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英國石油什麼時候削減
擴展閱讀
工具里沒有文件夾怎麼辦 2024-04-19 07:38:51

英國石油什麼時候削減

發布時間: 2022-08-12 05:51:08

⑴ 什麼時候石油輸出國組織登上國際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迅速恢復,石油需求量大幅度增長,石油工業在需求增長的刺激下也獲得了飛速發展。在中東、北非相繼發現了巨大的石油儲量,世界石油的主產區從美洲轉移到了中東。中東的石油產量從1945年佔世界總產量的7%增長到20世紀50年代初的16%以上。盡管石油增產,石油的主人仍然被舊的租讓制度所支配著,石油資源的主權仍在國際壟斷資本手中。
在早期簽訂的租讓協議中,石油資源國的收入僅僅是一次性的少量租金和12.5%的租讓費,石油價格的高低與其毫無關系。如此之少的礦區使用費可以使一個國家大部分領土以至全部領土的石油開采權在幾十年內為跨國石油公司的壟斷集團所佔有。通過租讓,跨國石油公司長期以來從石油資源國獲得了巨額財富。面對這種狀況,不斷覺醒的石油資源國愈來愈感到不滿,石油資源國與跨國公司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
另一方面,石油價格的決定權同樣也被大石油公司所控制。以石油「七姊妹」為主的美英石油巨頭在波斯灣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石油開采,他們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實行石油標價制。標價權屬於美英石油巨頭,石油資源國政府無權過問。該石油標價是西方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市場出售原油的市場價格。從1950年開始,石油標價低於市場價格,並成為這些石油巨頭向東道國政府繳納礦區使用費和50%石油稅的依據。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石油資源國與大石油公司之間的斗爭都是圍繞著石油資源的主權和石油價格問題而展開的,他們組成聯盟的決心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1948年,委內瑞拉成功地實行了利潤對半分成制和所得稅制度,基本上改善了租讓方式,控制了國家資源主權。20世紀50年代初,波斯灣各石油資源國以委內瑞拉為榜樣,紛紛從美英石油巨頭那裡爭得了利潤對半分的權利,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些石油巨頭的盤剝。但石油巨頭不甘心受損,決定在標價上做文章,盡量把損失的利益奪回來。
在石油資源國與石油巨頭達成利潤對半分協議之後,各資源國對石油標價極為重視,因為標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其國民的收入。
20世紀50年代末,由於世界原油供應的增長超過了需求的增長,市場上原油實際價格下跌,大大低於石油公司鎖定的標價。1959年,美國政府又頒布了強制性的石油進口配額,以期在與較低廉的國外產品競爭中保持其相對高成本的美國原油的市場地位。這更加劇了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疲軟,由此導致石油價格不斷下跌。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狀況,直接促成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的誕生。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七姊妹」先後兩次降低石油標價。1960年8月8日,埃克森公司帶頭宣布,中東石油標價每桶降低10美分,隨之,英國石油公司也削減自己的原油標價4.5美分,其他石油公司也相繼效仿。最後,所有「七姊妹」的原油價格都降至同一水平。
就在埃克森公司宣布削減石油標價後幾小時,沙烏地阿拉伯礦產與石油大臣阿卜杜拉·塔立基打電報給委內瑞拉礦物和石油部長佩雷斯·阿方索,兩人在貝魯特緊急會晤24小時,他們計劃召開開羅「君子協定」參加國會議。大石油公司在發現石油資源國做出強烈反應後,馬上採取補救行動,殼牌公司於9月8日將石油標價提高2~4美分。但是,1960年9月10日,在大石油公司宣布削減石油標價後一個月,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請下,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五國代表在巴格達聚會。會議期間,代表們認為,為了反擊國際大石油公司以維護石油收入,有必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強有力的機構。9月14日,會議通過決議: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永久性的組織,命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它的成員國之間定期協商,以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政策。石油輸出國組織因其英文縮寫「OPEC」而簡稱「歐佩克」。這樣,對20世紀世界政治經濟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正式宣布成立了。OPEC的成立標志著100餘年來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統治世界石油工業、任意宰割第三世界石油資源國的時代即將結束。第三世界國家收回本國石油權益的斗爭已經從單個國家走向集體,從各自為戰走向團結奮斗。
成立之初,石油輸出國組織只有5個成員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1961年卡達、1962年利比亞和印度尼西亞、1967年阿布扎比(現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9年阿爾及利亞、1971年奈及利亞、1973年厄瓜多和加彭參加了該組織。1992年11月底,厄瓜多退出該組織;1996年,加彭退出該組織。目前,石油輸出國組織共有11個成員國。

