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延長石油為什麼能開采
擴展閱讀
海灣石油有什麼危險 2025-05-15 02:50:57
成本的要素費用有哪些 2025-05-15 02:32:55

延長石油為什麼能開采

發布時間: 2022-07-30 03:49:21

① 延長石油就是殼牌嗎

延長石油是殼牌的。
延長殼牌石油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2月,屬中外合資企業,是由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殼牌(中國)有限公司、陝西天力投資有限公司三方股東共同注資成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拾億柒仟陸佰萬元整,公司投資總額為人民幣叄拾壹億零玖佰萬元整。
殼牌中國 殼牌在中國的發展軌跡已經超過一個世紀。目前,殼牌是在中國投資最大的國際能源公司之一。殼牌所有的核心業務都已進入中國,包括上游業務(石油天然氣開發和液化天然氣)、下游業務(包括油品和化工)和項目與技術部門(包括殼牌全球解決方案部和煤氣化業務)。殼牌在中國的總部位於北京。 殼牌是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國際能源公司之一; 殼牌是中國最大的國際潤滑油供應商(數據來源:克萊恩公司); 在中國,約有600家殼牌加油站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在中國,遵循殼牌商業原則,與合作夥伴一起,通過在教育、環境、 能力建設三個領域開展一系列的社會投資項目,為社會的發展做一份貢獻。

② 有幾個石油公司在中國開采開採的那部分就貴他們私人所有嗎

沒有,也不可能成為他們的。

③ 史上今日:2月10日 中國勘定第一口油井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孔祥宇 [責任編輯: 呂芮光]

④ 有誰了解陝西延長石油的發展史

陝西延長石油馳名中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國家,而陝西省延長縣又是中國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地方。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位於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延長油礦的前身「延長石油官廠」,創建於1905年,是中國陸上開發最早的油田.20世紀初,清朝政府腐敗貧弱,民族工業得不到發展,又少得可憐,石油工業幾乎是一張白紙。據光緒三十一、三十二兩年(1905~1906年)的海關貿易資料統計,每年要支付1500萬兩以上的巨額白銀,從歐美各國進口「洋油」,為國家大漏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德國人來延長調查石油,1903年發生德帝國主義企圖開采未遂事件後,延長石油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光緒三十年(1904年)11月,陝西巡撫曹鴻勛秦請試辦延長石油廠,得旨允准,1905年撥地方官款銀八萬一千兩為開辦資本,派候補知縣洪寅為「總辦」,自此,創辦了「延長石油官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聘請日本技師佐藤彌市郎在延長縣西門處勘定延一並,獲得工業油流,是為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延安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延長油礦是中國石油工業之母。經過近百年來的發展,延長油礦已經成為全國500強企業之一。2000年,延長石油工業集團公司實現年 原油104萬噸,年加工原油349萬噸,年銷售收入76.76億元,年實現稅利16.46億元。

⑤ 中國私企可以開採石油嗎

不可以,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長石油有權利開采

⑥ 延長石油陝北有哪些露天礦

延長石油陝北沒有露天礦。
露天礦是把覆蓋在礦體上部及其周圍的浮土和圍岩剝去,把廢石運到排土場,從敞露的礦體上直接採掘礦石。
當礦體埋藏較淺或地表有露頭時,應用露天開采比地下開采優越。剝去上部岩土的工作稱為剝離。剝離岩土量與采出礦石量的比例稱為剝采比,剝采比過大的露天礦,露天開采成本高,應改用地下開採的方法。

