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石油目前的經營狀況如何
在中石油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中,公司營業收入為9290.45億元,同比下降22.3%;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算,中石油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99.83億,同比大幅下滑205.5%。
此外,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90.80億元,同比下滑41.2%。
中石油公司也看到,雖然在下半年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世界經濟復甦和原油市場回升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伴隨著國內經濟運行逐步恢復,油氣需求也將趨於穩定。公司將保持戰略定力,強化底線思維,堅持高質量發展,遵循專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精益化管理為一體的管理策略,深化改革創新,注重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注重創新,全力完成年度的生產經營任務與目標。
⑵ 中國各大油田實力排名!
排名依次:
大慶油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起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到1996年已連續年產原油5000萬噸,穩產21年。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我國第一大油田。
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油田
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3.93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能力。從199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4位。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
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氣田85個,油田12個,含油氣構造55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2.2%,是我國第一大氣田,1995年年產天然氣71.8億立方米,年產原油17萬噸。
華北油田
位於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岩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 ,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1995年年產原油466萬噸,天然氣3.13億立方米。
大港油田
位於天津市大港區,其勘探地域遼闊,包括大港探區及新疆尤爾都斯盆地,總勘探面積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區18629平方公里。現已在大港探區建成投產15個油氣田24個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
中原油田
地處河南省濮陽地區,於1975年發現,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5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5.7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原油7723萬噸 、天然氣133.8億立方米。現已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1995年年產原油410萬噸,天然氣11億立方米。
吉林油田
地處吉林省扶餘地區,油氣勘探開發在吉林省境內的兩大盆地展開,先後發現並探明了18個油田,其中扶余、新民兩個油田是儲量超億噸的大型油田,油田生產已達到年產原油35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萬噸特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
河南油田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及含油麵積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192萬噸。
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當量摺合原油儲量在內),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
江漢油田
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和山東壽光市、廣饒縣以及湖南省衡陽市。先後發現24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麵積139.6平方公里、含氣面積71.04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2118.73萬噸、天然氣9.54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85萬噸。
江蘇油田
油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揚州、鹽城、淮陰、鎮江4個地區8個縣市,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2個。目前勘探的主要對象在蘇北盆地東台坳陷。1995年年產原油101萬噸。
青海油田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沉積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具有油氣遠景的中新生界沉積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個;氣田6個。1995年年產原油122萬噸
塔里木油田
位於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東西長1400公里,南北最寬處520公里,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88年輪南2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後,經過7年的勘探,已探明9個大中型油氣田、26個含油氣構造,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78億噸,具備年產500萬原油、80100萬噸凝折油、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保證。1995年年產原油253萬噸。
吐哈油田
位於新疆吐魯番、哈密盆地境內,負責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東西長600公里、南北寬5013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於1991年2月全面展開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截止1995年底,共發現鄯善、溫吉桑等14個油氣田和6個含油氣構造,探明含油氣面積178.1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8億噸、天然氣儲量731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221萬噸。
玉門油田
位於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114.37平方公里。油田於1939年投入開發,1959年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萬噸穩產10年和80年代50萬噸穩產10年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1995年年產原油40萬噸。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負責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區域面積86萬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眾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先後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區油氣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區具有廣闊的油氣發展前景。1995年年產原油10萬噸。
冀東油田
位於渤海灣北部沿海。油田勘探開發范圍覆蓋唐山、秦皇島、唐海等兩市七縣,總面積63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3600平方公里,潮間帶和極淺海面積2700平方公里。相繼發現高尚堡、柳贊、楊各庄等7個油田13套含油層系。1995年年產原油51萬噸。
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
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113°10′以東、面積約13.1萬平方公裏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13年來,已有8個油田建成投產,公司每年原油產量大幅度增長,至1996年產油量超過1000萬噸,在全國陸海油田中年產量排行第四位
⑶ 中石油和中石化哪個實力強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根據2019年的數據來看的話,中石油擁有的總資產是2.70,000億,一年的收入呢是2.50,000億。而中石化的總資產是1.75萬億,一年的收入是2.96萬億。
那麼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說中石化的總資產比中石油要少得多,但是收入卻比中石油要多。也就是說中石化用比中石油更少的資產,卻創造了比中石油更高的利潤,所以說你說他們到底誰更厲害呢?
