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植物可做石油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什麼植物可做石油

發布時間: 2022-08-06 03:48:30

A. 什麼植物會產石油

卡爾文在巴西熱帶叢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能長石油的樹,這種樹就是香膠樹。樹干里含有大量的樹液,樹液可不用提煉直接當柴油用。
人們只要在香膠樹上打個洞,在洞口插進一根管子,油液便會溢出來。
一棵直徑1米,高30米的香膠樹,2個小時就可收獲10升至20升的樹液。取樹液後用塞子將洞口塞住,6個月後還可以再次採油。據估計,1公頃土地種上90棵香膠樹,可年產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正在種植這種「柴油樹」。
除了香膠樹,科學家還發現了一些其他能產「油」的植物。我國的海南省尖峰嶺林區有一種油楠樹,它的樹干被砍傷以後,會流出淡黃色油狀液體來,這種液體可以像油那樣燃燒,當地的人用它來點燈照明。
油楠樹的木質內含有豐富的油脂,其可燃性能與柴油相似,故稱「柴油樹」。當削開它的韌皮部或砍斷枝丫時,油脂就會自行溢出,尤其是砍倒大樹時,油溢如泉涌。它是一種珍貴的能源樹種。
廣東省懷集、台山及海南省等地,生長著一種竹柏。它高達20至30米,每年都開花結果,果實含油量達51%,加工後既可以食用,又可作為工業用油。
美國有一種杏槐,它的膠汁經過簡單加工,可以成為一種燃料油。有人發現12種大戟科植物,都可生出類似石油的燃油。如產在北美、西歐、非洲的含油大戟,高1.5米至2米,它的膠汁狀樹液可以製成類似石油的燃料。
我國海南島尖鋒嶺、吊羅山等地的熱帶森林中,有一種油楠樹,這種喬木和「苦配巴」類似,也可產柴油,一棵樹一年可收獲多達50千克的柴油。
我國陝西省有一種白乳木,它也會流出一種白色的油,可以用來點燈和作為潤滑油;南美有一種綠玉樹,樹皮可流出白色液汁,可直接燃燒,因為像牛奶,所以又稱「牛奶樹」;南美還有一種馬利筋屬的草,會分泌出白色可燃液汁,所以被稱為「牛奶草」;墨西哥、美國和以色列等地,還生長一種叫「霍霍巴」的灌木,它的籽實含有50%的液體蠟,也可以作為燃料。
小知識大視野
西非有一種燃燒能力很強的「煤樹」,高三四米,樹身粗壯呈黑色,樹皮有光澤。這種樹含有一種油脂,非常易燃,其燃燒力比煤還大。據說,有一棵「煤樹」失火,燒了3天後,那棵樹只燒去了一些小枝丫,而樹身仍完好無損。

B. 能煉石油的植物有哪些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對能源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由於加速開采地下石油資源,從而使石油的儲存量日益減少。為了石油,甚至還引發了戰爭。

面對現實,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各國科學家都在想方設法尋找新的石油資源。有趣的是,科學家們不約而同地把目標瞄準了植物世界。他們不辭辛苦,翻山越嶺,採集標本,進行各種各樣的分析、試驗,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蒼天不負有心人,科學家們終於發現,在不少植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乳汁,而這些乳汁液中含有石油的主要成分——碳氫化合物。

澳大利亞生物能源專家,從桉葉藤和牛角瓜的莖葉中,提煉出能製取石油的白色乳汁液。經過調查,這兩種野草大量生長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生長速度很快,每周可長高約30厘米,如果人工栽培,每年能收割幾次。據估計,每公頃野草每年能生產65桶石油。如果這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話,就可以滿足澳大利亞石油需要量的一半。

美國亞利桑那州植物生理學家皮帕爾斯,也從一種叫「黃鼠草」的雜草中提煉出了石油,每公頃的野生黃鼠草可提煉出1000升石油。人工培植的雜交黃鼠草,每公頃可提煉出石油6000升。為此,亞利桑那大學還設計了提煉植物石油的工廠雛形。從事這方面研究且比較有成就的,要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梅爾溫·卡爾文教授,他不但成功地從大戟科植物乳狀汁液中提煉出了汽油,還從巴西熱帶叢林中找到了一種香膠樹,只要在樹幹上打一個5厘米深的洞,半年之內每棵香膠樹可分泌23~30升的膠汁,膠汁的化學成分同石油極其相似,不必經過任何提煉,就可直接當做柴油使用。據估計,1畝土地上種上60棵香膠樹,可年產「石油」15桶。