⑵ 歷史上的石油危機是哪幾年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匯石油標價權,並將其擊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一詞可點破其中的根本特徵。也正是由於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產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一個明證。
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油價波動的幅度不斷變大。歷史上曾於2004年10月22日達到油價(輕質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為歷史。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

⑶ 歷史上3.14日有什麼重大事件

1.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去世。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2.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3.1994年3月14日《辛德勒的名單》獲得七項奧斯卡大獎。《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

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該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4.1938年3月14日,德國吞並奧地利。同時開始了壓迫政策,凡是企圖反對希特勒在奧地利舉行公民投票的一切敵對活動,一律禁止。在他的高壓協迫下,99%的投票者都贊成德奧聯合。


5.1997年3月14日,重慶被設為直轄市。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

⑷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嗎

著名的歐洲北海油田是英國掌控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基石,也是缺油的西歐國家發展經濟與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能源保障。通過對北海油田的開采,英國與挪威等國發展起的石油工業也曾走在世界前列。

海上油田開採的技術門檻線相當高

但這對於歐洲發達國家恰恰是強項

然而,在歷經多年的油氣開采後,北海油田這一昔日歐洲能源的心臟正面臨逐漸枯竭的命運。

地處設得蘭群島、大不列顛島、荷蘭低地、日的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端之間的北海,是總面積約57.5萬平方千米的超級油田所在地。如果不是1969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孤注一擲打完最後一口井,這一超級油田的命運也許永遠都只能埋藏在不為人知的深海之下。

周邊國家都是歐洲經濟標桿

在他們之間有個大油田,真是太合適了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貧油國”的帽子一直是困擾西歐國家最大的能源問題。雖然離西歐最近的蘇聯是產油大國,但在冷戰的背景下,意識形態對立與國家安全的擔憂使得歐洲無法從蘇聯進口石油。

蘇聯近在咫尺,中東也離得不遠

但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有很大風險

工業社會的運轉離不開石油,命脈卻抓在別人手裡▼

才能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整體的穩定供給

以傳奇油田——布倫特油田來說,曾經產量高達40萬桶每天的布倫特油田,產量在90年代後就開始急劇下跌。到了2015年,布倫特油田3個在運行的平台中,就有兩個平台停產,唯一剩餘的一個平台日產量也不足1000桶每天。

不僅如此,英國油氣新發現的數量也在銳減。按照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的標准,英國在2010年僅發現4個大型油氣田,不僅比2009年的13個大幅減少,同時也跌至多年來的谷底。

一座廢棄的天然氣平台

巨大的工業景觀

與鄰居英國的情況類似,挪威新探明的油氣資源也是連年走低,近十年幾乎沒有大型油氣田被發現。根據挪威石油理事會的統計,2010年挪威的石油新發現僅為16個,大大低於2009年的28個。

而且,海底油田的開發歷時漫長,從粗略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細致的鑽井取岩芯樣本勘探,再到安裝設備、成本核算、申請開發許可等,往往耗時五至十年以上。

當然,正因為難度大,成本高

這種大型海工裝備本身也是個門檻很高的大市場

中國也正在這方面加速追趕

除了日漸枯寂的石油儲量,高稅收與高環保要求也是打擊北海油田的一大原因。

由於整體經濟不景氣,油氣行業向英國政府上繳的大量稅收愈發重要,為了彌補財政收入的不足,英國政府加大了對油氣行業的征稅力度。在越發嚴苛的環保條約規定下,北海的石油開發企業也不得不增加成本來滿足環保規定。

