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勘探鑽井工人具體做那方面的工作,工資待遇雜樣
石油行業的待遇在各個行業中算是比較好的!但是5年工作經驗以內的絕對達不到2萬每月!
如果去油田的話,本科生基本工資1990,平均收入有5W每年(各個油田有差異),去私企的話,收入或許會增加一倍,但是穩定性較差,而且工作時間平均會大於10小時每天!
另外,糾正你一下,石油勘探和鑽井是兩個不同的工作!
石油勘探:分為室內工作和室外的,室內的主要是做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室外的主要做地震資料的採集工作;
鑽井也是一樣的,室內的有做井軌跡設計的等等,室外的就由可能直接去井隊打井了!...
不同的單位(油田)待遇不同,工作環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大致如此!
總之,石油行業還是可以的!
我就是做石油勘探工作的!
『貳』 石油是怎麼樣開採的,會不會像煤礦一樣出現采空區
石油對我們普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工具的原動力,現在很多人家家庭經濟提上來了,都有了條件可以買私家車作為代步工具,即便是在鄉下,絕大部分人家也都有了燒油的摩托,所以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石油是怎麼樣開採的,會不會像煤礦一樣出現采空區?發現石油一般都是打井採油,但是石油與煤礦不同,它們是存在岩石的縫隙中,並不是跟煤礦一樣堆在一起,所以不會出現采空區。
我們平常的代步工具使用到的石油很多,但是石油的重要性是體現在工業上,就像我們需要吃飯一樣,石油就是工業提供動力的食物,雖然還有煤礦和太陽能之類的能源,但是煤礦給環境帶來影響,而太陽能沒有石油穩定,所以石油是目前比較重要的能源,增大石油的開采量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開采設備的研究。
『叄』 油氣田被發現的過程是怎樣的
石油地質第一定律:油氣比水輕,在沒有阻礙的時候回往上運移,因此找油就是找四周閉合的高點(圈閉)。
石油地質第二定律:油氣是富含有機質的頁岩(烴源岩)在高溫的作用下生成的,只有對盆地中的烴源岩有比較好的了解,才能推斷出油氣的類型和量。
如果一個盆地完全沒有勘探過(現在世界上的這種盆地已經不多了),那麼先飛機來測一下重磁電,看看大致構造,然後開始選幾個地點開始打探井。以松遼盆地為例,是典型的凹中隆,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容易的。那麼沒商量,直接高點打井。打探井的時候取的資料最全,基本上能上的都上了(測井、錄井、取芯、地溫、壓力等等)。如果見到油氣(最好是直接噴了),那麼量一下油氣柱的高度,周圍繼續打井,直到找出比較可靠的圈閉面積,然後體積V=H*S*形狀參數刨去水,然後折算一下壓力溫度轉換成地表的體積,儲量就算出來了。這算是最容易的情形了,世界上一批巨型油田就是這么找出來了。現在這種情況基本見不到了。
如果盆地沒有凹中隆怎麼辦?或者見到了油氣顯示但是沒有工業油流怎麼辦?那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以勝利油田為例。勝利油田所在的濟陽坳陷(謝謝朋友們指正)(渤海灣盆地的一部分)是一個典型的斷陷盆地,正斷層多的讓人崩潰,跟大慶油田所在的松遼盆地很不同。如果不存在那種四面閉合的穹窿狀的圈閉,那麼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一邊是斷層,一邊是傾斜的地層的斷塊油氣田了。斷塊油氣田一般不大,個別也有例外,比如勝利油田的勝坨油田就是這么一個比較大的整裝斷塊油氣田。此時斷層的封閉性對是否有油氣是決定性的。斷塊的確定幾乎完全取決於地震資料的好壞了。此時地震勘探至少應該有幾條大的二維剖面。
其它的環境就又不同了。比如墨西哥灣的深海勘探,相當一部分是在鑽鹽下的油氣藏(sub-salt)。深海探勘成本非常高,不能像在陸上一樣隨便打井了,定井位要非常小心。此時三維地震資料對於整個項目的預算而言已經並不多了,因此一般會先取得非常好的三維成像資料。Sub-salt對地球物理成像而言非常有挑戰。近些年發展出來的逆時偏移等技術使得鹽下成像得以很大的提高。
如果是被動大陸邊緣(比如美國東海岸等),那麼基本上是在找地層圈閉,濁流沉積、三角洲前緣、點壩等等。其它各種環境不一而足。
基本上的思路就是:找圈閉》打井》見到工業油流後在周圍繼續打井確定面積》計算儲量,不見到工業油流都是白扯。
這個時候算出來的是地質儲量(控制儲量?國內分類比較細,國外不怎麼管),再乘以採收率(10%-40%)就是可采儲量。
近年來的非常規是另外一塊了,算儲量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盆地分析、構造地質和沉積學在勘探的過程中是靈魂。此外顯然需要地球化學搞明白烴源岩以及油源對比,測量地熱梯度等等。鑽井、錄井、測井、試井多方面協作。
地球物理是石油勘探的眼睛,質量的好壞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勘探的成敗。此外地球物理的一些特殊的技術比如亮點技術,會直接指出油氣的位置,相當給力。題主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機會為祖國的石油勘探做出貢獻。
『肆』 在石油鑽井隊打井怎麼樣
這個挺好的,效率也挺高的
『伍』 石油地質錄井的工資待遇怎樣和鑽井有什麼區別,各方面談談,謝謝!
