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或者原迪)的顏色、狀態和氣味如何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 ,具有特殊氣味。
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
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2. 石油滴在水中為什麼有彩虹色
好看嗎
3. 為什麼有些小加油站的汽油是透明的像水一樣
汽油的正常顏色應該就是水白色的,也就是像水一樣,帶顏色是因為裡面含少量膠質的原因,照你說的情況看,從顏色來說這個汽油沒問題。
因為不同產油地,開采出的油所含成分及其比重不同,顏色自然不同。中國目前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除了本國生產的原油,大多來自世界各地多個產油國,而這些國家出口中國的原油顏色也不盡相同。
汽車加油注意事項:
1、石油產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易聚集靜電特性,車輛未熄火,嚴禁加油。
2、加油過程中嚴禁顧客操作加油槍。嚴禁把加油槍對准顧客,或用加油槍敲打油箱口。
3、加油過程中應注意油箱口,以防油品溢出。
4、收槍時,注意滴凈油槍余油,槍口向上。
5、嚴禁灑、冒油品未擦拭乾凈,繼續加油。
6、嚴禁向塑料器皿、木製器皿直接加註汽油。
7、嚴禁在加油站黃色區域內直接給車輛加註機油。
4. 石油是固體還是液體
一般是粘稠的液體,否則鑽井石油是不會噴出來的。但也有極少是固體的,曾經看過新聞,有人用來做雕塑。
5. 石油是什麼顏色的
黑金最早形容石油,體現了石油的價值。後來演變成非法收入的意思。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 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3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三分之一。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4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4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 "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 "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路,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七千多萬立方米。 至於"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
6. 井水裡有石油水是什麼顏色
一般是黑色
7. 水中石油類化合物含量高會導致溶液出現什麼顏色
喝水安全?
答:1)自水水廠江、河、湖水進行處理.目前,我普遍採用水廠處理,集供水,再經自水管道輸送居民家庭辦供給飲用水.於高層建築,則採用高層水箱二加壓供水辦.,工業發展造水源污染趨嚴重,受工藝、技術、經濟等條件限制,自水廠些污染卻能力.
目前自水消毒程使用定量氯制劑(漂白粉),造水氯殘留,並與水機物反應三氯甲烷.現已知,三氯甲烷自水主要致癌物質,冷水狀態,三氯甲烷處規定范圍內,自水加熱三氯甲烷含量急驟升,尤其95℃至100℃含量高,煮沸五鍾殘留減少.除化污染外,管道腐蝕,水溶解鈣,機物及高層建築貯水箱等自水二污染比較嚴重.
2)沸水死水
習慣於喝水,即煮沸沸水.說自水安全,其畢竟定量溶解氧礦物質,水加熱程,水溶解氧升溫散失,更怕,沸水三氯甲烷含量自水3——4倍.難怪用冷卻沸水澆花花枯,養魚魚死.
3)純水(太空水、蒸餾水)≠水
喝純凈衛水,我目前飲水標准,科家提醒,純凈水並等於健康水.科家界定飲水新標准:純凈基礎富氧,具化功能,溶解力滲透力強.
純凈水雖含雜質害物質,其營養及二污染等面,直眾說紛紜,褒貶.
4)礦泉水號稱含礦物質、微量元素,醫專家提,礦化少程度體益尚科量化研究,況且礦泉水並非任何都利,且市面假冒產品難區.
6、類疾病少與飲水關?
答: 世界衛組織調查指,類疾病80%與水關.自水主要消毒加氯殺菌,雖能除量細菌,存著害物質,尤其水重金屬、氯亞硝酸鹽等.同輸送程、水塔貯存等都造定程度二污染.盡管水煮沸,卻除水重金屬等害物質,些物質量攝入,能體造極傷害.
7、水污染給類造主要疾病哪些?
答: 癌症:亞硝酸化合物,三氯甲烷,放射線粒.
肝病:工業廢水及農葯所含毒性機物,重金屬等 .
結石:高硬度水.
血管:高含量機鹽.