如果風電的成本能再降低再降低

歐洲可能進一步壓縮油氣的能源佔比

2011年,英國政府改變了英國大陸架石油生產活動的稅收結構和稅率,稅收新政大幅增加了英國油氣行業的稅率,因而導致英國北海地區的油氣產業越發缺乏競爭力。

再加上美國低成本頁岩油和國際低油價的沖擊,開采成本原本就高的北海油田更是陷入了開采一桶虧損一桶的無解境地。

作為同行的海灣國家有著更低的開采成本

但是油氣在歐洲只是一個產業,而在中東是國家支柱

他們的壓力更大,轉型也更難

若不能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並發現新油田,步入暮年的北海油田將難逃枯竭的命運。屆時,有著50年歷史的北海石油工業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台,而西歐國家自身的能源保障,可能又要看俄羅斯和中東的臉色行事了。

⑸ 油價為什麼會那麼高呢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呢

我們先來簡要回顧一下國際油價在近幾年來的上漲過程。 在2001年911前後,當時的油價在每桶20 美元左右。而到2003年初,油價上漲接近30美元/桶。一年後的2004年初,更突破40美元/桶關口。到2006年初,油價開始接近60美元/桶大關。而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則先後突破80、90美元/桶的關口,直至2008年初的百元大關。 當然,國際油價最近突破百元大關,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是受到市場利空因素的影響。例如,2008年初奈及利亞石油港口城市的武裝動亂,令人們擔心這個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國的石油供應可能進一步縮減。同時,美國能源情報署公布的數字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已連續7個星期下降,並已降低到2005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因為在那些左右油價的供求關系中,包括需求量、產出量、國際政策、金融、投資(投機)衍生性因素中,又確實包含著推動油價持續走高並保持高位的成份。我們來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來看世界經濟與石油需求。我們知道,這一輪油價高企,並不某個突發事件導致的短期變化,而是受到了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而普遍增長的有力推動。研究表明,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GDP增長明顯快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石油消耗量的增長也明顯快於發達國家,而且,發展中國家石油消耗的增幅顯著高於GDP的增幅。 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預計,世界石油需求的持續增長,可能在2015年前後回引發更加嚴重的供應問題。這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需求增長來自發展中國家。有的機構,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預測,全球石油需求80%的增長部分,將來自發展中國家。 在考慮石油需求方面,交通系統、特別是汽車,需要格外被提及。以美國為例,美國擁有近3億輛汽車,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美國石油消費佔全球石油消費的25%,但石油生產只佔全球石油產量的大約9%。美國經濟、特別是美國交通系統的燃料,有97%是石油。 中國汽車擁有量的猛漲,也使得石油消費強勁。中國現在將近有2050萬輛車,與上世紀90年代初相比增長了3倍,近年來車輛的銷售增長率一直在20%以上。自1993年以來,一直就是石油凈進口國。目前,石油需求的近半依賴進口。至於鄰國日本和韓國,石油更是100%依賴進口,突顯亞洲經濟的火車頭對石油的巨大需求量。 其次來看石油的供給與儲備。總的情況是全球石油供應的增長,趕不上需求的增長。世界性石油供應短缺現象,在短期內還會呈現加劇態勢。用有的學者比較悲觀的描述,就是世界每消耗了兩桶石油的同時,卻只發現一桶新石油的產能,因為世界上大多數成熟油田的產能都處於下降的趨勢之中。 美國已開采完大多數的傳統油田。英國北海石油的產量從1999年就開始衰退。墨西哥油田也在2006年達到產量峰值。沙特的7大油田佔全國石油供應的90%,但產能也在逐年衰退。在中國,約占石油總產量30%的大慶油田,產量也以2-3%的年均速度遞減。第二大油田遼河油田的產量也一直在下降。幾乎全球都在發生相似的情況:產量達到最高點後,面臨兩倍數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快於預期。 當然,我們說全球石油緊張和產量下降,主要是指開采條件優越、天然油質好、經濟價值高的高效、低成本的輕質油田(傳統油田)的儲量和產能減少,並不否定全球范圍內其他類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產油方式的存在和擴張潛力。事實上,油價有反作用力。在油價處於低位時,傳統油田之外的其他類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產油方式是沒有開發價值的,反之則不然。 打個比方,傳統油田的產油成本低。按美國能源部的測算,包括勘探、開采、運輸成本在內,傳統油田的生產成本一般在10美元/桶以內,理論售價應在40美元/桶之間。採油條件特別好的國家,如沙特,原油生產成本可低至3-4美元/桶 - 在那裡,人們只要向大油田的底部加水壓,油質好、價值高的輕質油便浮到表面。