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煤和石油本質區別是什麼
一個是固體,一個是液體,
❷ 煤和石油的關系
從理論上講,石油主要由水中低等生物(包括浮游植物(藻類)和浮游動物)經過地球化學、生物化學、熱變質等作用後形成的;煤炭則主要是由陸生高等植物經過煤化作用形成的。從本質上講,兩者的「母質」都是生物有機質,可以稱為「同源」。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2)煤水和石油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在顯微鏡下,可以識別出煤中三大類基本有機成分鏡質組(主要源於植物的木質素和纖維素)、隋質組(植物組織經過絲碳化作用形成的富碳成分)和殼質組(植物的孢子、花粉、角質層、木栓質體、基質鏡質體等構成的富氫成分)。
存在於樹皮之中的高等植物的木栓質體和主要由高等植物的木質纖維組織形成的腐殖質,在溫度和壓力尚不太高的條件(石油地質學上稱之為「低熟階段」)下,便可以形成石油和天然氣,這是地層中主要的產油氣階段。
存在於煤中的一些組分則要在溫度和壓力進一步增加的條件下才可能生成石油。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煤確實形成了石油,在煤塊內部的裂紋和孔孔洞洞中,可以看到許多發出強烈熒光的物質,這是煤在排出輕質組分液態烴以後殘留下的重質瀝青。
這種現象證明煤不僅生成了石油,而且還排出了煤層之外。多年的石油地質學與煤岩學研究表明,如果煤中的木栓質體含量達3%以上,就可以成為具有生油能力的油源岩。
煤生成石油以後,重質部分往往會因煤中孑L孔洞所產生的強大吸附力而被滯存在煤內,輕質部分則相對較容易被排出,所以由煤或含煤地層所形成的石油大多是高品位的輕質油。
然而,由於煤的吸附性較強,而且煤中大量存在微孔隙,使得煤中生成的石油比在岩石中生成的石油更難排出,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范圍內有難以計數的煤礦,卻較少有煤成油田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在新疆吐魯番一哈密盆地找到的新疆第三大油田——吐哈油田就是一個含煤地層生成石油和形成油藏的實例。
❸ 原油,汽油,柴油,煤油有什麼區別
1、用途不一樣
原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汽油是用量最大的輕質石油產品之一,是引擎的一種重要燃料。
柴油主要作為拖拉機、大型汽車、內燃機車及土建、挖掘機、裝載機、漁船、柴油發電機組和農用機械的動力,是柴油汽車、拖拉機等柴油發動機燃料。
煤油主要用於點燈照明和各種噴燈、汽燈、汽化爐和煤油爐的燃料;也可用作機械零部件的洗滌劑等。
2、分類不一樣
原油按組成分類: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三類。
汽油組分可分為直餾汽油、熱裂化汽油(焦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等。
柴油分為輕柴油(沸點范圍約180-370℃)和重柴油(沸點范圍約350-410℃)兩大類。
煤油有動力煤油、溶劑煤油、燈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滌煤油。
(3)煤水和石油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汽油的發展歷史:
19世紀中,人們還沒有認識到汽油的重要性,當時大量使用的是點燈用煤油。那時的石油煉制依賴簡單的蒸餾過程,將石油中沸點不同的成分分離出來。煤油組分的沸點較高,點燈時使用安全,成為原油煉制的主要產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則往往被當作燃料燒掉。
到了19世紀中後期,創製成功使用汽油的內燃機, 1886年汽油機作為汽車動力運行成功,由此,汽油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採用蒸餾法,僅能從原油中提煉出20%的汽油。
1911年,美國標准石油公司解決了汽油收率低的問題,採用威廉姆·伯頓和羅伯特·哈姆福瑞斯發明的熱裂化工藝,將重質的瓦斯油加熱裂化為輕質的汽油等餾分,從而整體提高了汽油收率,熱裂化工藝在1913年獲得了美國專利授權。隨後的催化裂化工藝比熱裂化工藝進一步提高了汽油收率,而且辛烷值更高。
❹ 煤氣和石油氣有什麼不同
來源、成分不同。煤氣是CO,石油氣是一些烴類的混合物。煤氣是煤炭(或木材)干餾、不完全燃燒製成,石油氣則是石油裂解產物。
在常溫下二者都是氣體,但石油氣加壓後變為液態。
生活中我們使用的罐裝「煤氣」其實就是液化石油氣。它有難聞氣味,但沒有毒,倒是CO有毒,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血液失去運載氧氣的能力。
❺ 煤,石油,天然氣是怎麼形成的,其形成過程有何區別和聯系
摘要 天然氣與石油生成過程聯系與區別:石油主要形成於深成作用階段,由催化裂解作用引起,而天然氣的形成則貫穿於成岩、深成、後成直至變質作用的始終;與石油的生成相比,無論是原始物質還是生成環境,天然氣的生成都更廣泛、更迅速、更容易,各種類型的有機質都可形成天然氣——腐泥型有機質則既生油又生氣,腐植形有機質主要生成氣態烴。因此天然氣的成因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天然氣的成因可分為生物成因氣、油型氣和煤型氣。
