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資源為什麼動盪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石油資源為什麼動盪

發布時間: 2022-08-05 15:53:41

『壹』 導致原油價格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庫存變化 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OECD的庫存水平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指示器,並且商業庫存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要明顯強於常規庫存。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3. 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OPEC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IEA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他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IEA的26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4. 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特徵是期貨市場的影響顯著增強,目前已經形成了由期貨市場向現貨市場傳導的價格形成機制。盡管國際原油市場的投機活動不是油價上漲的誘發因素,但由於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機會缺乏,大量資金進入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了國際油價,並使其嚴重偏離基本面。
5. 匯率變動 相關研究表明,石油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弱相關關系。由於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標價的石油產品的實際收入下降,導致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維持原油高價作為應對措施。
6. 異常氣候 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的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的價格變化。另外,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7. 利率變動 在標准不可再生資源模型中,利率的上升會導致未來開采價值相對現在開采價值減少,因此會使得開采路徑凸向現在而遠離未來。高利率會減少資本投資,導致較小的初始開采規模;高利率也會提高替代技術的資本成本,導致開采速度下降。
8. 稅收政策 政府幹預會使得市場消耗曲線凸向現在或未來。跨時期石油開采模式的稅收效應依賴於稅收隨時間變化的現值。例如,稅收現值隨時間減少會改變開采順序的決策。和不征稅相比,稅收最終還是會減少任意時點上的凈收益,也就減少了相應時期開採的積極性。而且稅收會降低新發現儲量的投資回報。

『貳』 石油為什麼漲價如此惡劣買不到

分析國際石油漲價的原因及落實我們國家應對的措施是急切的

國際石油價格,從去年開始,就基本上處於一種逐步上揚的態勢。目前,世界石油的價格上升到每桶55美元左右。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世界石油有漲有跌,但是基本都穩定在每桶三十美元以下。

對於中國來說,這些年我們石油的使用量大約在2.4億噸左右。其中,自己生產的大約有1.6億噸,進口大約有0.8億噸。進口量大約占國內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面對世界石油價格動盪和上揚,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作出客觀冷靜的分析是首要的,並且拿出切實立即可行的措施出來,是非常現實的。

自從前蘇聯在國家政治上發生重大變化以後,美國就一直處於一種單邊的國家行為之中。九十年代,美國對於世界還處於一種調整過程,而在進入二十一世界之後,就變得更加有持無恐的地步。自從小布希通過一切手段上台之後,美國的內外政策和策略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過去世界,基本上從政治局勢的大流上看,有三種力量存在著。一種是以美國為首的一股力量,一股是以蘇聯為首的力量,還有是那些不結盟國家的力量。隨著原蘇聯國家政治的重大變化,使得那個激烈碰撞的敵對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就是美國對世界的單邊霸權的形成和行為。今後,世界面臨的是一個維護和平和破壞和平的力量對比之中,所有的國家都必須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

美國在維系和擴張著他的霸權的時候,是通過軍事和經濟來支撐的。因為從政治行為上,美國已經失去了讓全世界相信他的政治基礎和道德行為准則。在這幾年,美國在自己對外的所有行為上,始終就是保持住一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准則。什麼聯合國憲章,國際法准則,國家之間的相互尊重,等等的一切,都對美國的對外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上的約束。

在我們分析石油漲價的因素的時候,我們如果不首先認識到這一點,其他的都是一種妄言。

美國目前維系和擴張其霸權的手段,就如同上面所說的,只有兩種。一種就是軍事行為,一個就是經濟行為。經濟行為是首先的,也是整個國家所有行為的基礎。而隱含在這經濟行為中的核心,就是美元體系。對外殖民掠奪的方式,美國已經從十八世紀的最原始手段,發展到今天通過美元體系的運作,來達到同樣掠奪世界經濟的目的。我們千萬不要淡忘發生在九十年代的東南亞經濟危機,還有就是這些年經濟困境不斷的南美經濟,值得現在的中國政治家們好好研究和應對。特別是發生東南亞的經濟風暴,我們國家更要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來對待。

