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平台還能建設多少年
擴展閱讀
有什麼按弦工具嗎 2025-05-13 22:08:49

石油平台還能建設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2-08-04 09:29:33

A. 石油還能開采多少年

樓主您好!地下石油天然氣資源還能開采多少年,目前還不能估計出准確值。

經常會在媒體上見到這類言論:石油再過40年就枯竭,天然氣60年後就開采完了。實際上,油氣開采未必會導致資源最終枯竭,上述言論顯然是沒有理解「儲采比」的含義。

在化石燃料統計中所用的「儲采比」,是指在給定的區域內(如國家或地區),年底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產量的比值。也就是說,保持產量不變時現有的剩餘可采儲量還可采多少年。這個概念常被誤認為是油氣枯竭論的佐證,但實際上儲采比的分子(剩餘可采儲量)和分母(當年產量)都在不斷變化。如2003年石油儲采比為41年,2011年反而增至54.2年。這個數據可在BP公司《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世界能源統計評論》)中可以查詢到。

地下油氣資源不是一個常數,而是隨著人們的認識和技術進步不斷變化。在生產消費過程中,油氣資源形成這樣一個鏈條:資源量→可采儲量→生產量→消費量,前者不斷為後者提供數量。油氣生成有數億年的歷史,如果把1854年波蘭葯劑師依格納茨•盧卡西維茨在波蘭克羅斯諾市附近的波坡卡開發的油礦場作為現代石油工業的開始,至今開采也才160年歷史,盡管人們大量開采但還不至於短期枯竭。

當今世界,盡管油氣可采儲量和產量持續增加,但需求量增長更加強勁,油氣供應難以支持經濟增長,表現出石油供不應求,具體顯示出原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持續降低。同時,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影響油氣供應,因此,為了確保油氣供應,不被國外油氣牽制,世界各國將能源的注意力逐漸聚焦於深層和海洋的常規油氣資源以及非常規油氣資源,這就成為開采儲量的來源。

為獲取更多的油氣資源,油氣田勘探朝向地球深層發展,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圍內21個盆地發現了75個埋深大於5000米的工業油氣藏。我國元壩氣田成為迄今為止埋藏最深的大型海相氣田,氣藏埋深6500米左右;近30年來西半球發現的最大油田——巴西盧拉油田位於水下2000米、鹽砂岩下5000米。2013年初,在海洋作業上約有500座自升式平台和250座半潛式平台在運作。

在再生能源尚不能替代化石燃料之前,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成為全球石油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定義,非常規油氣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從地下開採的油氣,有非常規石油如油砂、頁岩油和緻密油,非常規天然氣如緻密氣、煤層氣、頁岩氣和天然氣水合物。一類是合成燃料,包括煤制油、天然氣制油和生物質制油。

現今在加拿大阿薩帕斯卡爾油砂礦,載重400噸的巨型卡車每天數萬車次運輸油砂到加工廠;在中國撫順地區,數百座頁岩油干餾爐聳立;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油頁岩干餾爐,每天每座干餾油頁岩6200噸;委內瑞拉在奧里諾科地帶尋找超重原油,使得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超過沙烏地阿拉伯躍居世界首位;世界上煤制油最高產量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在美國豎立著數萬個井架在開采頁岩氣;生物質能技術也在不斷獲得突破,生物質制油也有望在將來進入產業化⋯⋯所有這些都說明,人們正在用非常規手段獲取石油天然氣。

因此,地下石油天然氣資源還能開采多少年,目前還不能估計出准確值。

希望對您有幫助!

B. 中國石油還能開發幾年

我國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僅為130億噸-160億噸,天然氣最終可采資源量更少,僅為10萬億立方米-15萬億立方米,目前我國每年消耗的原油量為2.6億噸左右,去年純進口量已近6000萬噸,占國內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所以中國的石油最多還能用80年。

C. 誰能告訴我長慶油田還能開發多少年

按目前速度算估計60年是沒問題的,現在石油年產量一般在2000萬噸,石油總資源量85.88億噸,你自己算算看 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當量摺合原油儲量在內),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 長慶油田 資源量、產量:擁有石油總資源量85.88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10.7萬億立方米,同時還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岩鹽、煤層氣、鈾等資源。 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年產量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成為國內僅次於大慶油田的第二大油田。截至2007年底,長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06億噸,天然氣497億立方米。

