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怎麼變成綠色的
擴展閱讀
胡萊三國如何獲得鑽石 2025-05-16 14:28:43
李易峰共代言多少產品 2025-05-16 14:02:49

石油怎麼變成綠色的

發布時間: 2022-07-24 19:34:07

① 石油在哪個角度看是綠色的為什麼啊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② 綠色石油是什麼

綠色植物中作為燃料使用最有價值的是纖維類生物質,它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種成分。這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化合物。但纖維類的熱值較低,每公斤只有4200千卡,利用率不高。而可以高效利用生物質能的最佳途徑是把生物質轉化為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為了提高其利用率,人們採取多種措施,利用技術手段把它們加工成其他燃料形式,如固體燃料,典型的是木炭,其燃燒值可提高近100%,達到每公斤8000千卡;液體燃料,如甲醇,熱值每公斤為4650千卡,乙醇(酒精),熱值提高到每公斤6400~7000千卡;氣體燃料,如氫,熱值為每公斤28900千卡,一下子提高了7倍,甲烷,熱值為每公斤6200千卡。

從上述實驗數據可見,把植物纖維素進行一定加工改造後,可大大提高其效能,可以成為更為靈活方便而高效的燃料能源。

用木材造酒精的技術並非新發明,早在二次大戰之前,就已有「木材酒精」作為液體燃料供應汽車使用了。我國早在1946年,我們人民空軍在東北老航校對,也曾使用過酒精作為飛機發動機的燃料進行飛行訓練。其酒精很多也是來源於木材。

現在人們把燃料酒精叫做「綠色石油」,就是由於這種燃料來源於綠色植物。各種水果、甜萊、甘蔗、甜高梁、糧食、木薯、玉米芯、秸桿、稻草、木片、鋸屑、草類以及許多含纖維素的原料,都可提取乙醇(酒精)。酒精作為燃料,對環境的污染比汽油、柴油都小得多;生產成本與汽油差不多;用20%的酒精和汽油混合使用,汽車發動機可以不必改裝。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酶制劑工業不斷擴展,許多發達國家的酒精生產普遍採用澱粉酶代替麩曲和液體曲,用酶法糖化液生產酒精發酵率竟高達93%,大大提高了出酒率。目前國外發酵生產酒精的澱粉出酒率一般約為56.3%。

現在看來,有可能用乙醇(燃料酒精)作為礦物燃料的最佳替代能源。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燃料酒精完全可以作為內燃機燃料替代石油,而且其來源不會枯竭。酒精的熱值雖比石油低30%,但每公斤也有7000千卡。據1991年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生產1加侖酒精需要56000個熱量單位,而1加侖酒精至少可以產生76000個熱量單位,使有用能量增加20%。若在乙醇里摻入10%的汽油,燃燒後的一氧化碳可大大減少。

③ 「綠色石油」是什麼

綠色植物中作為燃料使用最有價值的是纖維類生物質,它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種成分。這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化合物。但纖維類的熱值較低,每公斤只有4200千卡,利用率不高。而可以高效利用生物質能的最佳途徑是把生物質轉化為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為了提高其利用率,人們採取多種措施,利用技術手段把它們加工成其他燃料形式,如固體燃料,典型的是木炭,其燃燒值可提高近100%,達到每公斤8000千卡;液體燃料,如甲醇,熱值每公斤為4650千卡,乙醇(酒精),熱值提高到每公斤6400~7000千卡;氣體燃料,如氫,熱值為每公斤28900千卡,一下子提高了7倍,甲烷,熱值為每公斤6200千卡。

從上述實驗數據可見,把植物纖維素進行一定加工改造後,可大大提高其效能,可以成為更為靈活方便而高效的燃料能源。

用植物造酒精是否可行呢?回答是肯定的。其實,用木材造酒精的技術並非新發明,早在二次大戰之前,就已有「木材酒精」作為液體燃料供應汽車使用了。我國早在1946年,我們人民空軍在東北老航校對,也曾使用過酒精作為飛機發動機的燃料進行飛行訓練。其酒精很多也是來源於木材。

現在人們把燃料酒精叫做「綠色石油」,就是由於這種燃料來源於綠色植物。各種水果、甜萊、甘蔗、甜高梁、糧食、木薯、玉米芯、秸桿、稻草、木片、鋸屑、草類以及許多含纖維素的原料,都可提取乙醇(酒精)。酒精作為燃料,對環境的污染比汽油、柴油都小得多;生產成本與汽油差不多;用20%的酒精和汽油混合使用,汽車發動機可以不必改裝。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酶制劑工業不斷擴展,許多發達國家的酒精生產普遍採用澱粉酶代替麩曲和液體曲,用酶法糖化液生產酒精發酵率竟高達93%,大大提高了出酒率。目前國外發酵生產酒精的澱粉出酒率一般約為56.3%。