美元體系的建立,是有歷史時間過程的,是從英鎊的世界地位上轉承過來的。從英國的殖民歷史,要研究出英鎊建立的歷史進程。並且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前後過程,看看美元體系是如何建立、轉承和變化的。而目前石油價格上漲,其實是美元體系變化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今天的世界石油的價格變動,不能再簡單認為就是一個世界石油需求的變化引起了石油價格的變化。因為從這一兩年世界石油生長和消費上看,世界石油的供求關系並沒有發生重大的矛盾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關系的是,那個維系這世界霸權的美元體系,面臨著重大的歷史危機。只是在這個危機沒有全面徹底爆發的時候,美國在通過一切手段在掙扎著。關於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關心的人可以通過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和這次世軍石油價格劇烈變化的原因和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他們是嚴格不同的兩個方面的問題。

現在的世界,是大多數國家都直接和間接地大量持有美元。也就是說通過美元的「堅定信心」,使得一些世界上很多人和很多的國家在相當程度上都持有大量的美元。而且,通過以美元為交易方式的金融衍生業務,又使得很多外國的投資者對美元的衍生交易物是通過美元去持有的。美元的貨幣及貨幣的衍生虛擬化,使得美國目前對於世界存在著大量的放債行為。而這個放債的過程,美國是更本不希望償還的。通過變換方式,可以使得那些通過物流方式獲得財富的人,通過美元體系的轉化,使得這些物流方式的財富在美國所得之後在相當程度上變成了泡影。比方說我是一個設備商,通過設備出口獲得一個單位量的財富。通過美國的金融方式,獲得一種虛擬於貨幣之上的衍生物以電子符號的方式存留著。當這個電子符號所代表的真正物流價值貶值或者成為袍泡影的時候,就是美國無償地佔有了一個單位價值的物質。對於國內來說,肉是爛在鍋里,無外乎是今天左口袋的錢倒到右口袋,明天右口袋的錢又倒到左口袋,物流價值方向並沒有變化。

所謂世界經濟秩序和規則,包括熱衷得不得了的世貿協定,說白了就是美國人所制定的符合美國人利益的經濟秩序和規則。在世界,特別是在中國,有相當程度的人,特別是在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面上,為了一個所謂的協定還在那裡歡欣鼓舞。不要說被冷靜的國人所恥笑,就是那些獲得最大利益者,在未來的歷史當中都是不會有什麼值得尊重的意義實現的,只是現在在一旁悄悄偷偷地樂著罷了。

維系著霸權,是有兩個方面的。一個是維系霸權的代價,一個是維系霸權獲得的利益。因此對於霸權的經濟代價和收益,才是美國行為的真正准則。美國人從來是不會設計一個只有代價而沒有收益的事情。在代價和收益之比上,收益率小了美國都是不願意乾的。這次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侵略佔領,就是盤算之後感覺到可以獲得最大利益才決心做的。因為這個過程可以給他帶來兩個最大利益,一個是經濟上的利益,一個是軍事上的利益。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只是經濟上的利益,而軍事上的利益又一次被人們所忽略和淡忘了。

至於代價,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有的人說美國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死亡了一千多人,用美國人珍惜生命來證明美國這次戰爭是不值得的。這種論斷是一片謊言,是最無恥的謊言。美國資本家從來就沒有珍惜生命的概念,無論是對待世界人民還是對待本國人民,都始終是吸血成性的。所謂的廉恥,只是穿著禮物面對冠冕堂皇的公眾場合的時候一副裝神弄鬼的偽君子德行。對美國政治人物的認識,就從美國兩百年間的原始積累到現代發跡的過程中的事實中去認識就可以了。不要用他們所描繪的假象當事實去認證,而是用歷史事實去印證這些醜陋無比的貪婪群體們。

這次世界石油的大漲價,首先要看看這世界石油的掌握著是誰。通過這次石油價格的巨大變動,那些持有美元的人和國家,還能說什麼?而對於美國來說,無外乎是再多印點鈔票,講電子符號上的數字改大一點。就如同一口鍋,獲得每碗湯的代價是恆定的。但是為了獲得最大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鍋里的骨頭可以一直放在那裡,但是加水的過程是不斷的。現在的美元體系的維持,其實就是美國一個不斷「加水」的過程。只要是體系維系著,美國的「湯」就在那裡叫賣著,「水」也就不停地加著。

『叄』 石油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媒體一直在說石油資源面臨枯竭

我記得在上學的時候老師說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它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變,形成屬於生物沉澱變成油不可再生的物質。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1、石油生成的時間非常長。根據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羅紀生成。意味著石油的形成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可再生能源。