我國科學家在向植物要油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們在海南島找到了一種能產柴油的樹種叫油楠樹,只要把樹干砍傷或鑽洞後,油就會源源而來。通常每株油楠樹可收「柴油」34千克左右。當地居民習慣用這種油代替煤油點燈照明。

從植物中提取石油,是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石油植物的發展,為人類解決能源危機提供了新的希望。正因為如此,今天,「石油農業」已悄悄地在全球興起,一些石油植物的深開發研究已達到實用階段,如美國種植石油植物已有百萬畝,英國也開發了100多萬畝。菲律賓種了10多萬畝銀合歡樹,6年後可收獲石油1000萬桶。瑞士打算種植150萬畝石油植物,以解決全國一年50%的石油需求量。這一切極大地鼓舞了人類,能源專家們預言,21世紀將是石油農業新星耀眼的時代。

C. 可以提煉石油的植物有那些,適合在中國種植的品種有那些中國那些地方種植了

黃鼠草可以提煉「石油」
http://www.qhinfo.net/menu/kpyd/gkjqy/nykx/k10906-04.htm

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碳氫化合物的植物統稱為能源植物。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能源植物有數千種,它們可以作為石油一樣的能源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他在美國加州試種了美國香槐(一年生植物),其分泌的汁液與柴油相似,可以提煉成優質燃料。古巴香膠樹,高達30餘米,在樹上鑽一個直徑約12mm的小孔直至樹心,插一根管子即會流出黃色油狀液體,一晝夜可收集2025升油,將其放入油箱即可發動柴油發動機。金鼠草是一種草本植物,0.4公頃土地種植的金鼠草,收獲後可提煉0.8噸燃料油。 甜高粱是當前世界各國比較關注的一種能源作物,我國也進行了種植,每畝沈農甜雜2號甜高粱,收獲後可提取267;4升酒精,而酒精是一種十分優良的代用燃料。

D. 什麼植物能提煉石油

未來能源的寶庫--石油植物

隨著能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加,有限的常規化能源棗煤、石油、天然氣等,日趨緊缺,然而,正當人們對能源的前景感到暗淡和憂慮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新的再生能源棗「石油植物」。

所謂「石油植物」,系指那些可以直接生產工業用「燃料油」,或經發酵加工可生產「燃料油」的植物的總稱。例如,現已發現的大量可直接生產燃料油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大戟科,如綠玉樹、三角戟、續隨子等。這些石油植物能生產低分子量氫化合物,加工後可合成汽油或柴油的代用品。

據專家研究,有些樹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將碳氫化合物儲存在體內,形成類似石油的烷烴類物質。如巴西的苦配巴樹,樹液只要稍作加工,便可當作柴油使用。

如前所述,目前全世界植物生物質能源(主要是森林)每年生長量相當於600-800億噸石油,為目前世界開采量的20-27倍,可見潛力之大。目前,英、美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用木材加工出石油已達到實用階段。英國一家公司採用液化技術,用100公斤木材生產了24公斤石油,同時還生產出16公斤瀝青和15公斤蒸汽。美國俄勒岡州一家以木片為原料的工廠,100公斤木片可製取30公斤石油。

人們還發現,地球上存在著不少的「石油植物」,它們所分泌出的液體,不需加工或稍經加工就可作燃料使用。如澳大利亞有一種名叫輻射校的樹,含油率高達4.2%,也就是說,一噸桉樹可獲取優質燃料5桶之多。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一種被譽為「石油樹」的銀合歡樹,這種樹分泌的乳液中含「石油」量很高。巴西有一種香膠樹,割開樹皮就可流出膠汁般的樹計,它的化學成分與石油相似。據實驗,這種樹汁不需任何加工,就可當柴油使用,經簡單加工可煉制汽油。這種樹每棵每年可產膠汁40-60公斤。

