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最南端是西沙群島中的,因為石油儲量豐富而享有。美譽,它距離最北端黑龍江
我國領土的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故A錯誤.
我國領土的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73°E附近,故B錯誤.
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故C錯誤.
我國領土的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附近,故D正確.
故選:D.
2. 我國的哪個盆地因富含鹽.石油等礦產而有著「聚寶盆」的美稱
我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因富含鹽.石油等礦產而有著「聚寶盆」的美稱
3. 石油什麼和什麼最多的地區被稱為什麼
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
中東石油的探明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
世界上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不但資源分布不平衡,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分布也不平衡。目前美、日兩國是世界上進口能源最多的國家。
4. 西亞的波斯灣又稱什麼,石油儲量世界第一,因此有什麼之稱
波斯灣有石油寶庫、世界油閥之稱。
波斯灣的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世界油閥之稱。 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
(4)石油蘊藏量豐富有什麼美稱擴展閱讀:
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波斯灣地區石油總出口量的90%至95%均經由霍爾木茲海峽,峰值時每天通過海峽的油船和其他商船達300餘艘。霍爾木茲海峽也因此成了一條關系許多國家興衰的戰略要地。
為減少對霍爾木茲海峽的依賴並縮短前往歐洲的航程,海灣各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向外修建石油管道。
波斯灣地區不僅石油資源豐富,而且開采條件也十分優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個油田儲量達3.5億噸以上,為超級大油田;並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陸上,因此輸油管運輸距離短,原油外運方便。
5. 形容石油資源豐富的詞語
地大物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6. 僅曾母暗沙,就以豐富的石油儲量而享有 「第二波斯灣"的美譽。這句話的含義 引號的作用是
波斯灣地區以豐富的石油儲量而聞名,曾母暗沙地區也是含有豐富的石油儲量,而且兩地都是海洋地區,所以被譽為「第二波斯灣」。
引號作用表示特定的稱謂和需要著重指出。
這句話列舉典型例子,以享有「第二波斯灣」美譽的曾母暗沙為例,說明南沙群島物產豐富的特點,增強了說服力。
(6)石油蘊藏量豐富有什麼美稱擴展閱讀
《美麗的南沙群島》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介紹了南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南沙群島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全文共有3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南沙群島。第一-、 二句介紹了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島嶼、礁盤星羅棋布的特點。第三、四句介紹了南沙群島的歷史。
第二自然段著重介紹了南沙群島的物產豐富。全段共三句,以先總後分的方式構段。
第三自然段以優美的語言生動描述了南沙群島的美麗迷人。與第二自然段相近,也採用了總分構段方式。
7. 石油被譽為什麼
石油被譽是「工業的血液」
石油在工業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的燃料動力資源,它的許多優點是其他燃料所無法比擬的。如在物理性質上,石油是可以流動的液體,比重小於水,比其他燃料容易開采;佔有的容積小,容易運輸。同時,與一般燃料比較,它的可燃性好,發熱量高,1 千克石油燃燒起來可以產生1萬多大卡的熱量,比煤炭的發熱量高1倍,比木柴的發熱量高4~5倍。此外,石油又有易燃燒、燃燒充分和燃後不留灰燼的特點,正合於內燃機的要求。所以,在陸地、海上和空中交通方面,以及在各種工廠的生產過程中,石油都是重要的動力燃料。在現代國防方面,新型武器、超音速飛機、導彈和火箭所用的燃料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石油除用作工業燃料外,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現代有機化學工業就建立在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的綜合利用之上。從石油中可提取幾百種有用物質,其經濟價值遠遠超過作為燃料燃燒的經濟意義。石油化工可生產出成百上千種化工產品,如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洗滌劑、染料、醫葯、農葯、炸葯和化肥等等。石油產品不僅在民用中佔有重要地位,現代化的工業、農業、國防都需要石油及石油產品,尤其對工業意義重大。
由於石油具有優越的物理、化學性質,作為能源,有很高的發熱量;作為原料,不僅產量大,而且廣泛用於國民經濟和各個部門。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能用於所有的工業部門中,是促進國民經濟和工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化的工業離不開石油,就像人體離不開血液一樣。因此,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8. 中東為什麼會被稱為世界油庫
中東的石油工業從1908年伊朗發現石油開始,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由於中東得天獨厚的石油地質條件,形成的油田數目多,儲量大,油井產量高,油層埋藏深度適中。加上便利的運輸條件,石油生產成本低,油氣開發效益極高,潛力巨大。
儲量大是中東最大的優勢,其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的2/3。據2005年統計,世界石油儲量為1770.62億噸,僅中東地區就有1027億噸,佔58%。
世界石油產量為35.9億噸,中東佔了近1/3,為11.5億噸。
中東地區目前已發現560個油氣田,其中油田484個,氣田76個。在全世界石油可采儲量大於6億噸的大油田(共38個)中,有26個在中東,佔世界此類大油田數的68.4%,而可采儲量在6850萬噸以上的油田多達95個。由此可見,中東油氣資源是多麼豐富。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說的這些僅是一部分,是已經鑽探的114個構造中的油氣儲量,另外有70%的構造還未鑽探。
全世界目前已發現並開發油田共41000個,總石油儲量1368.7億噸,主要分布在160個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儲量超過6.85億噸的超巨型油田有42個,巨型油田(大於0.685億噸)328個。其中最大的當屬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它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為114.8億噸,天然氣儲量9240億立方米,相當於全中國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的兩三倍,是中國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的一半左右(56.3%)。世界第二大油田是科威特的布爾甘油田,原始可采儲量105億噸,世界第三大油田仍屬沙烏地阿拉伯海上的薩法尼亞油田,原始可采儲量為50.5億噸。所以說中東是「世界油庫」一點不誇張。
加瓦爾油田位於波斯灣盆地,阿拉伯地台東緣的油氣區,沉積岩厚度達5000多米,主要產層為侏羅系阿拉伯組D段石灰岩。該油田是一個巨型的背斜構造,含油構造長250千米,寬15千米,構造走向南北,其上分布六個高點,由南向北分別是哈德拉、哈維亞、烏德曼尼亞、舍德古姆、艾因達爾和法桑。
世界上有天然氣田26000個,最大的氣田是俄羅斯的烏連戈依氣田,儲量為8.1萬億立方米。第二號大氣田是亞姆堡,儲量4.76萬億立方米,它們都分布在西西伯利亞盆地。該盆地儲量超過l萬億立方米的超巨型氣田有8個,其中包括世界上排前四位的四個儲量最大的氣田。西西伯利亞盆地是世界上天然氣富集程度最高的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