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沒有石油產品之前用什麼蠟
擴展閱讀
中國直銷產品有多少 2025-05-15 09:58:29

沒有石油產品之前用什麼蠟

發布時間: 2022-07-28 19:54:11

① 汽車打蠟時選取什麼樣的蠟比較好

不同種類的車蠟對車的漆面有清潔、保護的作用。可以清潔漆面的污垢;可以防止汽車廢氣、工廠排煙、酸性雨、多含雜質的硬水、自來水中的消毒氯氣、陽光中的紫外線、柏油路散發出的油性物質、酸性或鹼性的泥土、造成細小刮傷的沙塵等對漆面的損傷、侵蝕;可以使漆面保持光澤,使失去光澤的漆面重現光澤。
所以,如果你真正愛護你的車,科學使用車蠟可以有效保護你的車的漆面。
按照車蠟的種類
車蠟依照使用方式、成份與狀態不同,又可以區分為粗蠟(砂蠟)、水蠟、軟蠟以及硬蠟,其中除了水蠟是濃稠液狀之外,其餘三種都是固體。對於新車保護蠟、新車蠟等俗稱我還沒有搞清楚與以上種類的對應關系,個人認為俗稱固然好理解,但不科學,不能明確蠟的種類,容易在購買和洗車時被騙。
水蠟即為美容業者所稱的乳蠟,大多數的水蠟都含有微細的研磨劑,對水漬、車漆表面黏附的污垢具有去污力。液狀成份易於使用,但耐候性較差。如果怕麻煩,這種蠟最適合你。
軟蠟研磨劑成份比水蠟更細致,除了清潔功能,也具拋光效果,可以消除車漆表面細紋。軟蠟的耐候性也比水蠟高。
硬蠟不含研磨劑,因此在上蠟前必須先將車漆表面徹底清潔,才能獲得最佳效果。硬蠟的耐候力最高。我感覺硬蠟偏重於保護,它幾乎沒有清除污垢的作用。因為耐候性強,保護性能維持時間最長。
車蠟的選擇1、如果從容易使用角度來看,選擇水蠟比較好,固體蠟相對易用性差一點,打蠟麻煩一點。
2、假如是新車,最好剛開始使用的時候選擇硬蠟。因為硬蠟是唯一不含研磨劑的車蠟。新車漆面沒有損傷、細紋等,不需要研磨;況且硬蠟對車漆的保護性最好,耐久性也最好
3、當車使用一段時間後,漆面難免有污垢、細紋、劃痕等,可以選用軟蠟。研磨劑比較細,可以起到清潔污垢、研磨表面劃痕,重現漆面光澤度的作用。
4、對於使用年限比較長的舊車,漆面可能有比較嚴重的損傷、劃痕累累,選用適當研磨顆粒的粗蠟,按照從粗到細的使用順序依次打磨漆面,可以明顯的修復漆面,達到煥然一新的效果。
5、粗蠟不宜經常使用。因為粗蠟主要是在填平表面細微刮痕或者去除較難清除的異物以及漆面上的氧化膜時使用。長期使用粗蠟很容易將車漆的亮油部分打磨掉,車漆表面逐漸失去光澤。車發污之後,不明就以為又該打蠟了,就這樣惡性循環下。望採納。

② 蠟分那些種類

蠟分為四類:植物蠟、礦物蠟、石油蠟、合成蠟,是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常溫下為固態,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於水,可溶於二硫化碳和苯。

蠟的凝固點都比較高,約在38~90℃之間,碘值較低(1~15)說明不飽和度低於中性脂肪。蠟通常在狹義上是指脂肪酸、一價或二價的脂醇和熔點較高的油狀物質;

蠟在某種常溫下為固體、加熱後容易液化或者氣化、容易燃燒、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的物質。

(2)沒有石油產品之前用什麼蠟擴展閱讀:

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

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用來自製蜜蠟,這主要是因為天主教認為蜜蠟是處女受胎的象徵,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

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和現代蠟燭相比,古代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

③ 蠟的原料是什麼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25H52),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3)沒有石油產品之前用什麼蠟擴展閱讀:

蠟燭種類有很多,按照使用目的一般可以分為日用照明蠟燭和工藝品蠟燭兩大類。照明蠟燭比較簡單,一般就是白色的竿狀蠟燭。

工藝蠟燭又可分很多種,首先又可分為果凍工藝蠟燭和薰香工藝蠟燭兩類。一般因加入配料而顯各種顏色,形狀也因需要做成各種形式,可融新穎性、裝飾性、觀賞性於一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蠟燭

④ 自己打蠟的話,固體蠟和液體蠟哪個好

給車打蠟,是用固體蠟好,還是液體蠟好,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弊端。

根據車蠟的物理狀態,可分為:固蠟,軟蠟和水蠟。固蠟質地較硬,打完蠟以後光潔度最高,長時間效果最好,但是在去污效果和水蠟相比較小哥稍稍差點。車大完蠟後用毛巾拋光時又費時間又費力,操作性比起軟蠟和水蠟來要麻煩許多。

然而軟蠟和液體蠟的使用,不僅僅是方便,又省事省力省心,用抹布抹下就輕輕鬆鬆搞定。但打完蠟過後的關澤方面比起硬蠟效果差一些,且持續效果相對要差些,一般來說液體蠟相比固體蠟價格要高點。固體蠟可以用於新車車適用,而軟蠟與水蠟不可用於新車適用。

⑤ 那種車蠟不含石油產品

霖羽高分子鍍膜蠟不含石油成分,不含石油蒸餾物。環保好用

⑥ 古代沒有石油工業,那麼古時的蠟燭是什麼做的,怎麼做的

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用來自製蜜蠟,這主要是因為天主教認為蜜蠟是處女受胎的象徵,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和現代蠟燭相比,古代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的詩句。詩人為什麼要剪燭呢?當時蠟燭燭心是用棉線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於無法燒盡而炭化,所以必須不時地用剪刀將殘留的燭心末端剪掉。這無疑是一件麻煩的事,1820年,法國人強巴歇列發明了三根棉線編成的燭心,使燭心燃燒時自然松開,末端正好翹到火焰外側,因而可以完全燃燒。但蠟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許多缺點的動物油脂,解決這一難題的是舍未勒爾等人。1809年6月至7月間,法國科家舍夫勒收到一家紡織廠的來信,請他分析、確定他們寄來的一個軟皂樣品的成份.他拿著這封信思索了很長時間,心想:要研究肥皂,看來還得從原料油脂入手.在儀器設備非常簡單、樸素的學校實驗,他研究了皂化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種油脂。經過大量實驗,他第一次發現了這樣的事實:在一切油脂中,不論其來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佔95%,其餘的5%則是皂化過程中生成的甘油。通過研究他搞清了皂化過程的本質,同時他還有一項重大的發現:當時用油脂做成的蠟燭,由於裡面有甘油,燃燒時火焰帶煙,氣味難聞。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蠟燭,燃燒時不僅火焰明亮,而且幾乎沒有黑煙, 不污染空氣。舍夫勒爾把他的發現告訴蓋一呂薩克,並建議兩人共同研究如何具體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用強鹼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鹽酸分解,擔取出硬脂酸。這是一種白色物質,手摸著有油膩感,用它製成的蠟燭質地很軟,價錢更加便宜。1825年,舍夫勒爾和蓋一呂薩克獲得了生產石蠟硬脂蠟燭的專利。石蠟硬脂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後來,有人在北美洲發現了大油田,於是可從石油中提煉出大量的石蠟,較理想的蠟燭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廣。編者微博: http://t.qq.com/untieshu?preview

⑦ 蠟燭是由石蠟做的,石蠟是由石油中提煉的,那麼古代沒有用石油,怎麼會有蠟燭呢

蠟有很多種,石蠟只是一種
這個字是蟲字旁,最開始肯定跟石蠟沒關系

蠟其實就是一種酯質
蜂蠟、木蠟等等都是蠟
石蠟的性能比這些好點,所以用石蠟

石蠟是烴類的混合物

⑧ 在沒有提煉煤油技術之前,人們用的油燈是什麼油

在電燈未出現之前,煤油燈是世界各國人民用來照明的器具之一。煤油燈以煤油為燃料,煤油也叫火油或者洋油,是一種化學物質,由石油經過分餾或裂化而來。毫無疑問,煤油是一種工業產品。那麼,在提煉煤油技術出現之前,人們用的油燈是什麼油?


