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是中國石油五朵金花
擴展閱讀
中樺石油怎麼樣 2025-07-25 10:21:59
什麼是產品價格手冊 2025-07-25 10:09:04

什麼是中國石油五朵金花

發布時間: 2022-08-16 04:56:43

㈠ 石油煉制中的「五朵金花」是什麼

1961年,石油工業部副部長劉放在北京香山主持召開煉油科研會議,研究制訂煉油科技發展規劃。會議上提出要掌握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以及有關的催化劑、添加劑等5個方面的工藝技術。當時有部國產電影叫《五朵金花》,劇中有5位勤勞、美麗的少數民族姑娘,名字都叫金花,很受人們的喜愛。大家就將這5項煉油工業新技術形象地稱為「五朵金花」。時至今日,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遲焦化等技術,仍是石油煉制工業的骨幹工藝。「五朵金花」依然燦爛。

㈡ 鄒明的石油經濟管理專家

金陵大學1913年10月14日 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後宅鎮。
1933-1937年 在南京金陵大學工業化學系學習,獲理學士學位。
1937-1938年 任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燃料研究室實習員。
1938-1941年 任資源委員會重慶動力油料廠實習員、課長。
1941-1942年 任資源委員會甘肅油礦局煉油廠課長。
1942-1945年 任甘肅油礦局駐美代表,同時在美國美孚、殼牌石油公司考察學習。
1945-1946年 任資源委員會上海煉油廠廠長。
1946-1948年 任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室主任兼上海營業所經理。
1948-1949年 任中國石油公司協理兼甘青分公司經理。
1950-1952年 任燃料工業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長。
1952-1955年 任燃料工業部工程師。
1955-1978年 任石油工業部供應製造局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其間,1960-1961年兼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供應指揮部副指揮;1962-1964年兼大慶煉油廠建廠指揮部副指揮。
1978-1982年 任石油工業部外事局顧問。
1982-1993年 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顧問。其間,1982-1987年兼石油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1990-1992年兼能源部高級咨詢委員。
1993年3月 離休。
1993-1998年 聘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咨詢中心特邀專家。 1937年4月從南京金陵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工業化學系畢業,獲理學士學位,因學習成績優良,畢業時膺選為斐道斐勵學會會員(即金鑰匙獎)。7月參加工作,任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燃料研究室實習員,在植物油提煉輕油實驗廠當值班員。不久抗日戰爭爆發,燃料研究室先後遷至漢口、長沙,但當時南京公共汽車用油全部依賴實驗廠提供,他和另一值班員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堅持輪流值班,日夜開工,直至日本侵略軍迫近南京城郊,遂倉促撤至長沙。1938年春,因進口油品幾乎斷絕,資源委員會派燃料研究室主任金開英籌建重慶植物油提煉輕油廠(後改稱動力油料廠),鄒明被派在現場工地工作,被提升為課長。1941 年3月資源委員會甘肅油礦局正式成立,工礦實業家孫越崎任總經理,鄒明調任該局煉廠工料課長。他深受孫越崎「實業救國」思想的熏陶,一心撲在石油事業上,為玉門油礦的開發出謀劃策,竭盡全力。1941年冬從美國訂購的一套裂化煉油裝置在運輸途中遭敵機轟炸受損,鄒明等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千方百計在內地趕制煉油甑運礦安裝使用,使1942年汽油產量比上年提高了9倍。