現在看來,有可能用乙醇(燃料酒精)作為礦物燃料的最佳替代能源。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燃料酒精完全可以作為內燃機燃料替代石油,而且其來源不會枯竭。酒精的熱值雖比石油低30%,但每公斤也有7000千卡。據1991年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生產1加侖酒精需要56000個熱量單位,而1加侖酒精至少可以產生76000個熱量單位,使有用能量增加20%。若在乙醇里摻入10%的汽油,燃燒後的一氧化碳可大大減少。

利用哪種纖維素提取燃料酒精,也要根據各國的資源情況而定,各國酒精工業的生產各具特色,有的國家森林面積大,造紙工業發達,就採用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如北歐的瑞典、挪威、芬蘭三國。而南美的巴西、古巴等國盛產甘蔗,則全都用甘蔗糖作原料生產酒精。

巴西是發展燃料酒精工業最快的國家之一。近些年來,巴西在推用酒精汽車燃料方面,已經取得很大成績。在巴西全國已普遍使用酒精或使用由60%的酒精和33%的甲醇、7%的汽油混合液體燃料作為汽車用燃料。早在1975年,巴西就實施了「國家乙醇生產計劃」。到1981年時,專門用300萬公頃農田種植甘蔗、番薯樹,有近300家工廠專門從事生產酒精,僅一年就生產12億加侖,絕大部分用於汽車燃料,約占該國汽車燃料的50%。巴西還進行了固定化酶利用技術的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木薯生產乙醇。巴西政府十分重視用乙醇取代石油工作,現在巴西正在繼續用發酵工藝從植物中獲取酒精,生產水平穩步上升,1噸甘蔗已可生產出65升純度為96%的酒精。1公頃土地種植甘蔗,可提取相當於28噸石油的酒精。

紐西蘭科學家對植物能源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植物通過化學分解後,可以得到氫氣、沼氣和酒精。他們還認為,在這方面最有發展前途的是飼料甜菜、紫苜蓿和松樹。這些專家預測,到2000年,僅從松樹中提取的能源就可滿足紐西蘭全國運輸部門全部燃料的需要。

瑞典對植物能源抱有更大的期望,1980年就制訂了一項新的能源計劃。計劃規定,樹木將成為瑞典的新能源。隨即,在全國種植了300公頃「能源樹」。這些樹的主要用途就是研製酒精燃料。這樣,瑞典每年可獲得300萬噸樹汁,轉變成酒精後,將相當於瑞典每年石油消耗量的50%。在北部地區種植了大片柳樹、赤楊,1~2年就可快生成材。

澳大利亞也准備用當地生長的桉樹用發酵工藝生產酒精。

美國是居世界第二位的酒精燃料生產國。1983年生產總量就已達3.75億加侖,佔全國汽車總耗油量的5‰。早在1977年,美國能源部就制訂了「國家酒精燃料計劃」,其短期目標是用剩餘農產品玉米進行發酵生產酒精,以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其長遠目標是實現純酒精發動機的實用化,預計到2000年,將有相當一部分汽車實現純酒精化。據報道,美國目前銷售的汽車汽油中,實際上70%是「酒精汽油」,就是1/10酒精和9/10汽油的混合型燃料。

日本在1979年也制訂了「石油代用品16年開發計劃」,其中主要是以製取酒精作為研究課題,有7家私營公司參加,開發使用細菌的高速發酵設備,以加速酒精燃料的生產。

印度也很重視生物技術在酒精生產中的發展。1991年印度羅迪加爾微生物研究所經過4年研究,研製出一種培養新酵母品系的方法,使酒精產量翻一番。這種新酵母品系以92%的效率把糖漿轉化為酒精,在不到48小時內,可生產出濃度12%~16%的酒精發酵醪液。印度生物技術部已在各酒精廠推廣這一新技術。

其他國家,如德國、加拿大、印尼、菲律賓等國,也都對用植物生產酒精燃料十分重視,並先後開展了這方面的開發研究工作。

④ 石油是由什麼變成的 綠色生物 光合作用生物 浮游生物

石油是由古代有機物變來的.
在古老的地質年代裡,古代海洋或大型湖泊里的大量生物、動植物死亡後,遺體被埋在泥沙下,在缺氧的條件下逐漸分解變化.隨著地殼的升降運動,它們又被送到海底,被埋在沉積岩層里,承受高壓和地熱的烘烤,經過漫長的轉化,最後形成了石油這種液態的碳氫化合物.