⑷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哪個實力更強
側重點不同。
雖然中石油與中石化的業務基本重合,都是整條產業鏈通吃。但是相較而言,中石油更加側重產業上游的油田開采及相關工程,中石化則更加側重產業中下游的原油精煉、化工和成品油銷售。
此外,中石油會承擔更多的政治任務,很多時候都會扮演國家石油公司的角色,所以它的政治色彩和機關色彩比較濃,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比較官僚。而中石化相較而言則更加企業化一些,在企業行為上更加靈活,比較有活力,在產業末端面向消費者的市場競爭力也自然比中石油強一些。
目前來說中石油的規模還是要大於中石化的。中石油一年的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而中石化則是3000億美元左右。
雙方的差距之所以這么大,主要是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過去一直是中石油扮演國家石油公司的角色,代表國家在國際上沖鋒陷陣拿油田。而石油勘探和開采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前期需要大量密集的資金投入,回本和盈利期則長達數十年,細水長流。
那麼作為重視石油勘探和開採的公司,中石油必然需要比中石化更大規模的資金支持。這也就導致了中石油本身的規模要大於中石化。而另一方面,這也使得中石油在國際化程度上遠超過中石化。
近幾年,中石化也越發重視國際化發展了,也和中石油一道在海外攻城掠地,不過想要在規模上趕超前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中石化相較中石油的一大優勢就是靈活性。中石化這些年在企業市場化改革方面一直遙遙領先於機關色彩更濃厚的中石油,它對新市場的適應能力也更強,所以發展前景並不比占據先發優勢的中石油差。
目前中石油與中石化二者屬於合作與競爭並存的局面。在海外原油勘探和開采領域,由於非常依賴國家力量的支持,所以二者很難各行其是,都是在國家的統籌規劃下攜手並進共同作戰;不過在國內的成品油銷售市場,二者就是競爭關系了。近幾年在成品油銷售領域,中石化是占據上風的,中石油在這一方面的反應有些遲鈍。
⑸ 中石化和中石油哪個好
中石化和中石油都是國有石化類企業,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中,中石化強於中石油,就油品來說中石化要比中石油好。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位。 而中石油在2019年12月11日,上榜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名137。
(5)中國石油的實力怎麼樣啊擴展閱讀:
總的來說,中石化的油品的確是比中石油更為優異,但與其同時,汽油價格是相對較貴的。至於選石化和石油建議用哪個,就看怎麼去權衡這兩種油類了。如果條件允許並且追求更好油品的話,相信選擇在中石化加油,會是最佳選擇。那如果是想要性價比較高的汽油,那麼就給推薦中石油。
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經常混加兩家的汽油,如果想替換的話,就需要將油箱里剩餘的汽油給抽出來。不同品牌的汽油,加工工藝和原材料都是不一樣的,雖說一開始不會有什麼明顯的影響,但久而久之肯定對發動機工況不友好的。
⑹ 中國石油和中船重工哪個企業經濟實力更好
你好。
個人感覺中國石油的經濟實力更好。
畢竟在中國任何的一個城市都有中國石油。
而中船重工一般在南方,
北方因為天氣和環境因素。
不適合中船重工建廠。
但中國石油正在為全國的汽車提供汽油。
所以說,這個經濟數據還是非常可觀的。
⑺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兩大石油巨頭,你覺得哪家實力更強一點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兩大石油巨頭,你覺得哪家實力更強一點?
無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我們的生活都需要接觸,面對這樣的大佬,我們只能說,優秀!因為油價是他們根據發改委的要求調整的,漲的時候跟著來,跌的時候就停牌,這樣優秀的石油公司,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點贊,他們這么秀,真的應該跟國際上的石油大鱷搶生意,這樣才能顯出自己的本事來,別在國內坑我們!大家對這兩家石油公司有什麼優秀的品質,總結一下,發表在下面的評論里!自古以來二樓有真相,走起來!
