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垃圾能變成石油
擴展閱讀
會計專業成本大概多少錢 2025-05-16 04:21:06
外賬如何配比成本 2025-05-16 04:06:04

什麼垃圾能變成石油

發布時間: 2022-07-26 06:26:33

1. 垃圾是怎樣成為燃料的

在義大利羅馬城郊,有一個「吃」垃圾的工廠,承擔著全市垃圾的處理工作。它用巨型磁鐵吸出金屬,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金屬原料,用風機揚出紙張和塑料,分別製成紙漿和再生塑料,用瓜果皮等有機物製取肥料和飼料;最後剩下來的垃圾,還可用作燃料。

據統計,垃圾里大約含有31%的可燃物,包括木塊、木屑、下水道淤泥、廢油等有機場,都可以重新利用。

垃圾在坑道里腐爛發酵,生成沼氣等可燃性氣體,都可以通過管道供生產和生活使用。還可以把可燃性垃圾經過發酵、粉碎、壓塊成型,製成固體燃料,它的發熱量比木材要高一倍。加工2400萬噸垃圾,製成1300萬噸「垃圾燃料塊」,可代替500萬噸石油;也可用來發電。

垃圾發電是把生物垃圾、廢木料等有機物送進特製的「垃圾鍋爐」,用燃燒加熱鍋爐里的水,再通過鍋爐產生的蒸氣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1993年,我國在深圳建成的首座垃圾電站,每年可發電305萬千瓦小時。

我國已在無錫和沈陽等地建成了這樣的「吃」垃圾工廠,使垃圾變成了有價值的能源和商品。

2. 塑料垃圾回收利用

塑料垃圾再利用
一、燃料 最初,塑料回收大量採用填埋或焚燒,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因此,可以將 廢塑料用於高爐噴吹代替煤、油和焦,用於水泥回轉窯代替煤燒制水泥,以及制 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於發電,效果理想。 RDF 技術最初由美國開發。近年來,日本鑒於垃圾填埋場不足、焚燒爐處 理含氯廢塑料時 HCI 對鍋爐腐蝕嚴重,而且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惡英污染環境, 利用廢塑料發熱值高的特點混配各種可燃垃圾製成發熱量 20,933kJ/kg 和粒度 均勻的 RDF 後,既使氯得到稀釋,同時亦便於貯存、運輸和供其他鍋爐、工業 窯爐燃用代煤。 高爐噴吹廢塑料技術也是利用廢塑料的高熱值, 將廢塑料作為原料製成適宜 粒度噴入高爐,來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項處理廢塑料的新方法。國外高爐噴吹廢 塑料應用表明,廢塑料的利用率達 80%,排放量為焚燒量的 0.1%~1.0%,產生 的有害氣體少,處理費用較低。高爐噴吹廢塑料技術為廢塑料的綜合利用和治理 「白色污染」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也為冶金企業節能增效提供了一種新手段 二、發電 垃圾固形燃料發電最早在美國應用,並已有 RDF 發電站 37 處,占垃圾發 電站的 21.6%。 日本已經意識到廢塑料發電的巨大潛力。 日本結合大修已將一些 小垃圾焚燒站改為 RDF 生產站,以便集中後進行連續高效規模發電,使垃圾發 電站的蒸汽參數由 30,012 提高到 45,012 左右,發電效率由原來的 15%提高到 20%~25%。 用廢塑料進行發電可以減少煤炭、石油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 計劃到 2010 年將目前垃圾發電量提高 5 倍, 使年垃圾發電量達 400 萬千瓦以上。 三、油化 由於塑料是石油化工的產物,從化學結構上看,塑料為高分子碳氫化合物, 而汽油、 柴油則是低分子碳氫化合物, 因此, 將廢塑料轉化為燃油是完全可能的, 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領域。日本的富士回收技術公司,利用塑料油化技術,從 1 公斤廢塑料中回收 0.6 升汽油、0.21 升柴油和 0.21 升煤油。他們還投入 18 億 日元建成再生利用廢塑料油化廠,日處理 10 噸廢塑料,再生出 1 萬升燃料油。
美國肯塔基大學發明了一種把廢塑料轉化為燃油的高技術,出油率高達 86%。 中國北京、海南、四川等地均有關於塑料轉化為燃油研究成果的報道,但尚未看 到工業化的實際應用。 四、建築應用 各種廢塑料都不同程度地粘有污垢, 一般須加以清洗, 否則會影響產品質量。 利用廢塑料和粉煤灰製造建築用瓦對廢塑料的清洗要求並不十分嚴格, 有利於工 業化應用中的實際操作。 向塑料中加入適當的填料可降低成本, 降低成型收縮率, 提高強度和硬度,
O(∩_∩)O,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3. 既然塑料是石油做的,那麼能不能把塑料在變回為石油