可惜的是,這樣的優質大油田正越來越少,跟不上需求的增長。 所以,綜合石油需求、供應與價格的狹義的相互影響來看,有三句話可以概括:第一、快速增長的石油需求,拉動油價持續上漲;第二、傳統油田產量的下降,推動油價提升;第三、油價上漲帶動傳統油田之外的其他類型油田和其他形式產油方式的擴張,反過來緩解石油供需矛盾,抑制油價過高的攀生。 所謂傳統油田之外的其他類型油田,典型的類型包括油頁岩礦、油沙礦、以及分布在北部高緯度寒冷地帶的特殊油田。 作為前者,油頁岩看起來象普通岩石,但加熱後就會滲出油泡。美國、中國、巴西、愛沙尼亞、澳大利亞等國都有此類油頁礦。美國更是獨占優勢,有超過世界油頁岩礦產量72%的儲備。僅在科羅拉多落基山表下面,就蘊含2萬億個桶的儲量,具有8倍於沙特、18倍於伊拉克、21倍於科威特、22倍於伊朗的原油產能;其規模超過當今世界已被證實的全部傳統油田的原油儲量。 作為後者,加拿大等國在北部艾伯塔等地區擁有豐富的油沙礦資源,產能可達數百億桶油的規模。另在加拿大的西北寒冷地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發現了儲量在400億桶的特殊油田。說它特殊,主要是因為其氣候惡劣,開采條件差 - 這是一個冬天冰山覆蓋、夏天一片沼澤的特殊地帶。冬天的溫度可下降到零下60 和70度,使人和機器在那裡作業面臨非常危險和困難的狀態。 但從技術的可能和可行性上,現在我們已完全具有開採油頁岩、油沙、以及北部高緯度地區特殊油田的成熟能力。不過,從現實性、迫切性來看,是否進行實際的開采活動、以增加石油供應量,還要看油價高低是否滿足開采成本及盈利的空間。按估算,油頁岩礦的開采成本在每桶25 美元左右,油沙及北部高緯度地帶的油田開采成本也離這個數值不遠(均與傳統油田存在顯著成本差異)。在油價在35-40美元/桶時,不會有任何公司去花錢投資和生產。但當油價上漲到75-80美元/桶時,就會有許多公司積極介入生產,以獲得現實的利潤。 而所謂其他形式的產油方式,則主要包括一種煤轉液技術(CTL)的技術過程。這種技術的萌芽,其實早在二戰的德國就已開始。當時的傳統做法,是第一次技術過程實現煤轉化為氣(一氧化碳和氫),第二次過程再將氣轉變成柴油、汽油或其他相關產品。制約此項技術應用的現實性和迫切性的因素,同樣是成本和油價之間的盈利空間。 因為煤轉液過程的生產成本在每桶30-40美元,所以不到油價上漲至75-80美元/桶,不會有許多公司真正地去應用這項技術,增加石油市場的供應。但到價格到位、市場條件成熟時,煤轉液技術的潛力非常之大。據美國五角大樓估算,僅美國一國,就具備可生產9640億個桶油的煤資源。其產能,大於整個中東地區約6850億桶油的傳統油田產能。 從上述角度分析,我們知道:按現有的石油需求、供應條件和價格因素來看,當市場油價上漲到75-80美元/桶時,盡管會有時滯,但世界石油會有一個來自於包括傳統油田之外的其他類型油田和其他形式的產油量的顯著擴張,從而大幅增加供應,緩解供求矛盾,舒緩價格上漲。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同意美國能源情報署關於2008-2009年世界油價可能會適度回落到每桶80美元附近的預測結論。 當然,具體到特定時點的油價是跌是漲、何時跌漲,除了考慮上述石油需求、供應與價格的狹義的相互影響之外,還必須結合分析國際政策、金融、投資(投機)衍生性等廣義因素的影響,當然,我們認為:石油需求、供應與價格的狹義的相互影響,對油價跌漲起著長期的、基礎性的支配作用,而國際政策、金融、投資(投機)衍生性等廣義因素,更多地對油價跌漲起著短期的、伸縮性的配合作用。 先來看國際政策。歐佩克、俄羅斯等國的政策對世界石油的供應影響巨大,而美國的政策則對世界石油的需求影響顯著。短期內,約佔全球原油總產量40%的歐佩克還不會改變限製成員國產量以防油價下跌的基本態度。而俄羅斯,雖然在過去幾年中因油價上漲和開采技術進步,石油生產得到快速擴張,產量已超沙特,但它對與西方公司合作擴大石油產量的呼籲興趣不大,更願意與歐佩克一起坐享油價上漲的巨額利益。 作為石油消耗大國的美國,已在2007年12月通過了由布希總統簽署了新能源法案,決意改變對石油長期以來的高度依賴性。根據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國汽車的油耗必須比目前降低40%,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必須達到360億加侖。美國正試圖通過這種堅定的政策導向,影響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石油需求。 但鑒於在美國歷史上、特別是尼克松總統任內、卡特總統任內,曾都有過「擺脫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實現「能源獨立」等的類似政策、但卻從未成功的先例,布希總統的這一次新能源法案的政策效果,還有待觀察。只不過,前幾次總統政策的失敗,大多源於國際市場油價的走低所致(其中包含歐佩克的政策反擊)。可從導致油價降低的結果來看,也不能說是政策的完全失敗。 最後,我們來看金融、投資(投機)衍生性因素。這里,最重要的,是美元貶值、以及石油期貨市場及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角色。美元連續貶值,當然會反過來促使以美元標價的石油價格的持續高走。事實上,如果我們按美元貶值幅度回算各年度的油價實際漲幅,就會發現,它們只是名義漲幅的60%左右。 石油期貨市場方面,一些養老基金、公共基金、對沖基金的投資(投機)性參與,對價格起伏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市場的資料顯示,以對沖基金為主的非商業交易商,所持有原油期貨倉位可達到30%以上,非常活躍。它們改變了石油市場由石油生產方和消費國佔主導的傳統格局。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的任何動向,都會加劇油價和市場波動。這一點,在解釋世界油價短期波動、特別是振幅加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⑹ 石油什麼時候會用完

