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我國石油被稱為什麼
擴展閱讀
鑽戒鑽石純度一般多少 2025-05-13 18:38:53
什麼是社會成本社會收益 2025-05-13 18:37:47

我國石油被稱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04 15:37:29

A. 石油在我國古代又被稱為什麼,至少4個名稱

石油在古代曾被稱為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火油、石腦油、石燭等等。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先使用了「石油」的名稱,指出「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並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B. 石油被人稱為什麼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C. 石油被稱為 A.「工業的糧食」 B.「工業的血脈」 C.「工業的血液」 D.「工業的脊樑」

答案C
工業生產離不開能源,傳統的能源主要是煤和石油.因為煤和石油就像糧食和血液一樣能夠為人提供能量,而煤是固態的,石油是液態的,所以分別被形象地比喻為「工業的糧食」和「工業的血液」.本題主要提問關於石油被稱為什麼.所以應該選C

D. 我國第一個油田是大慶油田石油常被稱為什麼

大慶油田被譽為「世界石油開發史的奇跡」

E. 石油被譽為什麼

石油被譽是「工業的血液」

石油在工業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的燃料動力資源,它的許多優點是其他燃料所無法比擬的。如在物理性質上,石油是可以流動的液體,比重小於水,比其他燃料容易開采;佔有的容積小,容易運輸。同時,與一般燃料比較,它的可燃性好,發熱量高,1 千克石油燃燒起來可以產生1萬多大卡的熱量,比煤炭的發熱量高1倍,比木柴的發熱量高4~5倍。此外,石油又有易燃燒、燃燒充分和燃後不留灰燼的特點,正合於內燃機的要求。所以,在陸地、海上和空中交通方面,以及在各種工廠的生產過程中,石油都是重要的動力燃料。在現代國防方面,新型武器、超音速飛機、導彈和火箭所用的燃料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石油除用作工業燃料外,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現代有機化學工業就建立在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的綜合利用之上。從石油中可提取幾百種有用物質,其經濟價值遠遠超過作為燃料燃燒的經濟意義。石油化工可生產出成百上千種化工產品,如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洗滌劑、染料、醫葯、農葯、炸葯和化肥等等。石油產品不僅在民用中佔有重要地位,現代化的工業、農業、國防都需要石油及石油產品,尤其對工業意義重大。

由於石油具有優越的物理、化學性質,作為能源,有很高的發熱量;作為原料,不僅產量大,而且廣泛用於國民經濟和各個部門。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能用於所有的工業部門中,是促進國民經濟和工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化的工業離不開石油,就像人體離不開血液一樣。因此,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F. 近些年來,我國的石油進口量逐漸增加.石油被稱為「國民經濟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能源,也是

汽油、柴油、煤油、瀝青、液化石油氣的晶體類型都屬於分子晶體,分子中碳原子數越多,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沸點越高,根據沸點高低可比較分子中碳原子多少.沸點由低到高為液化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石油分餾,先出石油氣,然後是汽油,再就是煤油.剩下的是重油,重油裡面又能分出柴油、瀝青、石蠟等.汽油、柴油、煤油、瀝青、液化石油氣中碳原子數如下表:

汽油柴油煤油瀝青液化石油氣
碳原子數7-1116-1811-16>201-4
故答案為:液化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瀝青;
(2)乙烯分子中碳碳雙鍵較為活潑,可以發生加成、加聚、氧化等多種化學反應,將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乙烯和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無色的1,2-二溴乙烷,所以溶液的橙紅色褪去,反應方程式為Br2+CH2═CH2→CH2Br-CH2Br;乙烯在催化劑存在條件下發生加聚反應,反應方程式為,聚乙烯;催熟.

G. 中國發現了50億噸石油,被稱為第二個「大慶」,是哪裡

引子

《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由此可見,「中華」這個詞彙表達了祖輩對我們美好的希望與信心,表明了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傳承的美好品質。生活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賴以生存的是這片物產豐饒的土地。她慷慨地饋贈給我們一切需要的物資,讓我們能夠順利地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

《經濟學解說》將資源定義為人類生產生活的消耗品。其中的自然資源就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不可多得的寶物。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中必不可少的有很多,其中煤、石油、礦等是最珍貴的不不再生資源

更有網友對於這件事情做出了非常「犀利」的回答,那就是:中國的石油資源再多,中國的油價也絕不可能下降!的確,即使發現了再大的油田,即使石油的儲存量再大,油價下跌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這是因為石油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能源,是真真正正用一點少一點的資源。

結語

其實,不可再生資源也並不是完全的不可再生,它指的是在被人類消耗後,這樣的資源需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可以再生,因此,對於人類發展來說,他們幾乎是不可再生了。對於這樣的資源,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一定要盡全力珍惜保護,合理利用,不能造成一點浪費。因為每失去一點這樣的資源,可能都會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影響人類接下來的生產生活。

