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為什麼煤和石油適合散裝
擴展閱讀
8元的快餐成本是多少 2025-05-16 10:30:44
修麗可產品哪裡有專櫃 2025-05-16 10:29:22
鑽石星星卡怎麼充值 2025-05-16 10:27:55

為什麼煤和石油適合散裝

發布時間: 2022-08-12 19:35:51

『壹』 從價格上講,煤炭便宜,為什麼還普遍用石油

1、能量轉化效率的問題,假設石油價格是煤的三倍,而同樣重量的石油產品燃燒產生的能力是煤的四倍,那麼還是用石油合算;
2、有些機械要液體燃料,例如汽車終不能放一堆煤在其中燃燒;
3、液體燃料儲存和使用也更方便些。

『貳』 .為什麼要提倡用煤氣和石油液化氣代替民用煤炭

關於為什麼要提倡用煤氣和石油液化氣代替民用煤炭的問題,我覺得因為那個民用煤炭有煙,污染空氣/。那個煤氣和石油液化氣沒有煙,而且方便,節省資源,環保...等等自己這個朝起方向想.
自大神仙之手

『叄』 煤和石油的利弊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煤是工業的糧食,從這兩個比喻你就應該知道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

近年來,氣候模式的模擬能力有了重大改進,這主要是考慮了大氣中氣溶膠(空氣中懸浮的微小顆粒)的作用。因為在燃燒化石燃料放出CO2的同時也釋放出了巨量的硫化物等氣溶膠。這種氣溶膠會遮擋部分陽光到達地面,因此使地面氣溫降低,起到冷卻作用。其數值據IPCC估計可達-0.5瓦/米2。即相當於CO2增溫效應(1.56瓦/米2)的1/3,比甲烷的增溫效應(+0.47瓦/米2)還略大。主要根據這個改進,IPCC在l996年公布的第二個《報告》中,把2100年CO2倍增後全球平均氣溫的升溫值從1.5℃-4.5℃,修改為1.0℃-3.5℃。評估報告中還指出,由於海洋的巨大熱慣性,到2100年這個增溫值中大約只有50%-90%得以實現。

然而,模式計算結果還說明,全球平均增溫1.0℃-3.5℃不均勻分布於世界各地,而是赤道和熱帶地區不升溫或幾乎不升溫,升溫主要集中在高緯度地區,數量可達6℃-8℃甚至更大。這一來便引起另一嚴重後果,即兩極和格陵蘭的冰蓋會發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北半球高緯度大陸的凍土帶也會融化或變薄,引起大范圍地區沼澤化。還有,海洋變暖後海水體積膨脹也會引起海平面升高。IPCC的第一次評估報告中預計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相應升溫1.5℃-4.5℃),第二次評估報告中比第一次評估結果降低了約25% (相應升溫1.0℃一3.5℃),最可能值為50厘米。IPCC的第二次評估報告還指出,從19世紀末以來的百年間,由於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3℃-0.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應也上升了10-25厘米。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將直接淹沒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的大陸沿海低地地區,因此後果十分嚴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二次會議上,44個小島國組成了小島國聯盟,為他們的生存權而呼籲。

此外,研究結果還指出,CO2增加不僅使全球變暖,還將造成全球大氣環流調整和氣候帶向極地擴展。包括我國北方在內的中緯度地區降水將減少,加上升溫使蒸發加大,因此氣候將趨乾旱化。大氣環流的調整,除了中緯度乾旱化之外,還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區氣候異常和災害。例如,低緯度台風強度將增強,台風源地將向北擴展等。氣溫升高還會引起和加劇傳染病流行等。以瘧疾為例,過去5年中世界瘧疾發病率已翻了兩番,現在全世界每年約有5億人得瘧疾,其中200多萬人死亡。

但是,溫室效應也並非全是壞事。因為最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增溫最大,因而農業區將向極地大幅度推進。CO2增加也有利於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機物產量。還有論文指出,在我國和世界歷史時期中溫暖期多是降水較多、乾旱區退縮的繁榮時期,等等。