D. 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還能建設幾年

這個很難講。近兩年國內的石化、石油行業的建設確實是已經開始放緩了。工程也越來越少了,在建的也大多是些小項目。很多工程管理類和施工類的公司都開始轉戰國外市場。主要是中東和非洲,環境不是太好,不過可以過去干個一兩年,苦點錢。照國內目前的現狀來看,未來幾年應該會是石化、石油行業建設的低潮期。對管工和鉚工的影響會很大。不過對焊工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焊工的就業面要比管工和鉚工要大的多。也沒有太多的行業限制。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石化類的工程隔幾年就要有一次大修、改造。光是這些大修改造也能養活一大批人。我原來再中石化施工行業一國企,後來跳槽到了外企的工程管理公司。

E. 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石油還能用50年左右。

2021年,全球石油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日產量為11751萬桶,日消費量為121857萬桶。這與歐佩克國家人為限產有關——以此支撐較高價格,以這些指標計算,石油還夠人類使用50年。

影響油價上漲的因素有:

1、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是影響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當全球原油生產跟不上需求時,即供不應求時,會導致油價出現上漲的情況。

2、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與石油價格呈反相關,即美元指數走弱時,資金會從美元市場流入原油市場,刺激原油上漲,從而帶動油價上漲。

3、經濟發展情況

當經濟復甦,或者快速發展時,會增加對原油的消耗、需求,刺激油價上漲。

4、戰爭的影響

當戰爭發生時,會增加對原油的需求,也會影響原油的生產,以及避險資金流入原油市場,導致石油價格的上漲。

5、政策影響

生產原油的主產地,出台相關政策,減少或者限制原油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油價上漲。

F. 中國的石油資源還能維持多少年

據石油專家以往的推算,地球上石油只夠使用40-50年。然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托馬斯·戈爾德教授於去年11月提出新學說,斷言「距石油枯竭還有500年」,語驚四座。
石油起源於古生物遺體的「有機成因說」已被普遍認同,中學教科書都是這樣記述的。而戈爾德教授卻站在「無機成因說」的立場上提出了「地下深層可燃氣學說」,認為石油並不是起源於生物,而是起源於地下100-300公里深處的甲烷。

G. 世界石油還能維持多少年

目前世界可開採的石油儲量不及80億立方米了```社會是要發展的,石油的使用量將越來越大,最樂觀的專家也覺得不超過60年,悲觀的人估計只有35年左右```
另外目前都在開采北冰洋的石油,海底石油,以及尋找新的能源,比如:可燃冰``同體積的可燃冰所蘊涵的能量是石油能量的5倍以上!

H. 中國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用多少年,還是開采多少年,這是兩個問題。石油天然氣作為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短期內是無可取代的,而且天然氣作為更清潔,更廉價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耗結構中已經佔到了最大的比例。寄希望於新能源,如風能,核能,地熱等,是人類美好的願望,且其比例結構逐漸上升,但是取代石油天然氣,還為時尚早。
從勘探開發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石油天然氣,每年的新增儲量都要大於采出量,就是說,我們的採收率或者采儲比還很低,這取決於技術手段,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採收程度會逐漸提高,也就說說,短期內,具體說大約100年內,吃石油飯碗還是有保障的,但是隨著人類能源消耗的劇增,地質儲量遠遠不能滿足。所以才有了低碳,低能耗,積極發展新能源的措施與政策。
個人愚見,因為我是學石油的,希望大家探討。

I. 目前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目前我們所謂的石油還可以用多少年,是基於儲采比這樣一個概念。所謂儲采比,就是石油的 reserved to proction ratios,就是目前地下可控儲量與采出的石油的比率,而根據bp公司的資料(2006),我們的石油以目前這樣的水平,可以用40.5年;可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從六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直到現在,盡管我們的石油需求在猛增,可是我們的石油儲采比始終維持在40到50年這個樣子,如果按照40年前的說法,我們現在應該就沒石油了阿!可是實際情況是,我們對於我們生存的地球還是了解太少了,我們的勘探程度不是很高,特別是在我國,石油應該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甚至是可預見的一段時間還會繼續為人類生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