經專家測試,某些芳草也含有「石油」。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產一種粗生分布廣泛的雜草,由於黃鼠等嚙齒動物很害怕它的氣味,故取名黃鼠草。黃鼠草可以提煉「石油」,大約每公頃這樣的野草可提取「石油」l000公斤;若經人工雜交種植,每公頃可提煉「石油」6000公斤。目前,美國學者已發現了 30多種富含油的野草,如乳草、蒲公英等。此外,科學家還發現300多種灌木、400多種花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

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利用玉米、高粱、甘蔗的秸稈可以生產汽油酒精,並能直接用做汽車的動力燃料。目前,美國銷售的「汽油」中,70%以上實際是酒精汽油(1:9的混合燃料)。巴西用甘蔗發酵生產酒精做汽車動力燃料。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石油植物」及其栽種的研究,並通過引種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棗「石油植物園」、「能源農場」,專家預計,在21世紀初「石油植物」將成為人類能源的寶庫。

關於建立「能源農場」的設想,卻是在一種特殊情況下提出來的,它對於人類在21世紀啟用植物「石油」能源有著深遠的意義。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臨時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因此,美國教授卡爾文想出了建立「能源農場」這個主意,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這個設想已在不少國家開始試驗。

當時,這位科學家知道,某些植物如橡膠樹,能把碳化物變成碳氫化合物棗膠汁。他想,既然橡膠樹能產生膠汁,那麼其他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也能合成類似石油的物質。要得出這樣的結論,他首先放棄了一些原有的習摜想法。卡爾文教授是一位化學家,1961年,他因為一本關於光合作用的著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金。現在他是「能源農場」的最熱心的支持者之一,他跑遍全球去尋找那種具有合成燃燒能力的植物。

在巴西,卡爾文教授看到一種名叫香膠樹的植物,並參觀了割膠作業。據他觀察,這種植物6個月內能分泌出20-30升膠汁,這種膠汁實質上就是石油,化學特性同柴油相似,所以不經過提煉,直接可以當柴油使用。今天,香膠樹大概是大自然中最理想的一種能直接提供「生物石油」的植物。

卡爾文在加利福尼亞洲找到了另一種雖不像香膠樹那樣令人吃驚,但分布非常普遍的植物,農場主們把它叫作「黃鼠樹」。卡爾文教授的實驗證明,人工製造石油並不需要幾百萬年的時問,而是21世紀就可成功的事情,那麼,剩下的一個問題是:「能源農場」的設想在工藝上是否行得通?在經濟上是否劃算?

對於這個問題,由亞利桑那州植物生理學家皮帕爾斯主持的進一步研究作出了回答。數年來,他們在「黃鼠樹」實驗農場做了一系列有趣的試驗。得出的結論是:直徑為19.3英里的圓形土地種上黃鼠樹以後,平均每晝夜可煉出500萬升石油。

亞利桑那大學還開始設計某種提煉植物石油的企業的雛型,這種企業一周內能生產450升黃鼠樹粉末。同時又在設計既能提煉石油,又能提煉乙醇的小型工廠。他們斷言,再過10年以後,工業提煉設備可以在一晝夜之間從1000噸黃鼠樹粉末中提煉出 18萬升石油和13萬升乙醇。剩下來的渣滓可以作25000億千瓦的熱電站的燃料。要達到這么大的生產規模,需要開辟面積為14萬公頃的黃鼠樹種植場,相當於美國匹茲堡市那麼大。

能夠供燃料的植物不一定都要在泥土裡才能生長。奧蘭多市凈化池裡的風信子長勢良好,污水是這種植物的最好營養物。因此,種植風信子可以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不僅可以凈化水源,而且可以得到可燃氣體,加拿大科學家在地下鹽水層中發現了兩種生產石油的細菌,一種是紅的,一種是無色透明的。它們繁殖很快,兩天可收獲一次。一平方海里的水域里一年就可生產14億升「生物石油」。

石油植物作為未來的一種新能源,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許多優點:

l.石油植物是新一代的綠色潔凈能源,在當今全世界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應用它對保護環境十分有利。