2、石油在用途廣泛,需求越來越多。現代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石油,現在我們的日常一些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飛機、輪船、工廠都離不開石油,同時它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的原材料。

『肆』 西亞石油資源特點的是什麼石油雖然給西亞帶來了財富,但是西亞的局勢一直動盪不安,為什麼

西亞石油資源豐富,品質好,易開采,成本低。沙特伊朗伊拉克阿曼科威特都是世界產油大國,出口供應份額很大。石油國很有錢。石油是國際戰略資源,控制石油可以打擊敵國經濟軍事,美國是世界老大,自然要打擊競爭對手、分割西亞國家,打擊敵國威逼盟國控制產油國,世界大石油基地是是非之地、紛爭戰亂多發地,油庫也是一個讓很多人丟掉性命的世紀印度寶石。中國進口石油來源主要是伊朗沙特蘇丹北非南美,遠洋油輪運輸,進口比例大時難以找到穩定充足油源,容易被切斷運輸通道、進口中斷、國內經濟軍事困難。很難降低,除非你大幅減少用油量、國內供油量暴增、減慢經濟發展減少需求量、增加更多國際可靠兄弟供油國。

『伍』 原油漲跌受什麼影響

哪些因素影響石油價格的漲跌?
(一)石油的商品屬性——供求關系決定油價方向
決定原油價格長期走勢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於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給彈性較小,所以在沒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以及重大技術創新出現時,影響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決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經濟和石油需求增長較快,而石油供給相對增長緩慢,石油剩餘產能明顯不足,導致石油供求處於脆弱平衡狀態。油價大漲不同於以往的最大特點——就是需求拉動型增長,而2008年7月以後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關鍵在於美國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進入調整期,石油需求增長明顯放緩,這表明傳統經濟規律和理論仍然是有效的,決定價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關系。2008年以來在各國採取相應的措施促進經濟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寬松的貨幣政策——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存款准備金率),製造業反彈,全球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趨勢,尤其是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普遍走在了復甦的前列,使得國際石油需求有所增長,國際油價持續上漲。
石油消費量的增長趨勢要大於石油產量的趨勢,相對來講對石油需求要大於石油的供給,使得石油價格上漲。
(二)石油庫存——影響油價波動預期
1.何為石油庫存
石油庫存分為商業庫存和戰略儲備,商業庫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在石油需求出現季節性波動的情況下企業能夠高效運作,同時防止潛在的原油供給不足;國家戰略儲備的主要目的是應付石油危機。
2.石油庫存與油價
石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是復雜的,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減少當期供應,從而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增加當期供應,從而導致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三)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油生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四)匯率因素
由於國際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為標價,因此美元匯率也是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美元升值時,國際上黃金、石油、銅等大宗商品原料價格有下跌的壓力;反之,當美元貶值時,此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將上漲。
自2002年到2010年7月,由於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大幅貶值,導致原油價格節節攀升。美國為了緩解次貸危機所採取的利率調整和匯率政策,直接帶來了流動性泛濫,引起了全球通貨膨脹和美元持續貶值,導致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油價在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推動下疊創新高,因而,美元與油價之間存在典型負相關關系,美元疲軟將會支撐油價上漲。
(五)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全球經濟的增長會通過改變石油市場的需求量影響石油價格,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的增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石油價格的變化趨勢與美國GDP變化趨勢大致一致,全球經濟狀況對石油價格也對石油價格的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使油價的大幅下跌,之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石油價格也不斷上升。全球經濟比較景氣時,人們會加大對工業的投資,對石油等資源的需求會增加,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轎車、家用電器等的不斷普及也會加大對石油的消耗,從而使石油需求增加,致使油價上升。同理經濟不景氣時,對石油的需求降低,使油價下降。
(六)替代能源的發展
從能源消費結構圖中可以看出,石油的消費目前為止仍處於首位。石油在短期內還不可能被其他資源所替代,對石油的需求短期內仍會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價格變化趨勢相同,上升的趨勢表明能源品價格一直在上漲,這預示著在沒有找到新替代品的情況下,稀缺能源類產品價格會繼續上升,天然氣與煤炭價格的持續上漲對石油價格的上漲也起到支撐和推動作用。
(七)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緊張的地緣政治強化了國際石油市場對供給收縮的預期。針對石油設施的恐怖襲擊、石油工人罷工、產油國政局動盪等地緣政治因素都會對國際油價帶來沖擊。
氣候狀況會影響到原油的供給和需求,比如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國際油價,但它對整個國際油價的影響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價格發生變化。
(八)國際石油投機因素——加劇油價的短期波動
目前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上,國際投機資本的操作是影響國際油價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場的投機與市場預期往往加大了原油價格的波動,國際原油市場中投機因素對原油價格有著10%-20%的影響力。尤其是某些突發性事件發生的時候,大量的投機資本便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上進行操作,加劇了國際石油價格的動盪。
在低油價時期,投機基金的規模比較小,對國際事件在石油期貨價格形成中的作用放大能力有限。隨著石油價格的逐步上升,石油期貨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機基金,投機基金的規模變得越來越龐大,「羊群效應」也越來越明顯,任何敏感數據的出爐和事件的發生,如石油庫存變化、油田爆炸、地緣政治關系、工人罷工以及氣候變化等,在大規模投機基金的作用下,其影響都會驟然放大,加劇油價的波動。
(九)人們的預期——心理因素助長油價波動
近幾年,對美元貶值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使得大量的投資基金選擇長期投資石油以規避通脹風險。短期內又有大量的投機資本進入石油市場利用各種預期或題材炒作,放大了油價上漲的趨勢。投機資金藉助於經濟波動或一些突發事件,引導和利用人們的預期,在現貨和期貨市場上大肆炒作。預期的變化和投機行為互相影響,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互相推動,使得油價向上或向下突破關鍵價位後出現了類似於「超調」的特徵,加劇了石油價格的波動。
如果世界經濟復甦前景好於預期,經濟金融市場信心得到恢復,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美元繼續大幅走軟,那麼,國際油價上行趨勢將更加明顯。如果爆發新的金融沖擊,世界經濟復甦遇阻,出現第二次經濟衰退,為防止滯脹美元在政策主導下轉為強勢,那麼,國際油價運行平台存在下移的可能。