痴呆症:金屬鋁等.
骨骼病:重金屬鎘.
造血系統疾病:重金屬.
內泌紊亂:毒性機物,高含量機鹽,重金屬等.
8、水污染造疾病具哪些特徵?
答: (1)漸進:各種毒物質體內緩慢積累直至發病,間較易察覺,更具隱蔽性.
(2)易數毒性機物及所重金屬體內解代謝掉,能體內期滯留,斷積累.
(3)易於體內積累:重金屬旦進入體內便與體蛋白結合形難代謝掉化合物.
水污染類
水污染兩類:類自污染;另類污染.前水體危害較污染.水污染根據污染雜質同主要化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物性污染三類.
化性污染
污染雜質化物品造水體污染.化性污染根據具體污染雜質6類:
(1)機污染物質:污染水體機污染物質酸、鹼些機鹽類.酸鹼污染使水體pH值發變化,妨礙水體自凈作用,腐蝕船舶水建築物,影響漁業.
(2)機毒物質:污染水體機毒物質主要重金屬等潛期影響物質,主要汞、鎘、鉛、砷等元素.
(3)機毒物質:污染水體機毒物質主要各種機農葯、環芳烴、芳香烴等.工合物質,化性質穩定,難物所解.
(4)需氧污染物質:污水某些工業廢水所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酚、醇等機物質微物作用進行解.解程需要量氧氣,故稱需氧污染物質.
(5)植物營養物質:主要與工業污水含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及農田排水殘余氮磷.
(6)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水體污染,尤其海洋採油油輪事故污染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1)懸浮物質污染:懸浮物質指水含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泡沫塑料等.由污水、垃圾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廢物泄入水或農田水土流失所引起.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植物光合作用,減少氧氣溶入,水物利.
(2)熱污染:自各種工業程冷卻水,若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存某些毒物質毒性增加等現象,危及魚類水物.
(3)放射性污染:由於原能工業發展,放射性礦藏采,核試驗核電站建立及同位素醫、工業、研究等領域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定放射性污染.
物性污染
污水,特別醫院污水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往往帶入些病原微物.例某些原存於畜腸道病原細菌,傷寒、副傷寒、霍亂細菌等都通畜糞便污染進入水體,隨水流傳播.些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等污染水發現.某些寄蟲病,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通水進行傳播.防止病原微物水體污染保護環境,保障體健康課題.
球形水源
水源
球太陽系八行星唯液態水所覆蓋星球.球水起源術存歧,目前幾十種同水形說.觀點認球形初期,原始氣氫、氧化合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並形海洋;觀點認,形球星雲物質原先存水.另外觀點認,原始殼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發反應、析水.觀點認,球吸引彗星隕石球水主要源,甚至現球水停增加.
我打世界圖,我面球儀,呈現我面前部面積鮮艷藍色.太空看球,我居住球橢圓形,極秀麗蔚藍色球體.水球表面數量物質,覆蓋球70%表面.球名副其實水球.
許問:水哪?球本水?
球剛剛誕候,沒河流,沒海洋,更沒命,表面乾燥,氣層少水.今浩瀚海,奔騰息河流,煙波浩淼湖泊,奇形怪狀萬冰雪,涌清泉雨雪雲霧,些水哪呢?
原球由太陽星雲化星際物質聚合,基本組氫氣氮氣及些塵埃.固體塵埃聚集結合形球內核,外面圍繞著量氣體.球剛形,結構鬆散,質量,引力,溫度低.,由於球斷收縮,內核放射性物質產能量,致使球溫度斷升高,些物質慢慢變暖熔化,較重物質,鐵、鎳等聚集部位形核,輕物質浮於表.隨著球表面溫度逐漸降低,表始形堅硬殼.球內部溫度高,岩漿非激烈.火山爆發十頻繁,殼斷發變化,些隆起形山峰,陷形低與山谷,同噴發量氣體.由於球體積斷縮,引力隨增加,,些氣體已擺脫球引力,圍繞著球,構原始球氣.原始氣由種組,水蒸氣便其.
