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煤炭和石油什麼時候用
擴展閱讀
中樺石油怎麼樣 2025-07-25 10:21:59
什麼是產品價格手冊 2025-07-25 10:09:04

煤炭和石油什麼時候用

發布時間: 2022-08-16 04:52:13

Ⅰ 我國首次使用石油和煤氣能源是哪個朝代

周代。
從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易經》中有「上火下澤」、「澤中有火」等記載,說明可燃的天然氣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氣苗。

人類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使用石油,最早採集和利用石油的記載,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曄所著的《後漢書·郡國志》。此書在延壽縣(指當時的酒泉郡延壽縣,即今甘肅省玉門一帶)下載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石漆",當時即指石油。
「石油」這一名稱最早見於900多年前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的著作《夢溪筆談》。書中曰:「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脂水即此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
大約距今2000年前,在中國西北地區人們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然(燃)之極明」,遂收集盛入容器,用以點燈。北魏酈道元(公元466/472-527年)的地理名著《水經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車及水碓釘甚佳」的記載(註:、車轂中鐵也,即車軸。此句意為:用原油塗在車和水碓的軸承上,甚好)。唐、宋以來,用石油製作「石燭」和墨。北宋時,京城開封出現了煉制「猛火油」的作坊,所產的猛火油主要用於軍事。
到了20世紀,石油的開采和利用才使得石油在世界能源中代替煤炭而躍居首位,同時開啟了"石油時代"。盡管有人預計,21世紀天然氣將會代替它,但以目前的情勢來看,已成為世界經濟"血液"的石油,早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是百業之母。石油的用途,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加工成各種成品油(如汽油、柴油、航油、燃料油、潤滑油等)外,它還是化工產品重要的基礎原料,目前約有5000多種化工產品的原料來自於石油及天然氣,特別是有機化工的8種基本原料有7種來自於石油,其中的乙烯是與鋼鐵、水泥並稱的工業化三大基礎材料之一;同時,石油還對農業生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化肥、農葯、農機等都對石油有很高的依賴度。石油能為我們帶來財富,但同樣它的出現,讓世界顛覆。

Ⅱ 全球的石油和煤還能用多長時間

就目前已知的石油儲量,這個數字約為1萬億桶,夠人類消費36—4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費速度計算)」。除了這1萬億桶以外,有待發現的石油大約也有1萬億桶。這就是說,地下總共還有2萬億桶石油可供開采利用,可供人類消費近80年。

按目前全世界的耗煤量計算,可用500年。還有一種估計是,全世界煤儲量的預測量是10萬億噸,但可供採掘的只有約7000億噸。以每年開采量34億噸計算,只能維持200年。

但是,雖然石油在不斷的被開采,但是也不斷的被發現;地球石油可開採的年限,根據目前已經探明的,可供人類開采時間不超過80年。但是我認為遠遠不是這個數字,因為地球70%海洋,海洋石油正在逐步開發,還有北極因為氣候變暖,北極冰雪融化,北極資源儲藏及其豐富,現在一些國家開始占據北極取得開采權有: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

還有核能,還有海水裡面的氫可以用來作為能源;現在我們國家准備2025登月,月亮上有豐富的氦三,僅僅需要幾噸就足夠我們全國的能源需求,石油是不會被採光,只會被取代。

Ⅲ 煤和石油會用完嗎

會用完。化石燃料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這些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資源。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所用的燃料幾乎都是化石燃料,即石油、天然氣和煤。自然界經歷幾百萬年逐漸形成的化石燃料,可能在幾百年內全部被人類耗盡。 從探明的儲量分析,現在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總儲量分別為: 石油 1萬億桶 天然氣 120萬億立方米 煤炭 1萬億噸按照全世界對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計算,這些能源可供人類使用的時間大約還有: 石油 45-50年 天然氣 50-60年 煤炭 200-220年 盡量減少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消耗,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潮汐能),是我們從現在起要關心和參與的事情。

Ⅳ 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如 什麼時候使用炭,什麼時候使用

對人類能源的利用史略加考查,可以發現人類對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轉換: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等成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導地位;第三次是20世紀後半葉開始出現的向多能源結構的過渡轉換。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認識和征服自然的歷史。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可分為五大階段:(1)火的發現和利用;(2)畜力、風力、水力等自然動力的利用;(3)化石燃料的開發和熱的利用;(4)電的發現及開發利用;(5)原子核能的發現及開發利用。
火,化石能源(木柴木炭,煤,石油等),電力,新能源(核能,風能,潮汐能等)。