『陸』 石油為什麼一直跌

一,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於求。
首先,油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歐佩克的預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2890萬桶,是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該需求水平低於上月歐佩克成員國的日均產量及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每日生產3000萬桶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增加,庫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實際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頁岩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穩產,國際石油市場出現的供應過剩情況是油價下跌不可否認的誘因之一。

二,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二:國際政治局勢和人為意圖的刻意打壓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一跌再跌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來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為因素的博弈。長期來看,頁岩油從供給增長和價格傳遞兩個層面降低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這種供應的多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加劇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原油產量博弈。這就有形成了另一種市場聲音-「政治意圖的刻意打壓」。美國為了控制國際經濟的脈搏,首先要對中東國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節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再不團結一致,原油價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體披露稱,伊拉克將對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質油給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歐佩克緊急會議上,盡管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建議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仍維持維也納會議上的論調,堅決不減產。很明顯,沙特要把美國頁岩油扼殺在搖籃里,再加上華爾街投行在唱空。油價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續做空。至於底在哪,根據對頁岩油成本的數據跟蹤,沙特心中有個底價。通過這輪大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頁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續放緩,供應過剩不斷累積爆發的一個結果。此外,供應過剩的量持續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歐佩克放棄擔當市場調節者角色,進而引發市場價格戰。

三,影響之一:油價大幅下跌,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重拳」
俄羅斯全國的GDP有近50%來源以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壓,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一種制裁。種種跡象表明,油價的下跌與國際的政治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四,影響之二:油價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的下跌,引起了大眾商品的連鎖反映,銅、糖、豬肉、大豆等產品均出現供給過剩現象,而對市場的投機機構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東航、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國際油價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油價快速下跌,3家企業不得不雙倍賠付,截至2008年底共賠付人民幣8億元。油價下跌,金銀避險需求刺激貴金屬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出油價目前持續破位已經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最對貴金屬來說反而構成利好刺激,因人們在擔心經濟放緩的同時,避險需求則會提升,金銀顯然成為首選。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金銀表現一直比較強勁的原因。