每年全世界所消耗的石油總量大約為40億噸,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消耗速度,樂觀一點能夠供人類使用兩三百年左右的時間。

一旦石油資源被消耗一空,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今石油危機已經成為了很多國家的頭等大事,所以為了減少石油消耗人們又相繼開發出各種新能源來替代石油資源。除了能夠幫助人們轉移對石油的大部分依賴,更是為了讓石油的可使用時間能夠盡量延長。


當然造成這個延期的因素可能很多,能源專家會根據當前的探明儲量和現代石油勘探技術做一個綜合性的評估,然後根據當前石油消耗模型計算石油可以使用的時間,就像英國石油公司BP的專家們預估的一樣,並不是說70年後石油就用完,因為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石油探明儲量增加,另一個是人類石油消耗量增加,前者大於後者,那麼這個期限一直都會推遲,後者大於前者,石油可能就會提前耗盡!


社會背景:

地球上的石油資源總量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光。很多人都覺得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但其實石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只不過它的形成通常都需要億萬年的時間,這對人類來說是等不那麼久的,所以也可以說是不可再生了。



全世界的汽車每年所消耗的石油資源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不光是汽車,還有很多東西都需要用到石油資源。可能很多人都過比較好奇目前世界上的石油還能夠支持人類使用多久。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世界上已經探明的石油總儲量大約是兩千億噸,再算上未被探明的石油,大概能有一萬億噸。

⑺ 英國宣布將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全面禁止後,所需要的石油從何而來

結合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的累計交易數量來看,俄羅斯在2021年依然是歐盟進口天然氣的最大渠道——佔比在40%左右。與石油相比,歐洲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漲幅更猛——2021年春季的時候,歐洲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還是在300歐元/千立方米,而今年2月初的售價卻高達3500歐元/千立方米左右,而且還在上漲。看到有利可圖的美國天然氣供應商紛紛對歐盟出口天然氣,直接推動美國天然氣出口量創下新紀錄。路孚特的數據顯示,受到歐盟強勁需求的推動,2021年12月份美國LNG(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