H. 石油為什麼被稱為"黑金",石油什麼顏色

黑金最早形容石油,體現了石油的價值。後來演變成非法收入的意思。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 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3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三分之一。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4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4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

"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

"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路,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七千多萬立方米。

至於"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

I. 你知道石油被稱為「黑色金子」嗎

石油是一種褐色或黑色的可燃性礦物油。它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也有人稱它是「工業的血液」。 早在漢朝的時候,我國人民就已經知道用石油來燒飯點燈了。人們用鑽井的辦法,把石油從地底下取出來送進煉油廠,把中間接一部分提煉成為煤油,用來點燈,燒爐子都很方便,這樣石油就一下子出名啦。後來,人們把石油裡面比煤油輕的部分,提煉成汽油,給汽車、飛機的發動機做燃料,又把比煤油重的部分煉成柴油,給拖拉機的發動機做燃料。這些發動機叫做「內燃機」,它們的用處還多著咧。大的可以裝在輪船、軍艦和火車頭上,小的可以用來抽水。打穀,還有更小的可以裝在模型飛機上…… 可見,石油中還有比柴油更重的「重油」剩下來,該怎麼辦呢?於是,人們把重油中的油提出來,留下的瀝青送去鋪路。在瀝清路上行車很平穩,灰塵也少,有人也叫它「柏油路」。 從重油中提煉出來的油,還可以煉出各種各樣的潤滑油。提起潤滑油往往把它當作配角不去注意。其實,現代的機器沒有它硬是不行。不但如此,就是用錯了牌號也不行。如果你把普通的潤滑油加在縫紉機里,踏起來准會十分費勁。噴氣式飛機的發動機,有一根主軸每分鍾要轉一兩萬次,必須用特別的潤滑油才行,如果加錯了油,一定會出大事故。別看潤滑油是個配角,卻是非常重要的啊! 從石油中還能煉出石蠟、凡士林、油漆溶劑等等,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 石油有這么多的用處,自然是個「寶」了。因此人們給它一個稱號:「黑色的金子」。 事情還沒有結束,科學技術不斷地向前發展。 化學中有一門「有機化學」。它本是專門研究生物——動植物——體內的化合物的,但這句話早就過時了。因為人們發現有機物里全都含有碳,並且大多數含有氫,所以有機化合物是碳和氫的化合物,在化學上又簡稱為烴[tīng]。很多有機物除了含有碳氫以外,還含有氧、氮、硫等其他元素,不過這些都只是碳氫化合物的「變種」——衍生物——罷了。人們又發現有機物分子里的碳原子是相互聯接在一起的。最簡單的分子只有一個碳原子,復雜的可以有成千上萬個碳原子。它們排成的隊形,簡直像大型團體操那樣千變萬化,因此有機化合物的種類實際上是無窮無盡的。人們在逐步摸清底細的過程中,不但用人工方法造出了有機物,更造出了許多生物體內從來沒有過的有機物,其中很多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品。例如,合成染料和葯品,早就大量生產了。從那時起,人類才真正有了「有機化學工業」。 這與石油有什麼關系呢? 自從有了有機化學工業以後,人們就千方百計地替它找尋合適的原料。首先找到了煤,後來才找到了石油。石油也是碳氫化合物,所以把它作為有機化學工業的原料,可以說再合適也沒有了。 你可知道,化工廠又是用什麼樣的石油原料呢? 在開採石油的時候,或者在煉油廠加工石油的時候,有一股氣體產生,裡面含有很多碳氫化合物。這股「石油氣」在煉油廠用處不大,有時還要特意把它燒掉,以免發生危險。煉油廠里有時還產生一種「輕油」,它比煤油輕,但作為汽油卻不合格,用處也不大。但是這股「石油氣」和「輕油」正好是化工廠的合適原料。現在,石油化工廠除採用這兩種輕質原料外,又向重質油方面發展了。 目前「石油化工」產品的品種越來越多,已經很難說出確實的數目了。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就不少,如做雨衣的聚氯乙烯;做梳子、肥皂盒等日用品的聚苯乙烯;做水壺的半透明塑料聚乙烯;稱為「合成羊毛」的聚丙烯腈;「的確涼」的原料滌綸;象海綿一樣的泡沫塑料;還有各種合成橡膠製品、葯品、合成洗衣粉、染料、農葯、香料和大名鼎鼎的塑料工「聚四氯乙烯」等都可以從石油中製造出來。 石油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後,它的用途是越來越廣了。看來它將勝過金子,「黑色的金子」這個稱號終究是要過時的。

J. 石油被稱為什麼黃金

石油被稱為黑色金子
原因:

1、 石油被譽是「工業的血液」 石油在工業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的燃料動力資源,它的許多優點是其他燃料所無法比擬。
2、石油的使用量和開采量十分巨大。當然石油所帶來的利潤非常高。
3、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十分珍貴。價格也較為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