1942年底,鄒明被派往美國,任甘肅油礦駐美代表。這時因國際間民用貨物運輸幾乎中斷,玉門油礦所需進口器材告急,鄒明想方設法成功地通過「租借法案」為玉門油礦提供急用物資裝備,保證了油礦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鄒明回國,到上海接管日軍侵華期間日本石油公司在上海高橋所建的儲油所等設施,繼又組織人員順利接管了日本公司在南京、漢口、廣州、青島、天津等地建立的儲油設施。其後,他又參與籌建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策劃利用接管的沿海沿江儲油設施,開展進口成品油營銷業務,以所獲利潤供恢復和建設煉油廠和油田之用。為此,他調任總公司營業室主任兼上海營業所經理。1948年8月他任總公司協理,9月兼任甘青分公司(玉門油礦)經理。到礦不久,在人民解放軍的凌厲攻勢下,南京國民政府政權岌岌可危,盤踞在西北的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在潰逃之際破壞油礦。在愛國愛礦愛石油事業心的驅使下,鄒明冒著生命危險率領全礦職工護礦,經過艱苦曲折的斗爭,終於挫敗了反動派的陰謀,使玉門油礦完整無損地回到人民手中,受到當時解放區西北軍政委員會的表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鄒明滿腔熱忱地投入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他工作勤奮,勇於負責,先後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長、燃料工業部經理司工程師。1955年石油工業部成立,他調任石油部供應製造局副總工程師(後升任總工程師),經常去基層蹲點。1960年2月參加大慶石油會戰,兼任供應指揮部副指揮,負責組織會戰所需設備器材的供應。當時數以萬計的各路兵馬奮戰在800多平方千米的大草原上,勘探、開發、油田建設齊頭並進,需要設備器材品種多、數量大、時間急,由於精心組織,未雨綢繆,及時調度,夜以繼日地工作,保證了會戰的正常進行,當年生產及外運原油近百萬噸。
1962年初,鄒明任大慶煉油指揮部副指揮,分管煉廠建設所需物資裝備的供應。由於採取了種種有效措施,第一期工程僅用18個月便提前建成投產。1964年,他又主持石油部機關新成立的配套辦公室,自力更生,及時解決了五大新型煉油裝置和當時被譽為我國煉油工業的「五朵金花」(1962年石油工業部召開煉工作會議,催化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及有關的催化劑和添加劑等,被稱為煉油工業的「五朵金花」)在建設中出現的設備、管件閥門、儀表等的配套問題,加快了石油產品「三年過關、五年立足於國內」目標的提前實現。
「文化大革命」中,鄒明受到了極大沖擊,被拘留審查達7年之久,最後的審查結論是:「這是根據一項假口供搞的一起錯案,應予平反」。
1978年,鄒明恢復工作,被任命為石油工業部外事局顧問(1982年改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顧問)。他識大體,顧大局,向前看,以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海洋石油對外合作這項新工作。他對國際上石油勘探開發合同和石油經濟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引進和建立了經濟評價機制,參與擬訂了各種對外合作文件以及招標評標和合同談判工作,培訓幹部等。他還在渤海石油合作論證會上通過經濟分析有力地捍衛了我國海洋石油對外開放政策。他於1993年離休,時年80歲。
鄒明除歷任上述職務外,還是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石油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1982年至1987年),能源部高級咨詢委員(1990年至1992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咨詢中心特邀專家(1993年至1998年)。1990年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1980年至1985年曾先後參加海洋石油代表團赴英國、挪威、埃及、美國、法國等考察交流,1986年應邀參加英國《金融時報》在香港主辦的太平洋盆地油氣研討會並作專題發言。