❻ 如今可用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它們的形成有什麼不同
對於人類來說,現在我們可以用的資源一般都是石油和煤。而煤和石油這兩種資源的形成過程有什麼不同呢?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我們會發現煤的形成過程與石油的形成過程是完全不同的。從本質上說煤的形成過程以石油的形成過程最大的不同在於煤的形成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化學反應,產生了一些新的物質。石油的過程僅僅是一些動物的殘骸進行沉積而導致石油的產生。
煤的形成過程和石油的形成過程是不同的。
❼ 煤石油天然氣在組成和應用上有什麼不同
煤、石油、天然氣在組成和應用上區別如下:
1、開采方面:煤儲存於地下幾十米至幾百米不等,靠機械或者人工在地下煤層作業面開采;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可以流動的液體或者氣體,埋藏在地下幾百米直至六七千米的地下,一般都是先打油氣井,建立流動井筒,依靠地層壓力或者人工舉升等方式將油氣開采出來。
2、運輸方面:煤主要是依靠鐵路、公路以及大型貨輪運輸;石油、天然氣主要依靠管道運輸,短程的也用油罐車運輸;
3、應用方面:三者都是能源,應用都非常廣泛;煤主要用於發電,此外煤制油工業也日趨成熟;石油和天然氣相對而言屬於清潔能源,尤其是天然氣,主要用途還是作為燃料。煤、石油、天然氣衍生品都很多應用非常廣泛如塑料、衣服、各種用油、化肥等都離不開,與生活息息相關。
(7)煤水和石油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植物受地下和地熱的作用,經過幾千萬年乃至幾億年的炭化過程,釋放出水份、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後,含氧量減少而形成的。
煤中有機質是復雜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含碳量非常豐富。由於地質條件和進化程度不同,含碳量不同,從而發熱量也就不同。按發熱量大小順序分為無煙煤、半無煙煤、煙煤和褐煤等。煤炭在地球上分布較為廣泛,不集中某一產地。
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還含有氫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
❽ 煤和石油的區別
形成的材料不同。煤是古代的樹木形成的,石油是古代的古生物形成的。
❾ 煤和石油有什麼區別,具體一些
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 石油是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
❿ 石油和煤油的區別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主要是指一種化學物質。煤油(lamp kerosene;kerosene ;kerosine ),輕質石油產品的一類。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經分餾或裂化而得。單稱「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又稱燈用煤油和燈油(lamp kerosene),也稱「火油」,俗稱「洋油」,粵語也稱「火水」。
從地下抽出的原油是一種黑色的液體,稱為石油。 這種液體包含脂肪族碳氫化合物,或者僅由氫和碳組成的碳氫化合物。 碳原子鏈接在一起,形成不同長度的碳鏈。
不同長度的烴分子的特性各不相同。 例如,只有一個碳原子(CH4) 的鏈是最輕的鏈,我們稱之為甲烷。甲烷是一種氣體,它的質量很輕,可以像氦一樣漂浮在空氣中。隨著鏈變長,它們也將變得更重一些。
前四種鏈(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和C4H10(丁烷))都是氣體,它們的沸點分別是-107、-67, -43 和-18℃。 從C18H32開始以上的鏈,在室溫下均為液體,而C19以上的鏈在室溫下則全都是固體。
不同長度的碳鏈,其沸點將隨長度升高,因此可以通過蒸餾的方式將它們分離。 這就是在煉油廠所要進行的處理,對原油進行加熱,不同長度的碳鏈將在各自的汽化溫度時被分離出來。
在C5、C6和C7范圍內的碳鏈都是非常輕、極易蒸發的清澈液體,稱為石腦油。 它們將用作溶液,如乾洗液就可以用它來製造,還可以將其製成油漆溶劑和其他快乾產品。
從C7H16到C11H24的碳鏈混合在一起,可用作汽油。 所有這些碳鏈的蒸發溫度都低於水的沸點。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將汽油灑在地上時,它便會快速蒸發的原因。
煤油在C12到C15的范圍內,後面緊跟著的是柴油燃料和更重的燃料油(例如供房子取暖用的取暖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