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市暴跌該怎樣止損
隨著國內政治危機深化,巴西股市、債市、匯市周四全線暴跌。
此前有報道稱,巴西總統特梅爾涉嫌收買已入獄的前眾議院議長Eardo Cunha,讓後者閉嘴。
巴西聖保羅交易所Ibovespa指數周四下跌10%,觸發熔斷;雷亞爾期貨跌6%,同樣觸發熔斷。巴西石油公司巴西銀行跌幅至少18%。由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衡量的債券風險飆升超過60基點,創下1月份以來最高。同時,該國美元債券收益率飆升。
截止北京時間04:59,聖保羅證交所指數收跌8.8%,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報61597.05點,創1月3日以來收盤新低;巴西雷亞爾兌美元暴跌7.54%,報3.3792雷亞爾,一度刷新2016年12月16日以來低點至3.4067雷亞爾。
巴西金融市場遭受重創是過去一年半來全球表現最好的金融市場之一。截至周四之前,巴西雷亞爾在18個月里上漲近20%,基準股指巴西聖保羅證交所指數上漲42%。以雷亞爾計價的2027年到期國債,收益率在2016年1月在16.87%見頂之後,下跌接近700個基點。

數據來源:彭博
巴西雷亞爾去年在16種主要貨幣中漲幅最大,因為巴西總統特梅爾承諾平息政治局勢並推進亟需的經濟改革。在此之前一年,由於特梅爾的前任魯塞夫在支持率下降之際難以提振經濟,巴西雷亞爾貶值33%。
去年隨著巴西政治危機發酵,該國評級遭三大評級機構下調至垃圾級,以美元債券衡量的巴西政府借貸成本飆升。在羅塞夫遭到彈劾之後,收益率出現回落。
隨著消息面不斷發展,巴西資產將面臨遭到進一步懲罰的嚴峻風險,投資者對這個市場可能會採取避險態度。
投行觀點
花旗集團Kenneth Lam和Dirk Willer簽發的一則公告稱,有關巴西總統捲入一樁政治丑聞的指控導致巴西市場失去一大關鍵支撐,國會和巴西的政治家可能會撤除他們的支持。雖然之前政治丑聞不斷,但今年以來巴西資產一直表現很好,一大關鍵原因就是沒有跡象顯示總統特梅爾直接捲入。接下來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包括彈劾、辭職、或者是巴西選舉法庭以2014年選舉階段非法融資為由裁定驅逐特梅爾。最起碼,政府和國會之間的政治合作會變得困難得多,導致改革步伐停滯。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Guilherme Paiva在報告中寫道,在新一輪政治周期開啟之前,巴西的改革日程「已死」;巴西股市的投資前景如今變成了取決於2018年的總統選舉。悲觀情況下聖保羅交易所Ibovespa指數的目標點位在50,000點,比當前的水平低大約26%。本地利率和外匯市場的下跌可能會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沖擊,並導致當前的經濟復甦實質性地惡化。投資者應青睞那些有能力抵禦長期政治不確定以及經濟疲軟的優質公司。
中證報:外圍擾動有限 A股走強需自身硬
此前不斷上演新高秀的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三」,巴西股市、債市、匯市周四全線暴跌。美股大跌往往引發A股調整,但昨日A股卻表現相對抗跌,說明A股受外圍影響不大。
申萬宏源(000166)證券研究部聯席總監表示,美股大跌主要由於美國總統「泄密門」發酵,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加之美股前期漲幅較大,周三的調整在預期之中。其對A股的影響主要在心理層面,前期美股大漲時,A股也並沒有跟漲,這種影響相對有限。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外圍暴跌情緒影響大於實質影響。目前看來,特朗普距離真正被彈劾尚遠,目前的影響主要在於市場情緒和信心方面。總體來說,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雖然這件事不能阻止美國繼續加息,但若美國稅改受挫,則美國加息節奏將會大幅放緩,所以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將會顯著減輕。若美元持續弱勢,不排除外匯占款未來幾個月轉正的可能,這也有利於國內流動性改善。
『貳』 時政熱點:低油價能讓產油方撐多久
最近兩個月以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大幅度震盪,油價多次下探30美元每桶,引發各方的擔憂加劇。據透露,為了穩定油價、平衡供求,多個產油國家將在4月於多哈就凍結石油產量進行協商。然而對於此次協商能否順利展開、凍結產量對市場有何提振作用等問題,一些分析機構並未持積極態度。
圍繞如何應對油價下跌的問題,主要石油出口國一直存在立場分歧。油價下跌以來,不少產油國通過擴大產量來部分彌補損失,但委內瑞拉石油投資嚴重不足,無力增產,只能眼看著自己的市場份額不斷縮小,收入大幅下跌,國民經濟受到重創。所以,委內瑞拉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中最堅決主張聯合減產保價的國家。
沙特是歐佩克的龍頭,一直堅定地拒絕減產保價。沙特認為,高油價只會吸引更多的美國頁岩油、加拿大油砂和巴西深海石油進入市場。因此,沙特的策略是維持產量、把油價壓到頁岩油的成本線之下,迫使高成本油企破產退出,最終實現市場再平衡。從過去一年多的情況看,雖然不少油企破產退出,但全球石油庫存仍在上升,沙特的策略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俄羅斯不是歐佩克成員國,但其石油產量與沙特相當。如果歐佩克能自行減產保價,俄羅斯將成為最大的受益國。沙特強烈堅持俄羅斯聯合參與,否則歐佩克不會限產。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沙特和委內瑞拉等國最終走到了一起。