在能源部高級咨詢委員座談會上曾多次提出有關我國石油工業管理體制和經營發展戰略的建議。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玉門油礦從美國訂購的裂化煉油裝置等設備在運輸途中於印度仰光遭敵機轟炸。甘肅油礦局總經理孫越崎決定自力更生,迎難而上,商定在內地趕制煉油設備應急。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鄒明和業務處長郭可詮到重慶立即組織人員開展從煉油設備的設計、選廠製造、監制驗收到裝箱發運環環相扣的工作。鋼材不足,就拆儲油罐、船舶等,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在較短時間內先後製成了階梯式連續甑煉爐6組,經2500km的長途運輸,當年在玉門陸續安裝投產4組,提前完成了1942年生產汽油180萬加侖的奮斗目標,為上年產量的9倍,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
玉門油礦生產建設所需設備器材,很大一部分需依賴國外供應。當時國際運輸因戰爭幾乎中斷,玉門油礦進口器材來源告急,資源委員會駐美辦事處曾多次設法將玉門油礦急用器材納入美國「租借法案」提供,但終未成功。1942年冬,鄒明任甘肅油礦局駐美代表。他到美國後,向美國有關部門大力宣傳玉門油礦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終於得到美國戰時石油局的支持,促使租借法案管理局同意將玉門油礦急用器材視作軍用物資列入租借法案內申請供應。這樣,從1943年至1945年玉門油礦所需從國外進口的鑽、采、煉設備,配件,工具,儀表,管材等都是通過美租借法案項目源源提供的,有些急用器材如井口設備、鑽具、鑽頭、配件、儀表等還多次由空軍空運到印度加爾各答,轉運國內,保證了玉門油礦生產建設的需要,提高了技術水平。另外,他還通過美國工程設計公司的協助,從租借法案內引進了煉制潤滑油的真空蒸餾裝置和離心脫蠟裝置,配齊了達布斯(DUBBS)裂煉裝置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和礦上已消耗或挪用的器材。這些裝置在玉門油礦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都先後投產,使玉門油礦的煉油能力和產品品種、質量得到了迅速提高。 早在1949年4月時任中國石油公司協理兼甘青分公司經理的鄒明回到玉門油礦後,就著手組織護礦工作。他們先後採取了三項主要措施:一是大量購運糧食,籌集金銀,並搶運從上海買來的日用品、布匹等,以保障全礦職工及家屬生活所需。二是為了安定人心,採取「留職停薪」辦法,送走了近千人,包括一些不安心在礦的人。三是7月成立了以老工人和技術骨幹為主體的護礦隊,作為保衛礦區內生產部門的核心力量,並指定專人作好國民黨駐軍的工作,使之不成為破壞油礦的工具。在此之前,他在6月1日召開的全礦職工大會上著重提出,油礦是國家的寶貝,人民的財富,要求大家一定要把油礦保護好,他慷慨激昂地說:願和大家一起與油礦共存亡。贏得了廣大職工的衷心擁護。
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揚言要在必要時破壞油礦,鄒明深感自身力量有限,若蘭州解放之後時間拖得過長,油礦將難以支持。為此,通過電報聯系,他於8月中飛到香港向已辭去資源委員會委員長職務的老上司孫越崎詳細匯報了護礦措施和憂慮。孫越崎除表示贊許外,立即通過中共香港組織給北平的邵力子和錢昌照去電,請他們轉陳中共有關方面關於玉門油礦的護礦情況,希望蘭州解放後大軍不停頓地繼續向西北進軍。鄒明在香港時還和中國石油公司總經理商妥籌款接濟玉門油礦。
鄒明從廣州回到蘭州後,立即將詳情面告蘭州勘探處處長孫建初和蘭州營業所經理高琨,並詳細研究了蘭州的護產措施,相約作好各自的護產工作。鄒明回到油礦時,礦上各單位已開始對生產設施進行防護。他繼續組織礦長劉樹人、煉廠廠長熊尚元等分頭在礦場將油井封埋偽裝或圍護起來,煉廠將煉油裝置和油品庫用空油桶裝上砂石重疊3層並用鐵條焊死築成嚴密圍牆,各單位將暫可不用的重要設備如鑽機、柴油發電機組、油泵、儀表等以及80多輛卡車隱藏到山溝里,等等。