舊石器時代是考古學中石器時代的早期階段,我國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洞穴內發現木炭、灰燼等痕跡,說明北京猿人已能利用火。從人類能利用火開始,就是能利用燃料(能源)的開始。
新石器時代彩陶的出現充分說明人類已經能利用木材、柴薪作燃料燒烤食物和燒制陶器。
農業社會開始於約4000年前。農業社會中利用的能源是太陽能系統的能源,植物能源如木材是主要能源。從廣義能源的意義上看,食物也是能源,是一次能源,人體能(人力)是二次能源,是由食物的能量轉化而來。按照同樣道理,畜力也是二次能源。在農業社會太陽能也被利用,光利用(照明)和熱利用(取暖、海鹽製造等);風能也被利用,如風車和帆船。在農業社會,水能和地熱也曾被利用。古時有將水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設備,如水輪泵和水磨等,用於提水灌溉和磨面。用溫泉水沐浴是利用地熱的例子。在漫長的農業社會,能源結構幾乎沒有多大變化。
木材的來源是砍伐森林。由於生產發展,人口增加,人類長期砍伐森林,破壞植被,導致自然生態問題,同時引起木材資源的匱乏,導致農業社會的能源危機。
18世紀前,人類只限於對風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長期占據首位。蒸汽機的出現加速了18世紀開始的產業革命,促進了煤炭的大規模開采。到19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能源轉換。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佔24%,1920年上升為62%。從此,世界進入了「煤炭時代」。
煤可以用作燃料,早為人們知曉。但是由於煤又黑又臟,開采又較困難,人們不喜歡使用。14~16世紀木材短缺已嚴重威脅西歐和北歐人民的生活,1700年首先在英國決定以煤代替木材作為能源基礎,以後逐漸擴展到歐美各國。這為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提供了能源條件。工業革命在十八世紀60年代始於英國,工業社會迄今約250年。與漫長的農業社會相比,這是很短暫的。但是,在這250年中,工業生產發展異常迅速,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段時期,人類使用的能源結構發展變化很快。

19世紀70年代,電力代替了蒸汽機,電器工業迅速發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漸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進入了「石油時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比重是:石油佔54%,天然氣和煤炭各佔18%,油、氣之和高達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轉換。

十八世紀末出現的以煤為燃料的蒸汽機,推動了機械化的工廠逐漸代替手工業工場。在十八、十九世紀,煤成為人類社會的主要能源。十九世紀中葉人類又開發了石油。185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鑽成了第一口現代化的石油井,開發了第一個油田。十九世紀末以後相繼出現用汽油作燃料的汽車、飛機,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火車和內燃機輪船。柴油還用於火力發電。石油逐漸超過煤炭成為二十世紀的主要能源。以後,天然氣的利用也被重視。電能也是在十九世紀被人類發現的。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磁鐵同導線相對運動時,導線中有電流產生,從而開辟了一種新能源——電能,人類利用電力的大門由此開啟。十九世 紀70年代人們發明了直流發電機,1882年建成第一座火力發電廠。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又有人成功建立了水力發電站。從此,電力逐漸成為人類廣泛使用的能源,各部門廣泛使用電力進行生產和工作的電氣化成為經濟現代化的標志。
人類在二十世紀40年代又發現了原子能。5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核能的和平利用登上歷史舞台。
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是近現代的主要能源,因此人們把近三百年(從1700年算起)或二百五十年(從工業革命算起)稱為化石能源時代,以區別於原始太陽能時代。

但是地球上石油的儲量有限,石油的大量消費,使能源供應嚴重短缺,世界能源向石油以外的能源物質轉移已勢在必行。世界能源正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已開始從石油為主要能源逐步向多元能源結構過度。新能源包括地熱、低品位放射性礦物、地磁等地下能源;還包括潮汐、海浪、海流、海水溫差、海水鹽差、海水重氫等海洋能和風能、生物能等地面能源;以及太陽能、宇宙射線等太空能源。在這些能源中,核能是最有希望取代石油的重要能源。

Ⅳ 中國什麼時候使用煤做燃料

西漢是中國最早開采和使用煤炭的時期,在宋朝之後,民間開始大規模使用煤炭作為燃料。南宋出現了最早的焦炭,元朝開始大量使用焦炭。

Ⅵ 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規模應用的

煤作為一種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經開始。煤被廣泛用作工業生產的燃料,是從18世紀末的產業革命開始的。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煤被廣泛地用作工業生產的燃料,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推動了工業的向前發展,隨之發展起煤炭、鋼鐵、化工、采礦、冶金等工業。煤炭熱量高,標准煤的發熱量為 7000大卡/千克。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一般也比較容易開采,因而被廣泛用作各種工業生產中的燃料。
煤炭除了作為燃料以取得熱量和動能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從中製取冶金用的焦炭和製取人造石油,即煤的低溫干餾的液體產品——煤焦油。經過化學加工,從煤炭中能製造出成千上萬種化學產品,所以它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我國相當多的中、小氮肥廠都以煤炭作原料生產化肥。我國的煤炭廣泛用來作為多種工業的原料。大型煤炭工業基地的建設,對我國綜合工業基地和經濟區域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此外,煤炭中還往往含有許多放射性和稀有元素如鈾、鍺、鎵等,這些放射性和稀有元素是半導體和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
煤炭對於現代化工業來說,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無論是能源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還是輕紡工業、食品工業、交通運輸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各種工業部門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炭,因此有人稱煤炭是工業的「真正的糧食」。
我國是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僅儲量大,分布廣,而且種類齊全,煤質優良,為我國工業現代化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Ⅶ 煤 石油 天然氣的用途和利用方式

1.煤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總結為兩大主要用途:(1)動力煤,(2)煉焦煤。
2.石油產品可用作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 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3.天然氣可用作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工業,、城市燃氣事業、壓縮天然氣汽車

Ⅷ 煤和石油的用途

煤是國家經濟的糧食,煤是血液(這個應該是的吧)。現在的煤一般用為原料,其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可以用焦化等方法分離出很多高品質有機物。石油也是不過不是用焦化是分餾,汽油,機油、航空燃油都是從中分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