⑦ 延長石油,廠址在哪是國營還是私企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所在地區:陝西-延安-寶塔 詳細地址:七里鋪 公交查詢 駕車導航 聯系人:嚴主任 電話:0911----2493001 延長石油集團為陝西省國資委監管的國有獨資企業,其轄區為我國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個石油系統外企業可以進入的區域,延長石油集團的成立即標志著我國石油開采業放開經營試點的失敗,同時也標志著我國石油開采業恢復全面壟斷經營的新開端。二是延長石油集團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各方面均無法相比,其大小好比一棵大樹與一片樹葉,根本構不成競爭關系,故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引入新的競爭者。我們之所以在「老四」或「第四」上加了引號,主要是要引起讀者注意,從實際規模講其距離我國石油行業第四名還相差甚遠,只不過按時間順序其位於行業第四進入者。 延安孕育了延長石油。歷經百年滄桑,延長石油已成為原油采煉雙雙突破千萬噸、年銷售收入近千億元的國家大型石油企業,也是帶動延安城鄉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延長石油上繳延安的稅費持續快速增長,始終是延安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005年,延長石油上繳延安稅費為88億元,2009年增至207億元,年均增長23.8%。今年1—5月份,上繳延安各級財政102.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23%,全年預計上繳將達到250億元。 延安,還是延長石油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油氣煤鹽一體化綜合發展戰略的主戰場。2006年—2009年,延長石油在延安區域累計投資662億元,佔到企業總投資的73%,成為拉動延安經濟增長的有生力量。 穩油氣轉方式 保障延安持續發展 延安,是延長石油建設國家千萬噸級的原油生產供應基地的核心區域。過去4年,延長石油在延安用於石油勘探、產能建設及環保項目總投資達到507億元,去年延安的原油產量達到886萬噸,占集團總產量的78%以上。 近年來,延長石油調整油田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實現了原油增長方式主要由依靠新井增產到依靠科技提高單井產量、實現生產穩定增長的重大轉變。 據了解,近年來延長石油承擔了國家級技術與產業示範科研項目、陝西省「13115」等科技攻關項目,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逐步探索出開發特低滲油藏的集成配套技術,使油田年遞減率由13%降至9%。 如今,延長石油把天然氣作為成長性、戰略性工程,實現了「油長氣短」的產業格局向「油氣並舉」大轉變,相繼打出了一批高產氣井,今年將新增探明天然氣儲量1000—1200億立方米,累計形成天然氣產能6億立方米;投資14億元的兩個天然氣液化廠(LNG)項目也將在今年建成。按照 「十二五」規劃綱要,到2012年,延長石油在延安地區形成天然氣產能50億立方米;到2015年,形成產能80億立方米,新增地方財政12億元。 加大投資調結構 助推延安工業經濟轉型 延長石油認真履行發展延安老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按照「保油、增氣、擴化」的要求和「油氣並重、油化並舉、油氣煤鹽綜合發展」的產業戰略,加快發展油氣煤化工產業和裝備製造業,使之形成優勢互補和深度轉化的產業格局。目前延長石油在延安境內有兩個煉油廠和一個石化廠,去年煉油加工量達到965萬噸,占延長石油總加工量的81%以上。 據了解,投資47億元的楊庄河煉化一期項目已於去年建成投產,每年新增利稅18億元。投資20億元的楊庄河二期乙苯/苯乙烯等項目已開工建設,煉化公司35萬噸/年輕烴裂解項目正在加緊前期工作。延長石油依託當地資源及煉廠優勢,投資219億元,在富縣即將開工建設油煤氣綜合化工項目,並與延煉、楊庄河項目配套,形成百萬噸烯(芳)烴規模,建成百億元的綜合化工園區。利用自產聚丙烯,在黃陵建成了1200萬條/年編織袋生產線。 圍繞石油主業,延長石油已在延安甘泉建成了12萬噸/年油套管項目。在安塞正在建設陝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今年上半年部分項目可建成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每年新增財政收入2.5億元。此外還將投資15億元,與國內專業鋼管生產企業合作,在安塞建設50萬噸/年無縫鋼管項目,預計2015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實現利稅5億元。 在以延長石油為主體的國有企業投資和項目建設的強力推動下,延安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2009年完成生產總值66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2%。投資對延安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拉動經濟增長9.3個百分點。而衡量投資拉動的重要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更是達557億元以上,增長37%。 扶持地方產業 帶動延安城鄉協調發展 石油產業的崛起,使延安的吳起、志丹、安塞、子長等國家貧困縣提前脫貧。延安利用石油稅收反哺農業,在全國率先全部免收農業稅,158萬農民提前實現「零負擔」。 近年來,延長石油以帶動延安城鄉發展為使命,大力扶持地方相關產業發展,使老區人民共享企地改革發展的成果。集團公司投入大量資金,規劃建設延安黃河引水工程、洛川現代蘋果產業園會展中心和延川黃河乾坤灣景區,積極參與延安市南溝門水庫建設。 依託石油產業,延安已形成油田工程、物流、建築等企業集群,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納稅大戶。其中石油配套企業20多個,年產值近30億元。近幾年來,石油產業還帶動了延安房地產、通信、金融、醫療、教育、旅遊、商貿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拉動社會消費650億元以上,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繁榮。 石油產業還拓寬了當地社會就業的渠道。去年,延安市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目前,延長石油集團在延安區域直接從業人員達到6.13萬人,僱用農民工1.5萬人以上,其中90%以上的職工和短期用工都來自當地。隨著企業發展規模擴大,延長石油集團在延安的用工總量還將持續增長,未來幾年將新增勞動用工2萬人以上。 現代文明生活方式在延安的鄉村落地生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在延安,油田開發到哪裡,鄉村公路就修到哪裡,油區綠化就延伸到哪裡;橋架上了山樑,電送到了農戶。過去4年,延長石油先後投資10億多元,與延安相關縣(區)共建油區柏油路328公里、砂石路5246公里,成為連接城鄉的「致富路」。過去4年,延長石油用於環保項目的投資超過50億元,建成投運了36個油田污水處理及回收項目、18個煉化環保項目,建成清潔文明井場3.18萬個,綠化油區公路1.46萬公里,基本完成環保治理規劃目標,實現了採油污水「零排放」的目標。 在石油產業的帶動下,延安的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圍繞適宜人居與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著力把延安建設成為 「全國紅色旅遊首選之地」,延安的城市輻射帶動功能日益增強,城市人口達到了36萬人。如今,住房、汽車、餐飲等成為延安百姓消費的持續熱點。2009年,延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3元,增長24.4%;農民人均純收入4268元,增長20.2%;新增汽車2.4萬輛,增長67%。 延長石油的發展離不開延安地方政府的支持。「支持延長石油集團,就是發展延安經濟。」這早已成為延安幹部群眾的共識。延安市委書記李希、市長陳強多次到延長石油的項目建設工地查檢指導工作,要求延安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互相支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全力以赴提供優質服務和良好環境保障,推動延長石油加快發展、做大做強,早日跨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 根據延長石油產業結構調整和「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未來5年,延長石油將在延安總投資1100億元,年均投資200億元以上。通過投資拉動、項目帶動、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奠定企業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隨著石油采煉規模穩步擴張、天然氣開采、能源化工、裝備製造等一批項目的投產,延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靠,城鄉協調發展將呈現全新局面 詳細請點此地址: http://www.sxycpc.com/yanchang/basic/web/