『柒』 分析我國石油安全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

1.國際石油「需求動盪」將會威脅到我國石油安全
國際能源署日前表示,2005年的石油需求增幅將會較去年創紀錄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依然脆弱的全球石油供應鏈仍有可能再次重演2004年需求動盪的一幕。國際能源署在月度報告中表示,去年的需求暴漲完全出乎市場人士預料,因此難以排除今年再度出現意外的可能。預計2005年的日原油需求量將增加140萬桶,低於去年的265萬桶。2004年的原油需求增幅是1976年以來最大的,幾乎是最初預期的兩倍。同時,美國東北部的寒冷天氣及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可能再次削減配額的擔憂推動紐約期交所石油期貨再度逼近每桶50美元大關。二月份交割的輕質低硫原油報每桶49.26美元。目前外界猜測,由於夏季駕車季節前需求通常疲弱,歐佩克可能進一步削減產量,以推高油價。但國際能源署將第二季度對歐佩克石油的需求量調整到每天2680萬桶,僅略低於該組織目前日產2700萬桶石油的產量上限。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稱,挪威、加拿大和俄羅斯冬季的惡劣天氣將增加全球對歐佩克石油的依賴程度。由於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需求增量佔全球41%——這一比例在今年還會增加,國際石油「需求動盪」也將威脅到我國石油安全。
燃油稅不開征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2.燃油稅不開征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曾曉安表示,國家將結合當前形勢,根據節約能源和道路交通稅費改革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燃油稅的改革方案,擇機開征燃油稅。燃油稅開征受阻於「擇機」長達10年之久。1999年通過的《公路法》修正案,將開征燃油稅正式列入法案,上升到法律層面。隨後出台的《交通和車輛稅費改革實施方案》,對我國燃油稅的納稅人、納稅環節等都做了明確規定。當燃油稅的推出看起來順理成章的時候,卻一再擱淺。

此前,許多人把燃油稅不能開征,歸結為油價太高,這種托辭顯然難以令人信服:第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開征燃油稅的時候,將低油價作為必要前提。第二,油價的變化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油價的高低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實際上,國內外油價本身就是一個互動關系:國內油價高的時候,國際油價更高,國內油價相對而言仍是低的(如目前的情況);國內油價低的時候,國際油價更低,國內油價相對仍然是高的(如2006年和去年年初,國際油價下跌而國內油價不調整)。
3.汽車產業發展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在第五屆長春汽博會期間舉辦的中國汽車·長春論壇2007峰會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的專家王忠宏公布了一項研究數據,數據顯示,到2020年,即使嚴格控制下中國石油需求量仍將翻番,同時,機動車耗油量占石油比重將不斷增加,將由2000年的三分之一增加到60%,屆時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17%。快速增長的汽車工業對中國石油供應安全構成挑戰。

『捌』 原油價格下跌原因有哪些

由於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給彈性較小,所以在沒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以及重大技術創新出現時,影響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決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1、原油庫存與油價
原油庫存和需求數據公布後,油價選擇向上或向下波動的方向,從而直接影響倫敦和新加坡布倫特油的走向,帶動油品價格向上或向下波動。原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是復雜的,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原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減少當期供應,從而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原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增加當期供應,從而導致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2、美元匯率因素由於國際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為標價,因此美元匯率也是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美元升值時,國際上黃金、原油、銅等大宗商品原料價格有下跌的壓力;反之,當美元貶值時,此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將上漲。
但是,美元匯率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只是暫時的,而且不夠顯著。統計分析顯示,WTI原油期價與美元指數的相關系數為-0.22,這說明在油價波動中,美元匯率相對於原油的供求關系來說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小。
3、世界經濟發展狀況全球經濟的增長會通過改變原油市場的需求量影響原油價格,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的增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一般用原油消費對GDP的彈性系數來表示。然而,經濟增長率的變化不只可以用來解釋中長期的油價上升,短暫經濟衰退導致的油價回落也可在經濟數據的變化中顯現出來。
4、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原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原油資源和控制原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緊張的地緣政治強化了國際原油市場對供給收縮的預期。氣候狀況會影響到原油的供給和需求,比如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原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國際油價,但它對整個國際油價的影響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歐美許多國家用原油作為取暖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價格發生變化。
5、地緣政治因素石油是一種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是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其對國家的經濟、軍事、安全等有著重大的影響。國際原油的市場價格的變化往往會受到地緣政治和產油國政局因素的影響。地緣政治和產油國政局因素對油價的影響主要從兩個方面發揮作用。其一是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原油供給量真實下降;其二是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對未來供給減少的擔憂,但實際供給量沒有減少。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石油定價權。該組織為了維護各成員國的利益,對各成員國實施嚴格的生產上限制度,並且每當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候,該組織各成員國將施行減產的政策,以達到維護高油價,獲取高額利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