當然,在大氣溫室效應這個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例如,過去有些科學家認為目前數值模式還不成熟,計算結果過於誇大;百年升高0.3℃-0.6℃屬於正常氣候變化,不能證明是大氣溫室效應所造成,等等。當然這是少數人的意見。

盡管如此,但對於目前大氣中CO2濃度和全球溫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溫室氣體增加會造成全球變暖的原理,都是沒有爭論的事實。我們如果等到問題發展到了人類可以明顯感知的水平,這時候往往已經難以逆轉,那麼就為時已晚。因此現在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對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

溫室效應: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短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個大暖房。據估計,如果沒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
摘要:溫室效應會引發種種—系列不可想像的後果,只有減少CO2排放量才是最根本解決途徑。

溫室效應,臭氧、空調,酸雨……等等—系列空氣污染名詞,伴隨著我們人類踏上21世紀這塊新土地。它們環繞在我們周圍活動,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牽制著我們的行動。在這些新名詞中,最為顯眼的當屬溫室效應。因為它是—把「雙刃劍」,而產生這種作用的是CO2,曾經被人類稱為「最為乖巧的氣體」,現在都變得「叛逆」起來。

伴隨著各種監測技術的日益臻熟,人類對溫室效應的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所謂溫室效應,簡而言之,就是地球變暖。這是人們對大氣對地球保暖作用的俗稱。打個比方,在冬季里天寒地凍,如果我們蓋個玻璃暖房,那麼暖房內的瓜果蔬菜則會—片生機盎然,原因就是玻璃既能讓太陽輻射透過玻璃進入暖房,又能阻止室內的熱量散發到室外去,於是暖房內始終保持著恆溫。事實上,今天的地球也變成了個大暖房,這個能起「玻璃作用」的東西是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等氣體,這些氣體可讓太陽光噴射到地面,加熱地面使地球升溫。同時它又能吸收地面散發的長波輻射,然後通過逆輻射把熱量返回地面使地球溫度升高,這種現象很像溫室的原理,故叫作「溫室效應」。

本來「溫室效應」對人類是比較「溫柔」的,它可以幫助調節溫差,使地面上的溫度不至於過高或過低,這對農業生產及其它方面是極其有利的,但如今的「溫室效應」已不是原先的那個「乖巧兒」了。它已經走火入魔了,正向人類發起了攻勢。

由於「溫室效應」,海水變暖膨脹,海平面上升0.2—0.4米,再加上冰川融化,導致了—些島國被淹,就拿南極洲來說,它上面有—個巨大的水蓋,厚度達到2000多米,全球90%的冰雪都集中在那兒。現在天氣變暖,南極洲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便自然不斷上升。現在已有不少平原、三角洲、沿海低地成為了—片汪洋澤國。有不少專家指出,著名的「厄爾尼諾」現象就是由於全球變暖造成的。

「溫室效應」產生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而引發「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則「二氧化碳」。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來源主要有三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動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燒。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燒又是二氧化碳的最主要來源,而控制化石燃料燃燒的也就看我們人類自己。工業革命以後,特別是20世紀末,隨著各國工業的不斷發展前進,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散開狀態。就拿我國來說吧,1997年,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6%,僅次於美國。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不斷增加,對這科學家們各抒已見,—部分科學家認為高濃度的CO2會刺激植物的生長,無疑給人類帶來福單。然而近期刊登在美國《自然》雜志的—篇研究後果定會令他們大跌眼鏡,同時這也告示著世人。美國杜克大學幾位植物學家經過實驗得出結論: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只會在短時間內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在長時間內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會有很大變化,仍會保持—定水平,這個結論是他們通過對兩組森林實驗所得到的。他們在第—組森林中不斷施放二氧化碳濃度為560ug,g-1cug,g-1為之—的氣體,以模擬60年後的濃度水平;第二組森林則保持日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濃度為365ug,g-1左右,在實驗開始的兩年裡,第—組森林的樹木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明顯增快,生長速度比第二組森林的生長速度快約25%。但兩年後生長速度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下降,最終與第二組森林的生長速度基本持平。

