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石油儲量是多少
全球石油儲量為17339億桶(2446億噸)。
英國石油公司的2019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指出,截至2019年年初,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為1.7萬億桶。委內瑞拉石油儲量最大,為3030億桶;其次是沙特的2970億桶。
隨後是加拿大(1670億桶)、伊朗(1550億桶)、伊拉克(1470億桶)和俄羅斯(1060億桶);美國的儲量則少得多,為610億桶。
2018年,全球石油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日產量為9470萬桶,日消費量為9980萬桶。這與歐佩克國家人為限產有關——以此支撐較高價格。
以這些指標計算,石油還夠人類使用50年。但問題在於,探明儲量是沒有保證的,因為開采並不總是劃算。10月初,俄聯邦礦產開發署完成了對本國油田的清查——只有67%的油田是盈利的。也就是說,近1/3的油田收不抵支。
盡管鑽探了更多新鑽井,但今年上半年美國頁岩油開采量僅同比增長1%,而2018年同比增長了7%。這可能說明主要礦床已經接近枯竭。
全球石油成因
它的過程與煤炭的形成有點類似,比如煤炭的形成是從泥炭、褐煤、次煙煤、煙煤、無煙煤,很明顯無煙煤要比褐煤好得多,但需要時間的沉澱。
而石油形成則需要經歷沉積、腐泥化、乾酪根,經過地質化學的催化裂解形成最初的石油,再經過轉移富集形成油田,最後被發現變成人類能利用的石油資源。石油和煤炭都是生物質成因,有朋友誤解為煤炭是植物,石油是動物,但其實是錯的,石油也主要以植物形成。
2.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石油
BP石油公司在2017年6月份發布了《2017年世界能源統計報告》,2016年底全球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2707億噸
3. 如今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儲量
對於如今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儲量呢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如按現代的開發速度,不足150年內會將儲存在地殼層中的原油層徹底開發完畢。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人類開采利用石油生物能源己有近2百年歷史了,目前,從表面上看,人們只知道地殼層中的原油層(碳化物沉積層)是天然的能量資源,是天然資源的能源財富,各國都把它視為寶藏。
原油層也是重要的一環,破壞自然規律是會受到懲罰的,要權衡好利益與生存的關系,人類今後能源的發展應取向於綠色能源方面,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溫差能、滲透能和原子能等等,只有這樣去想和去做,不要再做出無知的違背自然規律的蠢事,保護好地球完整存在的自然性,我們才可以為後代作出交代。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准確?
4. 中國石油有多少
我國歷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
年份 石油資源量(億噸) 天然氣資源量(萬億平方米)
1987
787.46
33.6
1994
940
38.04
2006
1068
52.65
建國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三次油氣資源評價。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評價成果是:石油1068億噸,天然氣52.65億立方米。油、氣總資源量比1994年分別提高了14%和38%;油、氣可采資源量比1994年分別提高了40%和57%。
此次油氣資源評價顯示,我國陸上石油資源為822億噸,其中東部419.7億噸,中西部372.38億噸,南方25億噸;海上石油資源246億噸。剩餘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50億噸,而待發現探明的石油可采資源為68億噸,其中,東部25億噸,西部21億噸,中部3.4億噸,海域19億噸。
我國陸上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噶爾和鄂爾多斯(行情 資訊)五大盆地。海上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占海域的48.7%。
從新增可采儲量的趨勢看,1991~1995年,中國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儲量1.23億噸;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億噸;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億噸;預計2006~2010年間年均新增1.8億噸左右。
據有關資料統計,2001~2005年新增儲量中,隱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間的30%左右增至66%;低滲儲層儲量由45%升至65%,深層(大於3500米)和復雜碳酸鹽岩油藏儲量由46%升至66%。預計這種趨勢將會繼續加大。
國土資源部最近公布的統計結果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全國石油剩餘經濟可采儲量20.43億噸,天然氣剩餘經濟可采儲量24490億立方米。
5. 中國的石油探明儲量是多少
國石油資源量為800億噸左右,得到證實的儲量極為有限。截至2004年底,探明原油儲量40億噸 據世界石油大會估計,中國常規可採石油總資源114.9億噸,居世界第9位
美國已探明石油儲量大約為220億桶,居世界第12位。然而,美國石油產量卻呈連年減少趨勢。除一些客觀原因外,美國刻意保護本國石油資源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從產量來看,1973年美國平均原油日產量高達920多萬桶,而去年的原油日產量平均不到574萬桶,比30年前減少了近38%。從消費量來看,1973年美國的石油產品消費量為日均1730萬桶左右,而去年的消費量則高達2004萬桶,比30年前增加了274萬桶,增幅高達16%。在石油消費量增加的同時,國內產量卻在下降,美國刻意保護本國石油資源的戰略顯而易見。
根據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的數據,目前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約為1.032萬億桶,其中中東地區佔了全部儲量的2/3。原油探明儲量最多的五個國家都在中東地區,居首位的是沙烏地阿拉伯,其探明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4以上,其次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朗,分別佔世界總儲量的10.9%、9.48%、9.35%和8.69%。
石油產量居全球前5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11.63%)、沙特(11.33%)、俄羅斯(9.46%)、伊朗(4.95%)和墨西哥(4.7%)
6. 中國石油儲量多少億噸
中國的石油儲量60億噸,在世界排名第八位。前七位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沙特、伊朗、伊拉克、加拿大、阿聯酋。中國石油儲藏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3%,可開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石油是一種戰略儲備物資,而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對整體經濟沖擊的程度。對石油進口國而言,戰略儲備是對付石油供應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的進口量,而在於抑制油價的上漲。