好在後來石油被人們開采出來,並分餾出了煤油。化工技術的迅速發展,讓石油產品的製作成本越來越低,人人都能買得起。煤油的出現大大沖擊了以抹香鯨油為燃料的市場。因此,人們不願意再冒著生命危險去捕殺抹香鯨,這種動物才不至於滅絕。

⑨ 各種蠟的成分

他們有很大差別。

水果蠟: 成分:石蠟,高分子聚合物,香精 香味:草莓,橘子,檸檬,綠蘋果,葡萄,菠蘿6種.

工業用蠟一般為石蠟:

石油蠟
石油是有多種成分組成的,一般都含蠟。自從人類石油開采以來,就無時無刻不與蠟打著交道。蠟在油管道中的聚積是石油工業中令人頭痛的難題。據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不完全統計,僅美國每年用於清除油井結蠟的這項費用就高達600萬美元。所以蠟也是石油科技工作者長期探討的課題之一。
石油蠟是一種固態烴,主要成分為石蠟。它存在於原油、餾分油和渣油中,具有蠟的分子結構,熔點30℃-35℃。
在油田未開發之前,原油是埋在地層中的,這時是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原油大多呈單相液體存在,蠟是完全溶解在原油之中的。在油層的開發過程中,當原油從油層流入井底,再從井底沿井筒舉升到井口時,隨著壓力、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後,蠟就從原油中離析出來,形成的結晶顆粒在一定條件下聚積增大,並且不斷地黏結在油管壁上,這就是油井的結蠟。
科學家調查了已探明的世界各個油田,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高含蠟原油很少產自世界最豐富的油產區,如中東、馬拉開波灣、墨西哥、美國德克薩斯等地。而地球各大洲的一些特定區域,包括我國的一些油區的第三系,原油中的含蠟量則很高。
產出高含蠟原油的地層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 幾乎都是砂泥質岩系;2.所有岩系均在低含鹽或半含鹽環境中形成;3.大多數地層都含煤層、油頁岩或其他高碳質沉積物;4.生油層大多形成於靠近陸地邊緣的湖泊、海灣及三角洲地區;5.蠟與硫互相不容,即在產出高蠟原油的地層中含硫量低,產出高含硫原油的層系中含蠟量低。
人們終於認識到,高含蠟原油反映了某類生油物質的影響,這些物質主要生於淡水、低含鹽的水體和沿海沉積環境中。例如,我國東部大部分油田就形成於這類沉積環境,所以大多高含蠟。高含蠟原油幾乎不產於廣闊海洋的正常海相沉積物中,這一點,在我國西北地區古生代低層油藏中也有驗證。
高含蠟原油主要生成在第三紀、白堊紀和石炭紀時期的地層中,這些地質歷史時期正是陸生生物繁盛的時期。所以有理由相信在地區歷史中,生油物質至少會有一部分為陸源植物物質,而且正是它們使原有的蠟質大大增加了。
由於各個油田的情況不同,蠟的性質也會各異,在常規的原油開采過程中,除蠟的方法主要為:機械方法、熱力學方法及化學方法等。近年來,人們又摸索出一些新的除蠟方法。
有一種間接的除蠟方法,可利用太陽能進行二次採油。它是在井口將采出的原油加熱,再將一部分加熱了的原油注回油層中去,從而降低了油層中剩餘原油的黏度,使這部分原油易於開采、泵送和處理加工。首先,科技人員利用太陽能(也可以利用地熱等其他低價能量)加熱原油儲罐內密閉的換熱盤管中的循環工作液體,工作液體將熱能傳遞給儲罐中的原油;然後,再將已加熱的原油泵入油層,加熱油層中的剩餘原油,使其黏度下降,提高原油採收率。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儲油罐通常位於一口或多口生產井附近,用於臨時儲存從油井輸出的原油。
在現階段,我國的油井大多數還使用傳統的刮蠟器方法除蠟,費時又費工,效率低下。而國外一些油田,目前已開始採用商品化的細菌製品,控制油井結蠟。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將固態的或液態的細菌製品注入到適合的油井井底,使細菌在那裡生長繁殖並不斷地氧化原油中的蠟質組分,同時產生有機酸等中間代謝產物,減少原油中的蠟質含量,增加蠟質組分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從而達到控制油井結蠟的目的。