2.石油植物分布面積廣,若能因地制宜地進行種植,便能就地取木成油,而不需勘探、鑽井、采礦,也減少了長途運輸,成本低廉,易於普及推廣。

3.石油植物可以迅速生長,能通過規模化種植,保證產量,而且是一種可再生的種植能源,而非一次能源。

4.植物能源使用起來要比核電等能源安全得多,不會發生爆炸,泄漏等安全事故。

5.開發石油植物,還將逐步加強世界各國在能源方面的獨立性,減少對石油市場的依賴,可以在保障能源供應、穩定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由此看來,石油植物的開發,是解決未來能源的有效新途徑之一。難怪能源專家們指出,21世紀將是石油植物大展宏圖的時代。

E. 什麼植物被稱為石油植物

早在1977年,美國科學家就已經發現,某些綠色植物能把太陽能迅速地轉變成烴類,而烴類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就在那一年,美國科學家果然從一種叫「霍霍巴」的野生常綠灌木植物的乳葉中首次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種宛如汽油的液體燃料。經試用表明,它完全可以作為石油的代用品。說來湊巧,在巴西也發現了一棵稀奇古怪的樹,高30多米,樹齡有100多歲了。只要在樹幹上挖上一個洞,一個小時內就能流出5~10升「柴油」;半年後又可進行第二次「開采」,每公頃可產「油」50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種「柴油」勿需加工提煉,就能直接在柴油汽車上使用。實際上這種特殊的石油樹叫三葉橡膠樹,在其膠漿中有1/3是石油烴,而烴類的熱值每公斤竟有10500千卡。在馬來西亞橡膠園中,也有這種三葉橡膠樹,從其切口中流出的膠漿去掉水分後,最終物質就是一種油液。另外,在80年代初,美國一位植物科學家從藤本植物和灌木的樹汁中提取「汽油」,也獲得成功。科學家們裁種了大片美洲香槐,這種植物的白色汁液中含有油質,在它的其他部位也含有油質。為了獲取大量石油,他們就先把整株美洲香槐研碎,然後用一種有機溶劑提純。這些科學家認為,美洲香槐將是一種潛在的石油來源。在澳大利亞也發現了闊葉棉木,其枝、葉都可提煉油類,是目前世界上產油率最高的植物。

據調查,全球已發現有上千種可生產「綠色石油」的植物。加拿大正實驗兩年輪伐的楊樹能源林,美國能源部建立了5個由三角葉楊、榿木、黑槐、糖槭樹、桉樹、牧豆等組成的能源試驗林場,菲律賓種植了1.2萬公頃銀合歡,瑞士也制訂了種植10萬公頃「能源林」計劃,可解決每年石油需求量的50%。

據專家推測,全球綠色植物貯存的總能量大約相當於8萬億噸標准煤,其中有90%貯存於森林中。

在自然界生長的這類植物,能夠生出「石油」,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這種「石油」實際上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它的汁液含有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間,與礦物石油性質相近,科學家們把這類能產低分子量的植物美譽為「石油類」植物。近幾年還發現了一年生的「千金子」以及「綠玉樹」,它們也都含有類似的烴類混合物的油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一位化學家卡爾文根據這些植物的特性,1978年專門研究了幾種富含碳氫類化合物的大戟科屬「石油植物」,在加利福尼亞州種植。這些「石油植物」的莖桿內含有一種碳氫化合物的白色乳狀液,割開它們的表皮,白色乳狀液就會流出來,經提煉,每公頃竟能生產14~16立方米的「石油」。這種植物耐旱性強,成活率高,在貧瘠的乾旱地區也能生長。而且,這些「石油」在燃料時,不會產生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因此,不會污染環境,確是一種理想的清潔的植物燃料。人們把這類植物稱為「石油草」。由於卡爾文培育出的「石油草」為人類開辟了一個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的新天地,從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F. 石油植物有哪些

地球上存在著不少的石油植物,它們所分泌出的液體,不需加工或稍經加工就可作為燃料使用。如澳大利亞有一種樹,含油率高達4.2%,也就是說,一噸這種樹可獲取優質燃料5桶之多。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一種被譽為石油樹的銀合歡樹,這種樹分泌的乳液中含石油量很高。