⑤ 你們知道石油是怎麼形成的嗎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屍體,生物的細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則是由碳、氫、氧等3種元素組成的。生物遺體沉降於海底或湖底並被淤泥覆蓋之後,氧元素分離,碳和氫則組成碳氫化合物。

我們已經在地球上發現3000種以上的碳氫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種左右的碳氫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輕的碳氫化合物則成為天然氣。煤礦與石油的成因很類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態。

大量產生碳氫化合物的岩石即稱為「石油源岩」。埋沒於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熱和壓力的影響,再加上其他多種化學反應之後就產生石油,而石油積存於岩石間隙之間便形成油田。

地殼變動而石油生成

我們最近逐漸了解地球內部的變化與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描述此種關系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內部的狀況。

地球的半徑大約是6400公里,覆蓋地球表面的地殼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達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則是由金屬形成的「地核」,並以大約5100公里深處分界,分為「外核」與「內核」。外核主要是由液態金屬鐵組成,內核則主要是固態鐵。 地球表面鋪滿堅硬的「板 塊」,厚度約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噴出的「洋脊」產生的,』在 緩緩移動到「海溝」後就沉降於 另一板塊下方。 80年代後期,人們學會捕捉地震波傳遞到地球內部時的立體圖,於是發現令人驚訝的地慢活動狀況。高溫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級卷流」由地底湧上後,以蘑菇形態分別存在於夏威夷和非洲大陸正下方。此外,低溫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則以水滴形態占據亞洲大陸及南美洲大陸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們現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內部落熱對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級卷注移動的形態而形成的。此種運動不僅影響板塊運動,似乎也對整個地球的地質和環境的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

超級卷流是石油製造者?

現在全球生產的石沒之中,有60%是產生了恐龍稱霸地球時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頁岩」則遍布世界各地。黑色頁岩主要是由未經氧化的藻類等浮游植物遺骸堆積而成。由此可知當時必須有可讓浮游植物繁殖又不會產生氧化的缺氧環境條件,大量的黑色頁岩才會形成。

最近發現,石油源岩在此時代的形成似乎與超級卷流運動的活化可以促使由地下湧出的地幔物質所形成的洋脊體積增大,海面因而上升,使得較低的陸地變成淺海,而淺海則具有可當石油原料的藻類等浮游植物極易繁殖的環境。

淺海地區的藻類等浮游植物因而出現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現象,周圍的細菌為分解其殘骸而消耗氧氣,於是出現了缺氧環境。

地球溫暖化也會改變深層海水的流動狀況,由於高緯度地區與低緯度地區海水的溫度高低不同,較低溫但含有豐富氧氣的高緯度地區深層海水會流向低緯度地區海洋。但地球溫暖化的現象減少。氧氣較少的海域因而擴大,無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漸堆積,所留下的大量有機物則形成石油源岩。

生物的演化改變了石油的性質

由於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遺骸,因此調查石油的性質便可以得知古老時期的生物演化過程和地球環境歷史。

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過程。生命是於38億年前誕生,並逐漸地進行演化,到了距今5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時期,爆發性的演化才開始,大約4億4500萬年前,生命也登上了陸地。

4億4000萬年至4億年前時期,石油源岩的主要成分是當時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耐碳氫化合物。另一方面,羊齒類植物在此時期繁瑣盛於海岸近處,因此以陸上植物為原料的石油源岩也出現了。

2億9000萬年前,廣大的陸地普遍出現由裸子植物組成的森林,並到處形成被沼澤地包圍的湖沼,藻類便在湖沼中開始繁殖。由此也產生了以藻類為原料的新種石油源岩,這也是陸上植物的繁盛促使新性質石油源岩誕生的一例。

9000萬年前時期,被子植物和針葉樹林開始逐漸擴張到高緯度地區和高地,因而出現以陸地木材為原料的石油源岩。另一方面,樹木的樹脂成為輕質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岩。針葉樹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類,成為石油源岩的主要原料。

最近石油性質的分析技術有長足的進步,我們已逐漸可以取得有關石油原料性質,以及由熱能引起的變化過程等的詳細資料。由此種資料即能進一步了解原料生物遺骸逐漸堆積時的環境狀況。

大約1億7000萬年到200萬年前所發生的全球性規模「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期」也造出了巨油田,在此時期,分布於廣大范圍的1億年前前後形成的石油源岩都沒入地中。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有大約3分之2就是此時期形成的。