既然溫室效應導致這么多的危害,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是「溫室效應」的元兇。那麼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應當是今天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1997年9月30日,來自60個國家與地區包括9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1500多名科學家出席美國召開的「氣候變化高層科學會」。會議提出,必須開發清潔綠色新源來取代燃煤油令這些易散發二氧化碳的礦物燃料。如加大對太陽能的開發,大面積利用風能發電,潮汐能發電。這些都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的方法。

此外,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植樹造林,讓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來削弱溫室效應的產生條件,也有專家提出將煤經過科學處理用「環保煤」,我國用其燃燒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硫,變廢為寶,化合合成新的有用的東西,最近美國與挪威科學肌�試驗將礦物燃料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液化,注入海底的岩石縫中,把這些使全球變暖的「元兇」打入海底冷宮。

總之,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人類必將能有效地控制全球變暖的趨勢,使氣候四季有序。

這是「溫室效應」 給人類帶來災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須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長,科學使用燃料,加強植樹造林,綠化大地,防止溫室效應給全球帶來的巨大災難。
--------------------------

利:
(1)煤炭的可獲得性好,是可靠的能源,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的統計結果,1998年全球化石能源最終可采儲量中,煤炭佔89%,石油佔5.2%,天然氣佔5.8%,煤炭的儲量是油氣總和的8.1倍,與油氣資源相比,煤炭資源分布相對比較均勻。在中國化石能源儲量中,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僅佔5.7%,煤炭儲量佔94.3%,約為油氣儲量總和的17倍。煤的儲采比也顯著高於石油及天然氣的儲采比。從資源看,煤炭在世界和中國都是可靠的能源。
(2)煤是含碳元素豐富而又廉價的燃料。煤燃燒釋放的能量很高還便宜, 按同等發熱量計算,北京市天然氣、柴油、重油的價格約為動力煤價格的4倍、6倍和3倍。對各國的天然氣價格進行比較,中國的天然氣價格很高,約為美國的2.0倍,加拿大的4.5倍,英國的3倍。由此可見,在中國的化石能源價格中,煤是最便宜的,可以認為在中國煤炭是廉價的能源。
(3) 煤炭是可以潔凈利用的能源,潔凈煤技術是高效、潔凈的煤炭加工、燃燒、轉化和污染控制的技術。通過加工可減少煤的硫分、灰分;通過潔凈、高效的燃燒可顯著減排大量的SO2及一定量的CO2;通過轉化可把煤轉化為清潔的液體、氣體燃料,使煤炭得到清潔的利用。

弊:
(1)它是不可再生資源,不可能長期利用,終將存在資源枯竭的問題。
(2)煤燃燒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導致全球變暖。(3)若不採用高效的潔凈利用技術,煤燃燒產生的廢氣、煙塵等會嚴重污染環境,煤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SO2、NO2可形成酸雨,影響農業和生態環境。

『肆』 簡要說明煤和石油綜合利用的重要意義

煤的綜合利用:(1)煤的干餾 過程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 可以將煤干餾出焦碳,煤焦油,焦爐氣,粗氨水,粗苯等,以至充分利用;(2)煤的氣化、液化;氣化是把煤中有機物轉化為可燃氣體的過程,主要反應是碳和水蒸氣的反應,液化是把煤轉化成液體燃料的過程,在高溫高壓下是煤和氫氣作用生成液體燃料,至充分利用;
石油的裂解和裂化,知道平時用的汽油,柴油,煤油等輕質油,通過石油的分餾得到的產量較低,供不應求,所以將重油(石油里含碳量較高的油)裂化成輕質油,以供需求,裂解可以看為是深度的裂化,把重油裂化成含碳兩較低的氣體(裂解氣),對能源的充分利用.
所以煤和石油綜合利用的重要意義:能節約能源,增加產品的價值,從而對能源的充分利用;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故答案為:能節約能源,增加產品的價值,從而對能源的充分利用;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伍』 煤和石油的關系