經專家測試,某些芳草也含有石油。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長一種粗生分布廣泛的雜草,由於黃鼠等嚙齒動物很害怕它的氣味,故取名黃鼠草。

黃鼠草可以提煉石油,大約10000平方米這樣的野草可提取石油l000千克。若經人工雜交種植,10000平方米可提煉石油6000千克。目前,美國學者已發現了30多種富含油的野草,如乳草、蒲公英等。此外,科學家還發現300多種灌木、400多種花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進行石油植物及其栽種的研究,並通過引種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石油植物園、能源農場,專家預計在21世紀石油植物將成為人類能源的寶庫。

G. 石油植物有哪些

人們還發現,地球上存在著不少的石油植物,它們所分泌出的液體,不需加工或稍經加工就可作燃料使用。如澳大利亞有一種名叫輻射校的樹,含油率高達4.2%,也就是說,一噸桉樹可獲取優質燃料5桶之多。

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一種被譽為石油樹的銀合歡樹,這種樹分泌的乳液中含石油量很高。巴西有一種香膠樹,割開樹皮就可流出膠汁般的樹計,它的化學成分與石油相似。據實驗,這種樹汁不需任何加工,就可當柴油使用,經簡單加工可煉制汽油。這種樹每棵每年可產膠汁40千克至60千克。

經專家測試,某些芳草也含有石油。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產一種粗生分布廣泛的雜草,由於黃鼠等嚙齒動物很害怕它的氣味,故取名黃鼠草。黃鼠草可以提煉石油,大約10000平方米這樣的野草可提取石油l000千克。若經人工雜交種植,10000平方米可提煉石油6000千克。目前,美國學者已發現了30多種富含油的野草,如乳草、蒲公英等。此外,科學家還發現300多種灌木、400多種花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石油植物及其栽種的研究,並通過引種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石油植物園、能源農場,專家預計在21世紀初石油植物將成為人類能源的寶庫。

H. 能產石油的植物是哪種

有一天,卡達文發現了一種小灌木。他用刀子劃破樹皮後,一種像橡膠的白色乳汁便流了出來。然後,他對這種乳汁進行化驗,發現它的成分和石油很相似,就把這種小灌木叫做「石油樹」。

接著,卡達文便忙碌起來,既選種,又育種,還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試種了約6畝地的「石油樹」。結果,一年中竟收獲了50噸石油,引起了人們對「種石油」的興趣。

此後,美國便成立了一個石油植物研究所,專門從事「種石油」的研究試驗。這個研究所人員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有一種黃鼠草中就含有石油成分,他們從一公頃這種野生雜草中提煉出約一噸的石油來。後來,研究人員對這種草進行人工培育雜交,提高了草中的石油含量,每公頃可提煉出6噸石油。

在巴西,有一種高達30多米、直徑約1米的喬木,只要在這種樹身上打個洞,一小時就能流出7千克的石油來。

菲律賓有一種能產石油的胡桃,每年可收獲兩季。有一位種石油樹的能手,種了6棵這樣的胡桃樹,一年就收獲石油300升。

人們不僅在陸地上「種」石油,而且還擴大到海洋上去「種」石油,因為大海里的收獲量更大。

美國能源部和太陽能研究所利用生長在美國西海岸的巨型海藻,已成功地提煉出優質的「柴油」。據統計,每平方米海面平均每天可採收50克海藻,海藻中類脂物含量達6%,每年可提煉出燃料油150升以上。

加拿大科學家對海上「種」石油也產生了興趣,並進行了成功的試驗。他們在一些生長很快的海藻上放入特殊的細菌,經過化學方法處理後,便生長出了「石油」。這和細菌在漫長的歲月中分解生物體中的有機物質而形成石油的過程基本相似,但科學家只用幾個星期的時間就代替了幾百萬年的漫長時光。

英國科學家更為獨特,他們不是種海藻提煉石油,而是利用海藻直接發電,而且已研製成一套功率為25千瓦的海藻發電系統。研究海藻發電的科學家們將乾燥後的海藻碾磨成直徑約50微米的細小顆粒,再將小顆粒加壓到300千帕,變成類似普通燃料的霧狀劑,最後送到特別的發電機組中,就可發出電來。

