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費用要素和要素費用的區別是什麼
費用要素和要素費用的區別是:分類的口徑不同。
1、費用要素是按原始形態分類;要素費用是按經濟用途分類:
2、費用要素的「材料」要素1項,要素費用:原材料;廢品損失;製造費用都有發生。(因為它的費用中都含有材料費用)。
要素費用是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按經濟內容所作的分類,主要包括勞動對象方面的費用、勞動手段方面的費用、活勞動方面的費用。
費用要素具體劃分為八類,分別為:
1.外購材料;
2.外購燃料;
3.外購動力;
4.職工薪酬;5.折舊費;
6.利息費用及折舊;
7.稅金;
8.其他支出。
費用要素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其在經濟用途上沒有方向性。
2. 費用要素特點的有什麼
費用要素的特點:
1、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2、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
3、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
(2)費用要素是什麼意思啊擴展閱讀:
確認條件:
在確認費用時,首先應當劃分生產費用與非生產費用的界限。生產費用是指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費用,如生產產品所發生的原材料費用、人工費用等;非生產費用是指不屬於生產費用的費用,如用於購建固定資產所發生的費用,不屬於生產費用。
其次,應當分清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界限。生產費用與一定的期間相聯系,而與生產的產品無關;產品成本與一定品種和數量的產品相聯系,且不論發生在哪一期。
第三,應當分清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生產費用應當計入產品成本,而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費用的確認除了應當符合定義外,也應當滿足嚴格的條件,即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因此,費用的確認至少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是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是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
三是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3. 在成本會計中稱作費用要素的是什麼
費用要素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其經濟內容的分類。將各種耗費按其經濟內容分類,不外乎勞動資料消耗、勞動對象消耗和活勞動消耗三大方面費用,這三大方面費用稱為工業企業費用的三大要素
費用要素的特點:1.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地經濟利益的總流出2.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3.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
製造費用 主營業務資本都屬於費用要素
費用要素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其經濟內容的分類。將各種耗費按其經濟內容分類,不外乎勞動資料消耗、勞動對象消耗和活勞動消耗三大方面費用,這三大方面費用稱為工業企業費用的三大要素。
為了具體反映工業企業各種費用構成和水平,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將工業企業費用進一步劃分為以下九項費用要素:
1.外購材料;
2.外購燃料;
3.外購動力;
4.工資;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
7.利息費用;
8.稅金;
9.其他支出。
4. 費用要素和成本費用的區別
費用要素和成本要素費用的區別是:分類的口徑不同。
1、費用要素是按原始形態分類;成本要素費用是按經濟用途分類:
2、費用要素的「材料」要素1項,要素費用:原材料;廢品損失;製造費用都有發生。(因為它的費用中都含有材料費用)。
成本要素費用是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按經濟內容所作的分類,主要包括勞動對象方面的費用、勞動手段方面的費用、活勞動方面的費用。
費用要素具體劃分為八類,分別為:
1.外購材料;
2.外購燃料;
3.外購動力;
4.職工薪酬;5.折舊費;
6.利息費用及折舊;
7.稅金;
8.其他支出。
費用要素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其在經濟用途上沒有方向性。
5. 成本會計中,什麼是費用要素
工業企業發生的各種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劃分,主要有勞動對象方面費用、勞動手段方面費用和活勞動方面費用,這三大費用構成費用要素。
費用要素的特點:1.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地經濟利益的總流出2.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3.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製造費用
主營業務資本都屬於費用要素
6. 費用和費用要素的區別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中對費用的定義表述為:費用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企業直接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進價和其他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生產經營成本;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應當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生產經營成本。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為銷售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進貨費用、銷售費用等,應當作為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由此可以看出,費用僅僅指與商品或勞務的提供相聯系的耗費,這是一種狹義的概念。而廣義的費用包括各種費用和損失,如其他業務成本等。
費用,企業所得稅法術語,即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工業企業發生的各種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劃分,主要有勞動對象方面費用、勞動手段方面費用和活勞動方面費用,這三大費用構成費用要素。
費用要素具體劃分為八類,分別為1.外購材料;2.外購燃料; 3.外購動力; 4.職工薪酬; 5.折舊費; 6.利息費用及折舊; 7.稅金; 8.其他支出。費用要素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其在經濟用途上沒有方向性。
7. 怎樣理解費用要素的組成內容
同收入要素一樣,費用要素的內容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企業會計制度》中關於費用的組成內容指的是狹義的費用,僅指企業的主營業務發生的費用(生產產品、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和期間費用。而廣義的費用除以上內容外,還應包括企業發生的其他業務支出和營業外支出等。因而,廣義的費用可以概括為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期間費用、營業外支出和所得稅等。按照以上思路理解費用要素的組成內容相對比較容易把握。
8. 什麼是費用要素什麼是成本項目
費用要素是指工業企業發生的各種費用。
成本項目指對計入產品成本的工業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進行的分類。
構成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用途所做的分類,一般包括:
原料及主要材料、生產用燃料和動力、生產工人工資、廢品損失、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銷售費用等項目。
(8)費用要素是什麼意思啊擴展閱讀:
生產費用的構成分類
生產費用按照經濟性質(內容)劃分,可分為勞動對象消耗的費用、勞動手段消耗的費用和活勞動中必要勞動消耗(或構成成本的活勞動費用)的費用。
這在會計上稱為生產費用要素,它是由下列項目組成:
1.外購材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物、修理用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購燃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燃料,包括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
3.外購動力: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包括電力、熱力和蒸汽等。
4.工資:指企業所有應計入生產費用的職工工資。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指企業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計提並計入費用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指企業按照規定對固定資產計算提取並計入費用的折舊費。
7.利息支出:指企業計入期間費用等的借入款項利息凈支出(即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後的凈額)。
8.稅金
9.其他支出:指不屬於以上各項要素的費用支出,如郵電費、旅差費、租賃費、外部加工費和保險費等。