8. 山上山白山抱千翠,水中水黑水擁萬紅謎底為什麼是石油,解釋下
因為石油顏色是黑褐紅。
要知道這句話第二句的謎底是石油,因為石油顏色上是黑褐紅色,對應「擁萬紅」,而古代對石油的叫法就是「黑水」,而「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要注意的是第二句的「水中水黑水」,是因為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所以才稱為「水中水黑水」。
(8)石油水是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要知道早在公元前10世紀之前,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印度等文明古國已經採集天然瀝青,用於建築、防腐、粘合、裝飾、制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滲出石油的數量。
石油的形成機制在科學界一直眾說紛紜。主流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生物變油,一種是石化變油。西方主流學說認為石油是億萬年前埋藏在地下的生物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演化而來的,屬於用一點少一點,不可再生的資源。
9. 石油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去過油田,你會看到從地下采出來的石油是一種粘稠的,顏色很深的液體,人們叫它原油。
原油的顏色雖然很深,但各地產的石油並不是同一個色。大慶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門出的原油是綠色的、克拉瑪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為什麼顏色不一樣,原來裡面含的膠質和瀝青多少不一樣,含量越多顏色越深。
原油帶有各種特殊的氣味,這是由於裡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種原油有股臭雞蛋味,這是因為裡面含有硫化氫。
原油的「體重」比較輕,密度大約是水的0.75或多一點,只有極少數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說好這些是原油的「外表」狀況,那麼它的「內心本質」是由碳和氫構成。其中碳佔84%~87%左右,氫佔12%~14%左右。餘下的百分之一是極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氫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按它們的原子數從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組成石油的各種化合物「脾氣」不一樣,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這就像各種性格的人攪在一起,發揮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樣。為此,科學家決定給石油「分家」。「分家」的辦法就是加熱,也就是蒸餾。
由於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溫下呈氣體狀態,所以一蒸餾,它們就從蒸餾塔頂跑出來。
當加溫到40~150攝氏度時,就會從蒸餾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來,它們在這個溫度下呈液態。這部分液體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溫150攝氏度以上,至300攝氏度時,在蒸餾塔中部會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態,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繼續加溫,從200攝氏度加到350攝氏度時,則會在蒸餾塔下部流出另一種液體——柴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溫,從300攝氏度開始,則會在蒸餾塔底部流出沸點很高的重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重油的沸點很高,到400攝氏度也不蒸發,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熱的方法來給石油「分家」了。科學家採用減壓加熱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還有潤滑油、石蠟、瀝青等許多有用的東西。
這樣,我們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們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來了。
10. 石油液化的形態、顏色,氣味以及其他特點分別是什麼
一、什麼是液化石油氣
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組成的混合物;在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在儲存和運輸方面,既不經濟又不方便;但施以不高的壓力(
約0.5MPa)即可液化變為液體,所以稱液化石油氣。
一般在常溫下加壓以液態形式貯放在耐壓的鋼制容器中(一旦除去壓力
即可重新變成氣體)。
二、液化石油氣的性質和特點
顏色與氣味:
原本無色、無味,基本上不含硫,後專門加入特殊的臭味劑(乙基硫醇),使之具有氣味強烈、獨特、刺激性、持久性且不被其它氣味掩蓋。
氣態的比重較大:
氣態密度比空氣重1.52.0倍,液態比水輕,約為水的一半,液化氣發生泄漏後,在空氣中會象水流一樣,其氣體將沿地面和溝渠流向低窪處存滯下來,如果沒有風吹是不易散發的,所以不要在低於地面處貯存液化氣。
易燃易爆:
燃燒爆炸極限范圍大,當空氣中含有2%10%的液化氣時,一遇火源乃至石頭與金屬撞擊發火或產生靜電火花那樣微小的火種,也很容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爆炸威力極大,爆炸速度達23km/s。當存在爆炸性氣體時,千萬要記住:不拉電掣,不點火(包括產生靜電),不要產生撞擊和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