⑻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哪個更好
中國的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家誰家的油品質量更好呢?該用誰家的呢?他們兩家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啊,這兩家的汽油都完全可以放心的加,油品也都是國家標准,質量都有保證。但是,今天還是要更深入的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兩家油品的區別。
物美價廉才是大眾的選擇,誰更耐燒呢?中石化和中石油雖然油質都很純,但是兩者提煉的方式還是產生很大區別,因此生產出來的油也會不同。一般情況下,中石油生產的燃油密度要比中石化低一點。大家也明白,密度低的燃油一般消耗量都比較大,從這里能夠看出一般情況下,中石油的油沒有中石化的耐燒。
⑼ 我國的石油資源怎麼樣
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47萬億立方米。通過對不同類型盆地油氣勘察,新增儲量規律和各種方法的分析,測算出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50億~160億噸,天然氣可采資源為10萬~14萬立方米。按照國際上(油氣富集程度)通常的分類標准,我國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屬於油氣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
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經過地質普查,發現有300多個可供勘探石油的沉積盆地,沉積岩面積達450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總面積的44%。其中面積大於10萬平方千米的沉積盆地有10個,總面積超過254萬平方千米。
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小盆地油氣資源也很豐富,有些已經發現了油田或工業油流。如酒泉盆地、蘇北盆地和百色盆地等。
除了陸上石油外,我國還擁有18000千米的海岸線,其大陸架的面積約佔世界大陸架總面積的1/20。根據近幾年的勘察結果,先後在渤海、黃海南部、東海、台灣淺灘、珠江口、鶯歌海、北部灣等海域發現了7個油氣盆地。從發展遠景來看,我國近海石油的儲量不亞於陸上石油的儲量。
國土資源部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石油資源儲量仍處於增長期,盡管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研究人員指出,中國石油儲量替代率尚維持在合理水平。儲量替代率是反映儲量接替能力的指標,是指國內年新增探明可采儲量與當年開采消耗儲量的比值。替代率為1,表明勘探所導致的儲量增加與開采所導致的儲量消耗持平。儲量替代率大於1,表明儲量的增加大於消耗,小於1則表示勘探新增的儲量不能完全彌補儲量的消耗。
此外,自1993年成為石油進口國以來,中國的石油儲采比一直維持在14至16的范圍內。儲采比是指國內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采儲量之比,即目前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可供消費的時間。
目前中國石油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開采和消費的高強度。2004年,中國佔世界石油儲量的1.5%,產量佔世界總量的4.5%,但消費量卻佔世界總量的8.2%。
中國石油資源潛力巨大,尚有約三分之二的潛力待探明。在這三分之二的待探明潛力中,三分之一可以在當前技術和成本條件下探明;三分之一可以利用現有技術探明,但發現成本將大幅增加;其餘三分之一將依賴未來技術的創新。
⑽ 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哪個油好
正常情況下,在部分城市中石化的油品要略好於中石油的油品,原因有二,如下:
其一,78年以後中石化主要從事成品油的銷售工作(中石油主要負責原油的開采和煉化),比較注重銷售環節的管理,油本身區別不大,誰管理的更細致,誰的油品就會好一點,雖然最近關於中石化的負面報道不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石油在零售管理方面至少要落後5年。
其二,中石化的油一直是比中石油要貴一點的,這一點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兩家的理念是不同的,中石化想靠品質取勝,而中石油一直認為價格才是硬道理,從企業內部經營宗旨就能看出一二,中石化追求利潤最大化,即使在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競爭激烈的時候,也只把少數省國道加油站降了價,而想要保證利潤最大化,必須保證油品質量。
區別:
中國石油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兩者在原來石油部的時候,中國石油是生產企業,中國石化是銷售企業,所以現在中國的油田除勝利油田,中原油田以外,大油田基本上都在中國石油一方,兩者以黃河為界,所以在南方您看到的是石化的加油站比較多,在北方基本是中國石油的天下。中國的油田幾乎都在北方如「大慶」,「遼河」,「勝利」,「中原」,「長慶」,「克拉馬依」等。
由於地域「等」原因,北方的煉廠都煉制國內北方油田的原油,而南方少油田分布,大多煉制進口原油。所以,中石油的油田多,中石化的煉油廠多。「中石油」和「中石化」基本上是「北」與「南」分據,南北分治的。即北方是中石油的地盤,南方是中石化的地盤。但是這些年的局勢有所突破,就如同網通和電信開始南下和北上一樣,中石化也開始北上,中石油也在向南滲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了與國外的石油公司,例如韓國SK等競爭,國家讓中石油中石化兩大企業在對方地盤上互建加油站,搶佔好地段,最直觀的辨別方法就是看站的顏麵包裝,再有就是看衣服,中石化是藍色的,中石油是紅色和黃色的!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業務結構上是一樣的,都是上中下游綜合一體化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國石油的前身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主管石油的開采、存儲和運輸,基本都是上游業務;中國石化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主要進行煉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分銷的業務,基本是中游和下游業務。2000年兩家進行重組,中國石油的一部分油田勘探開采企業劃歸中國石化,中國石化的一部分煉油企業、銷售企業劃歸中國石油,這樣,兩家結束了單一業務的歷史,都是成為了全業務公司。目前中國石油上游業務的實力仍然是強於中國石化的,而中國石化的煉油、銷售業務是強於中國石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