由含蠟餾分油或渣油經加工精製得到的一類石油產品,包括石蠟、地蠟、液體石蠟、石油脂等。目前,石油蠟占蠟的總耗量的90%,其餘為動植物蠟(如蜂蠟、羊毛蠟等,主要組成為高級脂肪酸和醇化合成的酯類)。
石蠟 又稱晶形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潤滑油餾分經溶劑精製、溶劑脫蠟或經蠟冷凍結晶、壓榨脫蠟製得蠟膏,再經溶劑脫油或發汗脫油,並補充精製製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主要成分為正構烷烴,也有少量帶個別支鏈的烷烴和帶長側鏈的環烷烴。烴類分子的碳原子數約為18~30(平均分子量250~450)。主要質量指標為熔點和含油量,前者表示耐溫能力,後者表示純度。根據加工精製程度的不同,可分成全精煉石蠟、半精煉石蠟和粗石蠟三種。每類蠟又按熔點(一般每隔 2℃)分成不同品種。其中全精煉石蠟和半精煉石蠟用途很廣,主要用作食品及其他商品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化妝品原料,用於水果保鮮、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電器元件絕緣、精密鑄造、鐵筆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等。粗石蠟由於含油量較多,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含油量4%~6%的石蠟,又稱皂用蠟,用於氧化生產合成脂肪酸。石蠟的另一用途是經裂化生成α-烯烴。
石蠟中加入聚烯烴添加劑後,其熔點提高,粘附性和柔韌性增加,而廣泛用於防潮、防水的包裝紙、紙板、某些紡織品的表面塗層和蠟燭生產。通常所用的添加劑是分子量1500~15000的聚乙烯,或分子量3500~40000的聚異丁烯,添加量0.5%~3%。
地蠟 又稱微晶形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淺渣潤滑油料經溶劑脫蠟、蠟溶劑脫油和精製而得的微細晶體,也可以天然礦地蠟以及沉積在含蠟石油油井管壁、原油貯罐和輸油管線中的固體物質製得。地蠟的成分比石蠟復雜,視原油的不同,除正構烷烴外,還含有不同數量的多支鏈異構烷烴及環狀化合物。烴類分子的碳原子數約為 40~55(平均分子量大於450)。具有良好的觸變性,不易脆裂,防濕、密封、粘附性和電絕緣性好。含少量油的提純地蠟的滴點(在標准設備中加熱熔化開始滴下的溫度)為67~80℃。常用於電訊元件絕緣、鑄造模型(蠟模)、產品密封、地板蠟等。滴點為62℃的地蠟,摻入甘油等輔料,用於製造潤面油、發蠟、冷香脂等。地蠟經適度氧化後可用作巴西棕櫚蠟的代用品的組分。
液體石蠟 原油蒸餾所得的煤油或輕柴油餾分經分子篩脫蠟或尿素脫蠟製得的液態正構烷烴。熔點低於27℃,碳原子數約10~18(平均分子量150~250),主要用於生產烷基苯磺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以及非離子型合成洗滌劑(見表面活性劑),用於氧化生產高級醇,也作為生產石油蛋白的原料。
石油脂 是含油的地蠟,為油膏狀半固體。習慣上將未精製的稱為石油脂,精製後的稱為凡士林。商品石油脂滴點為55℃,用於製造提純地蠟或用作潤滑脂。商品凡士林中的醫葯用凡士林是經發煙硫酸-白土法或加氫精製法深度精製而成,滴點約40~54℃,用於配製葯膏。工業用凡士林精製深度較淺,用於金屬防銹或作潤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