玉門油礦解放時,礦上存糧達1萬多石,約摺合500t,金銀約折銀元30多萬元,足夠全礦職工及家屬半年生活所需,全礦沒有受到任何損失,生產建設一刻未停,使玉門油礦在解放以後很快進入飛速發展時期。 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石油工業部黨組將加速發展煉油工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以解決我國石油產品的自給問題。1961年冬,負責煉油基本建設的副部長孫敬文選派鄒明到正在籌建中的龍鳳煉油廠兼任基建總工程師。這個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個自己設計、自製設備、自行施工安裝的現代化大型煉油廠。當時正值我國國民經濟三年困難之際,鄒明到廠後首先解決了水、電、通訊、公路交通等問題,為施工作好了准備。1962 年春,該廠正式改名為大慶煉油廠(大慶石化總廠前身)。鄒明任建廠指揮部副指揮,分管設備、器材供應等工作。他組織設計和供應人員共同編制用料計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對非標准工藝設備由設計人員到製造廠蹲點,解決各種問題。在設計、施工、供應協同配合下,第一期工程僅用18個月就提前建成投產,受到石油部表揚。
「五朵金花」之一延遲焦化裝置為了確保新型煉油裝置即當時國內外知名的中國煉油「五朵金花」所需設備、配件、閥門、儀表等配套工作,1964年春,孫敬文副部長決定在部機關成立配套辦公室,由鄒明負責,組織設計、基建、供應部門有關人員協同解決建設中的配套問題。他們一面及時解決新產品試制和關鍵設備、儀表等在製造中出現的問題;一面協助建設單位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如石油二廠催化裂化裝置的關鍵設備雙動滑閥,在蘭州煉油廠機械廠試制完成後,因穩定性達不到設計要求,不能使用。孫敬文副部長親自布置邀請二機部、蘭州石油化工機械廠、上海熱工儀表廠、上海汽輪機廠等廠的自動控制專家和機械製造專家並指定鄒明組織協調到蘭煉聯合攻關。鄒明帶領大家奮戰三天,使穩定性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並通過專用線連夜運往撫順石油二廠,保證了我國第一套催化裂化裝置順利投產,為石油產品「三年過關、五年立足於國內」的提前實現作出了貢獻。 1978年,我國政府批准海洋石油對外合作,鄒明被任命為石油工業部外事局顧問。他以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這一工作,通過與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和外國石油公司等專家的咨詢與交流,加上原先對國際石油經濟有所研究,不遺餘力地致力於引進和建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機制,並在高級經濟師施洪熙的協助下,組織建立了計算機室,為合同經濟條款分析和油氣田開發評價創造了條件,在海洋石油對外合作首輪招標評標和合同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鄒明對國際上各種類型的石油勘探開發合同形式及其特徵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積極參與了物探協議、《標准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的擬訂、首輪招標評標工作和與外國石油公司的合同談判。1978年底,他及時向石油部領導反映了當時對中日渤海石油協議擬採用「總承包」方式的危險性,避免了重大經濟損失。鄒明等還通過向外國稅務專家咨詢,並在石油部領導支持下,向財政部提出建議將在擬訂中的外商合作企業所得稅法的稅率採用累進制,即以高稅率解決外國石油公司所關切的雙重稅抵免問題,同時又不影響我國特區當時對外商企業實行的低稅率的優惠政策,這一建議被財政部採納,使海洋石油第一輪招標得以如期進行。
我國海洋石油對外合作曾引起國內外一些人士的疑慮,怕喪失主權,怕上當吃虧,特別是對1980年簽訂的中日渤海合作區勘探開發合同認為中方吃了大虧,有的甚至不贊成海洋石油對外開放。為此,國家能源委員會和進出口管理委員會於1981年春聯合召開渤海石油勘探開發論證會,邀請國內各方專家、學者、工程技術幹部和有關主管部門負責人就渤海石油合同進行論證。會上,鄒明用了一天半時間,就渤海合同經濟條款進行了詳細分析,並通過用計算機程序按各種不同方案測算出來的大量經濟數據,包括雙方經濟效益比、外商盈利率、投資利潤比等上下幅度,說明中日渤海合同的經濟條款對我方是比較有利的,保障了資源減距的經濟權益,與英國、挪威北海石油合同的經濟條款相比,日方的盈利率是不高的,中方沒有吃虧上當。通過論證,基本取得了共識,排除了干擾,維護了我國海洋石油的對外開放政策。