⑥ 請問下,為什麼柴油的顏色是青綠色的了。

新的加氫裝置或新更換的催化劑,在裝置運行的最初一兩個月,加完氫的柴油都是綠色的,透亮微綠的那種綠。等運行一段時間後,加完氫的柴油顏色就變黃了。我們也遇到過這種現象,問催化劑廠家,他們說柴油加氫裝置初期的柴油產品都有這種現象。

⑦ 為什麼我家液化石油氣燃燒火焰顏色是綠色的

液化石油氣主要是可燃的炭氫化合物,其本身的燃燒應該是無色或紅色的,但天然氣在焰芯與氧氣結合,由於氧氣不足,不能完全燃燒,生成了部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焰尾處再與氧氣充分反應燃燒產生青藍色火焰,其實這種藍色是一氧化碳燃燒的結果。

⑧ 柴油為什麼會呈淡綠色呢

一般柴油的顏色是暗紅色或深茶色,稍透明無混濁現象,顏色發黑或暗綠色是低牌號摻配油,有混濁現象的是混入水分。

⑨ 汽油發淺綠色是怎麼回事是汽油么

汽油發淺綠色因為裡面有雜質鐵元素的關系,這種還是汽油。

因為提純難度很大,無色的相對要好一些,但是價格也會高一些。

汽油有很多種顏色,98無鉛汽油(綠色)、95無鉛汽油(梨黃色)、92無鉛汽油(紫色)、超級柴油(藍色)。如果用玻璃量杯來觀察油品顏色,會發現92無鉛汽油是淡藍色,95無鉛汽油是淺黃色,但98無鉛汽油是微紅色。超級柴油則清清如水未加顏色。

機車加油要注意:

1、石油產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易聚集靜電特性;

2、站內嚴禁煙火;

3、站內嚴禁從事可能產生火花的作業;

4、嚴禁在站內拍打化纖服裝;

5、嚴禁直接向塑料容器灌裝汽油;

6、車輛必須熄火加油;

7、不準攜帶危險品;

8、站內禁用手機。

⑩ 石油形成之謎是怎樣的

石油被人們稱為「黑色的金子」,它對於人類而言是生存攸關的重要能源。

石油是由地質時期的動植物的遺體在地下高壓高溫及微生物作用下,經過漫長而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一種較為黏稠的液體礦藏,它也是原油及原油的加工產品的總稱。凡是從油田開采出來還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石油叫做原油。原油通常情況下是深褐色、黑色的,但是,也有綠色,甚至無色的原油,這主要由開采地的特質所決定,原油不溶於水,有特殊的氣味,密度也比水小,溶、沸點不固定。

石油大多在地下(或海底)深埋著,它屬流體礦物,所以通常只需打豎井之後通過採油管開采。在打成一口油井的初期,由於地層下有很大的壓力,油層內的石油經常受壓力驅使而自動向上噴,這時就可以採用「自噴採油法」採油。自噴採油不但設備簡單、管理方便,而且開采經濟,產量也高,是當前較為理想的採油方式,一般採用先進技術且條件好的油井可保持幾年、有時會保持十幾年的自噴形式。已過自噴期的油井或油層壓力較低,石油只能夠流入井裡但卻沒有能力再往地面上噴射,此時要採用機械採油方法亦即通過安裝在井上的俗名叫「磕頭機」的抽油泵往上抽油。使用磕頭機抽油的油井也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一定的產量。

現代生活一刻也離不開石油,它是工業的血液,是最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西亞則是世界上的最重要的石油產區。

根據大陸漂移學說的解釋,西亞原本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滄海桑田的多次變化之後,古地中海的范圍漸漸縮小,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帶來的泥沙也在不斷地縮小波斯灣的面積。以波斯灣為中心的淺海地區是一片古老台地,這些地區主要進行的是升降運動,它們的褶皺運動非常平緩。升降運動形成4000~1.2萬米的非常厚的沉積層。從結構上看,因為褶皺運動不是十分強烈,所以形成一系列平緩而巨大的簡單穹隆或背斜構造,這種構造對貯油貯氣極為有利。例如舉世聞名的沙特加瓦爾背斜構造,長240千米,寬35千米,這里形成了原油儲量達到100億噸以上的聞名遐邇的加瓦爾油田。

西亞的緯度偏低,它的這種緯度偏低的地理條件造成生物數量相當繁多;西亞地區所擁有的「兩河」、廣闊的淺海的大量泥沙形成相當良好的還原環境;平緩的地質構造和沉積層為原油的儲備提供了優良的儲油條件,這些就是西亞成為世界儲油最豐富地區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