7. 地球上有多少石油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石油? 法國石油研究所估計,世界石油資源的極限數可能是一萬億噸,至少是現在探明的常規石油儲量的十倍。而可採石油儲量的極限數在二千六百億噸左右,如果包括深海(二百米以上)和南北兩極地區,可達三千億噸。其中有一千三百五十億噸埋在海底。 這是對地球石油資源的比較 新的估計。現在 世界上誰也不能 精確地回答地球 上到底有多少石油這一間題。 另據美國《油氣雜志》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一期報道,截至一九七八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八百七十八億噸。大致分布為:中東五百零六億噸;歐洲一百三十四億噸;拉丁美洲和北美洲一百零三億噸;非洲七十九億噸;亞洲及大洋洲五十四億噸。從國家來說,儲量超過十億噸的有十四個國家。其中有四個國家儲最超過五十億噸,它們是:沙烏地阿拉伯、蘇聯、科威特和伊朗,有三個國家集中在波斯灣地區。沙烏地阿拉伯的儲量為二百二十七億噸,居首位;科威特和伊朗的儲量分別為九十億六千八百萬噸和八十億八千萬噸,分別占第三、第四位。第二位是蘇聯,儲量為九十七億噸。
8. 中國發現80億噸大型油田,為什麼開采權給了韓國呢
眾所周知,在現在這個依靠工業化實現和維持現代化的世界,能源一直是一個國家工業得以持續發展並不斷壯大的一大命脈,而工業所需的能源一般來說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除了太陽能和風能以及一些其它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還有許多存量較少較難發現及開采,並且用一點少一點的自然資源,這其中以石油最為明顯,而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工業化國家來說其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任何一個想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如果缺少石油資源那麼其肯定就無法實現崛起和強大之路,這對於我國來說也是如此。
其實既然是我國政府所做的決定,那麼就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及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角度所做出的決定,其實真實情況正是這樣,我國所作出的這項決定正是出於共贏的角度。因為我國的開采技術有限,而這片油田的出油量又巨大,正好韓國在某些方面擁有更好的技術,因此便尋求與韓國進行合作共贏,共同開發這份油田。當然,既然是我國勘測發現,那麼主導權當然在我國手中,而我國也擁有開采權,只不過是借韓國的技術實現此處油田的最大利用,據悉,這片油田的石油分配我國與韓國分別占據三分之二與三分之一,因此大頭依然是在我國這方,當然,韓國開采出的石油越多,我國獲利的自然也就越多,因此,這項決定對於我國發展來說當然是有極大的益處,並且是一項共贏的決定,也有利於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共處。
9. 208.6億噸石油是多少桶
石油的常用衡量單位「桶」為一個容量單位,即42加侖,摺合約158.98升。因為各地出產的石油的密度不盡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一般一噸石油大約有7桶。輕質油則為7.1-7.3桶不等。
那麼一般石油,208.6億噸=1460.2億桶
輕質油,208.6億噸=1481.06億桶~1522.78億桶
10. 世界石油儲量是多少
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分布為,中東地區探明儲量995.8億噸,佔全球總探明儲量的57.4%。主要集中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達和敘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儲量達849.3億噸。該地區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4%。北面地區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297.6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儲量為245億噸,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蘇聯地區,獨聯體國家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106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6.11%,其石油產量為4.9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4.5%。其中俄羅斯石油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此外,亞太地區探明石油儲量52.4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5%;非洲地區為11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6.6%;南美地區探明石油儲量134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7%。(參見http://info.news.hc360.com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區消費量與石油資源擁有量存在嚴重失衡現象,而石油資源在國家發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此全球圍繞油氣資源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歐、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不超過世界總量的22%,而其石油消費卻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近80%,於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說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歐盟7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除了從中東進口石油外,歐盟藉助非洲許多國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優勢」,在非洲石油開發中已領先一步。西方大國對石油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和爭端和不斷加劇,資源戰略成為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強危機處理能力,經歷過石油危機的西方大國先後立法、以確保石油的戰略儲備。如美國制定的《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有《石油儲備法》、德國有《石油及石油製品儲備法》、法國制定的《關於工業石油儲備庫存結構的58-1106號法》,都明確規定了儲備目標和規模。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於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點的石油消費。中國正加快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力爭在幾年之後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夠達到180天的安全消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