塑料的合成原料來自石油提取物中的不飽和烴。首先,成分決定了塑料不能變成石油。其次,不是所有的反應都是可逆的。很多塑料加熱可以直接碳化,沒有碳氫化合物甚至無法改變。這是不可能的。以後可能會實現。目前的技術不可用。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這個反應是不可逆的,不可能把塑料變成油乙烯可以通過石油裂解得到,石油是合成塑料等有機物的基本原料。

它們可以自由改變其組成和形狀,由合成樹脂和添加劑如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和顏料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一詞最初是以動植物分泌的脂類命名的,如松香、蟲膠等。樹脂是指沒有與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取決於樹脂的性質,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4. 廢塑料可以煉油嗎原理是什麼

塑料是可以煉油的。
塑料是由樹脂(或在加工過程中用單體聚合)為重要組成成分,以增塑劑、填充劑、潤滑劑、著色劑等添加劑為輔助成分組成的。常見的廢塑料主要是塑料生活垃圾,根據廢舊塑料的組成成分可知,廢舊塑料是可以煉油的。經過催化裂解技術廢塑料煉油設備處理之後可以得到塑料油與炭黑。煉出來的油可以用到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發電廠、煉鋼廠、鍋爐廠等做加熱使用。產出的炭黑精加工後研磨至N220、N330、N550或N6660,用於輪胎製造行業。
以下是不同塑料的出油率參考:
純凈PE塑料出油率可達95%左右
純凈PP/PS塑料出油率為90%左右
純凈ABS塑料出油率為40%
純凈白塑料布塑料出油率可以達到70%
塑料生活垃圾出油率在30-50%。
具體裂解煉油過程為:通過加熱或加入一定的催化劑使大分子的塑料聚合物發生分子鏈斷裂,生成分子量較小的混合烴,經蒸餾分離成石油類產品(柴油、汽油、燃料氣等)。

5. 廚房垃圾可以有哪些再利用的辦法

不長片大論給你說了~~~從分類說吧
有可在循環使用的
和不可循環使用的
如瓜果皮這一類不可循環使用的可以經過發酵得到一種肥料
可以用來養花等等
如罐頭瓶子這一類金屬金屬垃圾當然最好的選擇就是循環利用
塑料包裝紙可以提煉石油或者粉碎在利用..
玻璃陶瓷垃圾
可以
粗加工成顆粒
加入一種特殊黏合劑
做成路面磚

6. 對付海洋垃圾,各國人民都有哪些殺手鐧

垃圾填埋:馬爾地夫的水下「垃圾塔」

對於海洋垃圾來說,進行就地填埋是最簡單、最經濟的處理辦法。但作為旅遊勝地的馬爾地夫,它的國土面積僅為298平方公里,再加上每年來此遊玩的遊客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就地填埋並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於是,人們將填埋地點轉向了面積更為廣闊的水下世界。馬爾地夫政府投資在水下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塔形建築物,將搜集到的各類垃圾投入其中。經過塔頂工作人員對垃圾進行高溫烘烤的乾燥脫水,照射紫外線的消毒殺菌後,將其放入塔中。等到垃圾的重量到達了一定的預設值,再將它們集中壓縮,放在塔底儲存起來。

在這座塔的建成之初,為了使其不因海底的巨大壓力下沉,塔內充滿了海水。當垃圾進入塔內後,通過工作人員的操作來排出或吸進海水,以保持塔內外壓力的一致。據馬爾地夫官方發言人表示,他們將在未來能源危機時合理利用這些垃圾,並不會將它們永久性地存放在海底。

建立島嶼:澳大利亞的「垃圾旅遊島」

為了解決海洋垃圾這一難題,海域面積排名為全球第六的澳大利亞,利用海洋垃圾建立了一座島嶼,開發成為新的旅遊項目——海島旅遊,對外宣稱可以滿足全國四十分之一的人口——約60萬人口的日常生活所需。

海洋垃圾中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垃圾,澳大利亞科學家從搜集起來的約6萬噸塑料垃圾中分離出了鉛、汞、六價鉻、多溴聯苯等有害物質後,將塑料垃圾製成一個個中空的塊狀物體,並在物體表麵包裹了一層特殊的薄膜,使之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同時又不會對環境進行二次污染。