⑻ 全球原油定價體系由哪三個核心環節構成

第二階段:「七姐妹」時期。

第二階段是1928年到1973年,這一階段由國際性的卡特爾「七姐妹」控制著石油市場的價格。開始的標志是1928年埃克森、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公司在蘇格蘭簽訂的《阿奇納卡里協定》,後來美孚等另外四家石油公司也加入了這個協定。協定為了防止寡頭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劃分了各協議簽訂方的市場份額,並規定了石油的定價方式。即,無論原油的原產地,其價格均為墨西哥灣的離岸價格加上從墨西哥灣到目的地的運費。後來由於中東地區原油產量的增加,以及歐洲市場對原油定價標準的不滿,增加了波斯灣離岸價與目的地運費之和的標准。

「七姐妹」通過該協定將油價長期壓制在一個極低的標准,極大地侵害了石油資源國的利益。石油資源國的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對石油卡特爾組織進行了公開譴責,並開展了廣泛了石油國有化運動。在雙方力量的抗爭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應運而生。1960年,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等五個國家表決成立了OPEC,並於1973年單方面宣布收回對石油的定價權。

第三階段:歐佩克時期。

第三階段是1973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的原油價格由歐佩克控制。歐佩克的根本目標是通過控制油價,消除不必要的價格波動,保障產油國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維護產油國的利益。在1973年之後的10年中,歐佩克成員國逐步實現了對石油公司的國有化,並採用了直接固定石油價格的策略。歐佩克以沙烏地阿拉伯34°輕質油油價作為基準油價,不同的石油之間有一定的差價,而歐佩克所有成員國需要放棄石油產量的自主決定權來維持這種價差體系的穩定。在此階段,石油價格從最初的每桶3美元逐漸提升至30美元以上。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將石油利益從西方發達國家轉移至石油資源國。這一時期,歐佩克的成員國也由最初的5個擴展至13個,與今日的規模已無太大差別。

然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持續的高油價導致了石油需求量的降低和相對過剩的生產能力,加之歐佩克之外的產油國石油產量的提升,歐佩克為了保持自己在國際原油市場的份額,採取了降低價格、保護份額的策略。這一時期,歐佩克首先通過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價格戰」維護了自身的市場份額,並迫使非歐佩克成員國妥協同意削減石油產量,歐佩克成員國內部也重新確立了配額制度。然而原油的減產導致油價再度上升,這引起了消費者的恐慌,石油貿易大量從長期合約轉向現貨市場。而現貨市場的不斷壯大,漸漸削弱了歐佩克對原油價格的影響力。

此後直至2004年,歐佩克雖然在名義上仍然採取直接設定目標油價的策略,期間也對目標油價兩次進行向上調整,但除去通貨膨脹,目標油價並沒有顯著上漲。由此可見歐佩克對油價影響力的降低。

21世紀初,由於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歐佩克實際油價已遠高於目標油價,其定價策略不再適應市場需求。2005年1月,歐佩克正式放棄了對石油價格的直接干預,並在其後逐漸放鬆了成員國之間的配額制度。這一階段,歐佩克主動採取維持石油供給市場適度緊張的戰略,加之中東地區政治局勢的不穩定,國際石油市場的供給一直偏緊。

雖然歐佩克提出,他們僅在確定石油價格上漲是出於供需不均衡而非投機因素時,才通過增產抑制油價上漲,但其產出的增加並不足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需求,其實質已失去抑制油價上升的能力。由於歐佩克成員國的經濟狀況仍嚴重依賴於石油出口收入,在油價下跌時,成員國並不會通過減產維持油價,而是採取增產這種競爭性的策略。20世紀80年代後,歐佩克對原油價格的影響力不斷下滑,至今已無直接的控制能力。

第四階段:「交易所」時期。

第四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這一時期現貨市場的交易為國際原油的主要交易形式。現貨市場形成之初只作為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調劑餘缺和交換油品的場所,故也稱為剩餘市場。但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石油交易量從長期合約市場大量轉移到現貨市場,現貨市場的價格開始反映石油生產的成本及邊際利潤,具有了價格發現功能。目前,國際上有美國紐約、英國倫敦、荷蘭鹿特丹和新加坡四大現貨交易市場。