但今天的國際油價,遠不是常規石油出口國能決定的。美國頁岩油的開采成本不斷下降,開采技術不斷升級,只要油價一漲,頁岩油投資就有可能很快抬頭。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預計,美國石油產量2021年將急劇上升,引領世界石油生產。因此,即便採取措施凍結石油產能,從供應端解決油價低迷問題的難度也還是很大。
當前油價的深幅下跌,造成的負面溢出效應超過了預期。一是能源業債務違約和裁員的風險。以美國為例,油價下跌已經導致不少頁岩油企業破產,一些新能源項目也受到沖擊。如果油價長期維持在低水平,石油出口國的金融形勢將更加脆弱。二是出口國消費下降。對很多石油出口國而言,原油價格下跌最終等同於公共開支減少,可能會抑制消費者支出。三是擾動證券市場。海灣國家過去積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通過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於全球證券市場。現在這些國家的財政出現困難,其主權基金紛紛從全球證券市場撤資救急。今年初的全球股市和油價「聯袂」大跌,產油國主權基金倉促撤離即是推手之一。
油價的短期震盪受制於投資者信心,但長期趨勢還是取決於供求關系。在供應端,歐佩克成員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常規石油與非常規油氣之間,各方利益的撕扯博弈,導致減產提價困難重重。目前看,油價回暖的關鍵還在於需求端,但全球經濟何時走出困境,也是一個讓人難以作答的問題。
『叄』 石油不是不可再生能源嗎為什麼油價會跌
油價下跌有兩個原因,一是全球總的需求放緩,特別是美國頁岩氣產量提高,使得美國能源自給率增加,打壓了油價。二是西方和沙特海灣國家打壓俄羅斯、伊朗等國家放任油價下跌。一般不會繼續下跌的,都是有限制的。
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歐洲和日本經濟復甦乏力,全球石油需求總體疲弱。另一方面,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實現了更具經濟效益的使用,世界原油產量正在增加:美國頁岩氣革命使其原油產量創30年新高;深海石油開采等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擴大了石油生產領域;此前遭受戰亂的利比亞和伊拉克等國油田恢復開采;一批新的石油輸出國正在崛起,如墨西哥、巴西和哥倫比亞等——石油供給的多極化和總量的增加,客觀上有助於油價走低。
『肆』 國際油價為什麼會跌得那麼快
油價將來肯定會降,但是要降低到以前的價格,就不可能了。
我們來看一下上漲的原因,首先,國際油價雖然沒有到前期140美元/桶的高點,但也一直在漲,現在基本在80美元/桶左右。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年美元超發,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包括煤炭等價格飆漲,也帶動了石油的上漲。
其次,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但又屬於用途極廣的戰略資源和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對石油的依賴程度也逐漸增強,也會推動石油的緊缺。
但是,油價不可能一直上漲,這是因為,首先,國際歐佩克組織屬於專門來調節石油的供需和生產的,如果油價過高,將導致國際經濟的減緩,這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會加大石油的生產,這也會導致油價的下跌。其次,美國每年有收緊貨幣政策預期,到時候也會導致油價下跌。最後,還是因為疫情,會導致全球經濟的發展動力不足,間接促進油價的下跌。
所以,油價預計很快就會到達高位,然後就會震盪回落。
『伍』 巴西原油價格是全球最高的,那美國為何還要搶購
今年對全球能源市場來說是動盪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和2020年3月的油價暴跌導致市場陷入混亂,北美基準油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區域。這些事件,加上更嚴格的燃料含硫量的出現,促使全球石油行業發生了一場震盪,並改變了傳統的定價方式。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是鹽前石油產量不斷增長的主力軍,2020年第三季度,該公司鹽前作業的平均日產量為165萬桶,這幾乎比去年高出21%,占巴西鹽前總產量的62%。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正大舉投資於布齊奧斯(Buzios)油田的增產活動,以提高這種極受歡迎的低硫中型原油的產量。對盧拉和布齊奧斯石油等級的強勁需求,再加上它們相對於布倫特原油的溢價,以及預計2021年油價將回升,將提振巴西石油收入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利潤。