⑧ 誰開采出我國第一桶石油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位於陝西省延長縣石油希望小學校內。陝西延長石油馳名中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國家,而陝西省延長縣又是中國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地方。

我們的祖先在2000多年以前,就發現了石油。早在東漢時期,著名史學家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里就記載著上郡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秦漢時的高奴,即今延安附近,包括延長、延川在內。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說明當時境內河面有漂浮的原油,可以燃燒。其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雲: 「清水又東徑(經)高奴縣合豐林水,地理志謂之洧水也。故雲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有肥,可接取用之。」說明遠在漢代,我國人民已會燃用石油了。 近代開采延長石油,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史稿·礦政》說:「石油則陝西延長、甘肅玉門、新疆庫爾喀喇烏蘇」,連同其它礦產,「或官辦、或商辦、或官商合辦」。延長油礦是中國石油工業之母。鴉片戰以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中國,企圖染指陝北石油資源。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有一個叫漢納根的法國人,到陝北作了一番偵察,回到天津,與德國領事及德商世昌洋行密謀掠奪延長石油開采權,並串通大荔縣於顏彪,夥同延長縣紳士劉德馨、鄭明德等人,私簽合同,企圖開采延長油礦。此事激起陝西人民的極大義憤,旋即被地方政府察知,陝西巡撫在全國人民護路保礦愛國聲勢下,將開采權收為國有,抵住了帝國主義掠奪延長石油的陰謀。 延長石油始引起官方重 視。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月,陝西巡撫曹鴻勛奏准朝廷,撥銀8100兩為資<屯墾經費),開辦延長油廠,並令知縣洪寅為總辦。經武漢化驗油質,成分特佳。並聘日本人前往延長查勘,油苗頗旺。清政府決意興辦。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創建延長石油官礦局,並派軍隊分段修築西安至延長道路。經在陝任教習的日本人阿部正野郎的介紹,聘日本佐滕彌市郎任技師,派人赴日本購買鑽井煉油機器,雇日本鑽井技佐6人。陝西省政府並派出由雲飛等4人,赴日學習石油工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開鑽,在延長縣城西門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產量1.5噸。