在現貨和期貨市場主導的定價體系之下,國際原油市場採用的是公式定價法,即以基準的期貨價格為定價中心,不同地區、不同品級的原油價格為基準價格加上一定的升貼水。

公式表達為:P=A+D,其中,P為原油交易現貨市場的結算價格,A為基準價格,D為升貼水。目前有兩大國際基準原油,即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WTI)和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Brent)。公式定價法是將基準價格和具體交割的原油價格連接起來的機制,其中的升貼水是在合約簽訂時就訂立的並且通常由出口國或資訊公司設定。需要注意的是,公式定價法可以用於任意合約,無論是現貨、遠期,還是長期合約。

歷史上,WTI原油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一直占據著更加核心的地位。這是由於WTI主要反映美國市場的原油供銷以及庫存狀況。二戰之後,美國在世界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話語權,並且北美地區一直是最大的原油消費區,也是重要的原油生產區,加之WTI原油的質量好於布倫特,更適於石油生產,因此WTI價格的變化能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WTI也更適合作基準原油。

不過,近年來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歐亞和中東地區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力逐漸增強。基於布倫特的定價體系日趨完善,其影響力不斷上升,目前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基準原油。國際上近70%的原油交易均以布倫特為基準原油。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發布的2013年度能源展望中也首次用布倫特代替WTI作為基準原油。

雖然在2013年5月,基於布倫特的普氏定價體系受到了來自歐盟委員會的調查,因為其類似於Libor的報價系統使普氏價格有被操縱的可能,即普氏價格不能公允地反映國際原油供需的基本面,市場也有猜測WTI可能藉此重新樹立自己的風向標地位。但考慮到普氏定價體系有現貨市場龐大的交易量作為支撐,我們仍需要深入了解普氏價格體系。

普氏價格體系簡介

普氏價格體系是以布倫特為基準原油的價格體系,其提供的價格包括即期布倫特(Dated Brent)、遠期布倫特、布倫特差價(CFD),以及其他重要的場外交易市場的報價參考。其報價體系類似於Libor,依據主要石油公司當日提供的收市價並進行綜合評估得到。

下面介紹與原油現貨定價緊密相關的幾種價格。

1.北海原油。

普氏價格體系所使用的布倫特原油指的是北海地區出產的原油,是布倫特、福地斯、奧斯博格、埃科菲斯克(取四種原油首字母為BFOE)的一籃子原油。在普世定價體系形成之初,布倫特原油被認為是北海原油的代表,只將其價格作為基準油價。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布倫特原油產量急劇下降,到了21世紀初,布倫特油田產量已經衰減到相對較低的水平。因此,在2002年,普氏價格體系採用了布倫特、福地斯、奧斯博格(簡稱BFO)的一籃子油價;在2007年,又加入了埃科菲斯克,形成了BFOE。但出於習慣,我們今天仍用布倫特原油指代BFOE。

採用一籃子原油作為基準原油有利於擴大基準價格的市場基礎,但由於這些原油的質量不一,其中福地斯、奧斯博格的密度較小,含硫量較低,質量高,埃科菲斯克質量較低,而這些原油都可以用於遠期和期貨交割,這就導致BFOE的賣方更傾向於交割低品質原油,如埃科菲斯克,而非高品質原油。

為了激勵賣方更多地交割高品質原油,普氏價格體系分別於2007年和2013年引入了品質折扣系數(de-escalator)和品質溢價因子(quality premiums)。品質折扣系數是指,當賣方交割的原油含硫量超過0.6%時,每超0.1%的硫分,賣方需要向買方支付60美分/桶。

與品質折價相反,品質溢價是指,在接收到較交易時所保證的品質更高的原油時,原油買方須向賣方支付作為回報的費用。對於奧斯博格、埃科菲斯克兩種高品質原油,品質溢價因子是估價公布日前兩個整月內,該兩種等級原油與BFOE中最具競爭力的一種原油之間的凈差價的50%。

2.即期布倫特。

即期布倫特是一個滾動估價,它反映估價當日起10—25天的BFOE現貨價格(周一至周四的估價是估價發布當日起10—25天裝運的即期布倫特現貨,周五的估價是估價發布當日起10—27天裝運的即期布倫特現貨),此處的10—25天被稱作估價窗口。由於原油的運輸和儲存的特性,原油的立即交割並不經常發生,這就使得原油現貨市場具有一定的遠期性質,估價窗口期由此產生。25天的慣例源於在實際操作中,賣方須在交割前提前25天通知買方船貨的裝運期。所以,雖然即期布倫特通常被認為是現貨市場的價格,但它實際反映10—25天的遠期價格。