從理論上講,石油主要由水中低等生物(包括浮游植物(藻類)和浮游動物)經過地球化學、生物化學、熱變質等作用後形成的;煤炭則主要是由陸生高等植物經過煤化作用形成的。從本質上講,兩者的「母質」都是生物有機質,可以稱為「同源」。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5)為什麼煤和石油適合散裝擴展閱讀

在顯微鏡下,可以識別出煤中三大類基本有機成分鏡質組(主要源於植物的木質素和纖維素)、隋質組(植物組織經過絲碳化作用形成的富碳成分)和殼質組(植物的孢子、花粉、角質層、木栓質體、基質鏡質體等構成的富氫成分)。

存在於樹皮之中的高等植物的木栓質體和主要由高等植物的木質纖維組織形成的腐殖質,在溫度和壓力尚不太高的條件(石油地質學上稱之為「低熟階段」)下,便可以形成石油和天然氣,這是地層中主要的產油氣階段。

存在於煤中的一些組分則要在溫度和壓力進一步增加的條件下才可能生成石油。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煤確實形成了石油,在煤塊內部的裂紋和孔孔洞洞中,可以看到許多發出強烈熒光的物質,這是煤在排出輕質組分液態烴以後殘留下的重質瀝青。

這種現象證明煤不僅生成了石油,而且還排出了煤層之外。多年的石油地質學與煤岩學研究表明,如果煤中的木栓質體含量達3%以上,就可以成為具有生油能力的油源岩。

煤生成石油以後,重質部分往往會因煤中孑L孔洞所產生的強大吸附力而被滯存在煤內,輕質部分則相對較容易被排出,所以由煤或含煤地層所形成的石油大多是高品位的輕質油。

然而,由於煤的吸附性較強,而且煤中大量存在微孔隙,使得煤中生成的石油比在岩石中生成的石油更難排出,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范圍內有難以計數的煤礦,卻較少有煤成油田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在新疆吐魯番一哈密盆地找到的新疆第三大油田——吐哈油田就是一個含煤地層生成石油和形成油藏的實例。

『陸』 石油與煤炭相比的優點

優點:煤炭價格低,適應面廣 ,天然氣清潔, 石油清潔高效

缺點 煤炭燃燒排放污染大 天然氣和石油都貴

『柒』 為什麼說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當煤以及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燃燒時,能放出大量的熱。這些熱可用來烹飪食物、取暖、用作化學反應的熱源以製取新物質,也可用來轉變為其它形式的能(如電能),使機器轉動、汽車賓士等。所以說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 如果把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可使煤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爐氣等。焦炭是冶金工業的重要原料,焦爐氣是重要的燃料,而煤焦油加工的產物是制染料、醫葯、殺蟲劑等重要化工原料。石油經過煉制所得的產物是制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重要化工原料。所以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人們常把煤稱為「工業的糧食」,把石油稱為「工業的血液」。

『捌』 煤和石油的用途

煤是國家經濟的糧食,煤是血液(這個應該是的吧)。現在的煤一般用為原料,其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可以用焦化等方法分離出很多高品質有機物。石油也是不過不是用焦化是分餾,汽油,機油、航空燃油都是從中分離的。

『玖』 為什麼說煤和石油不只是燃料,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煤除了作為燃料之外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和氧化鈣在高溫下生成碳化鈣,碳化鈣和水反應生成乙炔,而乙炔又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可用它生產丙烯醇等,和元明粉生產偏硅酸鈉等,在化工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稱它為「化工之母」一點不過分,石油除了煉油生產汽油,柴油,重油之外,通過裂解,加氫等反應可以合成化學纖維,和許多化工產品,是不可替代的化工原料。

『拾』 煤炭石油為什麼把煤炭和石油放一起講

都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