『陸』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頻發貪腐丑聞,巴西腐敗問題為何難根除
巴西這個國家,其實內部十分的混亂,腐敗這個問題在巴西國家是十分常見的,特別是巴西的腐敗問題基本上是可以與巴西政權的官員們扯上關系的,如果這些貪污腐敗案真的查出來了,這些好不容易登上高位的官員們就要下台了,所以有官員的庇護,巴西法律也十分的復雜,所以腐敗問題根本得不到解決。
除了腐敗的政府體系之外,巴西的立法也十分的混亂復雜,一個人一旦被指控了腐敗,不管宣判結果如何都可以無休止的上訴,所以審理這些案件變成了看不到時間盡頭的案子,最後不了了之。所以說,腐敗的成本如此之低,官員們撈錢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去治理腐敗。
『柒』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新華網紐約8月11日電(記者楊蕾)受美元對歐元等主要貨幣匯率上升以及國際市場原油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11日繼續下跌,紐約市場油價盤中跌破每桶113美元。
由於擔心俄羅斯與喬治亞在南奧塞梯的沖突升級將影響裏海地區石油供應,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當天早間一度升至每桶116.90美元。
但是,隨著美元對歐元、英鎊等主要貨幣匯率走強,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開始大幅回落。
據報道,中國7月份原油進口量為1379萬噸,同去年同期的1483萬噸相比下降了7%。投資者認為這表明了高能源價格抑制了國際市場對原油需求的增長。
另外,據伊朗官方媒體報道,伊朗已經同意就其核問題同歐盟展開新一輪談判,該消息也緩解了市場對中東地區原油供應的擔心。
受以上因素影響,11日,紐約市場油價盤中最低跌至每桶112.72美元,同7月11日創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交易記錄相比下跌了超過23%。
到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75美分,收於每桶114.45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6美分,收於每桶112.67美元。
紐商所9月份交貨的汽油期貨價格每加侖下跌2.08美分,收於2.8666美元。9月份交貨的取暖油期貨價格每加侖下跌0.85美分,收於3.1195美元。9月份交貨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每千立方英尺上漲10.1美分,收於8.349美元。
『捌』 為什麼 2014 年下半年國際油價會出現大幅度下跌
油價的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而需求疲軟是油價大跌背後的原因之一。根據2014 年10 月發布的石油市場報告,國際能源機構將2014 年原油的全球需求增長預測下調為70 萬桶/天,同比增幅0.8%,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需求增長放緩是導致石油需求增長疲軟的主要原因。中國是全球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08-2013年在所有出現需求增長的國家中,中國佔到總需求增長的33%,同期需求凈增長的53%。近5年來中國的GDP增長速度由2010年的10.5%逐漸放緩到2013年的7.7%,2014年三季度GDP增長率更創近六年新低。
除了中國外,其他金磚四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沙特的經濟增長率也對原油需求的增長率有著重要影響。而這些國家的經濟也不容樂觀:印度過去3年都在努力走出經金融危機的陰影,增長率在4.5%--5%之間徘徊;巴西央行於11月11日調低今年經濟增長率至0.2%,為5年最低;穆迪將俄羅斯的主權信用評級已經下調為「Baa2」,距離「垃圾級」僅剩一級之差,預計俄羅斯2014年經濟增長率僅為0.5%。
與需求疲軟情況對應的是石油供應量的逐年上升。在美國,頁岩油產量的上升使得該國對進口的依賴下降。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資料,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之間美國七大頁岩油盆地的原油總產量翻番至400萬桶/天。至2014年7月,總原油產量進一步增長至470 萬桶/天,佔到美國原油產量的55%。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態石油產出國,這是自1991年以來的首次。
油價和全球宏觀經濟緊密相關,受疲軟的需求和不斷上升的供給影響,石油價格短期內將無法大幅回升,除非經濟增長率顯著攀升;但是受開采成本和各國的財政盈虧線限制,油價不存在下行空間,而是會長期保持在80美元/桶左右。
『玖』 巴西的油氣狀況怎麼樣