目前,一些國家的科學家正在海洋上建造「海藻園」新能源基地,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人工種植栽培,形成大面積的海藻養殖,以滿足海藻發電的需要。

利用海藻代替石油發電,具有兩個優點:1.海藻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通過光合作用再循環用於海藻的生長,因而不會向空中釋放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有利於保護環境。2.海藻發電的成本比核能發電便宜得多,基本上與用煤炭、石油發電的成本相當。據計算,如果用一塊56平方千米的「海藻園」種植海藻,其產生的電力即可滿足英國全國的供電需要。這是因為海藻儲備的有機物約等於陸地植物的4~5倍。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海藻發電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

當前,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地進行海藻培植,並將海藻精煉成類似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用於發電,從而開辟了向植物要能源的新途徑。

I. 什麼樣植物可以榨出石油

地球上貯藏的煤炭和石油資源很有限。據科學家估計,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整個地球上的煤用不了200年,石油用不了100年。這是十分令人擔憂的。因此,科學家們想到:可不可以從植物身上榨出石油呢?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梅爾溫·卡爾文教授對這一問題做了深入的研究,並予以肯定的回答。卡爾文曾從世界各地收集了3000多種含碳氫化合物的植物標本,並對2000多種植物進行了栽培和製取石油的試驗。結果發現,大戟科的許多植物所產生的一種乳狀汁液中,竟含有30%~40%類似石油的碳氫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稍經處理就可以作為石油的代用品。

更令人驚奇的是,1978年,卡爾文在巴西熱帶叢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能長石油的樹——香膠樹。這種樹屬於蘇木科,為常綠喬木。其樹干里含有大量的樹液——一種富含倍半萜的柴油。這種樹液可不用提煉,直接當柴油用。人們只要在香膠樹上打個洞,在洞口插進一根管子,油液便會排出。一株直徑1米、高30米的香膠樹,2小時便可收得10~20升樹液。而取樹液後用塞子將洞口塞住,6個月後還可以再次採油。據估計,一公頃土地種上90棵香膠樹,可年產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已開始種植這種柴油樹。

無獨有偶,我國的林學家在我國海南省尖峰嶺林區,也發現一種會產柴油的樹——油楠。它也屬蘇木科,為常綠大喬木。其樹心含油狀樹液,可燃性同柴油相似,當地居民常用它替代煤油來照明。科學家曾對樹液化學成分進行測定分析,其結果表明,樹液中含依蘭烯、丁香烯等11種化合物。一棵油楠樹通常可產油幾千克,最高可達幾十千克。有關部門已制定了保護和發展油楠樹的計劃。

科學家相信,將來人類將大規模地通過種植石油樹來獲取石油。

J. 可以直接生產石油的植物被稱為石油植物嗎

生產石油。如巴西熱帶森林中的「香波樹」,只要在樹上挖個洞,油就會流出來,一棵樹每天的出油量可高達25千克。美國的「黃鼠草」和澳大利亞的叢粒藻等,也都能提煉出石油,且產量不低。我國地大物博,也不乏石油植物,如海南省的油桶樹,砍掉樹干,油就會源源而來,一棵樹每日能產「柴油」10~15千克。

石油植物的發展,為人類戰勝能源危機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因為如此,目前「石油農業」已在全球悄然興起。美國所種植的石油植物達幾百萬公畝之多,英國也已開發石油植物1000萬公畝。菲律賓種植了120萬公畝的銀合歡樹,據估算在6年後可收獲石油1000萬桶。瑞士打算種植10萬公頃石油植物,他們希望以此來解決全國50%的石油需求量。

[我還想知道]

隨著高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對某些石油植物的深層次開發研究已進入實用階段。例如:利用木屑來生產石油,其轉換率已達70%;利用蒸汽蒸餾技術來處理桉樹,每公頃桉樹可提煉石油20多噸。

岩石中不僅有水,還有微生物,它們能吸收與石油伴生的氣體做養料,因此對這些微生物進行分析,也可以幫助科學家找到油田。例如,西伯利亞的石油就是用這一方法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