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潤表中 所得稅費用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稅率(25%),其中應納稅所得=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
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職工教育經費(8%)、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納稅調整減少額: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准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即發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註: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即轉回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註: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即發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即轉回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也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來計算或驗算上述方法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如果當期沒有發生稅率變化,則簡單至極,只需考慮永久性差異(即稅法根本不讓抵扣的稅會差異)的影響。
(1)利潤表預算中的所得稅費用怎麼算擴展閱讀:
企業在損益類科目中需設置「所得稅費用」,使用該科目時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2)本科目可按「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3)所得稅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當期應交所得稅,借記本科目(當期所得稅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
②資產負債表日,根據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大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的差額,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小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企業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比照上述原則調整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及有關科目。
(4)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㈡ 利潤總額和所得稅的關系
當然有關系,,利潤總額是指會計稅前利潤,,加減稅法要求調整的部分(具體哪些調整項目每個企業都不同,內容太多你看下稅法)就形成了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等於應納稅所得額乘以所得稅率(一般是25%,小型微利是20%,還有些有稅收優惠的企業更低)
上表中,12年5月份未計算所得稅(因為所得稅是按季度計提的,5月份不用算),累計數中所得稅額只是12年一季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數字
上表中,11年底的報表,利潤總額雖然為負數,但根據稅法調整的數字較大,加上調整數後仍要納所得稅(該公司的調整數好大,若按25%的稅率反推的話,調增的數字都60多萬呢)
(2)利潤表預算中的所得稅費用怎麼算擴展閱讀
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是全體職工的勞動成績,企業為市場生產優質商品而得到利潤,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轉化為利潤,利潤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質生產就被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頁),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賺錢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的本質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利潤是資本的生命,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
㈢ 現金流量表的所得稅怎麼算
現金流量表的所得稅不是計算的。
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所有稅款,反映企業按規定支付的各種稅費,包括本期發生並支付的稅費和本期之後以前交納各期發生的稅費。例如增值稅進項稅額、增值稅銷項稅額、消費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但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因為它們在收到的稅費返還中反映。
(3)利潤表預算中的所得稅費用怎麼算擴展閱讀
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也叫賬務狀況變動表,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 (包含現金等價物) 的增減變動情形。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時期現金流進和現金流出動態狀況的報表。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進流出的影響,對於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治理,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
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一定時期內(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是原先財務狀況變動表或者資金流動狀況表的替代物。
它詳細描述了由公司的經營、投資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這張表由財務會計標准委員會於1987年批准生效,因而有時被稱為FASB95號表。這份報告顯示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如何影響現金和等同現金,以及根據公司的經營,投資和融資角度作出分析。
㈣ 管理會計全面預算中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所得稅是用什麼算的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通常是根據利潤表預算中的「利潤」項目金額和本企業適用的法定所得稅稅率計算出來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㈤ 請教達人:怎麼根據財務報告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權益表、現金流量表等估算繳納的稅收,特別是增值稅
既然是估算那就不可能很精確,以下都是個人看法,不對的請大家指出
先看增值稅的銷項,銷項你可以根據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適用稅率,稅率根據你公司銷售貨物的稅率計算,一般是17%
再看增值稅的進項,可以由現金流量表中的采購貨物支付的現金+(應付賬款年末—應付賬款年初)/(1+稅率)*稅率,該稅率為你公司采購原材料的進項稅率,一般也是17%
那麼增值稅=銷項-進項-年初留抵
消費稅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根據你公司生產的貨物具體分析,是從量,從價還是復合計征,比較麻煩,不多說
企業所得稅可根據利潤總額加減納稅調整項目,如果是估算,你可以找一些金額較大的調整下,一般像投資收益類,免稅收入類,營業外支出類,還是就是費用的調整,差不多就這些,
以上個人看法,大神不要拍我,QQ541248694,可以互相交流
㈥ 1.如何進行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稅計算與利潤表中的所得稅有何不同
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稅也是按照利潤表的思路(權責發生制)來預測現金流量形成的相關收入、成本、費用,不是直接根據現金流入流出情況統計相關收費用(收付實現制)測算所得稅。因為項目投資預測的所得稅要盡量接近實際上要交納的所得稅。比如:0期投入的固定資產,要預算固定資產的費用分布,根據折舊政策,當期投入不產生費用,以後每期進行折舊,一般情況下項目專用的固定資產會以項目期作為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折舊。
不同: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稅預算的一般是項目期間實際要交納的所得稅。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下期實際要交納的所得稅,一個是未來期間與稅務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費用。
㈦ 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按照演算法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
二.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三。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㈧ 現金預算表中的支付所得稅怎麼算
摘要 現金預算表的所得稅不是計算的,而是把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金額加到現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的各項稅費」一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