個就能把所要的全收集到。無水無氧柱中用的比較多的是用氧化鋁作固定相。因為硅膠中有大量的羥基裸露在外,很容易使樣品分解,特別是金屬有機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而氧化鋁可以做成鹼性、中性和酸性的,選擇餘地比較大,但是比硅膠要貴些。聽說有個方法,就是用石英做柱子,然後用HF254做固定相,這樣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燈一照就知道產品在哪裡了,沒有驗證過。哪位做過可以提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4、關於濕法、干法上樣
濕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劑溶解樣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劑越少越好,不然溶劑就成了淋洗劑了。很多樣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一般沒關系。可是有的上樣後在硅膠上又會析出,這一般都是比較大量的樣品才會出現,是因為硅膠對樣品的吸附飽和,而樣品本身又是比較好的固體才會發生,這就應該先重結晶,得到大部分的產品後再柱分,如果不能重結晶那就不管它了,直接過就是了,樣品隨著淋洗劑流動會溶解的。有些樣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劑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會隨著溶劑一起走,顯色是一個很長的脫尾),這時就必須用干法上柱了。樣品和硅膠的量有一種說法是1:1,我覺得是越少越好,但是要保證在旋干後,不能看到明顯的固體顆粒(那說明有的樣品沒有吸附在硅膠上)。溶劑的選擇。當然是最便宜,最安全,最環保的了。所以大多選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文獻中有寫用正己烷的,太貴了,除非特別需要不要用,不然銀子嘩嘩的,流的比淋洗劑還快,不過因為極性很小,有時還是非它不可。乙醚也可以用,但是就是容易睡覺,注意保持清醒別讓溶劑流幹了,那樣柱子也就不爽了。二氯甲烷也有用的,但是要知道,它和硅膠的吸附是一個放熱過程,所以夏天的時候經常會在柱子里產生氣泡,天氣冷的時候會好一些。甲醇,據說能溶解部分的硅膠,所以產品如果想過元素分析的話要留神,應該經過後繼處理,比如說重結晶等。其他的溶劑用的相對較少,要依個人的不同需要選擇了。由於某些原因,用到的淋洗劑多是大包裝的(便宜嘛),我們這里是用10升或25升的塑料桶裝的,就要注意這些工業品的純度是較低的。經常能夠從送來的大桶底部看見有色的雜質,其他的雜質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比較嚴格的柱分時就要對溶劑重蒸。當然過原料時就可以免去這一步了,反正下面還有提純的方法。另外溶劑在過柱子後最好也回收使用,一方面環保,另一方面也能節省部分經費,缺點是要消耗一定的人工。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在過柱同時進行的是減壓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於揮發度的不同會導致極性的變化,一般會使得極性變大,在梯度淋洗時比較合適,正好極性越來越大了。在過完柱子後,溶劑最後回收要採用常壓,因為在減壓旋蒸時會有部分低沸點的雜質一起出來,常壓時就會減少這種現象,如果雜質和你下面要過的樣品有反應那就慘了。
5、關於操作問題。
5.1 裝柱。
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塗潤滑劑,會被淋洗劑帶到產品中的,可以採用四氟節門的。干法和濕法裝柱覺得沒什麼區別,只要能把柱子裝實就行。裝完的柱子應該要適度的緊密(太密了淋洗劑走的太慢),一定要均勻(不然樣品就會從一側斜著下來)。書中寫的都是不能見到氣泡,我覺得在大多數情況下有些小氣泡沒太大的影響,一加壓氣泡就全下來了。當然如果你裝的柱子總是有氣泡就說明需要多練習了。但是柱子更忌諱的是開裂,甭管豎的還是橫的,都會影響分離效果,甚至作廢!
5.2 加樣。
用少量的溶劑溶樣品加樣,加完後將下面的活塞打開,待溶劑層下降至石英砂面時,再加少量的低極性溶劑,然後再打開活塞,如此兩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劑,一開始不要加壓,等溶樣品的溶劑和樣品層有一段距離(2~4cm就夠了),再加壓,這樣避免了溶劑(如二氯甲烷等)夾帶樣品快速下行。
5.3 淋洗劑的選擇。
感覺上要使所需點在rf0.2~0.3左右的比較好。不要認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較開,過柱子就用那種極性,如果rf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開,因為柱子是一個多次爬板的狀態,可以通過公式的比較:0.6/0.8一次的分離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
5.4 樣品的收集。
用硅膠作固定相過柱子的原理是一個吸附與解吸的平衡。所以如果樣品與硅膠的吸附比較強的話,就不容易流出。這樣就會發生,後面的點先出,而前面的點後出。這時可以採用氧化鋁作固定相。
另外,收集的試管大小要以樣品量而定,特別是小量樣品,如果用大試管,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個樣品,wuwu。如果都用小試管那工作量又太大。
5.5 最後的處理。
柱分後的產品,由於使用了大量的溶劑,其中的雜質也會累積到產品中,所以如果想送分析,最好用少量的溶劑洗滌一下,因為大部分的雜質是溶在溶劑里的,一洗基本就沒了,必要時進行重結晶。
另外,再過柱的時候,有時會出現氣泡,一是和使用的溶劑有關,如果是易揮發的溶劑,如乙醚、二氯甲烷等,在室溫稍高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因此,在室溫高的時候,可以選擇沸點較高,揮發相對小的溶劑。還有,使用混合溶劑時,使用的兩種溶劑的沸點應該相差不大,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而乙醚卻要選擇30-60的石油醚。二是:不論是用帶砂板的還是塞棉花的,在裝柱之前,都要將空氣用加壓的方法將空氣排干,這樣就可避免柱中有空氣!過柱子需要耐心,不要著急

H. 石油醚沸點是多少

石油醚的沸點是有分的,我所知道的有兩種,60~90、90~120,根據不同的需要看情況選擇你所需要的溫度,可以用水浴鍋加熱控制溫度。

I. 急急急 關於石油醚的沸點

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32002
CAS號 8032-32-4
中文名稱 石油醚
英文名稱 petroleun ether
別 名 石油精
分子式 成分為戊烷、己烷 外觀與性狀 無色透明液體,有煤油氣
分子量 蒸汽壓 53.32kPa/20℃ 閃點:<-20℃
熔 點 <-73℃ 沸點:40~80℃ 溶解性 不溶於水,溶於無水乙醇、苯、氯仿、油類等多數有機溶劑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0.64~0.66;相對密度(空氣=1)2.50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溶劑及作為油脂的抽提用

2.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氣或霧對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現可有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惡心和嘔吐。本品可引起周圍神經炎。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靜脈);LC503400ppm,4小時(大鼠吸入)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燃燒時產生大量煙霧。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高速沖擊、流動、激盪後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參照《分析化學手冊》(第四分冊,色譜分析),化學工業出版社

5.環境標准:
美國 車間衛生標准 100ppm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乳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J. 實驗過程中安全使用石油醚注意哪些問題

摘要 石油醚有30--60度沸點,也有60--90度沸點的。在使用石油醚時,不能有明火,尤其揮散時不要達到閃點,否則要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