石油地質錄井的工資待遇一般,和鑽井屬於兩個單位,他們都屬於野外,鑽井主要是打井,和機械設備接觸多,體力消耗大,人累。
錄井主要是分析鑽井鑽出的岩屑,是從事收集整理資料的工作。人不累。但每天要呆在井上。
鑽井工資高於錄井,要多出零點五倍左右。
『陸』 現在在鑽井隊工作!是做泥漿工!這工作辛苦嘛有沒有前途休息怎麼樣
相當艱苦,至於前途要看自己的努力了!知識掌握在自己手裡,學會了就是自己的財富,以後自然有很大幫助。目前井隊的工作機制都是上12小時休息24小時,聽上去感覺這種上班的時間還算不錯,但是當你真正踏入了你就明白了。說是上十二小時,但是連班的時候也是經常有的,至於這休息的24小時,除了睡覺,也沒有別的時間去看什麼了!鑽井工人真的很幸苦,因為我也是其中的一員!!鑽井隊小班分為鑽台 機房 泥漿 三大工種,相對鑽台來說機房和泥漿活比較輕松,泥漿工現在也叫鑽井液工,平時主要負責配比泥漿,調節泥漿性能,最累的時候也就是搬家前的清罐和平時的加葯品吧,干好了能當泥漿組長,也有後來提乾的。鑽井一個班一般都要上12個小時,休息24小時 剛上夜班你可能會不太適應 時間長了會慢慢習慣石油鑽井工工作地點一般遠離城市鄉村,在空曠的戈壁灘上,夜以繼日的工作。我們是在吐魯番盆地,晝夜溫差大。夏天來臨,白天溫度高達46度(氣象預報),地表溫度也在80多度。蒸發量很大,我的衣服在濕透之後,不出幾分鍾,衣服就幹了,一天喝水10L。每天工作量很大,記得有一個螺桿泵400多斤的樣子,我們隊副一個人背起來就走。像我們,100多斤的東西抱起來就走, 每天體能消耗很大。尤其是在一開過程中,有一個班一天進尺400米。
『柒』 去石油鑽井隊當一名鑽井工人如何
這個行業是夕陽產業,如果您還年輕,您不是生活所迫,就不要進來了。若是生活所迫,而且能吃苦耐勞,膽大心細,身體素質過硬,倒不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在起點上就會有相對較高的收入(約5萬往上每年)。石油鑽井是整個石油系統中最艱苦的行業,屬於服務商,也就是乙方。
工作性質以體力勞動為主,至少有一半時間是相對激烈的,特別需要集中精力,防止傷亡事故。工作地點以野外或者海上為主,不適合性格內向,有抑鬱傾向的人群。因為鑽井隊需要經常性搬家,起居都是以鐵皮集裝箱為主,陸地條件相對較差。休息一般是輪班制,一般每天工作8~12小時,兩班或者三班倒換;假期一般是連續上班1個月,回家休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無國家法定假日,但有加班費。
鑽工是鑽井隊最低級的崗位,臟活重活都會有,待遇也是最低的,目前國內陸地約200~300元一天,海上稍高。因為是基礎崗位,所以要學習的東西還是挺多的,一般半年多才能夠熟練上手,如果有文化就可以更快晉升到井架工,然後副司鑽,司鑽,隊長。這個過程,對於大學生來說一般需要5年左右。國內隊長的年收入在22~40萬左右。
鑽井行業最大的風險就是安全事故,包括人員傷亡,井口失控,火災爆炸,海上還可能人員落水,直升機空難等等。相對其他工業單位,鑽井隊事故發生概率是比較高的,所以如果有的選,盡量去安全管理嚴格的公司或者井隊。目前國內海上作業相對陸地,安全管理體系更加完善。
綜上,作為80年後,因生活所迫加入鑽井行業的內部人士,我建議您如果有別的選擇,還是不要來了。
『捌』 中國石油鑽井隊年薪大概多少是屬於好的工作嗎
一般省內的話也就兩千多,獎金一千到七千不等,外省的話工資會高一些,一般新疆、內蒙工資在4000左右,陝西、海南也差不多4000,但平常還有些補助和一些季度獎等,總的來說工資工資在3500-7000左右。
『玖』 人類肆無忌憚地開採石油,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從很多的新聞報道之中,我們發現地球上目前的資源有限,有些甚至即將面臨枯竭的狀況,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何有些媒體聲稱,地球上的石油等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呢?如果地下的礦產資源被挖空之後,是否會出現地面塌陷的情況呢?
如今的確有很多的新能源出現,但是因為它們的開發成本都太高,所以沒有被廣泛運用。對於能源的使用,大多還是以石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