這是中國陸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稱老一井。此井鑽采成功,標志著中國工業開採石油的開始,從此揭開了中國石油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油的歷史。1985年,國務委員康世恩為這口井題名:「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此井保存至今,作為歷史的見證。

延長石油所煉制的燈油,「勝於東洋,能敵美產」。這個消息轟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除日本外,美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沙俄、德國也對延長石油垂涎三尺,均遭到中國人民的反對。 1935年,延長解放。延長油礦回到人民的懷抱,收歸公有,歸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延長油礦在邊區政府的支持和關懷下,克服重重困難,恢復擴大了生產。從1936年至1949年的14年問,共打井25口,生產原汕319S噸,平均年產比前26年增長1.24倍,有力地支援了前線,被譽為「功臣油礦」。1944年,毛澤東親筆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邊區特等勞動模範陳振夏題詞:「埋頭苦幹」。 1978年「延一井」加深至118米,1985年再加深到152米,採油工具也由原來的櫓台機器變為現代抽油機,日產油曾達3000公斤。
編輯本段油井現狀
1985年,國務院原副總理兼石油部部長康世恩為該井題詞「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延一井」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此井停產保護。

⑨ 我國石油公司中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外,為什麼還有陝西地方企業

中國汽油猛漲的真正原因

月23日,在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和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再次提高成品油銷售價格。北京地區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2005年發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平均每升93號油大概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4.24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2元漲到4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從今年3月份的3.18上漲到7月份的4.06,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
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謝謝大家幫頂,大家有工夫就轉貼,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

⑩ 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是什麼

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位於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延長油礦的前身「延長石油官廠」,創建於1905年,是中國陸上開發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陝北有石油,最早見之於東漢著名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載道:「高奴(今延安)有水可燃」。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在任延路經略龕使期間,對陝北延長一帶的石油作了考察和研究,並在《夢溪筆談》中寫道:「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第一次提出了「石油」這個科學命名。20世紀初,清朝政府腐敗貧弱,民族工業得不到發展,又少得可憐,石油工業幾乎是一張白紙。據光緒三十一、三十二兩年(1905年~1906年)的海關貿易資料統計,每年要支付1500萬兩以上的巨額白銀,從歐美各國進口「洋油」,為國家大漏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德國人來延長調查石油,1903年發生德帝國主義企圖開采未遂事件後,延長石油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光緒三十年(1904年)11 月,陝西巡撫曹鴻勛秦請試辦延長石油廠,得旨允准,1905年撥地方官款銀八萬一千兩為開辦資本,派候補知縣洪寅為「總辦」,自此,創辦了「延長石油官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聘請日本技師佐藤彌市郎在延長縣西門處勘定延一並,獲得工業油流,是為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用小銅釜提煉原油,每日可得燈油12.5公斤,中國煉油工業由此萌芽。延長石油官廠的創辦和大陸第一口油井的投產,結束了中 國大陸不產石油的歷史,填補了舊中國民族工業的一項空白,在中國石油發展史上起到先驅作用。延安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延長油礦是中國石油工業之母。經過近百年來的發展,延長油礦已經成為全國500強企業之一。2000年,延長石油工業集團公司實現年產原油104萬噸,年加工原油349萬噸,年銷售收入76.76億元,年實現稅利16.46億元。石油鑽采與加工已成為延安經濟的龍頭產業。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可謂功蓋華夏,現已成為人們了解中國石油發展史和觀光游覽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