巴西為僅次於委內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氣資源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的世界油氣資源報告,巴西待發現的石油資源為548.73億桶,天然氣3.47萬億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巴西石油總儲量為181.74億桶(28.89億立方米),其中已探明並得到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正式確認的石油儲量121.81億桶(19.36億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儲量112.76億桶(17.93億立方米),陸地石油儲量9.05億桶(1.43億立方米),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3600億立方米。巴西深水勘探正不斷獲得新進展,油氣儲量大幅增長,石油儲量從2000年的85億桶增加到2007年的126億桶,增長48.2%;天然氣儲量從2000年的2200億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00億立方米,增長63.6%。
圖12-1巴西地理位置圖
巴西已探明海洋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州,共97.62億桶,佔全國儲量的87.57%。已探明陸地石油儲量集中在北里約格朗德州、巴伊亞州和塞爾希貝州,三州儲量共7.31億桶,佔全國陸上儲量的80.77%。
位於巴西大陸邊緣的沉積盆地發展史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在沉積蓋層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沉積層成分也非常接近:底部是侏羅紀—尼歐克姆世的陸相、沖積—湖泊三角洲系列;中部是所謂碳酸鹽地台的石灰岩(中—上自堊統);頂部為上白堊統—古近、新近系的陸源海洋形成物(濁積岩),至陸架邊緣轉變為泥質岩石。
厚層和區域性分布的成為油、氣容納者的濁積岩儲層和覆蓋其上的氣液遮擋層(鹽,黏土),與高度潛在的生油岩一起提供了在巴西大陸坡上形成巨大烴類聚集的所有前提。因此,巴西邊緣盆地的含油氣性(特別是含油性)前景很高,最有意義的是其深水地段——陸坡,估計此地段可採的石油儲量達12億噸。
在巴西境內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的公司大約46家,其中約有10家為巴西本國公司,其餘都是外國公司,國際大型石油跨國企業如雪佛龍、殼牌、埃索、英國石油公司等都已進駐巴西。
2009年,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00億美元,為其海洋石油開發提供資金,這筆貸款將以石油償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於2010年10月收購西班牙Repsol YPF公司旗下巴西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中國石化注資後,巴西子公司的市值將達到178億美元,成為拉美地區最大的私營石油公司之一,將有能力開發巴西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的瓜拉(Guara)和卡里奧卡(Carioca)區塊的深海石油蘊藏。這是中國的石油公司首次參與巴西的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2010年中國一躍成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國,成為巴西的最大貿易夥伴。近年來,包括中國石油企業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都與巴西當地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化30億美元購買挪威石油公司巴西油田的股份,中國石化71億美金投資西班牙石油YPF子公司等。隨著國內幾大油公司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增加,中國將更深入、更廣泛地參與到巴西油氣資源的開發之中,巴西的海洋油氣資源將成為中國未來重要的能源供應渠道之一。
巴西為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費國。2007年巴西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佔44.5%,天然氣佔9.1%,煤炭佔6.3%,水電佔38.8%,核電佔1.3%。巴西為南美地區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20世紀80年代巴西國內產量較低,90%的石油依靠進口。兩次石油危機以後,巴西加大了國內石油勘探開發的力度,特別是1998年以後政府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內的勘探開發,石油產量大幅度增長,石油自給率逐年增加,2003年已達91.3%。2007年巴西的石油日消費量為219.2萬桶,居世界第12位,為南美第一大石油消費國。
巴西為南美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消費量為220億立方米。天然氣主要替代燃料油用於工業和發電。由於高油價巴西努力增加天然氣消費,天然氣進口逐年增加,2007年天然氣進口量為100億立方米,主要通過管道從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進口,2007年從玻利維亞的進口量為98.8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