最初,普氏採用的估價窗口是7—15日,與布倫特原油的估價窗口一致,但其他的北海原油品種的估價窗口均長於布倫特原油。隨著布倫特原油產量的下降,為了使普氏價格更貼近北海市場的慣例,普氏將估價窗口增加至10—21天。隨著布倫特產量的進一步下降,於2012年6月,普氏價格體系將窗口期進一步擴展至10—25天。

另外,即期布倫特反映的是BFOE的一籃子油價,這並不是四種原油價格的代數平均數,而是通過對最具競爭力的品種賦予最大的權重而更好地反映最具競爭力品種的價格,以確保估價反映供需基本面。

3.遠期布倫特。

遠期布倫特是最早出現的布倫特金融工具。布倫特遠期是一種遠期合約,在這個合約中會確定未來具體的交割月份,但不會確定具體的交割日期。布倫特遠期的報價一般是未來1—3個月,如5月會有6—8月的布倫特遠期的報價,這些報價是合約確定的、針對具體交割油種的報價。

4.布倫特價差合約。

布倫特價差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tial,簡稱CFD)是一種相對短期的互換,其價格代表了在互換期間內,即期布倫特估價與遠期布倫特價格之間的市價差。普氏能源資訊提供未來8周的CFD估值,並在每周定期評估。市場上也有公開交易的一月期和兩月期的CFD。

CFD通過將互換期間內即期布倫特與遠期布倫特之間隨機的市價差轉換為固定的價差,可以為BFOE現貨頭寸的持有者對沖即期布倫特市場的風險,也可以用於投機。

以布倫特為基準價格的原油現貨定價

依據公式定價法,原油現貨的價格為基準價格加上一定的差價。在普氏價格體系中,基準原油為布倫特,基準價格為即期布倫特,現貨價格在基準價格的基礎上,除了要加一個合約規定的差價外,還要加上現貨升水或減去期貨升水。其中,期貨升水或現貨升水的數據由CFD市場提供。

例如,一宗交易確定的升水為1.00美元/桶,交易確定在一個月之後完成,則在今天這個時點,這宗交易的現貨價格(在今天這個時點,該價格為遠期價格)為當前的即期布倫特價格加上對應期限的CFD差價,再加上1美元升水。

實際上,現貨布倫特的遠期價格,即遠期布倫特,就是由即期布倫特加上對應期限的CFD差價得到的。因此,上述定價方法也可以理解成現貨布倫特的遠期價格加上不同品種的差價。利用即期布倫特和CFD的報價信息,就可以得到現貨布倫特的遠期價格曲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原油有不同的估價窗口和平均計價期(習慣上,原油現貨在裝船後的一定期限內定價,這段期限的平均值稱為平均計價期),故普氏價格體系針對不同的原油品種,提供了相應期限的即期布倫特價格。不同品種的對應期限如表1所示。以地中海品種為例,普氏價格體系會為每筆交易提供即期布倫特13—28日的價格,加上這筆交易對應的CFD價格,再加上一定的差價,就得到了這筆交易的現貨價格。

另外,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期貨合約交易量大,也常被用作基準價格。布倫特期貨合約到期交割時,是根據布倫特指數進行現金交割的,而布倫特指數是根據遠期價格得到的指數。也就是說,布倫特期貨的價格會收斂於布倫特遠期的價格,而非布倫特現貨的價格。

雖然布倫特期貨合約並不進行實物交割,但持倉者可以通過期貨轉現貨(EFP)將該頭寸轉化為現貨頭寸,即遠期頭寸或25日現貨頭寸。EFP的價格是由互換雙方決定的。EFP將布倫特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聯系了起來。

普氏價格體系提供了EFP的遠期價格估值,反映了對應交割月份期貨和遠期之間的差價,聯系了期貨和遠期市場。因此,以布倫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格的現貨價格等於期貨價格加上EFP差價,加上對應期限的CFD差價,最後再加上合約規定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