這些塊狀物體排列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浮動平台」,再將水泥、沙土覆蓋在其表面就建成了一座島嶼。然後,建造房屋、開辟農田、修建馬路、養殖魚蝦,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人們就可以完全自給自足地生活在這里了。

海底養魚群:日本建立「垃圾飼養場」

各國對於海洋垃圾的處理都有著他們本國的特色。一直以來,日本的水產資源豐富,漁業發達,然而卻在最近幾年越發蕭條。這一改變,不得不迫使日本人民做出相應的對策。海洋垃圾在這個時候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這座海洋深處的魚蝦飼養場,是由粉碎後的海洋垃圾編織成細密的網子圍建而成的。它為日本人民提供了一個比北海道漁場場地更大、養殖范圍更廣的飼養場所。根據魚蝦的不同生活習性,飼養場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每一個區域內有兩到三個直徑為100米的網狀球體,它們的外表面能夠吸住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為漁網的新建、修補積累材料;它們的網眼要比圍欄的網眼大得多,便於小魚小蝦的自由進出,維護飼養場的生態平衡;球體還可以在海洋中上下浮動,等到魚蝦長大後方便漁民捕撈。

供能發電:中國的垃圾發電廠

在各國科學家們建言獻策之時,中國科學家也毫不遜色。

我國的生物研究學家們在土壤中發現並培育出了一種以食用二惡英為生的細菌,只需將燃燒垃圾時所產生的、嚴重危害生物圈的二惡英氣體通入土壤中,這些細菌就能很快地「吃」掉它們,同時還能保持土壤原有的性質。由此,國內的垃圾發電廠逐漸取代了曾經的火力發電廠、核能發電廠,人們將垃圾脫水、粉碎後,送進焚燒爐燃燒供能,用以發電。

燃燒後的灰燼經過專人處理,提取出其中的重金屬元素,成為電池、電路板等元件的材料;剩下的灰燼被壓縮成一塊塊磚頭大小,是新型的建築材料。

變廢為寶:沙特將垃圾轉化為石油

最近,素有「石油之國」美譽的沙烏地阿拉伯攻克了一項新的技術難題,將海洋垃圾中的塑料垃圾轉化為石油。這項技術的研發成功,幫助其控制世界石油市場起到了更為關鍵的助力。

眾所周知,塑料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人們通過提取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合適的大分子物質,將其裂解成能夠與同種或他種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物質,最終再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

那麼,如果將以上過程逆轉,塑料變為石油是否可能呢?沙烏地阿拉伯的科學家們正是基於這種猜想,才會研發出將塑料轉化為石油的技術。只要把經過乾燥、粉碎後的塑料垃圾加熱到400℃以上,使之氣化,再將氣體通入特質的冷卻裝置中冷卻,就可以重新獲得石油。而塑料受熱分解後所產生的有毒氣體(聚氯乙烯受熱會產生氯化氫)會經過脫氯裝置,有害物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受熱會析出對苯二甲酸晶體)也會被定期清理出冷卻裝置進行後續處理。

丟進黑洞:美國「異想天開」出奇招

面對海洋垃圾,美國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浩瀚無邊的宇宙。

隨著NASA對太空的不斷探索與研究,科學家們對黑洞的了解逐漸加深:黑洞並不是吸收一切的暗物質,它會持續不斷的釋放出少量的高能射線——這種射線介於伽馬射線和X射線之間,因為它極其穩定,所以波長變動值極小,並不易被人察覺。黑洞內部是中空的,且它不允許內部物質外流,是個非常理想的「垃圾桶」。

美國政府決定將海洋垃圾丟進黑洞:他們將海洋垃圾脫水、消毒、粉碎,壓縮成球狀,並在上面安裝了一個小小的助推器,用宇宙飛船把球狀垃圾運送到黑洞附近。這樣一來,球狀垃圾就能利用黑洞的巨大引力和助推器的動力運動到黑洞內部,被永久地儲存起來。

7. 能不能把塑料變成石油

不能,塑料是石油中的提取物製成的,但是石油的其他成分塑料不具備,不能轉化。

8. 城市垃圾、人類及動物糞便可以製造石油嗎

石油是指原油,這些肯定是不行的,就目前還沒有怎麼厲害的技術。不過可以轉化成其他能源,可以焚燒轉化成電能,許多城市目前正在用這種辦法處理部分垃圾。城市垃圾種類很多需要專門來分類處理。有些焚燒有害又不能用其他辦法處理的只能填埋。糞便其實作為肥料用要比轉化成其他物質更有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