㈢ 股市五朵金花是哪五朵

五朵金花主要是指股市上的五大主力板塊,分別是煤炭、汽車、電力、銀行與鋼鐵。中國股市的「五朵金花」 最早行情中被提出,主要指的是五大主力板塊。當時該五大板塊聯袂上行,推動著大盤一度在熊市中出現小陽春的走勢。推薦一個實盤配置平台,「曜鑫科技」

㈣ "五朵金花"什麼意思

故事片,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五朵金花》劇中的人物:

1、副社長金花演員:楊麗坤

蒼山公社的副社長。美麗溫柔,端莊大方,純朴真摯,果敢幹練,熱愛勞動,一心撲在工作上。她追求愛情的幸福,但心中又有遠大的目標。



㈤ 五朵金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該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淘金花,顛末一次次的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五朵金花》先後在46個國家公映,創下當時中國電影在國外發行的紀錄。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第二屆亞非電影節上,該片引起轟動,導演王家乙獲最佳導演銀鷹獎,楊麗坤獲最佳女主角銀鷹獎。埃及總統納塞爾點名請楊麗坤親自前往埃及領獎。該片獲得2000年中國電影百年十佳評選第一名。

影片描繪了一幅積極、上進的生活畫卷,展現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真、最質朴的情感,並通過這個曲折溫馨的喜劇故事,展示了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片中人物情感真摯、自然流露,還穿插了悅耳的音樂和雲南大理的秀麗山水,帶給觀眾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使本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㈥ 五朵金花的五朵金花

中國A股中的術語:五朵金花
第二:礦產資源股,繼續看好稀缺資源和壟斷資源的投資機會,因為稀缺性和壟斷性,註定這些資源會日益珍貴,國際市場目前礦產資源產品的跌幅極其慘烈,根據趨勢分析,目前有逐漸接近歷史大底趨向,隨著內需經濟影響力的加大,價格回升已無多大懸念。
第三:高精尖裝備製造,特別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產品廣泛應用在軍事、科技等領域的產品,不但有戰略安全要求,同樣,也具備科技創新潛力的品種,後期機會不可估量。
第四:科技創新領域。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的核心動力來自於科技進步,一些具有民族知識產權的高科技開發,新科技應用行業其投資價值會被各種資本所青睞。
第五:農業深加工行業,農業發展是中國的立國之本,中央連續以一號文件方式明確支持農業發展的決心,農業成為本次宏觀調控的最大受益者,部分上市公司稅收的減免更是直接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個人看好深加工、特種種養殖、高產、優產種子培育等上市公司投資機會。

㈦ 被稱為江西省礦產中的「五朵金花」的是()A.煤、鐵、銅、鎢、鈾B.銅、鎢、鈾、稀土、鉭鈮C.鎢、

江西的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主要的有色礦產基地之一,有些礦產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稀土、鎢、銅、鉭鈮、鈾被稱為江西的「五朵金花」.
故選:B.

㈧ 在股票中什麼是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早在2003年至2004年的行情中就被提出來,主要指的是煤炭、汽車、電力、銀行與鋼鐵。當時該五大板塊聯袂上行,推動著大盤一度在熊市中出現小陽春的走勢。

㈨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的發展歷程: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SEI)是原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SEI)、中國石化北京設計院(BDI)、中國石化北京石化工程公司(BPEC)改革重組而成,直屬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是以煉油和石油化工設計為主體,可以進行工程建設總承包和工程監理的國際型工程公司。公司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2007年在職職工22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設計大師5名,工程技術人員1900多名,國家各類注冊工程師200多名。50多年來,公司設計、建設各類裝置及配套工程1000多項,獲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獎勵700餘項,2007年擁有有效及待批專利100多項,專有技術80多項。據2007年美國ENR權威性雜志統計公布:SEI在全球最大的150家工程設計公司排名中,名列第36位。50多年來,SEI的發展壯大經歷了四個不平凡階段:
第一階段,1953-1983年,逐步實現工程設計現代化。
第二階段,1984-1998年,向國際型工程公司目標邁進。
第三階段,1999-2001年,實現強強聯合。
第四階段,2002年至今,全面進入國際工程公司百強行列。
第一階段,1953-1983年,逐步實現工程設計現代化。
原BDI和BPEC分別是1953年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煉油專業、化工專業設計院。 在煉油方面,五十年代,BDI不畏國外反華勢力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克服困難,自力更生,負責了大連、錦西、上海高橋、錦州、撫順、蘭州煉油廠等一批老廠恢復、擴建工程的設計。六十年代初,面對外國在石油產品上對中國實行封鎖的嚴竣形勢,全面承擔了大慶煉油廠的設計任務,參加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慶油田會戰。完成了錦西石油五廠和南京煉油廠的設計工程。從此,BDI把目光緊緊瞄準世界先進水平,認真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同有關部門共同進行科技攻關和設計,完成了當時具有世界水平的流化催化裂化、鉑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新型催化劑及添加劑等被稱為「五朵金花」的現代化煉油裝置,並配套、定型、建設了若干座年加工原油二百五十萬噸以上的煉油廠,為提前實現我國石油產品「三年過關、五年立足國內」的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我國煉油技術上的第一次飛躍。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十多年間,BDI面臨極大的困難,在動盪中跋涉,艱苦奮進,從未停止過工程設計和技術攻關工作,先後完成了東方紅煉油廠、勝利煉油廠、荊門煉油廠、武漢石油化工廠等大型煉油廠的設計,完成了我國援建的朝鮮烽火煉油廠和阿爾巴尼亞煉油廠的工程設計,與有關單位協作,研究和開發了多金屬重整、分子篩提升管催化裂化等現代煉油新技術,使我國煉油工業趕上世界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在化工及石油石化方面,五十年代,BPEC奮發圖強、艱苦努力,為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進行了新廠設計和老廠改擴建等重要工作。完成了大連化工廠合成氨生產和永利寧廠及我國第一座以焦碳為原料的大型氮肥廠――四川化工廠的恢復和擴建的工程設計建設。在基本化學工業方面,完成了大連、永利塘沽、四川鴻鎮純鹼工程設計;開展了株州、衢州、吉林、福州、廣州和北二化的氯鹼及硫酸工程設計。有機化工方面,開始了染料、農葯、已內醯胺、氯丁橡膠及以電石乙炔為原料的醋酸工程設計。在參與我國東北吉林、華北太原和西北蘭州「三大化工基地」的建設中,BPEC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力量,從翻譯全部設計文件和圖紙到分赴現場配合外國專家工作,承擔了101、201、304、102、202、302和103等工程的配套項目設計工作。1960年,外國專家撤走後,這些工程均由BPEC自行完成設計和建設。 1958年,BPEC遵照中央的要求,編制了三套定型設計,即年產5萬噸合成氨、年產0.75-1.5萬噸電解燒鹼和年產0.6萬噸聚氯乙烯裝置,供各地因地制宜採用,為自力更生發展我國的化肥和氯鹼工業作出了貢獻。進入60年代,BPEC開拓進取,開發設計了吉林四平聯合化工廠的我國第一套年產0.1萬噸維尼綸生產裝置,人民日報還專門發表了評論。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與有關單位協作開發、設計了燕化年產1.5萬噸順丁橡膠生產裝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聚氯乙烯技術方面,與有關研究院合作,開發、設計了4項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援阿、援越,對埃及、阿富汗、緬甸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七十年代,BPEC從規劃、總體設計、技術引進談判到參加施工建設,全面承擔了我國第一個特大型石化聯合企業――燕山石化公司的設計任務,並參與和配套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年產30萬噸乙烯以及聚丙烯、聚酯、苯乙烯、聚苯乙烯等裝置。
第二階段,1984-1998年,向國際型工程公司目標邁進。
1983年,原BDI和BPEC分別成為中國石化總公司的直屬單位。八十年代,BDI努力拚搏,為總公司「三二九」目標的實現和我國煉油技術的第二次飛躍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大力推進技術進步,先後與兄弟單位合作,研究開發了常減壓裝置節能技術、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預混合提升管、帶外循環管的燒焦罐式高效再生技術、MTBE合成系列新技術、煙氣輪機系列技術及取得電液控制滑閥等一系列科技成果。進入90年代,BDI積極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狠抓消除「瓶頸」工作,在設計工作中加大技術含量。其中福建煉化的改擴建工程,成為消除瓶頸的樣板工程,並獲得「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獎」。1996年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1997年獲得英國皇冠UKAS證書。 1993年起,BDI先後承擔了廣州芳烴抽提裝置、天津100萬噸/年延遲焦化和40萬噸/年汽柴油加氫裝置和聚酯芳烴聯合裝置的工程總承包任務,實現進度、費用、質量三大控制。與兄弟單位合作和自行開發,完成了總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催化裂解技術、100萬噸/年中壓加氫改質技術、移動床催化重整技術攻關 ,使絕大部分煉油工藝技術實現了國產化。 80年代至90年代, BPEC全體職工團結奮戰,開拓創新,努力實踐,已成為初具規模的、與國際接軌的石化工程公司。 1984年,BPEC成為國家批準的12個總承包試點單位之一,開始組建以設計為主體的、實行工程總承包的工程公司。從此,他們進一步加大內部管理和項目管理力度,大力推行工程建設總承包體制,承接了燕化公司「雙苯工程」的總承包任務,取得了成功。又陸續承攬了金陵石化公司的苯酐、增塑劑、不飽和樹酯等一批總承包任務。與此同時,BPEC組建了中國石化第一家甲級監理公司,先後承攬了廣東惠陽熊貓汽車公司、湖北神龍汽車公司、廣東享聯食品有限公司和廣州乙烯工程等大型建設工程的監理任務,不斷探索和積累了工程施工管理經驗。 九十年代BPEC又承擔了我國第一套30萬噸乙烯的改造項目――燕山乙烯30萬噸改造成45萬噸、完成齊魯30萬噸改造成45萬噸,大慶30萬噸改造成48萬噸,完成了茂名30萬噸乙烯工程總體設計和乙烯等六套裝置的設計。自行開發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年產2.5萬、3萬、4萬、6萬、10萬噸乙烯的系列乙烯裂解爐――北方爐,並六次獲獎;承擔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國產化聚丙烯――大連年產4萬噸聚丙烯裝置,並又先後承擔和完成了長嶺、九江、福建、武漢、荊門等五套七萬噸聚丙烯裝置的總承包。研製設計我國第一套5萬噸/年C5分離示範裝置。1995年取得中國石化第一家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1985年,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為加強對工程建設市場的協調管理,成立了原SEI,歸口組織國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業務。並承擔完成了科威特煉廠的維修等工程,在國際石化工程建設市場上打開了局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225家工程公司之一。
第三階段,1999-2001年,實現強強聯合。
為應對國際、國內的激烈競爭,適應我國加入WTO,根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的決定,1999年7月,重組新的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SEI的基本發展思路簡要概括為: 一個發展目標:堅持「創新、優化,開拓,競爭、規范」的工作總方針,發揮整體優勢,增強競爭實力,建設以設計為主體的全功能、實體性、國際型工程公司。
第四階段,2002年至今,全面進入國際工程公司百強行列。
自2002年起,公司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公司「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提前全面實現,累計完成工程設計投資額985億元,營業收入97.16億元,實現利潤6.32億元。2006年至2008年繼續保持高增長。 以設計為主體的工程總承包和PMC 項目管理方式已經成為公司經營的主要組成部分。總承包業務形式多樣,既有EPC承包,也有EP承包;既有SEI獨立承包,也有與國際工程公司的合作承包;既有石油化工項目的總承包,也有環保、煤液化項目的總承包。2006年,倍受關注的伊朗煉油項目合同正式簽署。 通過做強做大具有計劃、控制、協調職能的項目執行中心,進一步完善了以項目執行中心為縱向,以各專業室為橫向的公司矩陣式項目管理體系,在確保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積極參與集團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重大技術儲備及工業轉化項目的科研開發,培養和造就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有朝氣的科研開發隊伍,具備了完成新型千萬噸級煉廠、百萬噸級乙烯技術的國產化研究的技術實力。 公司在連續10年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基礎上,又於2005年建立了HSE健康安全環保標准體系並通過了體系認證,體現了公司大力推行國際流行的管理模式和「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管理理念。 公司建立了先進的計算機網路平台體系和集成應用系統,國際工程公司通用的PDS/PDMS、SP3D、MARIAN等工程軟體均得到二次開發和深化應用。 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不斷引入新機制,建立了人力資源分級管理體系和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為不同類型的員工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公司實施了設計、采購和施工分包管理模式,與相關單位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依據工程業績和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工程建設公司在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公布的國際工程設計公司150強排名中呈快速上升趨勢,2007年列第36位。2011年8月29日,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入選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評選的中國建築500強,排名第15位。全國勘查設計單位工程總承包完成合同額2012年度排名第8位,工程總承包完成合同額85億元。

㈩ 中國石油一建的性質是什麼是干什麼的具體說下謝謝!!

是國企,屬於中石油的建築單位,待遇應該可以,不過這種工作四處跑工程,不好安家,這有公司簡介可參考http://www.cnpc.com.cn/cpecc/gsgk/xsqy/guonei/yijian/QiYeGaiKuang/QiYeJia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